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熄火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熄火裝置,屬于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柴油機采用的熄火方式均為拉線式熄火方式,在拉線用久了易磨損,時間長了,使用起來不靈活,容易損壞;并且現有的柴油機車,在沒有機油或者其他因素引起機油泵不泵機油時,機器不會停止工作,繼續運行,導致柴油機內部零件磨損嚴重,甚至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熄火方便、使用靈活可靠的汽車熄火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汽車熄火裝置,包括:蓄電池、熄火控制機構和熄火控制電路,所述蓄電池通過熄火控制電路與熄火控制機構相連接,所述熄火控制電路主要由延時斷電繼電器和熄火開關構成,蓄電池通過熄火開關與延時斷電繼電器相連接,延時斷電繼電器與熄火控制機構的繼電器相連接;
[0005]所述熄火控制機構包括殼體、繼電器、直角撥叉和頂針構成,所述殼體的頂部水平設置有兩根水平滑軌,殼體的頂部豎直設置有兩根豎直滑軌,水平滑軌上滑動安裝有兩個滑片,兩根水平滑軌的中間設置有滑杠,所述滑杠固定在滑片上,滑杠的后部安裝有第二銷軸,滑杠前端固定有頂針;
[0006]所述殼體的底部固定有繼電器的電磁鐵,所述電磁鐵內安裝有吸柱,所述吸柱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銷軸,所述第一銷軸卡裝在兩根豎直滑軌內,吸柱上部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位于第一銷軸與電磁鐵之間;
[0007]所述殼體的內部還設置有平臺,直角撥叉的中心鉸接在平臺上,直角撥叉的一端卡裝在第一銷軸上,另一端鉸接在第二銷軸上。
[0008]優選的,還包括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所述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主要由故障開關和壓力控制機構構成,所述蓄電池與壓力控制機構的觸頭相連接,所述壓力控制機構通過故障開關與延時斷電繼電器相連接;
[0009]所述壓力控制機構主要由機油壓力指示器、軸套和滑軸構成,所述軸套固定在車架上,軸套內安裝有滑軸,所述滑軸和軸套之間設置有回位彈簧,滑軸的底部安裝有機油壓力指示器,所述軸套和滑軸上均設置有觸頭,兩個觸頭相對應。
[0010]優選的,所述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中還包括有機油壓力指示燈,所述機油壓力指示燈并聯在壓力控制機構的兩端。
[0011]優選的,所述頂針的一端設置有安裝有調節螺母。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采用機械機構進行控制,繼電器吸合吸柱,使頂針伸出,控制柴油機輸油泵的出油閥,柴油機不供油,柴油機熄火,控制簡單、操作方便。
[0013]此外,在柴油機壓力不足時,通過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控制柴油機及時熄火,減少柴油機的零件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I為蓄電池,2為熄火控制機構,3為延時斷電繼電器,4為殼體,5為繼電器,6為直角撥叉,7為水平滑軌,8為豎直滑軌,9為滑杠,10為頂針,11為吸柱,12為第一銷軸,13為復位彈簧,14為平臺,15為第二銷軸,16為熄火開關,17為故障開關,18為壓力控制機構,19為機油壓力指示器,20為軸套,21為滑軸,22為回位彈簧,23為觸頭,24為機油壓力指示燈,25為滑片,26為調節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所示,汽車熄火裝置,包括:蓄電池1、熄火控制機構2和熄火控制電路,蓄電池I通過熄火控制電路與熄火控制機構2相連接,熄火控制電路主要由延時斷電繼電器3和熄火開關16構成,蓄電池I通過熄火開關16與延時斷電繼電器3相連接,延時斷電繼電器3與熄火控制機構2的繼電器相連接;熄火控制機構2包括殼體4、繼電器5、直角撥叉6和頂針10構成,殼體4的頂部水平設置有兩根水平滑軌7,殼體4的頂部豎直設置有兩根豎直滑軌8,水平滑軌7上滑動安裝有兩個滑片25,兩根水平滑軌7的中間設置有滑杠9,所述滑杠9固定在滑片25上,滑杠9的后部安裝有第二銷軸15,滑杠9前端固定有頂針10,頂針10的一端設置有安裝有調節螺母26,可以調節頂針左右移動的行程,用來控制供油量,殼體4的底部固定有繼電器5的電磁鐵,所述電磁鐵內安裝有吸柱11,所述吸柱11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銷軸12,所述第一銷軸12卡裝在兩根豎直滑軌8內,吸柱11上部安裝有復位彈簧13,所述復位彈簧13位于第一銷軸12與電磁鐵之間;殼體4的內部還設置有平臺14,直角撥叉6的中心鉸接在平臺14上,直角撥叉6的一端卡裝在第一銷軸12上,另一端鉸接在第二銷軸15上。
[0018]此外,還包括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主要由故障開關17和壓力控制機構18構成,蓄電池I與壓力控制機構18的觸頭相連接,壓力控制機構18通過故障開關17與延時斷電繼電器3相連接;壓力控制機構18主要由機油壓力指示器19、軸套20和滑軸21構成,所述軸套20固定在車架上,軸套20內安裝有滑軸21,所述滑軸21和軸套20之間設置有回位彈簧22,滑軸21的底部安裝有機油壓力指示器19,所述軸套20和滑軸21上均設置有觸頭23,兩個觸頭23相對應,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中還包括有機油壓力指示燈24,所述機油壓力指示燈24并聯在壓力控制機構18的兩端。
[0019]具體使用時,在需要進行熄火時,主動觸動熄火開關16,延時斷電繼電器3得電,同時繼電器5得電,繼電器5的電磁鐵控制吸柱11吸合,吸柱11向下移動,使直角撥叉6繞平臺4上的鉸接點轉動,從而使滑杠9沿水平滑軌7移動,頂針10伸出,使柴油機不供油熄火,控制方便,靈活可靠。
[0020]同時,為了解決柴油機機油壓力不足時,柴油機繼續轉動造成的磨損問題,采用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進行控制,當柴油機壓力不足時,機油壓力指示器19收縮,滑軸21沿軸套20向下滑動,使滑軸21和軸套20的兩個觸頭相接觸,此時觸動故障開關17,機油壓力指示燈24點亮,延時斷電繼電器3得電,同時繼電器5得電,繼電器5的電磁鐵控制吸柱11吸合,吸柱11向下移動,使直角撥叉6繞平臺4上的鉸接點轉動,從而使滑杠9沿水平滑軌7移動,頂針10伸出,觸頭柴油機輸油泵的出油閥,使出油閥關閉,柴油機不供油熄火,保證在柴油機壓力不足時,及時熄火,減少柴油機的零件磨損。
[0021]當機油壓力充足時,滑軸21和軸套20的兩個觸頭不接觸,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控制點路不導通,柴油機正常工作。
[0022]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種變化,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汽車熄火裝置,包括:蓄電池(I)、熄火控制機構(2)和熄火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I)通過熄火控制電路與熄火控制機構(2 )相連接,所述熄火控制電路主要由延時斷電繼電器(3)和熄火開關(16)構成,蓄電池(I)通過熄火開關(16)與延時斷電繼電器(3)相連接,延時斷電繼電器(3)與熄火控制機構(2)的繼電器相連接; 所述熄火控制機構(2)包括殼體(4)、繼電器(5)、直角撥叉(6)和頂針(10)構成,所述殼體(4)的頂部水平設置有兩根水平滑軌(7),殼體(4)的頂部豎直設置有兩根豎直滑軌(8),水平滑軌(7)上滑動安裝有兩個滑片(25),兩根水平滑軌(7)的中間設置有滑杠(9),所述滑杠(9)固定在滑片(25)上,滑杠(9)的后部安裝有第二銷軸(15),滑杠(9)前端固定有頂針(10); 所述殼體(4)的底部固定有繼電器(5)的電磁鐵,所述電磁鐵內安裝有吸柱(11),所述吸柱(11)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銷軸(12),所述第一銷軸(12)卡裝在兩根豎直滑軌(8)內,吸柱(11)上部安裝有復位彈簧(13),所述復位彈簧(13)位于第一銷軸(12)與電磁鐵之間; 所述殼體(4)的內部還設置有平臺(14),直角撥叉(6)的中心鉸接在平臺(14)上,直角撥叉(6)的一端卡裝在第一銷軸(12)上,另一端鉸接在第二銷軸(1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熄火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所述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主要由故障開關(17)和壓力控制機構(18)構成,所述蓄電池(I)與壓力控制機構(18)的觸頭相連接,所述壓力控制機構(18)通過故障開關(17)與延時斷電繼電器(3)相連接; 所述壓力控制機構(18)主要由機油壓力指示器(19)、軸套(20)和滑軸(21)構成,所述軸套(20 )固定在車架上,軸套(20 )內安裝有滑軸(21),所述滑軸(21)和軸套(20 )之間設置有回位彈簧(22),滑軸(21)的底部安裝有機油壓力指示器(19),所述軸套(20)和滑軸(21)上均設置有觸頭(23),兩個觸頭(23)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熄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油壓力控制熄火機構中還包括有機油壓力指示燈(24),所述機油壓力指示燈(24)并聯在壓力控制機構(18)的兩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熄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針(10)的一端設置有安裝有調節螺母(2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熄火裝置,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熄火方便、使用靈活可靠的汽車熄火裝置,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蓄電池通過熄火控制電路與熄火控制機構相連接,所述熄火控制電路主要由延時斷電繼電器和熄火開關構成,蓄電池通過熄火開關與延時斷電繼電器相連接,延時斷電繼電器與熄火控制機構的繼電器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廣泛用于汽車的熄火。
【IPC分類】F02D11-04, F02D33-00, F01M1-24
【公開號】CN204371497
【申請號】CN201420833767
【發明人】張軼江
【申請人】張軼江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