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泵布置結構及電噴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提供一種燃油泵布置結構及電噴車,所述燃油泵布置結構,包括位于燃油箱外的燃油泵,所述燃油泵固定在車架側管上,且所述燃油泵位于發動機缸體的后方、曲軸箱箱體的上方、空濾器前下方靠近曲軸箱箱體的區域內,所述燃油泵通過進油管、回油管分別與燃油箱連接,且燃油泵通過供油管與發動機的噴油器連接。將燃油泵布置于燃油箱外,能克服傳統燃油泵內置方式的缺陷,燃油泵保養更方便;且燃油泵位于發動機缸體的后方、曲軸箱箱體的上方、空濾器前方靠近曲軸箱箱體的區域內,該處區域遠離泥水飛濺,有利于提高燃油泵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且收納性較好,降低油液泄露出現的安全隱患。
【專利說明】
燃油泵布置結構及電噴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燃油供給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燃油栗布置結構及電噴車。
【背景技術】
[0002]傳統電噴車為燃油栗內置于燃油箱的結構,將燃油箱中的燃油輸送到發動機中。這種結構存在以下缺點:燃油箱的殘余油量會增加較多,導致油箱有效容量變小;燃油箱與燃油栗配合處的精度要求較高,對制造質量控制要求較高;燃油栗的維護保養需拆卸燃油箱后才能進行,保養不方便;燃油栗出口處為高壓燃油,且燃油栗下方為發動機,如果泄露將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燃油栗布置結構及電噴車,不僅能克服傳統燃油栗內置方式的缺陷,而且燃油栗安裝可靠。
[0004]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燃油栗布置結構,包括位于燃油箱外的燃油栗,所述燃油栗固定在車架側管上,且所述燃油栗位于發動機缸體的后方、曲軸箱箱體的上方、空濾器前下方靠近曲軸箱箱體的區域內,所述燃油栗通過進油管、回油管分別與燃油箱連接,且燃油栗通過供油管與發動機的噴油器連接。
[0006]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如下:
[0007]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還包括防護罩,所述防護罩包設在所述燃油栗的外周且與所述燃油栗連接。
[0008]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與燃油栗連接,所述車架側管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安裝孔,所述固定架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安裝孔,所述固定架通過緊固件與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配合固定在車架側管上。
[0009]所述緊固件包括螺栓、襯套、墊片及減震墊,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穿過所述墊片、減震墊、第一安裝孔、襯套及第二安裝孔,且所述螺栓與第二安裝孔螺紋連接。
[0010]所述燃油栗位于車架側管靠近中間區域的一側,且所述燃油栗設置在與燃油箱的出油口所在位置相同的一側。
[0011]所述固定架與車架側管連接時,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的中心線朝向車架側管外側。
[0012]所述防護罩整體呈U形,且U形的防護罩通過其左右兩側的第一螺釘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燃油栗的下部置于所述防護罩的內凹空間內,且所述防護罩的底面設有排水溝槽。
[0013]所述固定架上設有縱向安裝孔與橫向安裝孔,所述燃油栗通過兩個第二螺釘分別與縱向安裝孔、橫向安裝孔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0014]所述固定架包括相連接的縱向部與橫向部,所述縱向安裝孔位于縱向部上,所述橫向安裝孔位于橫向部上。
[0015]—種電噴車,包括車身本體、與車身本體連接的車架側管及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
[0016]下面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優點或原理進行說明:
[0017]上述燃油栗布置結構及電噴車,將燃油栗布置于燃油箱外,能克服傳統燃油栗內置方式的缺陷,燃油栗保養更方便;燃油栗位于發動機缸體的后方、曲軸箱箱體的上方、空濾器前下方靠近曲軸箱箱體的區域內,該處區域由發動機缸體、燃油箱、空濾器及曲軸箱箱體圍成,遠離泥水飛濺,有利于提高燃油栗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且收納性較好,降低油液泄露出現的安全隱患,且燃油栗固定在車架側管上靠近所述曲軸箱箱體,防護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燃油栗布置結構的裝配示意圖一;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燃油栗布置結構的裝配示意圖二;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燃油栗布置結構的裝配示意圖三;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燃油栗布置結構的拆解示意圖一;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燃油栗布置結構的拆解示意圖二。
[0023]附圖標記說明:
[0024]1、燃油箱,2、車架側管,201、第一安裝孔,3、發動機,4、曲軸箱,5、空濾器,6、噴油器,7、燃油濾清器,10、燃油栗,110、進油管,120、回油管,130、供油管,140、第二螺釘,20、防護罩,210、第一螺釘,220、凸臺,222、第三安裝孔,230、排水溝槽,30、固定架,31、縱向部,32、橫向部,310、第二安裝孔,320、縱向安裝孔,330、橫向安裝孔,340、第四安裝孔,40、緊固件,410、螺栓,420、襯套,430、墊片,440、減震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如圖1至5所示,一種燃油栗布置結構,包括位于燃油箱I外的燃油栗10,所述燃油栗10固定在車架側管2上,且所述燃油栗10位于發動機3缸體的后方、曲軸箱4箱體的上方、空濾器5前下方靠近曲軸箱箱體的區域內,所述燃油栗10通過進油管110、回油管120分別與燃油箱I連接,且燃油栗10通過供油管130與發動機3的噴油器6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油管110上設有燃油濾清器7,用于對由燃油箱I進入燃油栗10的燃油進行過濾。所述前、后是以具備該燃油栗布置結構的車為參照,靠近車頭位置為前,車尾位置為后。
[0026]將燃油栗10布置于燃油箱I外,能克服傳統燃油栗10內置方式的缺陷,燃油栗10保養更方便;且燃油栗10位于發動機3缸體的后方、曲軸箱4箱體的上方、空濾器5前下方靠近曲軸箱箱體的區域內,該處區域由發動機3缸體、燃油箱1、空濾器5及曲軸箱4箱體圍成,遠離泥水飛濺,有利于提高燃油栗10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且收納性較好,降低油液泄露出現的安全隱患,且燃油栗固定在車架側管上靠近所述曲軸箱箱體,防護效果好。
[0027]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還包括固定架30,所述固定架30與燃油栗10連接,所述車架側管2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安裝孔201,所述固定架30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安裝孔310,所述固定架30通過緊固件40與第一安裝孔201、第二安裝孔310配合固定在車架側管2上。通過設置固定架30使燃油栗10與車架側管2固定連接,方便拆裝。本實施例中,所述車架側管2上設有兩個第一安裝孔201,固定架30上設有兩個第二安裝孔310,使固定架30通過兩個緊固件40固定在車架側管2上,提高安裝穩定性。所述緊固件40包括螺栓410、襯套420、墊片430及減震墊440,所述螺栓410的一端依次穿過所述墊片430、減震墊440、第一安裝孔201、襯套420及第二安裝孔310,且所述螺栓410與第二安裝孔310螺紋連接。所述襯套420—端具有法蘭臺,其另一端穿過第一安裝孔201伸入到所述減震墊440內,減震墊440通過襯套420、墊片430及螺栓410限位,固定架30與車架側管2之間采用柔性連接,減小整車振動對燃油栗10的影響,利于提高燃油栗10工作的可靠性和降低燃油栗10工作時的噪音。
[0028]所述固定架30上設有縱向安裝孔320與橫向安裝孔330,所述燃油栗10通過兩個第二螺釘140分別與縱向安裝孔、橫向安裝孔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0上。通過兩個第二螺釘140分別與縱向安裝孔、橫向安裝孔配合固定燃油栗10,使燃油栗10與固定架30之間在水平方向與豎直方向均被限定,提高安裝可靠度。所述固定架30包括相連接的縱向部31與橫向部32,所述縱向安裝孔位于縱向部上,所述橫向安裝孔位于橫向部上。所述橫向部包覆在燃油栗10的上端面上,所述縱向部包覆在燃油栗10的側面,不僅能與燃油栗10穩固連接,而且能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避免燃油栗10受到飛石等物體的傷害。
[0029]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還包括防護罩20,所述防護罩20包設在所述燃油栗10的外周且與所述燃油栗10連接。燃油栗10外設置防護罩20,更有效地保護燃油栗10免受外來飛石及其他外物帶來的碰撞傷害,提高燃油栗10工作的可靠性。所述防護罩20整體呈U形,且U形的防護罩20通過其左右兩側的第一螺釘210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0上,所述燃油栗10的下部置于所述防護罩20的內凹空間內,且所述防護罩的底面設有排水溝槽230。防護罩20上部空間設計為半開式,利于燃油栗10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散出,且方便防護罩20的裝配;防護罩20設計有排水溝槽230,防止泥水在防護罩20內堆積,提高燃油栗10工作周邊環境的清潔度。U形的防護罩20的左右兩側均設有凸臺220,所述凸臺220上設有第三安裝孔222,固定架30與第三安裝孔222對應的位置設有第四安裝孔340,這樣設置使防護罩20與固定架30穩固連接,將燃油栗10保護在固定架30與防護罩20所圍成的空間內。
[0030]所述燃油栗10位于車架側管2靠近中間區域的一側,使整車在寬度方向的尺寸不會變大,利于整車外觀;且所述燃油栗10設置在與燃油箱I的出油口所在位置相同的一側,利于減短燃油栗10連接管路的長度,且整體結構更緊湊。所述固定架30與車架側管2連接時,第一安裝孔201、第二安裝孔310的中心線朝向車架側管2外側,便于燃油栗10的拆裝維護。
[0031]參照圖1至圖5,一種電噴車,包括車身本體、與車身本體連接的車架側管2及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所述車身本體包括車輪、燃油箱1、發動機3、曲軸箱4及空濾器5等零件,該電噴車為摩托車,將燃油栗10布置于燃油箱I外,能克服傳統燃油栗10內置方式的缺陷,燃油栗10保養更方便;且燃油栗10位于發動機3缸體的后方、曲軸箱4箱體的上方、空濾器5的前方區域內,該處區域遠離泥水飛濺,有利于提高燃油栗10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且收納性較好,降低油液泄露出現的安全隱患。
[0032]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003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燃油箱外的燃油栗,所述燃油栗固定在車架側管上,且所述燃油栗位于發動機缸體的后方、曲軸箱箱體的上方、空濾器前下方靠近曲軸箱箱體的區域內,所述燃油栗通過進油管、回油管分別與燃油箱連接,且燃油栗通過供油管與發動機的噴油器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防護罩,所述防護罩包設在所述燃油栗的外周且與所述燃油栗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與燃油栗連接,所述車架側管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安裝孔,所述固定架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安裝孔,所述固定架通過緊固件與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配合固定在車架側管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包括螺栓、襯套、墊片及減震墊,所述螺栓的一端依次穿過所述墊片、減震墊、第一安裝孔、襯套及第二安裝孔,且所述螺栓與第二安裝孔螺紋連接。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栗位于車架側管靠近中間區域的一側,且所述燃油栗設置在與燃油箱的出油口所在位置相同的一側。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與車架側管連接時,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的中心線朝向車架側管外側。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整體呈U形,且U形的防護罩通過其左右兩側的第一螺釘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燃油栗的下部置于所述防護罩的內凹空間內,且所述防護罩的底面設有排水溝槽。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設有縱向安裝孔與橫向安裝孔,所述燃油栗通過兩個第二螺釘分別與縱向安裝孔、橫向安裝孔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相連接的縱向部與橫向部,所述縱向安裝孔位于縱向部上,所述橫向安裝孔位于橫向部上。10.—種電噴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本體、與車身本體連接的車架側管及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燃油栗布置結構。
【文檔編號】B62J35/00GK205532956SQ201620360746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5日
【發明人】趙向陽, 李建統, 王建中, 姜文龍, 鄒科
【申請人】江門市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