專利名稱:一種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有色金屬冶金鋁電解焙燒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
背景技術:
鋁電解生產過程中,鋁用陽極炭塊的消耗是個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通常每噸鋁理論凈耗333公斤/噸鋁,實際各廠陽極凈耗在395-435公斤/噸鋁。造成陽極凈耗差異的原因主要有陽極理化指標和電解生產過程中陽極防氧化措施。專利《一種改善鋁用炭陽極抗氧化性能的方法》(CN101307467A)中提到了采用火焰噴涂技術向陽極進行鋁噴涂防氧化。該方法技術可行,但經濟性不行。而且該方法主要是針對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氧化鋁對面殼塊進行覆蓋防氧化措施,在陽極靠近中縫(特別是中縫下料口)位置,陽極端部難以有效覆蓋,常造成嚴重氧化;同時采用氧化鋁對面殼塊覆·蓋防氧化,如果面殼塊過大,也易造成防氧化效果差,陽極氧化較嚴重。故生產過程中,需采用補充措施進行陽極防氧化處理。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有效改善陽極炭塊抗氧化能力,明顯降低陽極凈耗,成本低、無污染、易于和現場操作互為補充的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其特征是在陽極炭塊的易氧化部位電弧噴涂有一層鋁膜。所述易氧化部位是指難以有效使用保溫料覆蓋防空氣氧化的部位,或保溫料覆蓋效果不好,造成陽極使用過程中,高溫陽極和空氣直接接觸氧化的部位。所述易氧化部位是指陽極靠近中縫,特別是中縫下料口的部分。所述易氧化部位不包括陽極炭塊底掌向上200mm范圍內的部位。所述鋁膜為工業純鋁或稀土鋁。 所述鋁膜厚度為50 - 300 μ m。本實用新型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通過在陽極炭塊的易氧化部位采用電弧噴涂鋁膜方式進行全面覆蓋,在陽極炭塊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膜,從而防止了陽極炭塊的氧化,降低了陽極凈耗。本實用新型的成本低,無污染,工藝簡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中的易氧化部位全部噴涂的結構示意簡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0015]圖3為圖I的側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中的易氧化部位部分噴涂的結構示意簡圖;圖5為圖4的俯視圖;圖6為圖4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首先對陽極炭塊氧化情況進行判定,確定易產生氧化的陽極部位。對確定易氧化的陽極部位進行嚴重程度判定,確定分類等級,通常氧化深度在10-30mm為氧化、30_80mm為較嚴重氧化、80mm以上深度為嚴重氧化。·[0021]確定噴涂厚度,氧化部位噴涂厚度50-100 μ m ;較嚴重氧化部位噴涂100-200 μ m ;嚴重氧化部位噴涂厚度200-300 μ m。采用電弧噴涂設備按上述要求對陽極炭塊組進行噴涂。實施例I :某電解系列電解槽有48組陽極炭塊。由于電解槽中縫下料口附近陽極主難以進行有效覆蓋防氧化,造成24組陽極靠近下料口角部氧化嚴重,氧化最深達150mm以上,部分氧化到鄰近的陽極鋼爪。采用電弧噴涂在該部分陽極對應角部進行鋁膜(工業純鋁)噴涂,厚度200 μ m,靠近陽極底掌約200_以下部分不噴涂。實施例2 某電解系列,由于保溫面殼塊過大,密封防氧化能力減弱,造成靠近槽沿陽極炭塊端部氧化較嚴重,通常形成50_深度坑。采用了(超音速)電弧噴涂方法對陽極進行局部噴涂,噴涂鋁膜(工業純鋁)厚度150 μ m,起到了防氧化、降陽極毛耗作用。實施例3 某電解系列預焙陽極在電解生產中,陽極單側上部易產生30mm深氧化,在該部分采用(高)速電弧噴涂方法噴涂100 μ m厚,噴涂鋁絲材質為含O. 15%輕質混合稀土鋁,使用中起到了減小陽極氧化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其特征是在陽極炭塊的易氧化部位電弧噴涂有一層鋁膜。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其特征是所述易氧化部位是指難以有效使用保溫料覆蓋防空氣氧化的部位,或保溫料覆蓋效果不好,造成陽極使用過程中,高溫陽極和空氣直接接觸氧化的部位。
3.按照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其特征是所述易氧化部位是指陽極靠近中縫,特別是中縫下料口的部分。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其特征是所述易氧化部位不包括陽極炭塊底掌向上200mm范圍內的部位。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其特征是所述鋁膜為工業純鋁或稀土招。
6.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其特征是所述鋁膜厚度為50-.300 μ m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該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是在陽極炭塊的易氧化部位電弧噴涂有一層鋁膜。本實用新型抗氧化鋁用陽極炭塊通過在陽極炭塊的易氧化部位采用電弧噴涂鋁膜方式進行全面覆蓋,在陽極炭塊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膜,從而防止了陽極炭塊的氧化,降低了陽極凈耗。本實用新型的成本低,無污染,工藝簡便。
文檔編號C25C3/12GK202705507SQ20122041828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2日
發明者王建軍, 王剛, 孫超, 李玉臣 申請人:王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