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工程機械節能降噪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善工程機械熱平衡及噪聲控制的卷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節能和舒適性是當前工程機械的主要發展方向,工程機械發動機艙內可用于安裝散熱器的空間有限,而工程機械常處于大功率工作狀態使得發動機艙溫度過高,提高散熱風扇的功率能夠起到較好的冷卻效果但勢必會增加能量的消耗并增大工程機械噪聲。優化發動機艙熱平衡性能和節能降噪之間存在矛盾。
[0003]傳統發動機艙排氣管直接由機艙頂蓋的圓孔伸出將發動機廢氣排至大氣。為解決發動機艙的冷卻問題,現在的工程機械采用了一種卷吸排氣尾管裝置,即在機艙頂蓋垂直安裝一與機艙空間相通的粗圓管,消聲器后長排氣管改為一較短的過渡管伸入圓管底部,利用排氣射流的卷吸效應將部分機艙高溫氣體引入圓形尾管排至大氣。這種卷吸裝置有效利用了發動機廢氣的能量,在不增加其它能耗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機艙溫度,對排氣噪聲也有一定的消弱作用。
[0004]但直圓管形的尾管由于形成了圓柱形的長空氣柱,該氣柱的固有頻率較低并且低階固有頻率呈現近似線性變化,在發動機以某些轉速運行時排氣以一定的頻率排出時容易產生共鳴使得排氣噪聲擴大,同時長圓管剛度較小在工程機械工作時產生較強的振動也會增大噪聲。另一方面,排氣氣流在圓管底部引射能力較強,在圓管內膨脹后速度減小頂部引射能力變差,因此在變工況運行尤其在加速時易產生排氣倒流到發動機艙的現象(反煙)。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新型多級引射的卷吸裝置。采用該裝置后能大幅度提高引射效率,增大引射流量的同時避免反煙現象,并可以有效控制卷吸尾管裝置的共鳴現象。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包括一個底座,所述的底座為一個空心的套筒,在所述套筒內套裝有與其同軸的消聲器過渡管,在所述套筒上豎直安裝有一個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連接在一起的多段管道,所述的多段管道沿著煙氣排出的方向其直徑通過一個縮口管變小,進而使其內部的煙氣形成壓力梯度,且各段管道的固有頻率各不相同。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引射管包括依次連接在一起的粗直圓管、縮口管、細直圓管和斜尾管;所述的粗直圓管、縮口管和細直圓管同軸安裝,且粗直圓管安裝在底座上,斜尾管位于引射管的末端,且斜尾管的中軸線與細直圓管的中軸線成鈍角。
[0009]進一步的,所述的發動機排氣經消聲器的尾部排出后,帶動周圍機艙氣體運動,使引射管底端氣壓減小,部分發動機艙氣體在壓差環境下進入引射管并經過一次加速,最后排入大氣。
[0010]進一步的,所述的粗直圓管的直徑大于細直圓管的直徑。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縮口管與粗直圓管連接端的直徑等于粗直圓管的直徑,縮口管與細直圓管連接端的直徑等于細直圓管的直徑。
[0012]進一步的,所述的斜尾管出口所在的平面與底座的中軸線平行。
[0013]進一步的,所述的粗直圓管與底座同軸安裝。
[0014]進一步的,所述的底座通過一個圓環形法蘭安裝在機艙頂蓋上。
[0015]進一步的,所述的消聲器過渡管的一端深入到機艙頂蓋內,相對的另一端深入到引射管內。
[0016]進一步的,所述的底座為一個空心的弧型套筒,且套筒的直徑沿著煙氣排出的方向逐漸減小。
[0017]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利用弧型底座,流線型過渡對氣流起到一定導向作用大大減小發動機艙熱空氣的流動阻力。多級引射管內沿著煙氣排出的方向由下而上建立一定的壓力梯度,該壓力梯度在發動機排氣流量突然增加時能夠加快引射管內氣體流動的響應速度,不至出現因引射管上方氣體響應過慢而發生反煙現象。同時多級引射管每段管道的氣柱長度較短,使得固有頻率較高不易共振且各段氣柱的固有頻率不同,這樣有效避免了整個引射管的共鳴現象。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 ]發動機排氣和發動機艙氣體經粗直圓管進入縮口管進行加速,再由縮口管進入細直圓管和斜尾管。由于引射管使用四段形狀尺寸相差較大的管道構成,其各段氣柱較短,固有頻率高并且各不相同,這樣不論在發動機恒定速度還是突然加速的情況下都能避免共鳴的產生。另一方面,引射管的空氣流動從粗直圓管經過縮口管到細直圓管的過程實現了加速,建立了較大的壓力梯度,當發動機突然加速時,引射管上方的氣流響應速度較快,能迅速適應排氣流量的增加,避免了反煙。
【附圖說明】
[0020]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21 ] 其中,201.消聲器過渡管,202.圓環形法蘭,203.底座,204.粗直圓管,205.縮口管,206.細直圓管,207.斜尾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在本實用新型中,將參考附圖通過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進行詳細的描述。應該理解,下述實施方式僅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3]如圖1所示,該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包括過渡套管201,圓環形法蘭202,底座203,粗直圓管204,縮口管205,細直圓管206,斜尾管207。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利用弧型底座,流線型過渡對氣流起到一定導向作用大大減小發動機艙熱空氣的流動阻力。多級引射管內沿著煙氣排出的方向由下而上建立一定的壓力梯度,該壓力梯度在發動機排氣流量突然增加時能夠加快引射管內氣體流動的響應速度,不至出現因引射管上方氣體響應過慢而發生反煙現象。同時多級引射管每段管道的氣柱長度較短,使得固有頻率較高不易共振且各段氣柱的固有頻率不同,這樣有效避免了整個引射管的共鳴現象。
[0024]如圖1所示,卷吸裝置底座203采用弧形過渡連接發動機艙和引射管,可以有效改善卷吸裝置底部的空氣流動,減小流動阻力。
[0025]引射管的構成由下到上分別為粗直圓管204、縮口管205、細直圓管206和斜尾管207;粗直圓管、縮口管和細直圓管同軸安裝,且粗直圓管安裝在底座上,斜尾管位于引射管的末端,且斜尾管的中軸線與細直圓管的中軸線成鈍角。
[0026]進一步的,所述的粗直圓管的直徑大于細直圓管的直徑。
[0027]進一步的,所述的縮口管與粗直圓管連接端的直徑等于粗直圓管的直徑,縮口管與細直圓管連接端的直徑等于細直圓管的直徑。
[0028]進一步的,所述的斜尾管出口所在的平面與底座的中軸線平行。
[0029]進一步的,所述的粗直圓管與底座同軸安裝。
[0030]進一步的,所述的底座通過一個圓環形法蘭安裝在機艙頂蓋上。
[0031]進一步的,所述的消聲器過渡管的一端深入到機艙頂蓋內,相對的另一端深入到引射管內。
[0032]上述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0033]發動機排氣和發動機艙氣體經粗直圓管204進入縮口管205進行加速,再由縮口管205進入細直圓管206和斜尾管207。由于引射管使用四段形狀尺寸相差較大的管道構成,其各段氣柱較短,固有頻率高并且各不相同,這樣不論在發動機恒定速度還是突然加速的情況下都能避免共鳴的產生。另一方面,引射管的空氣流動從粗直圓管204經過縮口管205到細直圓管206的過程實現了加速,建立了較大的壓力梯度,當發動機突然加速時,引射管上方的氣流響應速度較快,能迅速適應排氣流量的增加,避免了反煙。
[0034]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底座,所述的底座為一個空心的套筒,在所述套筒內套裝有與其同軸的消聲器過渡管,在所述套筒上豎直安裝有一個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連接在一起的多段管道,所述的多段管道沿著煙氣排出的方向其直徑通過一個縮口管變小,進而使其內部的煙氣形成壓力梯度,且各段管道的固有頻率各不相同。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射管包括依次連接在一起的粗直圓管、縮口管、細直圓管和斜尾管;所述的粗直圓管、縮口管和細直圓管同軸安裝,且粗直圓管安裝在底座上,斜尾管位于引射管的末端,且斜尾管的中軸線與細直圓管的中軸線成鈍角。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直圓管的直徑大于細直圓管的直徑。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縮口管與粗直圓管連接端的直徑等于粗直圓管的直徑,縮口管與細直圓管連接端的直徑等于細直圓管的直徑。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直圓管與底座同軸安裝,所述的底座通過一個圓環形法蘭安裝在機艙頂蓋上。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聲器過渡管的一端深入到機艙頂蓋內,相對的另一端深入到引射管內。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為一個空心的弧型套筒,且套筒的直徑沿著煙氣排出的方向逐漸減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動機艙排氣卷吸裝置,包括一個底座,所述的底座為一個空心的套筒,在所述套筒內套裝有與其同軸的消聲器過渡管,在所述套筒上豎直安裝有一個引射管,引射管包括連接在一起的多段管道,多段管道沿著煙氣排出的方向其直徑通過一個縮口管變小,進而使其內部的煙氣形成壓力梯度,且各段管道的固有頻率各不相同。本實用新型中的弧型底座,流線型過渡對氣流起到一定導向作用大大減小發動機艙熱空氣的流動阻力。多級引射管內沿著煙氣排出的方向由下而上建立一定的壓力梯度,該壓力梯度在發動機排氣流量突然增加時能夠加快引射管內氣體流動的響應速度,不至出現因引射管上方氣體響應過慢而發生反煙現象。
【IPC分類】F01N13/08
【公開號】CN205101088
【申請號】CN201520934661
【發明人】許自順, 張強, 李孟涵
【申請人】山東大學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