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缸夾層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缸夾層結構,包括外缸和套設與外缸內的內缸,內缸的前端為進汽側,后端為排汽側;內缸的前部附近有漏汽通道,將內缸和外缸之間的夾層與內缸進汽相連通;內缸的后端與外缸的后端之間留有間隙,且通過過密封件將排汽的主流道與內缸和外缸之間的夾層隔離;內缸的缸壁周向上開設若干隧洞,隧洞的入口位于內缸的排汽側端部,出口位于內缸中部附近的內側面上。本發明在汽缸尾部增加連接內外缸的密封件(整圈密封),以阻止夾層汽流匯入主流道的排汽區。在內缸壁上開隧洞(若干隧洞均勻布置在內缸壁周向截面上),將夾層汽流引入某級主流道。回收了夾層蒸汽的做功能力,提高了機組經濟性。
【專利說明】
一種汽缸夾層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能源類汽輪機發電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缸夾層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發電廠高參數大功率汽輪機的高、中壓汽缸都有內外缸之分,運行中內外缸夾層間有蒸汽流動,以合缸機組的高壓缸為例,汽流來自高壓平衡活塞汽封的漏汽,漏汽通過夾層后與高壓缸排汽匯合,該部分蒸汽沒有經過高壓缸做功,有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時該部分蒸汽又不能缺少,因為其有冷卻或加熱作用,例如當機組冷態啟動時,為使內缸盡可能迅速同步加熱,以減小動靜部分脹差和熱應力,此時夾層汽流對汽缸起加熱作用;反之,停機過程中該部分蒸汽又起冷卻作用。甚至對于某些機組正常運行,內缸溫度很高,其熱量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外缸,有使外缸超溫的趨勢,這時夾層汽流也起冷卻作用。
【
【發明內容】
】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汽缸夾層結構,主要是將發揮冷卻或加熱作用后的夾層漏汽引回內缸內某級主流道,提高機組經濟性。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種汽缸夾層結構,包括外缸和套設與外缸內的內缸,內缸的前端為進汽側,后端為排汽側;內缸的前部附近有漏汽通道,將內缸和外缸之間的夾層與內缸進汽相連通;內缸的后端與外缸的后端之間留有間隙,且通過過密封件將排汽的主流道與內缸和外缸之間的夾層隔離;內缸的缸壁周向上開設若干隧洞,隧洞的入口位于內缸的排汽側端部,出口位于內缸中部附近的內側面上。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本發明在汽缸尾部增加連接內外缸的密封件(整圈密封),以阻止夾層汽流匯入主流道的排汽區。在內缸壁上開隧洞(若干隧洞均勻布置在內缸壁周向截面上),將夾層汽流引入某級主流道。回收了夾層蒸汽的做功能力,提高了機組經濟性。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現有汽缸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發明汽缸結構的示意圖。
[0010]其中:1-隧洞;2-密封件;3-內缸;4-外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2]參見圖2,本發明汽缸夾層結構,包括外缸4和套設與外缸4內的內缸3,內缸3的前端為進汽側,后端為排汽側;內缸3的前部附近有漏汽通道,將內缸3和外缸4之間的夾層與內缸3進汽相連通;內缸3的后端與外缸4的后端之間留有間隙,且通過過密封件2將排汽的主流道與內缸3和外缸4之間的夾層隔離,密封件2與內缸3和外缸4固定連接方式不限;內缸3的缸壁周向上開設若干隧洞I,隧洞I的入口位于內缸3的排汽側端部,出口位于內缸3中部附近的內側面上。隧洞I的個數和尺寸以滿足夾層蒸汽不同工況流動要求即可。
[0013]以上內容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汽缸夾層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4)和套設與外缸(4)內的內缸(3),內缸(3)的前端為進汽側,后端為排汽側;內缸(3)的前部附近有漏汽通道,將內缸(3)和外缸(4)之間的夾層與內缸(3)進汽相連通;內缸(3)的后端與外缸(4)的后端之間留有間隙,且通過過密封件(2)將排汽的主流道與內缸(3)和外缸(4)之間的夾層隔離;內缸(3)的缸壁周向上開設若干隧洞(I),隧洞(I)的入口位于內缸(3)的排汽側端部,出口位于內缸(3)中部附近的內側面上。
【文檔編號】F01D25/26GK106014504SQ20161052993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5日
【發明人】黃嘉駟, 屈杰, 范慶偉, 謝天, 劉永林, 常東鋒, 王偉, 溫婷, 江浩
【申請人】西安西熱節能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