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輪轂運輸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設備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保證輪轂在安裝、存儲及運輸環節安全、穩定的運輸支架。
【背景技術】
[0002]風力發電設備是將風的動能轉變為旋轉機械能,從而帶動發電機發電,風電輪轂是風電設備關鍵的部件,風輪包括3個葉片和I個輪轂,輪轂是聯接葉片與主軸的零件,其作用是承受風力作用在葉片上的推力、扭矩、彎矩及陀螺力矩然后將風輪的力和力矩傳遞到機構中去。輪轂最為重要的隱性精度為三軸對中,或稱為四線交一點,該中心點是風機機組轉子及葉片的旋轉中心,直接影響機組安全運行。
[0003]輪轂具有殼形結構,體積很大,質量較重,組裝風輪時又需要懸空固定于罩殼內部,同時對四個同心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加工難度大,加工質量受到轉運載體的影響很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安全、穩定的運輸支架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證輪轂在安裝、存儲及運輸環節安全、穩定的運輸支架。
[0006]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包括一結構對稱的框體以及一圓柱形的筒體,所述筒體固定于所述框體一面,所述框體的重心位于所述筒體的軸線上。
[0007]具體的,所述框體包括一長方形的外框和兩條第一加強筋,所述外框包括兩條較短的寬邊和兩條較長的長邊,兩條所述第一加強筋固定于兩條所述長邊之間。
[0008]進一步的,所述筒體靠近所述框體的一側設有若干足部,所述足部同時與所述長邊及第一加強筋固定。
[0009]進一步的,所述寬邊的外側設有若干起吊扣。
[0010]具體的,所述筒體內設有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垂直于所述筒體軸線設置且與所述長邊連接。
[0011]具體的,所述筒體遠離所述框體的外緣上設置有若干墊塊。
[0012]具體的,所述筒體內壁設有若干固定架。
[0013]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一側的筒體上開設有手孔。
[0014]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結構對稱互相連接的框體和筒體結構,實現了輪轂的精密定位,在運輸中保證了輪轂的安全穩定,在裝配中方便了其與罩殼的組裝操作。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風電輪轂運輸支架的立體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風電輪轂運輸支架的俯視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風電輪轂運輸支架的主視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風電輪轂運輸支架的使用狀態圖。
[0019]圖中數字表示:
[0020]1-框體,11-寬邊,12-長邊,13-第一加強筋,14-起吊扣;
[0021]2-筒體,21-第二加強筋,22-足部,23-墊塊,24-固定架,25-手孔;
[0022]31-輪轂,32-罩殼。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4]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包括一結構對稱的框體I以及一圓柱形的筒體2,框體I水平放置,筒體2固定于框體I的上方,框體I重心位于筒體2的軸線上,框體I包括一長方形的外框和兩條第一加強筋13,外框包括兩條較短的寬邊11和兩條較長的長邊12,兩條第一加強筋13固定于兩條長邊12之間且平行于寬邊11,每個寬邊11的外側均布有4個起吊扣14,筒體2內壁均布有4個固定架24。第一加強筋13能夠避免外框產生斜向變形,提高了工裝強度,同時作為支撐架增加了對罩殼32的支撐點。在轉運過程中,工裝平放,風電輪轂31被托承于筒體2外緣并通過螺絲固定于4個固定架24上,由于風電輪轂31本身為對稱結構,筒體2軸線穿過框體I的重心,所以風電輪轂31安裝于工裝上時比較穩定,然后起吊設備通過均布設置的起吊扣14將工裝連通風電輪轂31 —起吊起,不會有翻轉危險;在組裝過程中,罩殼32被托承于框體I上方,長邊12與第一加強筋13共同對罩殼32產生支持,這樣風電輪轂31和罩殼32之間的相對位置就方便調整,方便實現三軸對中的精密組裝要求。
[0025]如圖1所示,筒體2靠近框體I的一側設有4個足部22,足部22同時與臨近的長邊12及第一加強筋13固定。足部22可以增加筒體2與框體I的固定面,固定方式也可不局限于邊界的焊接,提高了工裝整體結構的穩定性,保證了其負載狀況下的使用安全。
[0026]如圖1至圖3所示,筒體2內設有第二加強筋21,第二加強筋21垂直于筒體2軸線設置且與長邊12連接。第二加強筋21可以防止柱面形狀的筒體2負載時產生塌陷變形,提高了筒體2的負載能力,同時第二加強筋21也加強了筒體2與框體I之間的連接關系,進一步提高了工作結構強度。
[0027]如圖1至圖3所示,筒體2遠離框體I的外緣上均布設置有8個墊塊23。由于風電輪轂31被托放固定于筒體2的外緣上,采用墊塊23緩沖能夠避免工裝與風電輪轂31之間硬性接觸而相互磨損。
[0028]如圖1、圖3所示,固定架24—側的筒體2上開設有手孔25。當風電輪轂31要通過螺絲固定于固定架24上時,操作人員可以通過手孔25上螺絲,這樣操作更方便。
[0029]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結構對稱的框體以及一圓柱形的筒體,所述筒體固定于所述框體一面,所述框體的重心位于所述筒體的軸線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體包括一長方形的外框和兩條第一加強筋,所述外框包括兩條較短的寬邊和兩條較長的長邊,兩條所述第一加強筋固定于兩條所述長邊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靠近所述框體的一側設有若干足部,所述足部同時與所述長邊及第一加強筋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寬邊的外側設有若干起吊扣。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內設有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垂直于所述筒體軸線設置且與所述長邊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遠離所述框體的外緣上設置有若干墊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內壁設有若干固定架。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一側的筒體上開設有手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風電輪轂運輸支架,包括一結構對稱的框體以及一圓柱形的筒體,所述筒體固定于所述框體一面,所述框體的重心位于所述筒體的軸線上。本實用新型通過結構對稱互相連接的框體和筒體結構,實現了輪轂的精密定位,在運輸中保證了輪轂的安全穩定,在裝配中方便了其與罩殼的組裝操作。
【IPC分類】F03D11/00
【公開號】CN204677375
【申請號】CN201520215820
【發明人】潘純煒
【申請人】蘇州普洛代爾機電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