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油路,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氣門搖臂的潤滑油路。
【背景技術】
[0002]氣門搖臂是發動機配氣機構的重要部件。氣門搖臂與凸輪軸、氣門推桿、搖臂軸等配合開啟和關閉發動機氣缸的進、排氣門,保證新鮮充量及時進入氣缸,廢氣及時排出氣缸。為了保證氣門搖臂順暢運作,避免搖臂因為磨損而影響系統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氣門搖臂的潤滑尤為重要。現有氣門搖臂的潤滑結構存在潤滑效果不佳而導致缸頭搖臂銷孔嚴重磨損或者結構復雜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潤滑效果好的發動
[0004]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包括搖臂本體,搖臂本體上設有穿搖臂軸的軸孔,搖臂本體前端與氣門連接,搖臂本體后端通過帶有過油通道的推桿和液壓挺柱與凸輪連接,搖臂本體上設有連通軸孔與過油通道的第一油道。潤滑油通過液壓挺柱和推桿上的過油通道輸送至搖臂本體的第一油道,通過第一油道到達軸孔,在搖臂軸與軸孔之間形成油膜,起到潤滑的作用。
[0006]搖臂本體上還設有連通軸孔與搖臂前端外表面的第二油道。潤滑油通過第一油道到達軸孔對軸孔與搖臂軸進行潤滑,同時潤滑油從軸孔通過第二油道到達搖臂前端排出,排出的潤滑油對缸頭內的氣門、氣門彈簧等部件進行潤滑,并帶走氣門等零件的熱量。
[0007]軸孔與搖臂軸之間設有襯套,襯套上周向設有環形油槽。環形油槽的設置使得潤滑油得以積存,既避免了潤滑油的流失,也保證了對軸孔與搖臂軸的充分潤滑,同時,潤滑油通過環形油道進入第二油道,有助于保證第二油道的供油量。
[0008]環形油槽上設有連通襯套內外表面的油孔。潤滑油通過油道進入軸孔,在軸孔內表面與襯套外表面之間形成油膜的同時通過油孔進入襯套與搖臂軸之間,在襯套內表面與搖臂軸之間形成油膜,完成對兩個運動副的潤滑,進一步提高了潤滑效果。
[0009]環形油槽設置于襯套與軸孔接觸的一面。潤滑油進入軸孔后貯存于油槽內,避免了在襯套與搖臂軸還沒有潤滑到位的情況下潤滑油從前端油道排出。
[0010]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均穿設于搖臂本體內。
[0011]推桿外設套管,套管的上端與缸頭膠粘密封,套管的下端通過環形密封圈與發動機箱體之間密封;套管空腔的上端與缸頭內空腔連通,套管空腔的下端通過發動機箱體上的油道與箱體底部貯油槽連通。機油通過液壓挺柱和推桿內的過油通道到達氣門搖臂,通過氣門搖臂上的油道達到搖臂軸運動副和缸頭零部件并對其進行潤滑,最后從缸頭空腔通過套管空腔流入發動機箱體底部的貯油槽內。
[0012]為了保證密封性,套管的下端設有環形凸起,環形密封圈位于環形凸起的下面。
[0013]為了結合緊密,防止潤滑油漏出,搖臂本體與推桿之間為球面連接。
[0014]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實用新型的搖臂本體上設置的軸孔通過油道與推桿上的過油通道連通,將潤滑油直接送入軸孔,實現對軸孔與搖臂軸運動副的潤滑,結構簡單,潤滑效果好。
[0016]2、本實用新型的搖臂本體上還設有連通軸孔與搖臂前端外表面的第二油道,部分潤滑油從軸孔通過第二油道到達搖臂前端排出,對缸頭內的氣門、氣門彈簧等部件進行潤滑,并帶走氣門等零件的熱量,降低了缸頭溫度。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襯套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搖臂本體與推桿球面連接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推桿與套管套設示意圖;
[0021]圖中,1.搖臂本體,2.軸孔,3.氣門,4.搖臂軸,5.推桿,6.液壓挺柱,7.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襯套,10.油孔,11.過油通道,12.套管,13.環形密封圈,14.環形凸起,15.油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1,一種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參見圖1,包括搖臂本體1,搖臂本體I上設有穿搖臂軸4的軸孔2,搖臂本體I前端與氣門3連接,搖臂本體I后端通過帶有過油通道11的推桿5、液壓挺柱6與凸輪連接,搖臂本體I上設有連通軸孔2與過油通道11的第一油路7。潤滑油通過液壓挺柱6、推桿5輸送至搖臂本體I上的第一油路7,通過第一油路7到達軸孔2,在搖臂軸4與軸孔2之間形成油膜,起到潤滑的作用。
[0023]實施例2,一種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軸孔2與搖臂本體I前端外表面之間設有第二油道8。潤滑油通過第一油道7到達軸孔2后,部分潤滑油通過第二油道8到達搖臂本體I前端排出,對缸頭內的零部件進行潤滑,并帶走氣門3等零件的熱量。
[0024]本實施例中,帶有過油通道11的推桿5為空心推桿,其中的空心作為過油通道11。
[0025]實施例3,一種發動機氣門搖臂油路,在實施例2中,軸孔2與搖臂軸4之間設置襯套9,參見圖2,襯套9上周向設有環形油槽,環形油槽上設有連通襯套9內外表面的油孔10搖臂本體I與推桿5之間為球面連接,參見圖3,搖臂本體I與推桿5接觸處為凹形球面,與其配合的推桿5 —端為球形凸起。潤滑油通過第一油道7進入軸孔2,在軸孔2內表面與襯套9外表面之間形成油膜,同時,潤滑油進入環向油槽,通過環形油槽上的油孔10進入襯套9與搖臂軸4之間,在襯套9內表面與搖臂軸4之間也形成油膜,實現對雙運動副的潤滑,提高了潤滑效果。
[0026]環形油槽設置在襯套9的外表面即襯套9與軸孔2接觸的一面。潤滑油進入軸孔2后貯存于環形油槽內,避免了在襯套9與搖臂軸4還沒有潤滑到位的情況下潤滑油從第二油道8達到搖臂本體I前端排出。潤滑油由第一油道7進入環形油槽,部分潤滑油通過油孔10進入搖臂軸4與襯套9之間,以及襯套9與搖臂孔之間,對其進行潤滑,部分潤滑油通過環形油槽進入第二油道8到達搖臂本體I前端,對缸頭內的氣門、彈簧等零部件進行潤滑,并可帶走氣門等零件的熱量,降低了搖臂的溫度。推桿5外套設套管12,套管12的上端與缸頭膠粘密封,套管12的下端通過環形密封圈13與發動機箱體之間密封;套管12的下端設有環形凸起14,環形密封圈13位于環形凸起14的下面。套管12空腔的上端與缸頭內空腔連通,套管12空腔的下端通過發動機箱體上的油道15與箱體底部貯油槽連通。機油通過液壓挺柱和推桿內的過油通道到達氣門搖臂對搖臂軸運動副和缸頭零部件進行潤滑后,從缸頭空腔通過套管空腔流入發動機箱體底部的貯油槽內。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搖臂本體(1),所述搖臂本體(I)上設有穿搖臂軸(4)的軸孔(2),搖臂本體(I)前端與氣門(3)連接,搖臂本體(I)后端通過帶有過油通道(11)的推桿(5)和液壓挺柱(6)與凸輪連接,搖臂本體(I)上設有連通所述軸孔(2)與過油通道(11)的第一油道(7)。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臂本體(I)上還設有連通所述軸孔(2 )與搖臂本體(I)前端外表面的第二油道(8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孔(2)與搖臂軸(4)之間設有襯套(9),所述襯套(9)沿周向設有環形油槽。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油槽設置于襯套(9)與軸孔(2)接觸的一面。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油槽上設有連通襯套(9)內外表面的油孔(10)。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油槽上設有連通襯套(9)內外表面的油孔(10)。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7)和第二油道(8)均設于搖臂本體(I)內。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5)外設套管(12),所述套管(12)的上端與缸頭膠粘密封,所述套管(12)的下端通過環形密封圈(13)與發動機箱體之間密封;所述套管(12)空腔的上端與缸頭內空腔連通,所述套管(12)空腔的下端通過發動機箱體上的油道(15)與箱體底部貯油槽連通。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2)的下端設有環形凸起(14),所述環形密封圈(13)位于環形凸起(14)的下面。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搖臂本體(I)與推桿(5 )之間為球面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發動機氣門搖臂潤滑油路,包括搖臂本體,搖臂本體上有穿設搖臂軸的軸孔,搖臂本體前端與氣門連接,搖臂本體后端通過帶有過油通道的推桿與液壓挺柱連接,搖臂本體上設有連通軸孔與過油通道的第一油道。本實用新型搖臂本體上設置的軸孔與推桿上的過油通道連通,通過推桿即可將潤滑油直接送入軸孔實現對軸孔與搖臂軸的潤滑,結構簡單,潤滑效果好。
【IPC分類】F01M9/10
【公開號】CN204691851
【申請號】CN201520381343
【發明人】李興勝, 劉政燦
【申請人】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