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包括:三通閥、緩存倉、第一泵、第一殼體、循環管道、導流管、蓄水池和第二殼體。緩存倉用于存儲發動機尾氣,避免在對第一殼體進行活性再生時,發動機尾氣直接排出對大氣造成污染。循環管道環繞在第一殼體的外周,有利于循環管道內的凈化液吸收第一殼體內發動機尾氣殘留的溫度,從而提高凈化液的活性;且發動機尾氣進入循環管道進行第二次處理時,尾氣中殘存的溫度可對第一殼體4進行保溫,避免第一殼體內溫度過低導致發動機尾氣中的油性顆粒凝固在過濾器上,影響過濾器的活性。蓄水池內的篩板上設多個尖刺,尖刺可刺破清水中的氣泡,從而提高尾氣與清水的混合程度,對尾氣進行充分凈化。
【專利說明】
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尾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各種規格發動機尾氣排放中都產生的黑煙微粒子(PM)和氮氧化物(Nox)等有害氣體,隨著機動設備的逐漸普及,全球范圍內的有害氣體的排放量越來越多,如果這些有毒氣體不加處理就排放到大氣中,就會導致的安裝于發動機排氣管道的自動化機械裝置。
[0003]現有技術中的尾氣凈化設備普遍存在著以下的幾點缺陷:1、凈化設備對油品的含硫量要求高;2、催化劑易中毒而導致凈化功能很快失效;3、電加熱裝置耗電過大;4、直接對過濾體燃燒再生,容易毀壞過濾體;5、排氣背壓明顯加大,引起發動機油耗增加;6、產品制造成本高,從而銷售價格高,不能適應市場要求。
【發明內容】
[0004]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
[0005]本發明提出的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包括:三通閥、緩存倉、第一栗、第一殼體、循環管道、導流管、蓄水池和第二殼體;
[0006]三通閥的輸入端連接發動機的尾氣排出口,三通閥的第一輸出端連通第一殼體的輸入口,三通閥的第二輸出端連通緩存倉的輸入口,緩存倉的輸出口通過第一栗與第一殼體的輸入口連通,循環管道環繞在第一殼體外周,且其輸出口與輸入口均位于第一殼體上方;第一殼體下方,靠近輸入口的一端設有出液口;第一殼體的輸出口連通循環管道的輸入口;第一殼體內位于輸入口與輸出口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過濾器,循環管道內填充有凈化液;
[0007]導流管一端與循環管道的輸出端連通,其另一端插入蓄水池并位于蓄水池中的液面以下;蓄水池上位于液面以上設有出氣口,出氣口處設有與第二殼體連通的管道,第二殼體內填充有活性炭。
[0008]優選地,還包括顯不器,所述第一殼體內靠近輸入口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壓力傳感器,顯示器與第一壓力傳感器連接并用于顯示第一壓力傳感器的檢測值。
[0009]優選地,所述緩存倉內設置有第二壓力傳感器,顯示器還與第二壓力傳感器連接用于顯示第二壓力傳感器的檢測值。
[0010]優選地,所述循環管道內設有至少一塊混合板,混合板邊緣與循環管道內壁無縫連接,混合板上設有多個透氣孔,每個透氣孔上均設有至少一個尖刺。
[0011 ]優選地,第一殼體的輸出口與循環管道輸入口的連通管道上設有反向栗,其可將循環管道內的凈化液栗入第一殼體內;循環管道上設有可重新加入凈化液的進液口。
[0012]優選地,所述蓄水池內設置有篩板,篩板的邊緣與蓄水池內壁無縫連接,導流管插入蓄水池的一端穿過篩板,篩板上靠近蓄水池底部的一側設有多個尖刺。
[0013]優選地,還包括脫附機構,其包裹在第二殼體的外周,脫附機構內填充有導熱油。
[0014]優選地,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進氣口和排氣口,進氣口與蓄水池上的出氣口連通,進氣口和排氣口位于第二殼體相對的兩側。
[0015]優選地,還包括風扇,風扇安裝在排氣口處。
[0016]本發明中,設置有緩存倉,其用于將發動機尾氣導入緩存倉內進行存儲,避免在對第一殼體進行活性再生時,發動機尾氣直接排出對大氣造成污染。
[0017]本發明中,采用循環管道環繞在第一殼體外周的方式,有利于循環管道內的凈化液吸收第一殼體內發動機尾氣殘留的溫度,從而提高凈化液的活性;且發動機尾氣進入循環管道進行第二次處理時,尾氣中殘存的溫度可對第一殼體4進行保溫,避免第一殼體內溫度過低導致發動機尾氣中的油性顆粒凝固在過濾器上,影響過濾器的活性。
[0018]本發明中,工作人員可根據顯示器上顯示的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的檢測值,實時控制三通閥的工作狀態,以達到對尾氣更有效的處理效果。且本發明僅采用了一套尾氣處理設備,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1]參照圖1,本發明提出的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閥1、緩存倉2、第一栗3、第一殼體4、循環管道5、導流管6、蓄水池7和第二殼體8。
[0022]三通閥I的輸入端連接發動機的尾氣排出口,三通閥I的第一輸出端連通第一殼體4的輸入口,三通閥I的第二輸出端連通緩存倉2的輸入口,緩存倉2的輸出口通過第一栗3與第一殼體4的輸入口連通。
[0023]循環管道5環繞在第一殼體4外周,循環管道5內填充有凈化液,且其輸出口與輸入口均位于第一殼體4上方,以防止循環管道5內的凈化液由于氣壓高低的變化而導致外溢。第一殼體4內位于輸入口與輸出口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過濾器16,用于截留發動機尾氣中的油性顆粒和毒性物質;第一殼體4的下方,靠近輸入口的一端設有出液口 17,用于排出第一殼體4內清洗產生的廢液;第一殼體4的輸出口連通循環管道5的輸入口,用于將第一殼體4內經過第一次處理的尾氣導入循環管道5內,便于對尾氣進行第二次處理。
[0024]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循環管道5環繞在第一殼體4外周的方式,有利于循環管道5內的凈化液吸收第一殼體4內發動機尾氣殘留的溫度,從而提高凈化液的活性;且發動機尾氣進入循環管道5進行第二次處理時,尾氣中殘存的溫度可對第一殼體4進行保溫,避免第一殼體4內溫度過低導致發動機尾氣中的油性顆粒凝固在過濾器16上,影響過濾器16的活性。
[0025]循環管道5內設有至少一塊混合板11,混合板11邊緣與循環管道5內壁無縫連接,混合板11上設有多個透氣孔,每個透氣孔上均設有至少一個尖刺。如此,當氣泡通過混合板11時,透氣孔和尖刺可刺破氣泡,以提高發動機尾氣和凈化液的混合程度,從而提高對尾氣的凈化效率。
[0026]第一殼體4的輸出口與循環管道5輸入口的連通管道上設有反向栗19,用于將循環管道5內的凈化液栗入第一殼體4內,對過濾器16上截留的油性顆粒進行沖洗,避免油性顆粒堵塞過濾器16而影響其活性;循環管道5上設有可加入凈化液的進液口 18,如此,工作人員可在第一殼體4清洗完成后重新加入凈化液,以保證其對尾氣的凈化效率。
[0027]導流管6的一端與循環管道5的輸出端連通,其另一端插入蓄水池并位于蓄水池7中的液面以下。蓄水池7為密封結構,其中填充有清水,用于對多次處理后尾氣進行水洗。
[0028]蓄水池7內設置有篩板12,篩板12的邊緣與蓄水池7內壁無縫連接,導流管6插入蓄水池7的一端穿過篩板12,篩板12上靠近蓄水池7底部的一側設有多個尖刺。如此,尖刺可刺破蓄水池7中產生的氣泡,從而提高尾氣與清水的混合程度,對尾氣進行充分凈化。
[0029]蓄水池7上位于液面以上設有出氣口,出氣口處設有與第二殼體8連通的管道,用于將經過水洗后的尾氣導入第二殼體8內,第二殼體8內填充有活性炭,其可對水洗后的尾氣中包含的有害成分以及水分殘留進行吸附,以提高氣體的安全排放質量。
[0030]第二殼體8上設置有進氣口和排氣口 14,進氣口與蓄水池7上的出氣口連通,用于將經過蓄水池7凈化后的氣體導入第二殼體8內;進氣口和排氣口 14位于第二殼體8相對的兩側,風扇15安裝在排氣口 14處。風扇可加速第二殼體8內活性炭對尾氣中殘留的有害物質和水分的吸附,經過吸附處理后的氣體經由排氣口 14排出。
[0031]本實施方式中,還包括脫附機構13,其包裹在第二殼體8的外周,脫附機構13內填充有導熱油。導熱油作為穩定的熱源,用于對第二殼體8內尾氣中殘留的水分進行蒸發,蒸發后的水汽經由排氣口 14排出。
[0032]第一殼體4內靠近輸入口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壓力傳感器9,用于檢測第一殼體4內的氣壓,緩存倉2內設置有第二壓力傳感器10,用于檢測緩存倉2內的氣壓,第一壓力傳感器9和第二壓力傳感器10分別與顯示器連接,工作人員可根據顯示器上顯示的氣壓值手動調節三通閥I的工作狀態。
[0033]當顯示器上第一壓力傳感器9的檢測值到達最高值時,工作人員可調節三通閥I的第一輸出端關閉,并開啟其第二輸出端,發動機尾氣進入緩存倉2內進行存儲,避免尾氣直接排出而造成大氣污染。同時,工作人員調節反向栗19開啟,將循環管道5內的凈化液栗入第一殼體4內,對過濾器16進行沖洗,避免過濾器16上殘存的油性顆粒影響過濾器16的活性,沖洗產生的廢液經由第一殼體4上的排液口 17排出,防止廢液積淀在第一殼體4內影響其對發動機尾氣的處理效果。沖洗完成后,工作人員可控制第一栗3開啟,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栗3采用真空栗,用于將緩存倉2內存儲的發動機尾氣栗入第一殼體4內,便于對尾氣進行處理。當顯示器上顯示第二壓力傳感器10的檢測值為零時,工作人員可調節三通閥I的第二輸出端關閉,并開啟其第一輸出端,使發動機尾氣重新經過第一輸出端進入第一殼體4內進行處理。
[003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閥(I)、緩存倉(2)、第一栗(3)、第一殼體(4)、循環管道(5)、導流管(6)、蓄水池(7)和第二殼體(8); 三通閥(I)的輸入端連接發動機的尾氣排出口,三通閥(I)的第一輸出端連通第一殼體(4)的輸入口,三通閥的第二輸出端連通緩存倉(2)的輸入口,緩存倉(2)的輸出口通過第一栗(3)與第一殼體(4)的輸入口連通,循環管道(5)環繞在第一殼體(4)外周,且其輸出口與輸入口均位于第一殼體(4)上方;第一殼體(4)的下方,靠近輸入口的一端設有出液口(17);第一殼體(4)的輸出口連通循環管道(5)的輸入口 ;第一殼體(4)內位于輸入口與輸出口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過濾器(16),循環管道(5)內填充有凈化液; 導流管(6) —端與循環管道(5)的輸出端連通,其另一端插入蓄水池并位于蓄水池(7)中的液面以下;蓄水池(7)上位于液面以上設有出氣口,出氣口處設有與第二殼體(8)連通的管道,第二殼體(8)內填充有活性炭。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顯不器,所述第一殼體(4)內靠近輸入口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壓力傳感器(9),顯不器與第一壓力傳感器(9)連接并用于顯示第一壓力傳感器(9)的檢測值。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緩存倉(2)內設置有第二壓力傳感器(10),顯示器還與第二壓力傳感器(10)連接用于顯示第二壓力傳感器(10)的檢測值。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管道(5)內設有至少一塊混合板(11),混合板(11)邊緣與循環管道(5)內壁無縫連接,混合板(11)上設有多個透氣孔,每個透氣孔上均設有至少一個尖刺。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殼體(4)的輸出口與循環管道(5)輸入口的連通管道上設有反向栗(19),其可將循環管道(5)內的凈化液栗入第一殼體(4)內;循環管道(5)上設有可重新加入凈化液的進液口(18)。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7)內設置有篩板(12),篩板(12)的邊緣與蓄水池(7)內壁無縫連接,導流管(6)插入蓄水池(7)的一端穿過篩板(12),篩板(12)上靠近蓄水池(7)底部的一側設有多個尖刺。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脫附機構(13),其包裹在第二殼體(8)的外周,脫附機構(13)內填充有導熱油。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殼體(8)上設置有進氣口和排氣口(14),進氣口與蓄水池(7)上的出氣口連通,進氣口和排氣口(14)位于第二殼體(8)相對的兩側。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車輛發動機余熱利用尾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扇(15),風扇(15)安裝在排氣口(14)處。
【文檔編號】F01N13/00GK106050382SQ201610486801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明人】林振杰
【申請人】蕪湖澳奔瑪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