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尾氣排放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節能減排環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發動機尾氣排放管。
【背景技術】
[0002]發動機是不可缺少的動力設備,應用于機動車輛、通用機械等,對于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發動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對于機動車輛來說,產量和保有量不斷增加發動機的尾氣排放導致的環境污染,也日益受到重視。
[0003]發動機尾氣是發動機做功后產生并排放的廢氣,含有CO(—氧化碳)、⑶2( 二氧化碳)、HC (碳氫化合物)及碳顆粒等有害物質,不但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還具有較多由于燃燒不充分遺留的可燃性氣體,影響發動機的整體效率,浪費能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尾氣排放管,可大大減少尾氣中一氧化碳及碳顆粒的排放。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6]一種發動機尾氣排放管,所述發動機缸體外連有水冷循環系統,所述排放管順尾氣排放流向依次設置有化碳段、射流段、混氧段、光催段及排放段;
[0007]所述化碳段管壁頂部設有噴淋孔,所述噴淋孔連通所述水冷循環系統;
[0008]所述射流段內設有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上設有多個軸向貫穿的射流孔;
[0009]所述混氧段管壁上設有空氣入口,所述空氣入口上安裝有空氣單向閥;
[0010]所述光催段內設有多個擋板,多個所述擋板沿所述排放管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每個所述擋板與所述光催段內管壁之間留有缺口 ;且每個所述擋板朝向所述混氧段的一側涂覆有納米二氧化鈦,朝向所述排放段的一側設有紫外光燈。
[0011]優選地,所述噴淋孔上安裝有霧化噴嘴。
[0012]優選地,所述擋板設有5個,其中三個為上擋板,所述上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內管壁頂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底部相隔;另外兩個為下擋板,所述下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底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內管壁頂部相隔,且所述上擋板和所述下擋板相互間隔排列。
[0013]優選地,所述擋板設有5個,其中三個為前擋板,所述前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前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后部相隔;另外兩個為后擋板,所述后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后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前部相隔,且所述前擋板和所述后擋板相互間隔排列。
[0014]優選地,所述排放管還包括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一端與發動機缸體內部相連通,另一端與所述排放段靠近所述光催段的一端相連通,實現回收部分尾氣中的可燃氣體以及所述光催段反應產生的甲醇氣體燃料,返流至發動機內并參與燃燒,節約能源,降低能耗。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發動機排放口連接有排放管,而排放管順尾氣排放流向依次設有化碳段、射流段、混氧段、光催段及排放段,化碳段上設有噴淋孔而產生水蒸氣,與尾氣中的碳顆粒在尾氣高溫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化碳段內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再在光催段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經催化還原形成甲醇和水,如此則可大大減少尾氣中的碳顆粒及一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在化碳段后設置射流段,起到將尾氣及化碳段反應產生的氣體集中形成多股,起到一定的射流作用,利于氣體的均勻混合以及加速后續反應;在射流段之后光催段之前設置混氧段,利于借助經射流段集中形成多股的混合氣體的推動作用將經空氣入口和空氣單向閥輸入的氧氣混合進入光催段,保證一氧化碳充分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優選實施例中排放管縱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優選實施例中排放管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
[0020]10.發動機;20.排放管;21.化碳段;22.射流段;23.混氧段;24.光催段;25.排放段;26.回收管路;210.噴淋孔;220.射流孔;230.空氣單向閥;240.擋板;241.上擋板;242.下擋板;243.前擋板;244.后擋板;30.水冷循環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2]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動機尾氣排放管,該排放管20與汽車發動機10的尾氣排放口相連,所述發動機10缸體外連有水冷循環系統30,所述水冷循環系統30包括循環管路、散熱器和水泵,所述循環管路設置在所述發動機10與所述散熱器之間、所述散熱器和所述水泵之間以及所述水泵與所述發動機10之間。
[002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排放管20順尾氣排放流向依次設置有化碳段21、射流段22、混氧段23、光催段24及排放段25。所述化碳段21管壁頂部設有噴淋孔210,所述噴淋孔210連通所述水冷循環系統30中的所述循環管路,所述噴淋孔210上安裝有霧化噴嘴。所述循環管路中的冷卻用水流經所述噴淋孔210時部分會向所述化碳段21噴射水,然后該噴射水在所述排放管20前端的高熱量作用下化為水蒸氣,從而與尾氣中的碳顆粒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一氧化碳和氫氣。
[0024]所述射流段22內設有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上設有多個軸向貫穿的射流孔220。在所述化碳段21反應產生的一氧化碳和氫氣以及尾氣經所述射流孔220向所述混氧段23及所述光催段24流動,由于所述整流板上設有多個射流孔220,使尾氣、一氧化碳和氫氣等集中形成多股,起射流的作用,利于均勻混合及后面的反應加速。
[0025]所述混氧段23管壁上設有空氣入口,所述空氣入口上安裝有空氣單向閥230,管外的空氣可經所述空氣單向閥230進入所述排放管內,且所述排放管20內的氣體不能經所述空氣單向閥230向外排出。本實施例通過所述空氣入口及所述空氣單向閥230向所述混氧段23內輸送氧氣,繼而由經所述射流段22的尾氣及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等混合氣體對輸入的氧氣推動進入所述光催段23內,從而保證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及所述化碳段21反應產生的一氧化碳能夠充分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0026]所述光催段24內設有多個擋板240,多個所述擋板240沿所述排放管20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每個所述擋板240與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之間留有缺口。在一較優選的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擋板240設有5個,其中三個為上擋板241,所述上擋板241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頂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底部相隔;另外兩個為下擋板242,所述下擋板242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底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頂部相隔,且所述上擋板241和所述下擋板242相互間隔排列。在另一較優選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擋板240設有5個,其中三個為前擋板243,所述前擋板243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前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后部相隔;另外兩個為后擋板244,所述后擋板244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后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24內管壁前部相隔,且所述前擋板243和所述后擋板244相互間隔排列。
[0027]而且,本實施在每個所述擋板240朝向所述混氧段23的一側涂覆有納米二氧化鈦,朝向所述排放段25的一側設有紫外光燈。在所述光催段24內發生如下反應:
[0028]2C0+02=2C02 (I)
[0029]T12 (e-) = Ti02+e- (2)
[0030]C02+2H2= CH 30H+H20 (3)
[0031]本實施例由于所述光催段24內軸向間隔設置多個擋板240,可增加氣體行程,延長尾氣在所述光催段24的停留時間,以便將尾氣中的C02、CO等物質催化還原為甲醇等有機物質并作為發動機燃燒所需氣體的一部分,從而實現節能,并減少尾氣中有害成分的排放。
[0032]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進一步改進:所述排放管20還包括回收管路26,所述回收管路26 —端與發動機10缸體內部相連通,另一端與所述排放段25靠近所述光催段24的一端相連通,如此可使得部分尾氣及所述光催段24反應產生的氣體經所述回收管路26返流至發動機10并參與繼續燃燒,節省燃料及減少排放。
[0033]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尾氣排放管,所述發動機缸體外連有水冷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放管順尾氣排放流向依次設置有化碳段、射流段、混氧段、光催段及排放段; 所述化碳段管壁頂部設有噴淋孔,所述噴淋孔連通所述水冷循環系統; 所述射流段內設有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上設有多個軸向貫穿的射流孔; 所述混氧段管壁上設有空氣入口,所述空氣入口上安裝有空氣單向閥; 所述光催段內設有多個擋板,多個所述擋板沿所述排放管軸線方向間隔設置,每個所述擋板與所述光催段內管壁之間留有缺口 ;且每個所述擋板朝向所述混氧段的一側涂覆有納米二氧化鈦,朝向所述排放段的一側設有紫外光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尾氣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孔上安裝有霧化噴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尾氣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設有5個,其中三個為上擋板,所述上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內管壁頂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底部相隔;另外兩個為下擋板,所述下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底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內管壁頂部相隔,且所述上擋板和所述下擋板相互間隔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尾氣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設有5個,其中三個為前擋板,所述前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前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后部相隔;另外兩個為后擋板,所述后擋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后部并與相對應的所述光催段內管壁前部相隔,且所述前擋板和所述后擋板相互間隔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尾氣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還包括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一端與發動機缸體內部相連通,另一端與所述排放段靠近所述光催段的一端相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公開一種發動機尾氣排放管,發動機缸體外連有水冷循環系統,排放管順尾氣排放流向依次設置有化碳段、射流段、混氧段、光催段及排放段;化碳段管壁頂部設有噴淋孔,噴淋孔連通水冷循環系統;射流段內設有整流板,整流板上設有射流孔;混氧段管壁上設有空氣入口,空氣入口上裝有空氣單向閥;光催段內設有多個擋板,每個擋板與光催段內管壁之間留有缺口,且每個擋板朝向混氧段的一側涂覆有納米二氧化鈦,朝向排放段的一側設有紫外光燈。本實用新型由于排放管內設有化碳段、射流段、混氧段及光催段,使得尾氣中的碳顆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催化還原為甲醇等有機可燃物質,可大大減少尾氣中一氧化碳及碳顆粒的排放。
【IPC分類】F01N3-28, F01N13-08, F01N3-05, F01N3-04, F01N3-08
【公開號】CN204476534
【申請號】CN201520151561
【發明人】曾燦輝
【申請人】曾燦輝
【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