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混合管及其排氣后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層混合管及其排氣后處理裝置,屬于發動機尾氣凈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為了滿足法規的排放要求,如何提高排氣與尿素的混合均勻性以及有效防止尿素結晶都是業績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研究表明,位于噴射區域的管壁因容易與所噴射的尿素直接接觸,容易產生尿素結晶。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合均勻且能夠有效降低尿素結晶風險的雙層混合管及其排氣后處理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層混合管,能夠應用于排氣后處理裝置中,所述雙層混合管包括內管以及套接在所述內管外圍的外管,所述內管設有第一端以及與所述第一端相對設置的第二端,所述外管設有第三端以及與所述第三端相對設置的第四端,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雙層混合管的同一側,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雙層混合管的同一側,所述內管設有第一圓周面以及貫穿所述第一圓周面的若干第一開孔;所述外管設有第二圓周面以及貫穿所述第二圓周面的若干第二開孔;所述內管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處設有向外凸出的翅片以及與所述翅片的位置相對應的開窗。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翅片是自所述內管向外沖壓而成,所述翅片包括傾斜部以及自所述傾斜部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延伸部。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延伸部是水平延伸的。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外管設有外管部以及與所述外管部相固定且呈碗狀的端蓋部,其中所述第二開孔設置于所述外管部上,所述內管的第二端延伸超過所述外管部且進入所述端蓋部內。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雙層混合管還包括連接在所述內管與所述外管之間的錐管,所述錐管設有口徑較大的一端以及口徑較小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口徑較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管的第三端,所述口徑較小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內管的第一端。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錐管的外壁上未設置任何開孔。
[0010]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排氣后處理裝置,包括殼體、位于所述殼體一端的第一端蓋、位于所述殼體另一端的第二端蓋以及位于所述殼體內部的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殼體分成第一內腔以及第二內腔,所述排氣后處理裝置還包括架設在所述第一端蓋以及所述隔板上的上述雙層混合管。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雙層混合管延伸穿過所述隔板并延伸入所述第二內腔中。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排氣后處理裝置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內腔中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排氣后處理裝置還包括安裝在所述雙層混合管上游的尿素噴嘴,所述內管設有位于所述尿素噴嘴的噴射角度內的區域,所述開窗位于所述區域的上游且用以導引排氣吹向所述區域
[0014]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雙層混合管,增加了排氣與尿素的混合距離,提高了混合的均勻性。另外,通過在內管上設置向外凸出的翅片以及與所述翅片的位置相對應的開窗,所述開窗能夠導引排氣吹向所述內管上位于噴射角度內的區域,從而降低了該區域尿素結晶的風險。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排氣后處理裝置的立體圖。
[0016]圖2是圖1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0017]圖3是圖1的立體分解圖。
[0018]圖4是圖2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排氣后處理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排氣后處理裝置的剖面示意圖且標出了噴射角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21]請參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排氣后處理裝置100,包括殼體1、進氣管2、出氣管3以及位于所述殼體I內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SCR) 4。
[0022]所述殼體I包括位于一端的第一端蓋11、位于另一端的第二端蓋12以及位于所述殼體內部的隔板13。所述隔板13將所述殼體I分成第一內腔14以及第二內腔15。所述選擇性催化還原劑4位于所述第二內腔15內。
[0023]所述進氣管2包括暴露在所述第一端蓋11外部的入口管21以及與所述入口管21相連的雙層混合管5。請參圖6所示,所述入口管21上設有安裝支架211以及安裝在所述安裝支架211上的尿素噴嘴212。所述尿素噴嘴212設有噴射角度A,以將霧化的尿素溶液噴入排氣中。
[0024]所述雙層混合管5包括內管51、套接在所述內管51外圍的外管52以及連接在所述內管51與所述外管52之間的錐管53。所述內管51設有第一端511、與所述第一端511相對設置的第二端512、第一圓周面513以及貫穿所述第一圓周面513的若干第一開孔514。另外,所述內管51在靠近所述第一端511的位置處設有向外凸出的翅片515以及與所述翅片515的位置相對應的開窗516。請參圖5所不,所述翅片515是自所述內管51向外沖壓而成,便于制造。所述翅片515包括傾斜部517以及自所述傾斜部517向所述第二端512延伸的延伸部518。在本實用新型圖示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部518是水平延伸的。
[0025]所述外管52設有第三端521以及與所述第三端521相對設置的第四端522。所述第一端511與所述第三端521位于所述雙層混合管5的同一側(例如左側),所述第二端512與所述第四端522位于所述雙層混合管5的同一側(例如右側)。所述外管52設有外管部523以及與所述外管部523相固定且呈碗狀的端蓋部524,其中所述外管部523設有第二圓周面525以及貫穿所述第二圓周面525的若干第二開孔526。所述內管51的第二端512延伸超過所述外管部523且進入所述端蓋部524內。
[0026]所述錐管53設有口徑較大的一端531以及口徑較小的另一端532,其中所述口徑較大的一端531固定于所述外管52的第三端521,所述口徑較小的另一端532固定于所述內管51的第一端511。在本實用新型圖示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錐管53的外壁上未設置任何開孔,從而降低了在錐管53的外壁上開孔的制造難度。
[0027]請參圖5所示,所述雙層混合管5架設在所述第一端蓋11以及所述隔板13上。所述雙層混合管5延伸穿過所述隔板13并延伸入所述第二內腔15中。
[0028]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雙層混合管5,增加了排氣與尿素的混合距離,提高了混合的均勻性。另外,通過在內管51上設置向外凸出的翅片515以及與所述翅片515的位置相對應的開窗516。所述內管51設有位于所述尿素噴嘴212的噴射角度A內的區域B,所述開窗516位于所述區域B的上游且用以導引排氣吹向所述區域B,從而降低了此處尿素結晶的風險。
[0029]另外,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對本說明書的理解應該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為基礎,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雙層混合管,能夠應用于排氣后處理裝置中,所述雙層混合管包括內管以及套接在所述內管外圍的外管,所述內管設有第一端以及與所述第一端相對設置的第二端,所述外管設有第三端以及與所述第三端相對設置的第四端,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雙層混合管的同一側,所述第二端與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雙層混合管的同一側,所述內管設有第一圓周面以及貫穿所述第一圓周面的若干第一開孔;所述外管設有第二圓周面以及貫穿所述第二圓周面的若干第二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處設有向外凸出的翅片以及與所述翅片的位置相對應的開窗。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混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是自所述內管向外沖壓而成,所述翅片包括傾斜部以及自所述傾斜部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延伸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層混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是水平延伸的。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混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設有外管部以及與所述外管部相固定且呈碗狀的端蓋部,其中所述第二開孔設置于所述外管部上,所述內管的第二端延伸超過所述外管部且進入所述端蓋部內。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混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混合管還包括連接在所述內管與所述外管之間的錐管,所述錐管設有口徑較大的一端以及口徑較小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口徑較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管的第三端,所述口徑較小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內管的Λ-Λ-上山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層混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錐管的外壁上未設置任何開孔。7.一種排氣后處理裝置,包括殼體、位于所述殼體一端的第一端蓋、位于所述殼體另一端的第二端蓋以及位于所述殼體內部的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殼體分成第一內腔以及第二內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后處理裝置還包括架設在所述第一端蓋以及所述隔板上的雙層混合管,所述雙層混合管為權利要求1至6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雙層混合管。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排氣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混合管延伸穿過所述隔板并延伸入所述第二內腔中。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排氣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后處理裝置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內腔中的選擇性催化還原劑。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排氣后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后處理裝置還包括安裝在所述雙層混合管上游的尿素噴嘴,所述內管設有位于所述尿素噴嘴的噴射角度內的區域,所述開窗位于所述區域的上游且用以導引排氣吹向所述區域。
【專利摘要】一種雙層混合管及其排氣后處理裝置,所述雙層混合管包括內管以及套接在所述內管外圍的外管,所述內管設有第一圓周面以及貫穿所述第一圓周面的若干第一開孔;所述外管設有第二圓周面以及貫穿所述第二圓周面的若干第二開孔;所述內管在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處設有向外凸出的翅片以及與所述翅片的位置相對應的開窗。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雙層混合管,增加了排氣與尿素的混合距離,提高了混合的均勻性。另外,所述開窗能夠導引排氣吹向所述內管上位于噴射角度內的區域,從而降低了該區域尿素結晶的風險。
【IPC分類】F01N3/28
【公開號】CN204827615
【申請號】CN201520549165
【發明人】趙治國, 鄭鑫, 仇雷
【申請人】天納克(蘇州)排放系統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