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解殘極洗滌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二背景技術:
在電解精煉生產過程中,陽極板會逐漸變薄,在薄到一定厚度時,須進行更換,更換出的殘極再進行回爐。殘極回爐前,必須將附著的陽極泥和殘酸清洗干凈。
公知的殘極的洗滌大多采用噴淋洗滌或壓力水沖洗洗滌。這種洗滌方式,對有些金屬(如銅)的殘極洗凈度會好些,但對有些金屬(如鉛)的殘極洗滌很困難,附著力很強,靠水沖洗不能洗干凈。為此,有些廠采用人工刷洗加水沖洗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人勞動強度大,效率低。還有某廠采用機械刷洗,用吊車將整槽的殘極吊入清洗槽,槽內裝有洗滌水和很多小滾刷,滾刷的間距等于極板距,當滾刷旋轉時,殘極由吊車吊著上下移動進行清洗。這種方式,清洗時占用吊車,洗滌水始終浸泡殘極板,洗后還得用清水再沖洗一次,而且重復多次使用后需更換新水,洗滌水不能循環使用,同時滾刷間距不能調整,更換困難,損耗大,極板洗凈度不高,工人操作不方便。
三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設計一種自動、高效、洗凈度高、能耗低的殘極洗滌機,以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圖1、2是本設計組成結構圖。本機包括機架1,入口輸入鏈2,步進分板油缸3,步進分板裝置4、導桿5、支座6、提升機構7、滾刷8、滾刷油馬達9、高壓強沖洗裝置10、二次噴淋洗滌裝置11、出口集板輸送鏈12;提升機構7又包括液壓馬達7-1,減速器7-2,傳動軸7-3,鏈輪7-4,提升鏈7-5,連鉤7-6。機架1通過地腳螺釘安裝在基礎上,入口輸送鏈用螺釘安裝在機架上,步進分板油缸固定在機架上,步進分板裝置通過滑動軸承與導桿相連接,導桿通過軸頸配合及螺釘與支座連接,支座固定在機架上,提升機構安裝在機架上,滾刷通過軸承及螺栓固定在機架上,滾刷油馬達通過支承板支承在機架上,滾刷油馬達通過聯軸節帶動滾刷轉動,高壓強沖洗裝置及二次噴淋洗滌裝置用管夾及螺釘固定在機架上,出口集板輸送鏈通過鏈輪、傳動軸、軸承固定在機架上。
工作原理用專用吊具將電解槽中的一槽殘陽極板吊至入口輸送鏈上,輸送鏈步進將殘陽極板送至分板位置,步進分板油缸動作,驅動分板裝置4前進一步,將殘陽極板送至洗滌位置,提升機構下降把板送入滾刷和高壓強沖洗裝置,對板進行洗滌,之后,提升機構上升把板提升至原來的分板位置,分板裝置再步進一次把板送至二次噴淋洗滌裝置處,進行噴淋洗滌,分板裝置再步進一次把板送至出口輸送鏈上,出口輸送鏈將板積集送出。
與公知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1、該洗滌機為單塊洗滌。
2、洗滌方式采用雙滾刷和高壓水沖洗,同時還有二次噴淋洗滌,洗凈度高。
3、兩滾刷間距根據殘極板厚薄自動調整,并保持一定的力緊壓著殘極板。
4、噴淋洗滌、壓力水洗滌用水采用過濾循環使用。
5、洗滌后的殘極板可積聚或排列,方便吊裝或后續輸送。
6、不需吊車、人工輔助,工人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
四
圖1是主視圖,圖中1為機架、2為入口輸送鏈、3為步進分板油缸,4為步進分板裝置,5為導桿,6為支座,7為提升機構,8為滾刷,10為高壓強沖洗裝置,11為二次噴淋洗滌裝置,12為出口集板輸送鏈;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中9為滾刷油馬達,7-1為液壓馬達,7-2為減速器,7-3為傳動軸,7-4為鏈輪,7-5為提升鏈,7-6為連鉤。
權利要求1.一種電解殘極洗滌機,其特征是包括機架(1),入口輸入鏈(2),步進分板油缸(3),步進分板裝置(4)、導桿(5)、支座(6)、提升機構(7)、滾刷(8)、滾刷油馬達(9)、高壓強沖洗裝置(10)、二次噴淋洗滌裝置(11)、出口集板輸送鏈(12),提升機構(7)又包括液壓馬達(7-1),減速器(7-2),傳動軸(7-3),鏈輪(7-4),提升鏈(7-5),連鉤(7-6),機架通過地腳螺釘安裝在基礎上,入口輸送鏈用螺釘安裝在機架上,步進分板油缸固定在機架上,步進分板裝置通過滑動軸承與導桿相連接,導桿通過軸頸配合及螺釘與支座連接,支座固定在機架上,提升機構安裝在機架上,滾刷通過軸承及螺栓固定在機架上,滾刷油馬達通過支承板支承在機架上,滾刷油馬達通過聯軸節帶動滾刷轉動,高壓強沖洗裝置及二次噴淋洗滌裝置用管夾及螺釘固定在機架上,出口集板輸送鏈通過鏈輪、傳動軸、軸承固定在機架上。
專利摘要電解殘極洗滌機,一種用于有色冶煉電解殘極洗滌的機械設備,其組成包括機架、入口輸送鏈、步進分板油缸、步進分板裝置、導桿、提升機構、滾刷、高壓強沖洗裝置、二次噴淋洗滌裝置、出口集板輸送鏈等部分。采用單塊洗滌,雙滾刷和高壓水沖洗,以及二次噴淋洗滌,殘極洗凈度高,洗滌用水經過濾可循環作用,兩滾刷間距根據殘極板厚薄自動調整并保持一定的力緊壓殘極板,洗滌后的殘極板可積聚和排列,方便吊裝和后續輸送,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C25C7/06GK2743371SQ20042003369
公開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20日
發明者馬翔, 羅璟, 吳張永, 師吉星, 袁子榮, 楊光燦, 鄒捷, 鄒強 申請人: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