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動機沖洗裝置的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通常涉及一種內燃機的沖洗裝置,特別涉及與內燃機的油底殼排放口相連的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
背景技術:
在內燃機工作過程中,機油從其通常存儲油的油底殼流出,在發動機循環以潤滑內部運動部件。為了使發動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最佳,并且獲得有效的潤滑,機油必須是清潔的并保持其潤滑性能。為了使機油中沒有較大的金屬顆粒和灰塵(而這些物質在發動機的連續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在機油中產生和累積),故通常在發動機上安裝可更換的機油濾清器。此外,為了去除機油濾清器所無法除去的油中存在的較細小顆粒和酸,發動機油底殼需周期性地排空舊機油而充入新機油,并且要安裝新的機油濾清器。
即使采用這種周期性維護也不能去除所有的外來雜質。一段時間后,在發動機的部件中,特別是油底殼中會形成由這些外來顆粒產生的“油泥”。油泥使得發動機的性能變差,并且在更換機油后還會釋放那些顆粒。機油中這些顆粒的存在會導致發動機過早地磨損。
為了在不拆開發動機的情況下去除油泥,采用發動機沖洗裝置是公知的,沖洗裝置用清潔溶液來清理發動機,清潔溶液在發動機和已排空機油的油底殼中循環。在這種沖洗裝置中,能夠承受具有一定壓力液體的導管(通常是軟管)與通向發動機潤滑系統的機油濾清器口相連。另一導管與發動機油底殼的排放塞口相連。沖洗液經一根導管由沖洗裝置進入發動機中循環,沖洗液最佳地溶解油泥并以懸浮液的形式匯集外來顆粒。帶有溶解和懸浮的廢物的沖洗液經油底殼排放口和第二導管從發動機排出,流過第二導管的“臟”的沖洗液回到沖洗裝置進行進一步的處理或棄置不用。
這種傳統的沖洗裝置在規定的處理周期內連續地循環清潔液體。由于不同的汽車制造商,或同一汽車制造商的不同車型或不同年代的車型中,機油濾清器口和油底殼排放口的尺寸和種類也互不相同,沖洗裝置包括一套必需的聯接接頭,以使導管與大多數汽車發動機的對應的機油濾清器和油底殼排放口連接。
在將接頭安裝到發動機油底殼排放口時,現代汽車的發動機隔室中堆放的大量零件和附件為沖洗裝置與油底殼排放口的連接帶來難以克服的障礙。因此,需要提供一種用于油底殼排放口的接頭系統的結構,可以在沖洗操作過程中很容易地將其安裝在發動機隔室中有限的空間內。本發明滿足了這些需要。
本發明概述簡而言之,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進的沖洗系統,用于沖洗各種不同構造和型號的內燃機,采用了發動機機油濾清器口和油底殼排放口將沖洗液循環至發動機零件,如曲軸,及其它零件,如油泵和油底殼。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沖洗裝置的油底殼排放口組件,該沖洗裝置用于清潔內燃機內部。在一優選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用于發動機沖洗裝置的油底殼排放口組件,發動機沖洗裝置在內燃機內循環沖洗液以清潔內燃機,發動機是包括發動機機體的那一種,機油濾清器口位于發動機機體上,油底殼具有排油塞口。發動機沖洗系統通常包括沖洗裝置,用于傳送一定量的沖洗液并接收用過的沖洗液;第一導管,用于將來自沖洗裝置的沖洗液導向機油濾清器口;第二導管,用于將來自油底殼排放口的沖洗液經改進的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導向沖洗裝置。
用于沖洗裝置的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組件的改進結構使得排油塞口接頭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中使用。在優選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包括主接頭件和相配的可互換接頭件,后者包括與該主接頭件對應部分相配形成規定角度的環形部分,從而使組合體可以安裝在各種汽車的油底殼排放口與汽車相鄰部件之間的有限空間內。
可互換的接頭件通過O形環安裝在主接頭件中,O形環防止主接頭件和相連的可互換接頭件之間連接處泄漏液體。可互換的接頭件具有與對應的油底殼排放口螺紋配合的螺紋端,可互換接頭件的尺寸根據螺紋和不同發動機的油底殼排放口尺寸選定。在優選實施例中,可互換接頭件可以通過固定螺釘來防止與主接頭件分開,螺釘設置在主接頭件上并支承在各可互換接頭件的環形部分上。O形環最好也安裝在可互換接頭件上,在那里其與發動機油底殼排放口相配以防止在可互換接頭件與油底殼排放口之間連接處泄漏液體。
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方面及優點將通過下列詳細說明和附圖變得更加清楚,附圖只是示例性示出本發明的特征。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為工作中發動機沖洗系統的示意圖,發動機沖洗系統包括沖洗裝置、發動機和接頭;圖2為發動機機油濾清器口的局部剖視圖;圖3為本發明的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組件一實施例的分解剖視圖;圖4為沿圖5中4-4線截取的圖3中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的基本接頭的側視剖視圖;圖5為圖4中基本接頭的平面圖;圖6為圖3中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的輔助接頭的側視剖視圖;圖7為圖6中輔助接頭的平面圖;圖8為圖3的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組件的輔助接頭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平面圖;圖9為圖8的輔助接頭的側視剖視圖;圖10為本發明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的主接頭件和可互換接頭件的分解側視圖;圖11為圖10的主接頭件的前視圖;圖12為與本發明的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的主接頭件一起使用的可互換接頭件的側視圖;圖13為沿13-13截取的圖12的可互換接頭件的剖視圖;圖14為與本發明的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的主接頭件一起使用的另一可互換接頭件的側視圖;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為了從內燃機中除去油泥,發動機沖洗裝置可以用于在發動機和已排空發動機油的油底殼中循環沖洗液。發動機隔室的面積對連接在沖洗裝置和發動機油底殼排放口之間的接頭系統有嚴格的空間限制。
如圖所示,本發明在用于發動機沖洗系統的改進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中得以體現,發動機沖洗系統在內燃機中循環沖洗液而清潔內燃機。參照圖1,用于沖洗內燃機上2的潤滑系統的發動機沖洗裝置20包括導管或軟管24,通過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組件26將從沖洗裝置輸出的沖洗液通向發動機22;第二導管或軟管28,通過與發動機的油底殼排放口相連的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組件30而將沖洗液送回沖洗裝置。
由于沖洗裝置的操作部件和發動機的操作部件是公知的,并且都采用傳統的結構,不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故未在圖中示出。然而,傳統沖洗裝置20通常包括沖洗液,一般是清潔溶液,沖洗液從沖洗裝置泵出并通過軟管24輸出給發動機。返回的“臟”沖洗液通過軟管28流回沖洗裝置。沖洗裝置具有合適的電子控制器(未示出)來啟動操作,并具有電子數字計算機來控制各種控制器的操作及沖洗處理的持續時間。
機油濾清器口通常包括位于發動機機體的第一油道,用于使機油從機油濾清器口流到曲軸和其它發動機零件;和第二油道,用于使油從油底殼和機油泵流到機油濾清器口。沖洗裝置通常將一定量的沖洗液通過第一導管傳送到機油濾清器口,并通過第二導管接收來自油底殼排放口的用后的沖洗液。
發動機22包括發動機機體32,發動機機體32具有氣缸蓋34和氣門室罩36。油底殼38緊固在發動機的下端。發動機機體內的曲軸40接收來自通道42的油。類似地,包括活塞氣缸裝置的發動機機體內的氣門和其它零件通過第二油道44接收潤滑油。通過通道46將油供給通道42和44,油又從通道42和44分流出去。
油底殼設有油底殼排放口48,其具有螺紋開口。在正常的發動機操作中,螺紋排放塞(未示出)旋入排放口48而密封油底殼并且只在需要用來將用過的油從發動機排出時才取下。
位于油底盤38內的油泵50通過液體通道52與機油濾清器口54相連。在正常的發動機操作中,傳統機油濾清器(未示出)連接在機油濾清器口54。發動機機油由泵50經導管52從油底殼38泵出而通過機油濾清器,流出機油濾清器并經導管46、42和44流入發動機,使得機油濾清器能在油達到曲軸40和其它發動機零件之前去除含在油中的顆粒物質和其它雜質。
大多數現代美國汽車的機油濾清器口設計用于自備旋擰式機油濾清器,諸如Motorcraft牌的FL-1A型。如圖2的局部剖視圖所示,這種機油濾清器口54的設計包括環形邊緣密封表面56,環繞突出的中央中空柱58,后者限定了進入發動機機體的通道46的一部分。通道46通常如圖1所示分成通道42和44。另一進入發動機機體的通道52位于中空柱58和邊緣密封表面56之間。中空柱提供了進入發動機機體的通道并作為旋擰式機油濾清器的安裝柱。傳統機油濾清器包括密封殼體,其具有適于旋擰到機油濾清器口安裝柱上的螺紋中心通道,機油濾清器在中心通道的周邊上還具有其它通道,與機油濾清器口的通道進行液體交換。
發動機沖洗系統具有接頭系統,包括在圖3至14示出的機油濾清器接頭組件和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系統。與沖洗裝置相連的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組件最好包括萬向聯接器或基件(稱法不同)、一套基本接頭和一套輔助接頭。在形成具體應用的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組件時,從一套接頭中選出具有正確尺寸并能與具體發動機機油口的安裝柱相配合的基本接頭,并將其安裝在通用連接件上。基本接頭的尺寸制成為與不同汽車構造和型號的機油濾清器的螺紋安裝柱相配對,并將來自入口側的沖洗液在接頭件的出口側分成各個分支,下面將進行詳細描述。輔助接頭用于當基本接頭不與環形表面配合時與不同尺寸的環形機油口密封表面互補。各輔助接頭可安裝在任一基本接頭上。
參見圖3,機油濾清器接頭組件包括以兩部分構成的基體(即基件60和62)或萬向聯接器(稱法不同),基本接頭64(有時稱為機油濾清器口柱接頭),和輔助接頭68(有時稱為機油濾清器口外直徑接頭)。基件60和62與基本接頭64的組合構成了基本機油濾清器接頭組件66。前述各零件都由金屬制成,合適的金屬是鋁。通常,接頭聯接及相連的接頭的外表面都為大致圓柱形。這些零件以嵌套方式依次組裝在一起,這在下面將進行詳細的描述。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組件的各部分形成內部液體通道,從輸入管70沿軸線72,經過橫向延伸的組件的大部分,并在接頭64處分成兩條通道,其中第一條通道是沿軸線72的較大中心通道74,最終與機油濾清器口的中空安裝柱中的通道聯通,第二條通道延伸通過較小的開口(圖中只示出兩個開口76a和76b),這些開口與機油濾清器口的輔助通道相連。
基體部分60包括與來自沖洗裝置的第一導管24相連的輸入管固定件78。管固定件引入整體形成的管螺紋,其通道與基體部分軸線的方向正交,并與軸向延伸通道74相交。突出的軸向延伸中空圓形凸連接件80延伸而與互補基件62的對應圓柱形壁部及兩部分之間聯接的凹部配合,提供安全的液體通道。除了通道70、成套固定螺釘82和后者的螺釘通道(將在下面描述)之外,連接器的幾何形狀大致相對于中心線或軸線72對稱。
圓柱形部分80的外壁中的環形槽84在外周表面上形成圓,即槽繞通道軸線延伸。互補件62具有帶螺紋的通道,在與槽84重疊的軸向位置上延伸通過與通道軸線正交的外壁。當兩個元件組裝在一起后,固定螺釘82旋入帶螺紋的通道并一直向下旋,直到伸入槽84為止。這樣在拉開時起到防止兩個連接件分離的作用。由于固定螺釘的端部沿圓周槽安放,故可以使兩個連接件可以彼此相對固定的位置轉動。在連接件之間可轉動地安裝時,一個夾持軟管24和轉動基部60,有助于將機油濾清器口接頭組件安裝在汽車發動機隔室中有限的空間或存在障礙物的地方。
由于萬向聯接器如上所述地以兩個部分形成,在這兩個部件的連接處存在潛在的液體泄漏路徑。作為本發明的一個附加特征,基件帶有旋轉密封套,這是一種用于轉動件的傳統的密封結構。為形成密封套,基件62的內圓柱壁具有沿軸向位于凹連接部分內的環形槽,其圍繞互補基件的部分80。O形密封圈86位于槽內并摩擦配合凸件80的外表面和槽的壁。密封防止內部通道的液體從連接件中逸出。還可以使基件60和62中的一個可以相對于另一個轉動,從而在轉動過程中,一個基件可以沿密封的表面滑動。
在右端,連接件62擴口成較大的直徑。較短部分朝右的邊緣具有沿圓周延伸的槽,其中放有O形環88,O形環88又緊靠如上所述組裝在連接件62上的接頭64的相對邊緣進行密封。
參見圖3,4和5,基本接頭64為大致盤形件,通常由鋁制成,具有帶螺紋外表面92的突出的圓柱形部分90或轂,用于與基件62的相應螺紋部分連接,如圖3所示。限定外邊緣的基本接頭的圓形邊緣部分在幾何上是平坦的,從而在裝配到連接件62上時,該表面提供與基部部分上的O形環88更好的密封。在相反的一側,基本接頭64包括O形環密封94。O形環88安放在溝或槽96(稱法不同)中,從圖5可知,槽96在邊緣的外表面形成并凹進去,并沿圓周環繞基本接頭的后表面。在邊緣的外表面形成并凹進去的還有多個第一定位銷銷孔98,用于容納對應數量的定位銷或榫100的第一端,定位銷(indexing pins)100與銷孔98壓配合或摩擦配合。輔助接頭68帶有對應的多個第二定位銷銷孔102,用于以較小公差滑動配合來接合的定位銷的第二端部,輔助接頭可以緊固在發動機機油濾清器口和基本接頭組件之間,并定位到基本接頭組件,從而使基本接頭和輔助接頭的連接與發動機機油濾清器口不會卡住或鎖住。盡管最好使用兩個定位銷來將基本接頭定位到輔助接頭上,但也可以使用附加的定位銷。
在基本接頭另一面的圓柱形轂90環繞從前表面凹入的碗形部分。較大圓形軸向延伸通道75位于基本接頭內,延伸通過碗形凹入部分的底部。四個相同的軸向延伸通道76a、76b、76c和76d圍繞通道75對稱分布,并與中心通道等距離。
可以明白中心通道75的截面面積大于較小通道76a-76d的任一截面面積,通過機油濾清器安裝柱58的通道46也大于上述任一較小通道。在操作過程中利用通道75的螺紋緊固到機油濾清器口安裝柱的外螺紋上而將機油濾清器口接頭裝配到機油濾清器安裝柱上,沖洗液流過中心通道的截面,大致為機油濾清器口安裝柱的通道46的截面積A1,應大于所有較小通道A2、A3、A4和A5的總流量截面面積At。通過中心通道截面面積A1(由安裝柱的中空部分形成)的流量與通過各較小通道的總截面面積At的流量的選定流量比通常接近4∶1。
基本接頭64是這樣的一套零件中的一個,這套零件中的每一個都可以連接到萬向聯接器62上。通常采用6個或更多個這樣的接頭,各個之間的中心通道76的尺寸和周邊通道76a-76d中的尺寸互不相同。
在所有的基本接頭中通常采用相同的流量比,因此選定的流量比或其它派生的流量比是一常數。接頭通道的直徑、結構和傳導性作為調節或控制沖洗液分布和流量的工具,沖洗液從沖洗裝置中泵出到接頭的一側,接頭位于通向油泵的發動機通路和通向主發動機零件的油通道之間。盡管在該實施例中采用了四個較小通道,可以意識到在其它的實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數量的較小通道。
可以意識到也許現有接頭中的某些型號(接頭中必須至少具有中心通道和外通道)的截面積之間流量比在前述2到8的范圍內,并且真的會有一種接頭偶然具有的流量比為4(純粹是偶然的),盡管申請人未考察過和/或驗證任何上述現有的接頭,但根據申請人的現有知識,無論比例是多少,在與所述沖洗系統相連的整套接頭中不能保持同樣的比值。在這些例子中,如前面在說明書背景技術中所述的那樣,對于給定的含有多接頭的現有沖洗裝置來說,沖洗液的流量比根據在沖洗裝置中帶不同接頭的不同的發動機而有所不同。
組裝的下一步是選定和安裝輔助接頭68。接頭68是包括其它接頭的這類接頭的一套中的一個,這類接頭在圖6-9中示出。這些輔助接頭中的每一個具有不同的外徑,并具有不同直徑的O形密封圈,以適應不同汽車的機油濾清器口的不同外徑。輔助接頭包括較大的中心孔103,故不會阻擋從基本接頭64的兩組通道中流出的沖洗液。各接頭包括平的環形密封表面,在組裝時緊靠基本接頭的O形密封圈94。較大輔助接頭的環形密封表面最好形成為環形槽或凹部,以便使基本接頭的外邊緣可以配合接合的方式容納在該槽中。
參見圖3和6-9,輔助接頭是大致盤形短圓柱體,由金屬制成,通常為鋁,輔助接頭具有較短的圓柱形無螺紋部分或轂104,從前表面突出,并且用作與先前作為組件選定的配合基本接頭連接的凸連接器。
O形密封圈106(圖3所示)安裝在輔助接頭表面的圓周槽108內。
對于指定的汽車,選定輔助接頭,從而使O形密封圈具有類似的直徑并配合機油濾清器口的密封表面。因此,各種不同直徑的O形密封圈和不同直徑支承接頭可以設置在沖洗裝置上。這使得該沖洗設備可以用于各種汽車。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組件。參見圖10-13,發動機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組件110包括主接頭件112,主接頭件112具有頭端或入口端114、出口端116、連接入口端和出口端并可進行液體交換的內部液流通道118。主接頭件的構成使得連接油底殼排放口的不同可互換接頭件120連接的方位是相同的,并且可互換接頭件的方位相對于主接頭件的縱軸的角度是固定的。在該優選實施例中,方位角是90度,當然,根據不同的需要,主接頭件的頭部可以形成為成其它類似合適的方位角。
參見圖12、13和14,互換接頭件的右端帶有突出的短圓柱形部分或轂122,其具有螺紋124,用以與油底殼排放口上對應的螺紋配合。O形環126最好設置在轂上以防止在發動機排放口處泄漏液體。可互換接頭件具有形成環形部分130的相對端部128,端部128通過O形環132配合入主接頭件的直角端,O形環設置在主接頭件的入口端而提供密封防止液體泄漏。環形部分具有多個延伸通過環形部分達到可互換接頭件的內導管136的孔134,使液體從可互換接頭件流到主接頭件的入口,內導管136沿著可互換接頭件的軸線138延伸。
在優選實施例中,環形部分具有三個間隔大約120°的孔,當然采用其它數量的孔也是合適的。在主接頭件和可互換接頭件組裝在一起時,油底殼排放口組件使液體從可互換接頭件通過內部液流通道流向主接頭件出口和管接頭或軟管接頭142。管接頭通常近似橫切可互換接頭件和油底殼排放口主通道的軸線。管接頭與返回導管或軟管28相連。O形環146最好設置在出口管接頭上以密封連接處,防止泄漏。
固定螺釘148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可以例如是蝶形螺釘,螺釘148旋入主接頭件的孔149中,當可互換接頭件插入主接頭件時,固定螺釘的端部在可互換接頭件的環形部分中延伸并放置其中,防止可互換螺釘與主接頭件脫開。O形環150防止液體通過固定螺釘從主接頭件泄漏并防止空氣位固定螺釘的螺紋滲漏到主接頭件中。襯套152最好放置在主接頭件的孔中為固定螺釘提供螺紋。外卡環154最好插入主接頭件的固定螺釘開口中,防止固定螺釘從主接頭件松動脫離。作為外卡環154的替選方案,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來防止固定螺母從主接頭件上松動1.延伸到環形部分130的固定螺釘的端部可以錘擊而增加固定螺釘的端部直徑大約0.002英寸。
2.固定螺釘下部的兩個螺紋被破壞以防止固定螺母從主接頭件上松動。
從上文可以明白,盡管本發明的特殊形式已經說明和示出,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以進行各種修改。因此,本發明不受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其范圍只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發動機沖洗系統的油底殼排放口組件,所述沖洗系統用于在內燃機內循環沖洗液而清潔內燃機,發動機是包括發動機機體的那一種類型,發動機機體具有機油濾清器口和包括油底殼排放口的油底殼,機油濾清器口和油底殼排放口液體連通,沖洗系統通常包括沖洗裝置,用于傳送一定量的沖洗液到機油濾清器口并接收來自油底殼排放口的用過的沖洗液;第一導管,用于將來自沖洗裝置的沖洗液導向機油濾清器口;第二導管,用于將來自油底殼排放口的沖洗液導向所述沖洗裝置,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組件與發動機的油底殼排放口相配裝并在其間產生液體密封,油底殼排放口組件包括主接頭件,具有縱軸、入口端、出口端、以液體聯通的方式連接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內部液流通道;和可互換接頭組件,具有第一螺紋圓柱形端部,用于配合油底殼排放口上對應的螺紋部分;形成環形部分的相對端部;和內腔,以液體聯通方式連接第一螺紋圓柱形端部和相對端部;所述環形部分具有限定多個延伸通過環形部分并延伸到可互換接頭件內腔的孔的表面,允許液體從可互換接頭件流到主接頭件的入口,可互換接頭件的相對端部以相對于主接頭件縱軸固定的方位角容納在主接頭件的入口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頭件具有限定固定螺釘孔的表面,該組件還包括具有接合在主接頭件的螺釘孔中的螺紋部分,從而在可互換接頭件插入主接頭件的入口端時,固定螺釘在可互換接頭件的環形部分中延伸并置于其中,防止可互換接頭件從主接頭件上松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部分具有三個間隔開的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互換接頭件的固定方位角為大約9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部分通過設置在主接頭件入口端的O形環裝配而提供密封,防止液體泄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主接頭件的出口端包括與返回管相連的接頭,所述接頭大致橫切可互換接頭件和油底殼排放口主通道的軸線。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O形環設置在可互換接頭件的第一螺紋圓柱形端部,以防止在發動機油底殼排放口處發生泄漏。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包括蝶形螺。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螺釘上的O形環,防止液體通過主接頭件的固定螺釘孔從主接頭件泄漏并防止空氣滲漏到主接頭件中。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主接頭件的所述固定螺釘孔中的螺紋襯套,為接合固定螺釘而提供螺紋。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主接頭件的所述固定螺釘孔中的外卡環,防止固定螺釘從主接頭件上松開。
12.一種用于發動機沖洗系統的油底殼排放口組件,所述沖洗系統在內燃機內循環沖洗液而清潔內燃機,發動機是包括發動機機體的那一種類型,發動機機體具有機油濾清器口和包括油底排放口的油底殼,機油濾清器口和油底殼排放口液體連通,發動機沖洗系統通常包括沖洗裝置,用于傳送一定量的沖洗液到機油濾清器口,并接收來自油底殼排放口的用過的沖洗液;第一導管,用于將來自沖洗裝置的沖洗液導向機油濾清器口;第二導管,用于將來自油底殼排放口的沖洗液導向所述沖洗裝置,油底殼排放口接頭組件與發動機的油底殼排放口相配裝并在其間產生液密密封,油底殼排放口組件包括主接頭件,具有縱軸、入口端、出口端、以液體聯通方式連接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內部液流通道;和多個可互換接頭組件,各具有第一螺紋圓柱形端部,用于配合油底殼排放口上對應的螺紋部分;形成環形部分的相對端部;以液體聯通的方式連接第一螺紋圓柱形端部和相對端部的內腔;所述環形部分具有限定了多個延伸通過環形部分并延伸到可互換接頭件內腔的孔的表面,允許液體從可互換接頭件流到主接頭件的入口,每個可互換接頭件的相對端部以相對于主接頭件縱軸固定的方位角被接合在主接頭件的入口端。
13.如權利要求所述12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頭件具有限定固定螺釘孔的表面,該組件還包括具有接合在主接頭件螺釘孔中的螺紋部分的固定螺釘,從而在可互換接頭件插入主接頭件的入口端時,固定螺釘在可互換接頭件的環形部分中延伸并置于其中,防止可互換接頭件從主接頭件上松開。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部分具有三個間隔開的孔。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互換接頭件的固定方位角為大約90°。
16.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部分通過設置在主接頭件入口端的O形環裝配以提供密封,防止液體泄漏。
17.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主接頭件的出口端包括與返回管相連的接頭,所述接頭大致橫切可互換接頭件和油底殼排放口主通道的軸線。
18.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O形環設置在可互換接頭件的第一螺紋圓柱形端部,以防止在發動機油底殼排放口處發生泄漏。
19.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包括蝶形螺母。
20.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固定螺釘上的O形環,防止液體通過主接頭件的固定螺釘孔從主接頭件泄漏并防止空氣滲漏到主接頭件中。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主接頭件的所述固定螺釘孔中的螺紋襯套,為接合固定螺釘提供螺紋。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主接頭件的所述固定螺釘孔中的外卡環,防止固定螺釘從主接頭件上松開。
全文摘要
用于發動機沖洗系統的油底殼接頭組件(110),包括主接頭件(112)和多個可互換接頭件(120)。各可互換接頭組件包括具有第一螺紋圓柱形端部(124),用于與油底殼排放口上對應的螺紋部分相配裝;形成環形部分(130)的相對端部(128);以液體聯通方式連接第一螺紋圓柱形端部和相對端部的內腔。可互換接頭件的相對端部以固定的方位角被接合在主接頭件的入口端。所述環形部分具有多個延伸通過環形部分的孔(134),允許液體從可互換接頭件(120)流到主接頭件的入口,固定螺釘(148)在可互換接頭件的環形部分中延伸并置于其中,防止可互換接頭件從主接頭件上松開。
文檔編號F01M11/04GK1256739SQ98805150
公開日2000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1998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13日
發明者維克托·A·格里高里恩, 馬丁·倫威克, 西摩·塞普洛 申請人:環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