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往復內燃機增壓空氣量調控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活塞往復內燃機增壓空氣量調控系統,該系統主要由增壓缸內吸入空氣調控機構(8)、上端固定聯接作有方形通口桿帽(1)的調節桿(6)、尾端作有斜面(2)并隨發動機工況軸向運動的調控軸(4)構成;此系統可隨發動機工況變化調控增壓缸依發動機工況的要求向外界吸入一定量的空氣,從而調控增壓缸內的增壓空氣量;結構簡單、傳動直接、工作性能優越穩定可靠。
【專利說明】活塞往復內燃機増壓空氣量調控系統
所屬領域
[0001]本發明屬內燃發動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塞往復內燃機增壓空氣量調控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活塞往復發動機上全面采用增壓手段大幅度地提高發動機的功重比,從而大幅度地降低發動機的制造成本和提高發動機的使用價值,是社會發展的要求和本領域科技人員致力于追求的目標;而增壓空氣量瞬時準確地隨發動機工況變化而變化的技術,是增壓系統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我國發明專利“ZL200710193938.X”發明了一種框架內裝配動力機構,框架兩端分別連接發動缸活塞和增壓缸活塞,增壓缸活塞(24)直徑多2倍發動缸活塞(23)直徑的發動機體內與動力機構復合的活塞往復式增壓機構[如圖6示出:主要由發動缸活塞(23)、增壓缸活塞(24)、增壓空氣蓄氣通道(25)、增壓空氣止回閥(10),圖中動力機構及框架未畫出,詳見上述專利說明書及其附圖],該機構利用了動力機構的工作部件和動轉空間且與動力機構同步運行,結構簡單傳動直接,消除了現有常規渦輪增壓瞬時反應滯后工作性能差需得添加多種輔助設置完成,以及增壓度[增壓后增長的功率與增壓前功率之比]低,在用于運輸機械的中小型發動機上難以實現的缺陷和不足之處;該增壓機構可很方便地實現增壓度多4,即增壓后的功率?5倍未增壓的功率,還設有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8)[如圖7示出:主要由增壓空氣止回閥(10)、板彈簧、搖桿機構、調節桿(6)構成,詳見上述專利說明書],操作該機構調節桿(6)隨發動機工況變化而上升或下降,使增壓空氣止回閥(10)隨發動機工況的變化留有一定值的間隙,于是就有一定量的增壓空氣返回增壓缸內,增壓缸內就相應地減少從外界吸入的空氣量,當調節桿(6)下降至壓縮空氣止回閥完全關閉時,增壓缸內就全部吸入外界的空氣;由此,增壓機構就隨發動機工況的變化按設計要求向發動缸內供入一定量的增壓空氣。但該機構的調控系統具有以下缺陷和不足之處[其構造詳見另發明專利“21^01110283190.9”說明書第
[0022]段記載及其附圖2.1、2.6①示出和本申請附圖3、4、5示出]:
[0003]上述調控系統由尾段作有齒條牙齒的隨發動機工況變化作軸向移動的調控軸(6)[以下簡稱調控軸]、作有與調控軸尾段牙齒對應齒槽(11)和弧形移動凸輪(14)的圓盤(10)[以下簡稱圓盤(10)]、升降螺桿(13)、挺桿頭側伸出部位垂直定位銷(17)、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8)[以下簡稱調控機構(8)]及其調節桿(6)構成;圓盤(10)置于升降螺桿
(13)肩上,圓盤上的齒槽(111)與調控尾段牙齒(12)嚙合,圓盤上的弧形移動凸輪(14)置于調節桿(6)桿頭側伸出部分的下面,與調節桿側伸出部分作弧形凸輪驅動聯接,挺桿頭側伸出部位由垂直定位銷(I7)定位。當調控軸(4)隨發動機工況作軸向移動時,在調控軸(4)的牽引下,圓盤(10)上的弧形凸輪(14)、調節桿(6)、調控機構(8)都相應地隨發動機工況的變化工作,所述增壓機構也就隨發動機工況變化向發動缸內供入設計的所需量的增壓空氣。此外,所述調控系統中還備有圖5示出的:由平面移動凸輪(15)、調控板(20)、手柄(21)、微調螺母(19)、螺釘(18)構成的手動調控機構。以此保障隨機調控系統性能不佳或出現故障時發動機能正常工作。
[0004]上述調控系統耗用諸多的構件,系統結構繁瑣復雜、運動件多,其單個構件尤其是圓盤(10)構造復雜精加工部位多,造成了發動機的復雜性并嚴重地影響工作的性能,給發動機的制造安裝及維護增加了大量的困難和費用,甚至影響到所述新發明的具有重大積極效果的增壓機構的實施和應用。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上述現有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系統的缺陷和不足之處,本申請采用了新的技術方案,發明了一種新的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系統,即增壓空氣量調控系統,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0006]除將所述現有調控系統的“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8)、“調節桿”(6)、隨發動機工況作軸向運動的“調控軸”(4)作出改進后留用外,其余的構成現有調控系統(含手動調控)的零部件全部去掉,以改進后的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8)及其調節桿(6)和調控軸(4)構成一種新的增壓缸增壓空氣量的調控系統。
[0007]將調節桿(6)從【背景技術】垂直位置向【背景技術】調控軸尾段齒條牙齒部位移動,將移動至即將受到發動機內部結構阻礙時的位置,確定這個位置為構成其在新發明的調控系統中的位置;此時調節桿伸出發動機上下蓋板的出口分別為調節桿(6)的上定位口和下定位口。將所述調節桿(6)伸出上定位口的桿頭上固定連接桿帽(I),桿帽(I)上作出方形通口(圖1、圖2聯合示出);
[0008]將調控軸(4)從【背景技術】的位置平行地向左移至其尾段與調節桿的上定位口重疊,并在其與上定位口重疊的部位作出斜面(2),該斜面(2)由設計的發動機從小到大各工況所需增壓空氣量的參數作出,將斜面(2)朝上置于調節桿桿帽(I)的開口內,與桿帽(I)作平面凸輪驅動傳動。
[0009]在調節桿下端與增壓機構壓縮空氣止回閥(10)閥桿頭(9)之間,依重新設計參數作出聯接調節桿(6)下端和壓縮空氣止回閥閥桿頭(9)的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
積極效果
[0010]由于省去了【背景技術】所述調控系統調控軸(4)與調節桿(6)之間的升降螺桿(13)作有齒輪輪齒(11)和弧形移動凸輪(14)的圓盤(10)、調節桿頭定位銷(17)以及備用的功能重復的手動調節機構,節省了大量的制造費用和制造材料,減少了安裝及其維護的麻煩和費用,同時減輕了發動機重量。
[0011]以調控軸(6)尾段斜面(2)直接對調節桿桿帽(I)作平面凸輪驅動,替換【背景技術】以調控軸(4)尾段齒條牙齒對圓盤(10)作齒輪齒條傳動,然后帶動弧形移動凸輪(14)對調節桿桿頭作弧形移動驅動;即用平面凸輪直接地驅動,替代了間接地弧形凸輪的驅動,滿足了調控系統工作性能優越、穩定可靠的要求;此外,上述優點和積極效果更加有利于推動所述新發明的增壓機構的實施和應用;進而促進了現有活塞往復內燃機的進步和發展。
【附圖說明】
[0012]圖1: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系統平面結構圖。圖2: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系統左視圖。圖3:【背景技術】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系統平面結構圖。圖4:【背景技術】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系統左視圖。圖5: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系統手動操作機構側視圖。圖6:【背景技術】增壓機構圖。圖7:【背景技術】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新發明的一種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系統【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14]首先以調節桿(6)上下活動不受發動機內部結構阻礙為前提,將調節桿(6)從【背景技術】調控系統的垂直位置移至最接近【背景技術】調控軸(4)尾段齒條牙齒段的位置,即圖1中調節桿桿帽(I)的垂直向下位置,以此確定出調節桿(6)伸出發動機上下蓋板出口的位置。
[0015]在調節桿(6)上端固定聯接的桿帽(I),桿帽(I)上作出方形通口,通口面向調控軸軸向(如圖1和圖2示出),調節桿下端伸出下蓋板出口。
[0016]將與軸座(3)滑動聯接隨發動機工況作軸向運動的調控軸(4)從【背景技術】調控系統中的位置向左平行移動,使其尾段與調節桿的上出口位置重疊,并在與上出口重疊位置依設計參數作出斜面,此斜面即為調控軸(4)上的平面移動凸輪工作面,如圖1和圖2中標記2示出。
[0017]將調控軸尾段作出的斜面朝上穿入調節桿桿帽(I)的方形通口中,與桿帽(I)作平面移動凸輪驅動聯接,如圖1和圖2示出。
[0018]在調節桿下端與增壓空氣止回閥閥桿頭(9)之間,依設計參數重新作出聯接調節桿(6)下端和增壓空氣閥桿桿頭(9)的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9),如圖2示出。
【主權項】
1.一種活塞往復內燃機增壓空氣量調控系統,主要由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8)、調節桿(6)、隨發動機工況變化軸向運動的調控軸(4)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桿(6)的上下兩端垂直地分別穿出發動機的上蓋板(4)和下蓋板(7),其上端固定聯接作有方形通口的桿帽(I),下端與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8)的一端聯接;所述調控軸(4)與軸座(3)作滑動聯接,其尾段作有斜面(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塞往復內燃機增壓空氣量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控軸(4)尾段的斜面(2)朝上,由設計的平面移動凸輪的參數作出,該斜面(2)穿過調節桿桿帽(I)的方形通口,與桿帽(I)作平面凸輪驅動聯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塞往復內燃機增壓空氣量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缸內吸入空氣量調控機構(8)的另一端與增壓空氣止回閥(10)的閥桿頭(9)聯接,該機構由重新設計的參數作出; 當調控軸(4)隨發動機工況變化作軸向運動其斜面(2)驅動調節桿桿帽(I)使調節桿(6)上升時,所述調控機構(8)就牽動壓縮空氣止回閥(10)后退留有一定的間隙,于是就有一定量的壓縮空氣返回增壓缸內,增壓缸內就相應地減少從外界吸入的空氣量;反之,增壓空氣止回閥(10)的關閉間隙就減少或關閉,增壓缸內就增加或全部吸入外界的空氣。
【文檔編號】F02D9/14GK105909394SQ201610312425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7日
【發明人】肖光宇
【申請人】肖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