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某些發動機采用臥式布置后,增壓器的布置高度明顯降低,導致增壓器回油口與油底殼潤滑油液面間高度差小,增壓器回油不暢。經過分析回油不暢的原因主要是回油中夾雜氣體不能順利從管路中排走,形成氣體阻力。因此,當前市場上已有的解決方案的關鍵是除氣,通過導氣管將氣體引進氣缸體或曲軸箱或氣缸蓋罩上排走,從而保證回油暢通。
[0003]但是,將氣體引向氣缸體或曲軸箱的方案,從技術上解決了民用條件下回油不暢通的問題,且有實例應用。而將氣體引向氣缸蓋罩的方案,已有的資料只簡單說明了概念,無詳細設計的實例來指導使用。總之,由于某些原因導致發動機增壓器回油口與油底殼潤滑油液面間高度差較小,在一些不可預知的整車行駛條件下(如:爬坡、傾斜)導致潤滑油回流不暢,或者在某些特殊用途極限條件下時(例如軍用標準爬坡60%或70%)保證回油暢通,從而影響增壓器性能和發生滲漏油故障。
[0004]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在發動機潤滑系統能適應任何角度的傾斜下,增壓器潤滑油都能暢通的回油。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該發動機具有氣缸蓋罩,氣缸蓋罩內具有用來分離油氣的迷宮結構,該除氣結構包括:除氣口,其布置在靠近氣缸蓋罩的迷宮結構的入口處的區域;以及除氣管路,其從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中引出后與除氣口接通。
[0007]優選地,除氣口的布置區域為矩形區域,該矩形區域的寬度為迷宮結構的入口邊緣起至1/5迷宮結構總長位置處,該矩形區域的長度與氣缸蓋罩的總寬相等。
[0008]優選地,發動機具有氣缸體和油底殼,增壓器設置在氣缸體的一側,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與油底殼接通。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除氣結構通過將除氣口設計在氣缸蓋罩內的迷宮油氣分離結構的入口處附近,最大化的保證了除氣功能需要的除氣管兩端的壓力差,有了絕對的除氣開口與油底殼潤滑油液面的高度差和除氣管路的壓力差,在發動機潤滑系統能適應任何角度的傾斜下,增壓器潤滑油都能暢通的回到油底殼,強化了除氣的順暢性,可以應對軍用嚴苛條件下的發動機傾角要求。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的示意圖;
[0011]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中除氣口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13]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0014]如圖1至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該發動機具有氣缸蓋罩1,氣缸蓋罩I內具有用來分離油氣的迷宮結構,該除氣結構包括除氣口 61以及除氣管路6,其中除氣口 61布置在靠近氣缸蓋罩I的迷宮結構的入口處的區域,除氣管路6從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4中引出后與除氣口61接通。
[0015]上述方案中,除氣管路6可以通過接口62與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4接通。本方案從發動機氣缸蓋罩上著眼,將增壓器回油管路的除氣口設計在氣缸蓋罩內的迷宮油氣分離結構的入口處附近,其附近的區域定義為“從氣缸蓋罩的迷宮結構入口邊緣算起,在寬度方向為1/5迷宮結構總長,長度方向與氣缸蓋罩寬度相等的直線包圍形成的矩形區域內”,而不是在氣缸蓋罩上任意位置開除氣口。最大化的保證了除氣功能需要的除氣管兩端的壓力差,強化了除氣的順暢性,可以應對軍用嚴苛條件下的發動機傾角要求。
[0016]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除氣口61的布置區域為矩形區域63,該矩形區域63的寬度為迷宮結構的入口邊緣起至1/5迷宮結構總長位置處,該矩形區域63的長度與氣缸蓋罩I的總寬相等(參見圖2)。所謂除氣口布置區域,其范圍是“從氣缸蓋罩I的迷宮結構入口(迷宮結構出口 11的另一側)邊緣算起,在寬度方向為1/5迷宮結構總長,長度方向與氣缸蓋罩總寬相等的直線包圍形成的矩形區域內”。
[0017]作為一種優選實施例,發動機具有氣缸體2和油底殼,增壓器5設置在氣缸體2的一側,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4與油底殼3接通。在本方案中,油底殼上設有接口 42與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4的一端接通,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4的另一端與增壓器5上的接口 41接通,潤滑油的流向和夾雜的氣體的流向,兩種流體用相互獨立流通路徑,互不影響。
[0018]綜上,本實施例的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在發動機本體上,將除氣口設計在氣缸蓋罩內的迷宮油氣分離結構的入口處附近,最大化的保證了除氣功能需要的除氣管兩端的壓力差,有了絕對的除氣開口與油底殼潤滑油液面的高度差和除氣管路的壓力差,在發動機潤滑系統能適應任何角度的傾斜下,增壓器潤滑油都能暢通的回到油底殼,強化了除氣的順暢性,可以應對軍用嚴苛條件下的發動機傾角要求。
[0019]前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該發動機具有氣缸蓋罩,所述氣缸蓋罩內具有用來分離油氣的迷宮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除氣結構包括: 除氣口,其布置在靠近所述氣缸蓋罩的迷宮結構的入口處的區域;以及 除氣管路,其從所述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中引出后與所述除氣口接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氣口的布置區域為矩形區域,該矩形區域的寬度為所述迷宮結構的入口邊緣起至1/5迷宮結構總長位置處,該矩形區域的長度與所述氣缸蓋罩的總寬相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具有氣缸體和油底殼,所述增壓器設置在所述氣缸體的一側,所述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與所述油底殼接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的除氣結構,該發動機具有氣缸蓋罩,氣缸蓋罩內具有用來分離油氣的迷宮結構,該除氣結構包括:除氣口,其布置在靠近氣缸蓋罩的迷宮結構的入口處的區域;以及除氣管路,其從發動機增壓器回油管中引出后與除氣口接通。該除氣結構在發動機潤滑系統能適應任何角度的傾斜下,增壓器潤滑油都能暢通的回油。
【IPC分類】F01M11/08, F02B39/14, F01M11/02
【公開號】CN205225441
【申請號】CN201521129160
【發明人】潘嗣, 包向東, 葉雙超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