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近年來,由于地球能源即將面臨能源耗盡的危機,故世界各國皆不斷的積極開發利用風力、太陽能、水力、或地熱等方法來產生電力能量,以此來緩減傳統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0003]但是,上述無論利用風力、太陽能、水力、或地熱等方式來產生能量,皆有受限于地區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區常年風力不強,故無法使用風力來產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區氣候為常年多雨,太陽能自然無法運用;而水力及地熱更是需要部份得天獨厚的地區方有存在,并無法有效地適用于全球各個地區。
[0004]本發明人有鑒于現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區方能實施的缺點,乃不斷的精進研發改良,終研發出一機械式動力裝置。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
[0006]為達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包括:
一座體;
一轉盤,設于該座體頂部,其受控于一馬達而轉動;
一框架,設于座體底部;
一直桿,其一端樞接于轉盤上,另一端則結合一重塊,且該重塊容置于該框架內,使該轉盤轉動時,該重塊可上下位移于該框架內,另于該直桿下方接近重塊位置處設有一卡置部;
兩個橫桿,各該橫桿的一端樞接于座體的一側,另一端則置放于該卡置部上,該橫桿朝向框架的一端上方,設有至少一桿體,其中,該桿體頂端設有滑輪,該桿體上則設有一彈簧,該彈簧與一集能裝置連接;
一第一繩體,其一端與一桿體的彈簧連接,另一端則繞設該兩桿體的滑輪后,連接于另一桿體上的彈簧,借以使該直桿上下位移時,可帶動該兩橫桿上下擺動,進而改變該第一繩體的長度,使其拉伸彈簧,連動該集能裝置運轉集能。
[0007]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集能裝置為一發電機。
[0008]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轉盤于靠近該轉盤圓周處設有一重塊。
[0009]上述實施例中,其中該直桿另一端的重塊與座體底部之間連接有一彈簧。
[0010]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卡置部為兩間隔的軸承所形成,以供該兩橫桿交叉卡置于該兩軸承之間。
[0011]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兩橫桿朝向框架的一端上方的桿體有兩個,其中該第一繩體連接最靠近橫桿末端的桿體,而另兩桿體之間則各通過一第二繩體與直桿連接。
[0012]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桿體上設有一馬達,以控制第一繩體的收放,而該座體兩側的上下兩處設有感應器,用以感應橫桿的位置,以控制該馬達的啟閉。
[0013]為進一步了解本創作,以下舉較佳之實施例,配合圖式、圖號,將本創作之具體構成內容及其所達成的功效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14]圖1至圖5為發明實施例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實施時的連續動作狀態示意圖。
[0015]【符號說明】
I座體10彈簧11感應器
2轉盤21重塊3框架
4直桿41重塊42卡置部
421軸承 422軸承5橫桿
51桿體 52桿體53滑輪
54滑輪 55彈簧56彈簧
57集能裝置 58集能裝置59馬達
6橫桿 61桿體62桿體
63滑輪 64滑輪65彈簧
66彈簧 67集能裝置68集能裝置 7第一繩體 8第二繩體9馬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附圖內容為本發明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的一最佳實施例,其主要由一座體1、一轉盤2、一框架3、一直桿4、兩個橫桿(5、6 )、一第一繩體7及兩第二繩體8所組成。
[0017]該轉盤2設于該座體I頂部,其受控于一馬達9而轉動,該轉盤2于周圍上設有一重塊21。
[0018]該框架3設于座體I底部。該直桿4 一端樞接于轉盤2上,另端則結合一重塊41,且該重塊41容置于該框架3內,該重塊41與座體I底部之間連接有一彈簧10,使該轉盤2轉動時,該重塊41可上下位移于該框架3內,另于該直桿4下方接近重塊41位置處設有一卡置部42,該卡置部42為兩間隔的軸承(421、422)所形成,以供該兩橫桿(5、6)交叉卡置于該兩軸承(421、422 )之間。
[0019]該兩個橫桿(5、6)—端分別樞接于座體I的兩側,另端則置放于上述的卡置部42上,該兩橫桿(5、6)朝向框架3的一端上方,分別設有兩桿體(51、52、61、62),其中,該等桿體(51、52、61、62)頂端設有滑輪(53、54、63、64),該等桿體(51、52、61、62上)則設有一彈簧(55、56、65、66),該彈簧(55、56、65、66)另與一集能裝置(57、58、67、68)連接,其中該集能裝置(57、58、67、68)為一發電機。
[0020]第一繩體7連接最靠近橫桿(5、6)末端的桿體(51、61),其一端與一桿體51的彈簧55連接,另端則繞設該兩桿體(51、61)的滑輪(53、63)后,連接于另一桿體61上的彈簧65,而另兩桿體(52、62)之間則各通過第二繩體8而與直桿4連接。
[0021]此外,于該桿體53上設有一馬達59,以控制第一繩體7的收放,而該座體I兩側的上下兩處設有感應器11,用以感應橫桿5的位置,以控制該馬達59的啟閉。
[0022]因此,實施時,請參閱圖1至圖5,首先如圖1所示,首先令該直桿4的重塊41位于最靠近座體I底部的位置處,而桿體(51、52、61、62)上的彈簧(55、56、65、66)呈現未被拉伸的狀態。
[0023]啟動時,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當馬達9啟動后帶動該轉盤2轉動時,該直桿4受到轉盤2轉動后,逐漸向上位移,使重塊41與座體I之間的彈簧10呈現被拉伸的狀態,且桿體(51、52、61、62)上的彈簧(55、56、65、66)亦呈現被拉伸的狀態,直到直桿4上升至最高點,即圖3所示。
[0024]而當轉盤2持續轉動時,該直桿4即形成向下的位移,如圖4和圖5所示,此時該桿體(51、52、61、62)上的彈簧(55、56、65、66)亦呈現壓縮的狀態,直到直桿4下降至最低點,即圖5所示。
[0025]因此,重復上述的作動作方式,當轉盤2持續形成擺動,通過該直桿4上下位移時,可帶動該兩橫桿(5、6)上下擺動,進而改變該第一繩體7與第二繩體8的長度,使拉伸桿體(51、52、61、62)上的彈簧(55、56、65、66),連動該集能裝置(57、58、67、68)運轉集能。
[0026]以上所述乃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手段,根據本文的揭露或教導可衍生推導出許多的變更與修正,仍可視為本發明構想所作的等效改變,其所產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附圖所涵蓋的實質精神,均應視為在本發明的技術范疇之內。
[0027]綜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內容,本發明確可達到預期目的,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極具實用性與產業上利用的價值,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
【主權項】
1.一種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體; 一轉盤,設于該座體頂部,其受控于一馬達而轉動; 一框架,設于座體底部; 一直桿,其一端樞接于轉盤上,另一端則結合一重塊,且該重塊容置于該框架內,使該轉盤轉動時,該重塊可上下位移于該框架內,另于該直桿下方接近重塊位置處設有一卡置部; 兩個橫桿,各該橫桿的一端樞接于座體的一側,另一端則置放于該卡置部上,該橫桿朝向框架的一端上方,設有至少一桿體,其中,該桿體頂端設有滑輪,該桿體上則設有一彈簧,該彈簧與一集能裝置連接; 一第一繩體,其一端與一桿體的彈簧連接,另一端則繞設該兩桿體的滑輪后,連接于另一桿體上的彈簧,借以使該直桿上下位移時,可帶動該兩橫桿上下擺動,進而改變該第一繩體的長度,使其拉伸彈簧,連動該集能裝置運轉集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集能裝置為一發電機。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轉盤于靠近該轉盤圓周處設有一重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直桿另一端的重塊與座體底部之間連接有一彈簧。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卡置部為兩間隔的軸承所形成,以供該兩橫桿交叉卡置于該兩軸承之間。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兩橫桿朝向框架的一端上方的桿體有兩個,其中該第一繩體連接最靠近橫桿末端的桿體,而另兩桿體之間則各通過一第二繩體與直桿連接。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桿體上設有一馬達,以控制第一繩體的收放,而該座體兩側的上下兩處設有感應器,用以感應橫桿的位置,以控制該馬達的啟閉。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桿式動力產生裝置,包括一座體、一轉盤、一框架、一直桿、兩個橫桿及一第一繩體,該轉盤設于該座體頂部,該框架設于座體底部,該直桿一端樞接于轉盤,另端則結合一重塊,且該重塊容置于該框架內,該兩個橫桿一端分別樞接于座體的兩側,該兩橫桿朝向框架的一端上方分別設有至少一桿體,其中該桿體上則設有一彈簧,該彈簧另與一集能裝置連接,而該第一繩體一端與一桿體的彈簧連接,另端則連接于另一桿體上的彈簧,借以使該直桿上下位移時,可帶動該兩橫桿上下擺動,進而改變該第一繩體的長度,使拉伸彈簧,連動該集能裝置運轉集能。
【IPC分類】F03G7/00
【公開號】CN105221365
【申請號】CN201410313609
【發明人】邱金和
【申請人】邱金和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