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械能走動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走動式裝置。
現有的走動式裝置有一重要不足之處,即運行需油需電,動力花費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給出近無動力花費或低動力花費的機械能走動式裝置。
本發明為實現目的而采用的方案是走動式裝置運行所需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此處所說的機械力源,是一種機械能生產裝置,并且是一種生產機械能時近無動力花費的裝置,實現這種裝置,并將其直接或間接的迅速應用到生產或消費等各可能的領域中,驅動那些需動力方運行的裝置,即可使其應用到的裝置近無動力花費,使用該裝置的用戶即近無動力花費。
此處所說的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可以是單純的利用機械做功,生產機械能,即;單純的機械做功裝置;也可以是機械做功為主,綜合有燃油產生的熱能或其它能源的綜合式機械力源。機械力源結構上也不受任何約束,凡是用機械做功生產機械能的裝置,均可視為可供給機械能的機械力源。機械力源可以是連續運轉永動的,也可不是永動的,即間歇運轉。也即可是連續的或間歇的生產機械能。
機械力源供給由其提供能量運行的裝置的能量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直接供給,例如由機械力源的輸出能量的軸直接驅動洗衣機的波輪轉動。也可以是間接的,例如由機械力源驅動發電機,將機械能轉為電能,經輸電線路驅動可由電驅動的裝置,使有了機械力源發電,即不再買電。當然,也可以將能量貯藏起來,例如貯于電池中,也可是將彈簧形變后鎖住,將能量由彈簧貯存,等等,貯藏的能量可隨時取用。所發的電可經長或短的輸電線路傳輸。
機械力源對裝置的供給能量可由人控制實現啟動、運轉與停止,也可以設控制裝置實現,即自動控制。
此處所說的“裝置運行”,既指車輪運轉,機床主軸運轉等人眼可見的運行,也指計算機運行,空調運行、電暖裝置運行等人眼不可見的運行。
此處所說的“運行”,包括走動式裝置位置的改變,以及裝置上附設的各種裝置的運行,例如走動的機器人的運行以及其上發電機的運行,冷卻扇的運行;空調車的運行與車上空調的運行;食品加工裝置的運行;等等。
這里所說的做功裝置,不是熱機中的曲柄連桿,也不是火力發電廠中的汽輪機等能量轉換裝置,而是經做功可將輸入能量增升的做功裝置。裝置中可設機械零件或其它可實現機械做功的零部件。例如綜合有電磁件與機械零部件的做功裝置。
這兒所說的做功裝置也不是簡單機械做功裝置,而是類似發動機的原動力裝置,該原動力裝置可連續也可間歇運動,可轉動也可擺動或直線運動。它沒有人的不斷加入的力。而當人加入力時,人力將被放大。
可實現機械做功的裝置,多種多樣,可以是杠桿或可以組成各種做功機械的零件,例如各種轉輪,如齒輪、帶輪等,各種桿件,如二力桿、搖桿等;可是機械、電磁零件的組合;也可是轉換件,如發電機發電驅電磁式零部件;也可是各種可貯能件,例如飛輪、彈簧、電池等,將能量貯藏后再釋放出,進而推動可運動件運動做功,輸出機械能。
做功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是電磁件配合機械零件,例如由電磁件驅動組成增力裝置的機械零件實現機械做功。而電的來源,可以是機械力源輸出的機械能驅發電機運轉生產,也可是其它能源供給。可以是經過各種增力裝置做功,例如被其它能量,如燃油爆發產生的熱能,推動的桿件運動做功。也可是水力,風力,核能,太陽能等其它能源推動機械做功。“做功”與電磁轉換驅動不同!實現機械做功的裝置是多種多樣的,可是設有各種增力零部件的裝置;可以是現有各種增力裝置,也可是未來的任一種實現增力或輔助增力的裝置。機械做功的裝置也可有完整的機器輔助,例如液壓機、沖壓機、氣壓裝置等輔助機械做功。
裝置的啟動可以是使用人輸入初始力觸發,也可是設控制裝置,例如計算機等微電子裝置或其它大電流裝置,由電觸發,例如計算機控電磁閥打開微形鎖扣(使予設的形變簧釋放能量)或驅微增力機構動作。(例如每次推壓簧,壓縮一小段后即被鎖住,多次后使壓簧被壓縮較大尺寸。從而給啟動提供動力。)或是電機等啟動。
裝置的止動可以是使用人止動,例如小功率輸出情況;也可以是設控制裝置控制執行件止動,例如類似卷揚機的電磁式制動器,也可設多重制動,包括緊急制動。
裝置的運行可以是低速,也可以是高速,也可是可變速的,可以是使用人控制也可設控制裝置控制。例如用滑移輪變速或電調速等。運動件運動形式也可是多種多樣,可以是不斷轉動,也可是不斷的往復直線運動,等,也可是有控制的可變運動形式。
機械力源中可設傳感裝置,實現對整機的智能控制。例如?轉速的檢測與模糊控制。等等。
運動可以是單純的機械作功運動,也可以是綜合其它能源轉化形式的運動,例如綜合風力,熱力,太陽能,或有貯電裝置等,例如于熱機內設機械做功裝置,隨時補償熱能或連續補償。又例如,由水力供電的電動機不斷地驅動機械做功裝置,使輸出的機械能在數量上大于輸入的驅動電動機的電能。
自動控制的力源,可以用微電子控制裝置,也可用大電流控制裝置,或是二者的綜合。也可設搖控裝置,有線或無線的。
也可設輸入輸出力大小的調節裝置,控制力的變化。
能量增升裝置可設減振減噪件,例如緊固件、彈性件、密封件等等,以提高使用效果。
裝置的潤滑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例如稀油潤滑,微型的可是自潤滑,小型的可以是綜合式,等。
對于需冷卻的,冷卻的方式也是多樣的,例如風冷、水冷、油冷等。
力源的組成形式可是多變的,但其都有能量流動、能量變化的特征,可是純機械零件組成也可是機電或機電儀綜合的結構,封閉或開式框架支持,可是綜合有熱能,太陽能等,也可是力源與其它整機組成力源機組,例如與汽輪發電機或水輪發電機組成發電機組,與液壓機組成液壓機組。整個裝置有質的變化。
能量增升裝置結構上也不受任何約束,凡是使輸入或本身循環傳入能量增升的裝置,均可視為能量增升裝置。
力源的運用,可以是單運用,例如作為發動機,也可綜合其它能源運用。
圖面說明
圖1至圖71是機械力源的實施例的附圖圖14是圖1中的W向視圖;圖1是實施例1第1子例的結構圖,也是圖2 圖15是圖14中的K-K剖視圖;(一部分)中的Q1-Q1剖視圖; 圖16是圖14中的P1向視圖;圖2是圖1中的R1-R1剖視圖; 圖17是圖14中的W1-W1剖視圖;圖3是圖1中的S1-S1剖視圖; 圖18是圖14中的P向視圖;圖4是圖2中的T1-T1剖視圖; 圖19是圖18中的K1-K1剖視圖;圖5是圖1中的V-V剖視圖;圖20是實施例1中的第2子例的機構運動簡圖6是圖4中的X-X剖視圖;圖;圖7是圖1中的U-U剖視圖;圖21是圖22的拆去上蓋后俯視簡圖;圖8是圖4中的X1-X1剖視圖; 圖22是實施例1中的第3子例的機構運動簡圖9是圖1中的V1-V1剖視圖; 圖;圖10是圖2中的Y-Y剖視圖; 圖23是實施例2的結構圖,也是圖24中的圖11是圖2中的Y1-Y1(拆下曲框17)剖 Q2-Q2剖視圖;視圖; 圖24是圖23中的R2-R2剖視圖;圖12是圖1中的Z1-Z1簡化剖視圖; 圖25是圖23的拆去上蓋簡化俯視圖;圖13是圖1中的Z-Z簡化剖視圖; 增補圖1輸出軸換向裝置結構圖;增補圖2現有汽油機工作原理圖; 66中的Q9-Q9剖視圖;圖26是圖23中的T2向視圖;圖63是圖66中的R9-R9剖視圖;圖27是實施例3中第2子例的簡化結構圖;圖64是圖65中的S9-S9剖視圖;圖28是實施例3中第1子例的簡化結構圖,圖65是圖62的部分左視圖;也是圖29中的Q3-Q3剖視圖; 圖66是圖62拆去蓋板后的俯視圖;圖29是圖28的的左視簡化圖; 圖67是圖69中的V9-V9剖視圖;圖30是實施例3的第3子例的原理簡圖; 圖68是圖69中的U9-U9剖視圖;圖31是實施例3的第4子例的結構圖;圖69是圖68中的T9-T9剖視圖;也是實圖32是實施例4的第1子例的結構圖;施例7的第2子例的結構簡圖;圖33是圖32中的R4-R4剖視圖; 增補圖3是例7第1子例的又一結構簡圖;圖34是圖32中的俯視簡圖;也是補圖4中的X9-X9剖視圖;圖35是實施例4的第2子例簡化結構圖; 增補圖4是增補圖3中的W9-W9剖視圖;圖36是實施例4的第3子例簡化結構圖; 圖70是實施例1的控制計算機單板機的圖37是實施例5的結構圖;也是圖38中的 系統圖;Q5-Q5剖視圖; 圖71是實施例1的控制部分接口板電路圖38是圖37中的R5-R5剖視圖; 圖;圖39是圖37中的S5-S5剖視圖; 圖72是圖78中發電機8部分的線路圖;圖40是圖37中的T5-T5剖視圖; 圖73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1第1子例的外圖41是圖37中的U5向視圖;形圖;圖42是圖41中的W5-W5剖視圖; 圖74是圖76中的I處放大圖;圖43是實施例5的第2子例的結構簡圖; 圖75是圖74中的V-V剖視圖;圖44是實施例5的原理相似電路圖; 圖76是圖73中的U-U剖視45是實施例5的第3子例的原理簡圖; 圖77是圖73中的W-W剖視46是圖47中的Y5-Y5剖視圖; 圖78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1第2子例的結圖47是實施5的第4子例的結構圖,也是 構簡化圖;圖46中的X5-X5剖視圖; 圖79是圖80所示裝置的駕駛室內的布置圖48是圖37中的U5向視圖;圖;圖49是圖48中的Z5-Z5剖視圖; 圖80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1第3子例拆去圖50是圖48中的K5-K5剖視圖; 車框后的儲視圖;圖51是圖38中的V5-V5展開圖; 圖81是圖73中蝸輪19自動驅動裝置的放圖52是實施例5第1子例的控制執行裝置 大圖,其中圖b是圖a的俯視簡圖;結構圖;圖82是國產解放牌CA-10B型汽車變速圖53是圖52中的P5-P5剖視圖; 桿檔位圖;圖54是圖52的簡化俯視圖;圖83是圖78中變速器2的自動控制執行圖55是圖57中的U7-U7剖視圖; 裝置結構放大圖,也是圖86中的R41-圖56是圖58中I部分的移出圖; R41剖視圖;圖57是圖56中的T7-T7剖視圖; 圖84是圖78中離合器1的自動控制執行圖58是實施例6的結構圖,也是圖59中的 裝置結構放大圖;Q7-Q7剖視圖; 圖85略;圖59是圖58中的R7-R7剖視圖; 圖86是圖83中的Q41-Q41剖視圖;圖60是圖59中S7-S7剖視圖; 圖87是圖73中的X向視圖的放大圖;圖61是圖60俯視圖; 圖88是圖87中的S41-S41剖視圖;圖62是實施例7的第1子例結構,也是圖 圖89是圖73與圖78所示子例制動裝置中的制動閥放大圖;圖104是圖105中的Q81-Q81剖視圖;圖90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2載人車的組 圖105是圖106中的S81-S81剖視圖;成簡圖;圖106是圖105中的R81-R81剖視圖;圖91是圖90中的Q42-Q42剖視圖; 圖107是圖105中的I處放大圖;圖92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3的外形圖; 圖108是圖107中的T81-T81剖視圖;圖93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4的簡化結構 圖109是圖106中的U81-U81剖視放大圖;圖;圖110是圖109中的V81-V81剖視圖;圖94是圖92中的W43-W43剖視并放大圖; 圖111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9的外形與部圖95是圖94中的U43-U43剖視圖; 份剖視圖;圖96是圖95中的V43-V43剖視圖; 圖112是計算機控制的電動機調速器的圖97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5的結構圖也 控制執行裝置圖;是圖99中的Q62-Q62剖視圖; 圖113是圖114中的R49-R49剖視圖;圖98是圖9 9中的R62-R62剖視圖; 圖114是圖113中的Q49-Q49剖視圖;圖99是圖97中的S62-S62剖視圖; 圖115是機械力源內電動機(直流)調圖100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6的簡化外形 速器接線圖;圖;圖116是機械力源內交流電動機調速器圖101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7的簡化外形 線路圖;結構圖;圖117是機械力源內直流電動機調速器圖102是圖101中的R63-R63剖視圖; 線路圖;圖103是走動式裝置實施例8的外形圖;有的圖中采用了省略畫法、拆卸畫法、簡化畫法,有的圖中不可見投影只表達了部分,個別處沒給剖面線。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首先給出機械力源實施例實施例1,補償疊加式。本例有3個子例。
一、能量增升裝置(機械做功裝置)與其工作原理1、圖1至圖19是實施例1第一子例的結構圖。本例設有形狀尺寸相同的18個推簧板20。18個板均勻排布于360度圓周上,兩兩相隔20度,均由曲軸19帶動。圖12中取省略畫法,簡單表達了這18個推簧板。與此18個推簧板20相對,有18套沿曲軸19排布,且先后有秩序的推曲軸19轉360/18=20度的,完全相同的機械增力裝置。每套裝置設有由各圖中給出的力簧41與力簧經適應桿26驅動的牽輪板9,還設有利用滾動省力的輪33,走輪43以及牽輪板9經走輪槽10中的傳桿69帶動的力桿11與12,與傳桿5帶動的力桿3與4、力桿29與30,加上由力桿30驅動的斜桿39與使斜桿被推簧板20壓仍運動省力的輪35。這些零部件通過以下方式驅動曲軸19,使之轉動,輸出能量。即(1)力桿4端部用栓72與銷固聯的小接頭73當力桿3與4由傳桿5帶動于圖2中向左行走至曲軸19上短桿40也帶動力桿4轉到使二力桿3與4成一直線且此直線不穿過曲軸19軸線時,與曲軸19上短桿40接觸,并因傳桿5繼續驅二力桿3與4左行,小接頭73拉短桿40使曲軸19左旋轉動少許。這里,力桿3與4成一直線時,增力趨于無窮大,于二力桿3與4鉸接點僅微力推即可帶動曲軸19轉動時輸出力趨于無窮力,這即意味著力簧41給出的力經此裝置作用后,有可能被放大至無窮大。在朱景梓主編的《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高校教材中以及《現代機構手冊》(孟憲源編)與其它的現有技術資料中均給出了該增力趨于無窮大的機構或應用裝置。(2)、力桿11、12與力桿3、4不同處為,其鉸接點由傳桿69推動,力桿12與曲軸19上短桿74接觸,并且,當曲軸19上短桿74帶動力桿12運行至圖2中位置時,因牽輪板9牽傳桿69,使力桿11、12鉸接點向左行,而使力桿12壓短桿74使曲軸19轉,力桿11、12向左行至一直線時,也增力趨于無窮大。(3)力桿29與30于圖2中成一直線位置,所以增力趨于無窮大,由牽輪板9用微力即可經傳桿5驅動之,使力桿30上拉板36,進而經輪37驅斜桿39壓推簧板20。
本子例由多套增力機構依次達到增力趨于無窮大,互相補償當增力趨于無窮大之后機構增力的衰減,并且,將走輪43設于被力簧41牽下行的初始因走輪直徑、淬火件滾動而產生的高數值增力補償驅動各件初始運動較沉重,均為補償法。
注各圖只表達出18套能量增升裝置中的一套,即圖1中同步帶輪23右側,飛輪18左側之間所夾部分,其余的17套,除各推簧板20均勻排布于曲軸19周圍,凸輪6均勻排布于凸輪軸15周圍360度圓周上外,各套裝置的零部件形狀尺寸相同,空間布置方面隨圖12中各桿40與桿74位置的變化而改變。圖中省略了此17套裝置的詳細表達。
簡單估算設圖2中被拉伸開的簧41在釋放時產生300克力。由于18套能量增升裝置是有次序的先后各自驅動曲軸19轉20度。各套裝置中的3次增力趨于無窮大力在驅動曲軸19時是間隔曲軸轉20/3≈7度,此時為各機構的增力劣勢,由于各機構處于增力劣勢時,恰有另一機構處于最佳的增力無窮大,所以,各套裝置的增力劣勢為曲軸轉動約3.5度時,因20/3.5≈6,如設圖2中的β角為30度,各機構增力劣勢時,β≈30÷6=5度。當β=10度時各增力機構增力300ctg10=1680克。因圖2中走輪43驅曲軸轉20度后,又有另一走輪驅曲軸,sin20≈0.34,由牽輪板9與走輪43,輪33利用滾動摩擦與牽輪板9與水平線夾角實現二次增力,劣勢時的增力約1680/0.34≈5千克。又力桿30驅動板36,經輪37壓斜桿39向圖左方轉時,曲軸上推簧板20的下端被斜桿39壓,進而由推簧板20推動曲軸19,可提高增力倍數,估算為2倍。(因為斜桿是被輪37滾動壓轉)可視為第3次增力,如將斜桿39增力也算在內,(顯然此處動力臂值也較大)即有5×2=10千克(因為對力桿29,30組成的增力機構是第3次疊加增力)增力倍數10000/300≈30倍。
由簧41收縮時的加速與取β角為10度,而不是5度估算,加上飛輪動能可補償簧收縮時力的衰減。
由于上述裝置是不變速增力的,而且當裝置增力趨于無窮大時,驅動曲軸的力仍有確定的力臂值,不是力臂趨于無窮小,上述裝置為能量增升裝置,且能量增升間歇趨于無窮大。
二、自補充恒定運行所需的能量由于曲軸上的推簧板20隨曲軸19右旋轉動時,推適應桿26,將驅動能量增升裝置的簧41又向上推,使簧被拉伸形變,使之產生恢復力。(此情況將擺壓驅推簧板20的斜桿39改為滑動摩擦驅動推簧板20,即由力桿30直接拉斜桿直線往返。另外推簧板20也改為圖2中雙點劃線所示的近似直線形狀)當推簧板20隨曲軸轉,而脫離適應桿26時,簧41因不再有阻擋,而向下恢復原形并牽引適應桿26與牽輪板9使上述能量增升裝置運動,使曲軸19運轉。當然,也可以是推簧板20將適應桿26推上去后,由鎖軸7擋住,適當的時刻由凸輪6推鎖軸圖2中向右運動,使適應桿26上小輪27不被檔,桿26被簧41牽下行。推簧板20轉動時又推適應桿26向上,使掛適應桿26上的力簧41又被拉伸。而適應桿26走至圖2中位置時,桿26上的小輪27推鎖軸7斜端頭使鎖軸7右行,小輪27越過鎖軸7后被有壓簧復位的鎖軸7擋住,處于圖2示位置。
曲軸19與推簧板20作為能量傳遞件,使本力源實現了能量消耗自補充恒定運行。
自補充需力估算已設每個簧41形變到位時,產生300克恢復力,因每時刻18個簧,有一半要被驅形變,需力比300×18/2=2700克少,而推簧板20推簧端距曲軸19軸線的距離比適應桿26推動的輪43邊緣距曲軸19的軸線距離略遠,所以推簧板推簧力估為2700克×1.5≈4000克。設各套能量增升裝置機械效率為0.7,即增力至10千克,機損后為10×0.7=7千克,所以可自補充運行所需能量且可外帶負載約7000-4000克。
三、有次序的施加動力與不間斷循環工作參圖3,圖14。人手轉可取下把手66使輪47上孔m與指示符γ相對時,18個推簧板20中的第一個,即各圖中所示的推簧板20處于各圖所示位置,而第一套能量增升裝置也恰于各圖示位置。(這可由組裝時后插入輪47實現。)再將可取下把手65轉動,使同步輪62轉至圖14中把手65與指示角δ相對位置(此位置恰是圖2中凸輪軸15所在的位置),因同步輪62所帶動的固有18個形狀尺寸相同的凸輪6的凸輪軸15上的18個凸輪6,與18套增力裝置中的18個力桿4、18個力桿12各自驅動的曲軸19上的18個短桿40與短桿74,在空間布置上與18個推簧板20的布置相同,是18個凸輪6均勻排布于凸輪軸15周圍360度圓周上,兩兩相隔20度,而18個短桿40與18個短桿74也是均勻排布于曲軸19周圍360度圓周上,兩兩相隔20度,如圖12與13所示,所以,圖14所示的凸輪軸15的位置即是圖2中凸輪軸15位置時,將圖3中的緊急叉1左推,使輪63可推輪62后,轉把手65,使凸輪軸15轉,圖2中的凸輪6推鎖軸7右行,不擋適應桿26上的小輪27,圖2中的力簧41牽適應桿26與牽輪板9下行,使圖2中裝置運行,驅動曲軸19轉一個角度,曲軸19轉,即使圖3中同步帶輪23轉,經輪63、輪62又驅凸輪軸15轉一個角度,使凸輪軸15上的第2個凸輪6,驅動相對第二套能量增升裝置的第2號鎖軸7右行,使第2號力簧41釋放,牽第2套能量增升裝置,驅動曲軸19又轉一個角度,又經同步帶輪23,輪63,輪62,使凸輪軸15轉一個角度,釋放下一個力簧41,下一套能量增升裝置又被下一個力簧驅動。由于曲軸19轉動時,固于其上的推簧板20將各釋放下行的各力簧41又推上去,并由鎖軸7鎖住,凸輪6與短桿40、74均是前一個被驅運行后,下一個又被驅動,整機即是不間斷循環工作。(對于不設凸輪軸15與鎖軸7,凸輪6的機型,其循環運動由各推簧板20有次序推各簧41被拉伸又自行落下實現。)四、使用人控制與使用方法本機可以是推簧板20推適應桿26使簧41拉伸,當推簧板20脫離適應桿26對,簧41即釋放恢復力,驅動曲軸,也可設圖2中的鎖軸7凸輪軸15等控制件,控制簧41的釋放。
整機設有由人控制起動,細調速,粗調速(均可開機與制動),緊急鎖四個操作裝置。
本機由使用人操作的方法是(1)手轉圖4給出的把手71,經錐輪70與可驅上下移螺旋34的輪,以及簧91牽力桿90、左轉板59、傳軸54、轉板53、球頭桿52、帶動壓槽76與輪77、并經左轉板59、介板84壓左轉槽86、輪87,可調輪77、87對飛輪18的壓力,即調摩擦阻力微調輸出力矩的大小并輔助實現無級調速、防飛車與控制緩起動、以及制動飛輪18。(2)手轉把手67,經輪68與螺旋驅限位板42上下行,以限定輪43下行的行程,實現粗調輪輸出力大小,防飛車與緩起動,無級調速與制動。(3)使用人手握緊急叉把手1,緊急時將叉1右推于圖1中所示位置,使驅鎖軸7的凸輪軸15的動力傳動件輪62與輪63分離,可防事故。(4)起動時,先轉把手71,使小輪離開飛輪18,再轉把手67,使輪68驅螺旋限位板42下行,然后轉圖3示把手65,提供當起動困難時,人的輔助起動。起動前,使用人可轉搖柄66幾周,使曲軸19轉,從而將各力簧41拉伸形變并由鎖軸7鎖住。
五、其它問題1、平衡,曲軸19上有類似現有發動機曲軸上的平衡塊。2、潤滑、散熱對于輕載,可用自潤滑。機架16側壁有孔散熱,也可設風扇風冷。對于重載,可用稀油潤滑,芯捻28將油底殼22內的油吸上并與力桿3、11、29接觸。芯捻48是為整機立式使用時,從圖3左側的雙點劃線示油池46中吸油。本裝置也可水冷,圖1中軸瓦下方的半圓形水道21接機架16外水管,由電機或是從曲軸19輸出軸處設傳動件,驅水管內螺旋漿轉,使水內外流動散熱。3、制造各部分均取現有技術制造。4、組裝首先曲軸19上各件組裝好,將曲框17、飛輪18到位后,曲軸19的花健端穿過圖1中機架16右側已壓入軸承的孔中,再將左側壓入軸承的端框24套曲軸19左端,用細棒從機架16側縫中將芯捻28推入油底殼22內。對二走輪槽10內各件,是先入槽,再將槽10固機架上。
六、演變1、使整機的能量增升裝置多于18套,且當整機設360套增力裝置,實現一套增升裝置動作一次曲軸轉一度時有多次無窮大力的作用,整機的零部件種類變化不大,與現代發動機相比,零件數也不算多,而整機將輸入能量增升至恒無窮大已接近定論(既使曲軸19轉速比較低)即機械做功逼近最佳,能量增升逼近最佳,此時已接近可不計機械損失,且自給動力恒定運行已無可置疑。2、適當增加飛輪質量,利用趨于無窮大時刻的高動力,提高輸出的動能值。3、適當提高曲軸轉速。4、將一套能量增升裝置再嵌套另一套。5、增加走輪43的直徑,提高滾動摩擦件的硬度,用噴稀油潤滑,并且用較多的走輪43與板9驅動曲軸,也可由全走輪43互相補償下行時的力衰減,由一走輪43稍微下行,曲軸微轉稍許,又有另一走輪43下行,后者補償前者。平衡式FR=Nδ中的δ=0.001cm,當N=5千克時,如R=5cm,有F=0.001千克,增力約5/0.001=5000倍。而如取輪半徑R=10cm,即有增力一萬倍。
七、自動控制力源也可以設自動控制裝置,實現自動控制。自動控制裝置多種多樣,可是機械裝置,也可是電裝置,或二者的綜合。一般電裝置設有電源供電或本機發電供電。圖14中的計算機75示本例力源用計算機控制。所用機為單板機,其詳細的電路圖,整機結構安排、健盤,均不再詳細給出,僅給出系統框圖70與接口板電路圖71。圖18中給出的兩層板的上層為繼電器97,采用通用繼電器,下層板為接口線路上的其它元件。單板機75與接口部分分設二處如圖18示,采用屏蔽線傳給信號。用二電源分別供電,由光電元件實現主機與接口部分的通訊,又將二者隔離開,圖71中示有一個輸入接線,多個輸出信息接線。
本力源用單板機為TP801單板機,其操作按通行方法,不另敘述。本力源采用自動控制時,二手柄67與71以及錐輪68、70與其相應驅動的錐輪均拆除,而輪68、70驅動的錐輪帶動的螺旋均改為長螺旋25與32,且設力源頂部的電機8、13,由這些電機經輪系驅螺旋25與32。本力源的自控過程是由中樞給起動電機2通電,經輪系使凸輪軸15被驅動,同時驅檢測輪47,由輪47上的孔m使發光元件49與光敏元件45組成的光電開關給中樞信號,如啟動后定時達仍無光電信號輸入,中樞即給電鈴98通電、報警。如有信號輸入,即正常啟動。隨后的光電開關單位時間內輸入中樞的電脈沖數與所需曲軸19轉數相對的光電開關應當輸入的脈沖數的上下限值比較,如發現越限,由中樞控繼電器97通電給調節電機13通電,使電機正或倒轉,從而經螺旋32拉動簧91上或下行,使力桿90推轉板59、53,經槽76、86使小輪77、87壓飛輪18以調速。也可給起動步進電機2始終通電,調起動電機轉速實現調速,制動。另一個驅螺旋25的電機8通電后,驅限位板42上下行,限走輪43行程,調速或制動。
也可用模糊控制,多用于要求較高場所,例如,當力源用于運載工具上作為發動機時,可將日立公司研制的模糊控制地鐵機車自動運轉系統的站間定速行駛控制規則略加修改,用于此處。當然,對于大型機,控制水冷閥門的開大或開小,也可以。力源的控制裝置是IBM-PC等臺式機也可以。顯然與力源有聯系的裝置,共用力源的控制裝置也可以。
各圖中省略了走線表達。電源供電部分中的過流過壓等保護部分也省略了表達。計算機由機旁自設電池自供電。執行元件由穩壓電源供電。圖中的繼電器,四個是控電機正反轉,一個給電鈴98通電,另一作為機動。結構圖中沒表達步進電機的配套元件。
八、可靠性1、整機各件可拆可換。2、18套能量增升裝置相互獨立設置,且驅動曲軸19的零部件與曲軸為不固定接觸,加上飛輪作用,一般個別零部件故障時,不影響整機運轉。3、零部件單一,易形成標準化與集成制造。
力源可放大或縮小,結構可調整,放大時,其控制元件不放大,縮小時,一般不用同步帶傳動。但其不管怎么改變,都設有一個確定的型號,其長度為1997毫米,作為香港回歸的紀念。
凸輪軸外伸段上的備用輪可作為用電機或其它件控制凸輪,進而控制整機運行速度用。
圖14中雙點劃線所示的二大齒輪79與88表示也可將曲軸取為雙端軸伸,將有光電檢測元件一端的軸伸上固定輪88,將原小齒輪上的搖柄65套上的短把移至此輪88上,并將原一側段有軸的小齒輪64改為雙側均鍛有軸,且將輪79固于此軸上,并將輪63與輪62改為相應的減速傳動,輪79、88組成傳動齒輪付即可代替同步帶傳動。對需力簧41形變后恢復力較大的情況,可取此形式。
如取自動控制,對起動電機2也可改為大功率電機,且也可徑蝸輪蝸桿驅輪47,帶動同步帶或經圖14中雙點劃線所示的齒輪78、79、88帶動曲軸19。
實施例2直軸式。圖23至圖26給出的是簡單直軸式結構圖,采用12套能量增升裝置驅動直軸101。直軸101制造簡,而同一段直軸的不同側設驅動力簧120,可以壓縮整機體積。由圖示,本例是直軸101左側為拉簧,右側為壓簧。每簧仍各驅一套能量增升裝置。顯然,實施例1也可如此排列,以壓縮體積。本例的能量增升原理與例1相近,為3次增力迭加。將力簧120推形變的推簧板107作為被斜桿105壓進而驅動直軸101的零件。自補充能量恒定運行原理同前例1,不另敘述。各圖中也主要表達了一套能量增升裝置(機械做功裝置),其余的省略了表達。12個推簧板107與12個凸輪都是相鄰的間隔360/12=30度,凸輪是均勻的排列于凸輪軸為中心的360度圓周上。推簧板是均勻的排列于直軸101為中心的360度圓周上。
圖23中用有剖面線的一套裝置左側的3套裝置所在槽各表達了該3套裝置的一部分,且表達的這一部分恰是對有剖面線的這一套裝置于圖23中表達上的補充。
組裝;先將力桿102、103、搖桿113、輪112、力簧120斜桿105轉板114、壓輪115、小簧116固于托板108上,再將托板108插入機架110的槽中,直軸101穿過機架110與托板108上的軸承孔以及各推簧板107后,將各埋入銷由鑷子夾持從圖24示機架110兩側孔放入到位。本機放大并負載較高時,推簧板107可改為與實施例1相同的結構,由健驅動。負載高時推簧板107用金屬材料較好。
本例如也取自動控制,可將實施例1的光電檢測元件改用于圖26中大輪孔m5檢測,其它自控制設施可原樣移于本機,圖26中大輪122由直軸101驅動,小輪121與圖3中的齒輪47同軸,本例省略了齒輪63、62與緊急叉1的表達。
實施例3綜合式。包括四個子例。圖28給出將現有的熱機改為綜合有能量增升裝置的結構圖。活塞136、連桿137、輪144與搖桿142、力桿140、141組成的力源與前例中的相類似,此處也可取多套這樣的力源迭加。圖28是現有熱機的氣缸形變后的原理簡圖,此處改裝的是四行程多缸發動機,將原機的各氣缸中曲柄連桿由能量增升裝置代替。圖28中只表達了一個氣缸,其余的省略表達。
改裝后的發動機的工作方式、工作循環次序與現有的發動機相同,不另敘述,氣缸體,油底殼等有形狀、尺寸或材料上的改動。曲軸有位置上的移動。整個發動機的燃料系、潤滑系、冷卻系等各個部分基本保留,只是位置調整,裝置結構、材料尺寸的調整,不再給詳圖。圖28中a點的位置可據需要調整,設定較大接觸面積,提高承載力。此處與汽車發動機相同,也設有飛輪,以飛輪慣性力平衡運動件慣性力,圖中省略了飛輪的表達。由于各汽缸仍是依次點火,所以,各氣缸中的連桿137是依次下行,各缸中的搖桿142,以及力桿140、141相互間位置上不同。
取圖28示結構時,氣缸下加長的一段槽145承載較高,此段槽145除有筋板,還內襯有淬火鋼板,以提高耐摩與承載力。推板143由曲軸139帶動,推連桿137將輪144與連桿137以及活塞136又推上去,并在推上去后,推板143脫離連桿137,此時,可控制點火。由活塞136推連桿137、搖桿142,帶動力桿140、141壓曲軸139轉。推板可用承載較高材料制造。與一般汽車發動機相比,本機尺寸較大。
圖27是水力或風力、火力、太陽能或電動,也可是核能等推動的軸132、曲柄131、桿130,搖桿134,力桿135組成的力源,可直接帶動生產機械。也可由此力源的連桿130再驅圖32中的搖桿,經力源驅發電機,即圖27中的軸132可是水輪機或汽輪機等驅動發電機的軸。
據圖28的簡單估算國產東風牌EQ-140型運載車發動機10cm直徑的氣缸橫截面積為πr2=π52cm2,燃油爆炸力產生壓強高值為50kg/cm2,點火時產生爆炸力約π52×50≈4000千克,改為有能量增升裝置的本實施例后,圖28中的ξ角為10度時增力約5.7倍,4000/5.7≈710千克,設搖桿由點火爆炸力推動的初始位置為水平的雙點劃線所示位置,可使推動搖桿下行僅微力,當搖桿行至中途,整個力源的能量增升作用處于劣勢。此時搖桿與水平線夾角約20度。搖桿偏角與走輪滾動增力約710/sin20≈710/0.34≈210千克,即此時用氣缸燃油爆炸力不須是4000kg,而是210kg。這意味著燃油大減,壓縮沖程負載也降,噪聲的大幅度下降。裝置排放廢氣,已可設吸收裝置,實現基本消滅。
顯然,用電動機的軸代替圖32中的前級力源的輸出軸,用圖32中的能量增升裝置驅圖28中的活塞或驅圖32中后級的多級力源串起組成的力源,代替車輛發動機,由汽車發電機經蓄電池供電,可使運載工具完全不用燃料。不僅無環境污染,且裝置簡。
此情況對于東風車6缸發動機可能仍需另設供電電池,對于氣缸多的發動機,由于會出現與實施例1相同的能量增升裝置增加即圖28中的ξ角減小,從而能量增升值增加現象,從而形成發電自給,能量消耗自補充的第一永動機,但不論是哪種情況,內燃機繁雜的燃油系,冷卻系等因燃油而設的裝置,都將省略,且此處的電動機,也不是現行電動車用的大功率電機而是小功率電機,省電。
本實施例涉及到的各種水力、風力、太陽能等綜合式力源的起、停、調速,均可由控制原動機實現。
圖30是另一種設有能量增升裝置的內燃機原理圖。該處的推板有著防連桿過行程的作用。
雖然本例的子例顯示仍有熱能或風能,太陽能等的加入,但此處由能量增升裝置將輸入的能量增倍的數值遠遠超過輸入的能量,這由上述估算可以看出,4000/210≈20倍,是能量增升裝置增升的能量為主,輸入的能量為輔,與現有技術相比,有能量增升裝置已使動力裝置產生了質的飛躍,它將任一種輸入的低值能量,變成了高值的機械能。火力發電廠、水力發電站以及核能、太陽能、風能等動力生產部門所用裝置,均可增設能量增升裝置(機械做功裝置),可是設于原動機與發電機之間,或適當的位置,將能源實現質的變換,并增倍。
實施例4串聯式圖32至圖36是多級串聯式力源結構圖。圖示平面上2個實施例1力源串聯而起的串聯式力源。采用了變速輪151、165與164、152。當然也可如圖35所示的不變速。圖35中用1、2、3表示給出三級實施例1串聯,與圖36中用1、2、3、4表示四級實施例2串聯的例子,給出的串聯級數雖多,但其將前后級串起的裝置與圖32至圖34給出的將二級串起的裝置相同,所以均省略了表達,僅給出了換向錐輪167、168。
圖32中前一個力源的輸出軸經輪151輪165、傳軸161,輪164,曲柄152,連桿153,搖桿154,力桿155,156,杠桿157,簧158,驅后一級力源的適應桿26,是杠桿157從圖4適應桿26旁機架16上的孔插入。串聯式力源將后級的力簧41與推簧板20以及鎖軸,小輪,凸輪、傳動帶、帶輪等均省略。只是前后二力源的結構相同時,后者的制造材料或尺寸使后者比前者負載高。當然也可是一個機上迭加多個增力裝置,級級串聯,前者驅后者。力源的輸出軸均可再經曲柄再驅另一個力源,如此鏈接,幾級以后,可使末級輸出軸的輸出功率更高,當然也可經帶或其它件傳動實現一個力源帶動多個力源。
顯然,串聯可是任一種相同的,也可是幾種不同的多個能量增升裝置或力源的串聯。串聯時可變速。
串聯式力源可用最初一級的控制部分,由人控制或控制裝置控制起動,調速,緊急應對。對于用電動機、熱機或水輪機,汽輪機作為第一級輸入動力的,即不用實施例1的力簧。起動、調速、緊急應對可對輸入動力裝置控制,當然也可對后幾級設自動控制裝置。
串聯式的自補給能量不間斷運行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同實施例1,將簧釋放后又由本裝置將簧驅動形變,也可以由輸出動力部分驅動發電機發電轉驅電動機,由電動機軸驅最初一級力源,也可是由輸出部分驅帶輪轉驅第一級力源等等。
串聯后的能量增升倍數因為聯系前后級的裝置也是能量增升裝置,即圖3 2中所示裝置也是力源,其可補償傳動損失。這里,18套圖32示裝置各自驅后一力源的18個相應適應桿26的下行時仍是有次序的,前后兩套裝置將各自驅動的適應桿26驅動時,后一套裝置是在前一套裝置將走輪43驅下行,使板9與水平線夾20度角時驅該套內的走輪開始下行。即18套裝置工作間隔角為20度。
許多力源串聯起或并聯起時,可加有其它動力,可以是單純的串或并,也可是串并結合。從串或并聯的力源群中輸出動力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末級輸出,也可是中部任一級輸出。
前后力源之間的運動件的潤滑可是稠油潤滑或滴油潤滑,低載可是自潤滑。前后力源本身的潤滑同例1。
二級自補給動力運行可同實施例1,由第1級力源本身將力簧形變。也可是由末級力源輸出力再反饋至第1級力源,將各簧形變,增力高,串兩級即可使初級力簧給出的力放大30×30=900倍前損失少。如用圖32所示裝置于后級力源輸出軸處,再驅第一級的的各簧,還可進一步提高能量增值。圖中前級向后級的傳遞裝置可為末級驅初級時裝置。
組裝先將大槽163上各件組裝好,并將圖4示開有側槽的后一個力源,由螺栓等聯接件與大槽相固聯,再用栓將大槽163由底板162與前級力源相固聯,再將堵頭小框166,錐輪151,165到位。
圖32中用雙點劃線表達的推桿159與杠桿160由力桿156推動時,是將初級的適應桿26推上去,從而將初級設有的力簧41形變。對于這種返回驅初級力簧41的,在控制上應安排該被推動的簧41須于推該簧的杠桿160的推動適應桿半圓端下擺行程終點時釋放,以防其止擋適應桿。圖4的適應桿26處的雙點劃線是杠桿160。
控制得當,串聯式不一定必須有力簧,由后級驅初級也可。并且串聯式多級同時調速或制動也可以。
實施例5,觸發選代式。圖37至圖54是本例的各結構圖,本例中給出了4個子例。
圖37至圖42與圖48至54是第一子例的結構圖。本例設有相同的8套能量增升裝置(機械做功裝置),各套由曲柄178、連桿176、搖桿175,力桿181、188組成。圖37中只給出了一套這樣的裝置,其余的省略,沒畫出。
圖44是數字電路元件觸發器的電路圖,由二或非門組成,本例與其原理類似,故名“觸發”。
本例自供給能量不斷運行的原理人握圖37中的把手183使曲軸轉起后,圖39所示的8套能量增升裝置中的兩兩相隔360/8=45度的連桿74即依次推動本套裝置中的搖桿175、走輪177、力桿181、188,由圖38中的實線位置,走向雙點劃線所示的位置,或是由雙點劃線位置向實線所示位置運動。類似前面的估算,各套能量增升裝置可將輸入的能量增升10倍左右,圖38中用雙點劃線示大輪172驅牙嵌輪171,而牙嵌輪171經圖中的傳軸174驅中間輪185與曲柄178,再驅連桿176,當曲軸180不驅外設備,即整機不帶外負載時,如人手搖把手183,經輪172帶動曲軸180,輸入能量使圖38中的連桿176產生1千克力,經能量增升裝置即上升至約10千克,8套裝置中僅4套中的連桿是處于推動搖桿175使力桿181驅動曲軸的工作狀態,需消耗能量。4個連桿176如均是需1千克力,接近4千克。連桿176作用力經力桿181曲軸180輪171輪184與186、曲柄178、185傳至另一連桿的傳動效率,設為0.6,增升的能量為0.6×10=6千克,大于需輸入的能量,加上增力趨于無窮大使飛輪貯能,整機的自給能量運行即是確定的。本例與前例不同處是它沒有隔離性質的能量傳遞件,例如力簧。而是能量輸入被增升后,又經大輪172、牙嵌輪171,傳軸174等傳給曲柄178、連桿176,使被增升的能量又被增升,不斷翻轉,類似觸發器。只要巧妙安排,可使輸入的能量不斷迭代,翻轉一次,迭代一倍,能量增升的極限是裝置的承載極限,可與核能相比美。
顯然,如將能量增升裝置增至12套或更多,本例也可逼近能量增升最佳——時時有無窮大力的輸出!能量迭代增升方式本例的能量增升方式多種多樣。
1、升速增力偏心連桿機構與力桿181、182變力作用,使曲軸不斷加速。速度的上升即是輸出動能的增升。
2、漸漸掛上負載。
3、高動力拖動后,掛上負載同時拖動機脫離。
4、串聯多個,然后末級向初級翻轉,構成閉環傳輸。
限于篇幅,不再列舉。
控制1、起動圖中雙點劃線所示搖把183是設立給人手起動用。搖大輪172使飛輪179轉動而具有動能。人握把手,可轉曲軸180多轉后將搖把183脫離大輪172。2、增力控制閱前述。3、減力調速、防飛車、制動圖52示連桿211搖桿210是將圖38示連桿176搖桿175形變取有導槽,形變成為可脫掛的多個搖桿211或全部搖桿。當圖52示小輪208隨角板209上短桿被連桿211推至右側,壓下行程開關,(注圖中省略表達)使行程開關接通,而此時控制中樞控制繼電器使與行程開關串聯的另一開關接通,從而電磁鐵206線路通電,將小架207上吸,帶動小輪208,角板209沿固定電磁鐵206框槽上行,使角板上短桿沿搖桿210槽子上行,脫離連桿211上的槽子。即使連桿211不再對搖桿210作用力,從而使曲軸180轉速下降。圖54示有兩道走角板209的槽,即有多套這樣的減力裝置。多套同時用,即可迅速制動。如與外負載之間有類似汽車的離合器。可制動時將離合器分離,消除外負載裝置的慣性力。電磁鐵206如斷電,簧205即拉小架207下行,連桿211運行中將簧205上頂少許,使角板209上短桿又進入連桿上槽如圖52示。圖48中將例1中的摩擦飛輪18的小輪77、87改為摩擦板201、202,也是為配合制動。4、緊急應對。圖41、42示人手將定位板190轉離牙嵌191,可另一手壓轉板195,將牙嵌194與牙嵌齒輪171脫離,而使大輪172僅驅牙嵌輪171空轉,不可驅牙嵌194上鍵193帶動傳軸174,從而使曲柄178等備件停轉。5、自動控制與實施例1近似,也可由計算機控制,不另詳述。
對于本例用于初級是實施例1的串聯式機,控制初級的力源。
制造與組裝組裝時先力桿188套入托架182空槽內并銷固定,再搖桿175力桿181套力桿188上,隨后力桿181套放到位的曲軸180上。曲軸180上短桿可以焊固,也可整體鍛出。
托架182上各件與走輪槽173上各件組裝好,然后二部分一齊放入機架。各連桿相隔45度的保證由鍛出的曲軸上的兩兩相隔45度的短桿,套各力桿181時保證。
各1/8輪184由銷穿過,負載過高時,可改用配有自鎖螺母的緊定釘或改為同實施例1的推簧板20相類似的對開齒輪,由鍵聯接驅動,二對開齒輪的固定與推簧板20相同。
緊急轉板組裝時先將牙嵌齒輪171套傳軸174上,鍵193到位,離合牙嵌194套傳軸174上,小托189沿傳軸的軸向套齒輪171與牙嵌194外,堵頭196壓入牙嵌后,點焊外部接觸牙嵌部位。
各件的結構可調,制造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對于負載較高的本機,應將各走輪槽上設托起傳軸的軸承安裝孔,各走輪槽的間隔也應加寬。
也可設類似實施例1的東冷散熱通道。
圖43示的封閉串聯觸發迭代式,是于前一級輸出軸用前述例4串聯式圖32中的曲柄152鏈桿153中的連桿用于圖38中牽引后級的搖桿。圖38右上方雙點劃線即是該連桿153。第3,第4級也是,所以,僅初級設大齒輪172與各1/8輪184,中間輪185,齒輪186,其它級不設。
對于圖43示又循環至第1級的情況,于第1級設圖52至54示可脫掛搖桿,可脫掛連桿。實現可控。
圖45是第3子例,它與第1子例不同處僅是搖桿與走輪的省略,圖46與圖47是第4子例,由布于框四周的輪200經板199牽曲軸。此處均省略了類似于子例1的大輪172等能量傳遞裝置的表達。
實施例6機械能機器人(廣義機器人)。圖58與59給出的機械能機器人中有串并聯式機械力源演變的實例。圖1的外形圖曾于本人先前有關家用機器人的專利申請文件(申請號96117091.3)中給出。現公開其自給動力以實現無動力花費裝置部分以及部分結構。
本機器人用了兩個力源。由螺栓等聯接件固定于托架上,是作為機器人的動力源,即機器人上設有能量增升裝置(機械做功裝置)與能量傳遞件。當然,力源作為機器人的其它使用也可以,例如,改用電動機固托架上為動力源,而力源僅作為切換執行件。圖55至57給出了小臂上的力源的內部結構,圖57中用1、2、3示力源由2個觸發迭代式加初級的一個補償迭加式力源串聯而成,圖中省略了所有的與圖32相同一的將前后級串起的裝置的表達。圖55中的3個傳動輪221由起動電機223驅動,實現啟停、調速控制。圖60至61所給力源也是3級串聯,于圖59上方用,1、2、3表示。圖中也省略了與圖32所給前后級之間裝置相同的部分的表達。此力源前2級是補償迭加式,第3級是觸發迭代式,起動電機244與調節電機245均由計算機控制。
二對開半圓板227將錐輪牙嵌226懸掛起又不妨其轉動。可移動的二對開半圓板230移動時夾持離合牙嵌229動作。
二側電磁鐵225任一個驅其同側的離合牙嵌229與牙嵌錐輪226接合后,計算機控制力源內的起動步進電機244運轉,使力源起動并經輪240、226與傳軸232帶動機器人大臂轉動至指定角度后,電磁鐵237、225先后動作,后者是斷電,由恢復簧231驅離合牙嵌229與錐輪牙嵌226分離,前者是通電驅力桿238運動,經杠桿239壓抱閘塊與同蝸輪同軸的摩擦輪接合后,經與蝸桿同軸的輪與固于大臂轉軸上的大輪240,鎖住大臂。小臂上力源驅錐輪235繞固定于大臂上的錐輪236轉,實現小臂的擺動。
小臂力源取可雙向轉的力源,換向參說明書附圖第3頁的增補圖,由電磁件驅叉123往返,(取下固定栓)可實現輸出軸轉動的換向。將大臂轉并定于某個位置,加上小臂擺動的二自由度機器人,于手部固定噴槍,已可對運動中的零件噴漆,代替人的此項工作。
此處僅述一種機器人,當然,力源設于任一種機器人上都可以作為動力源或切換裝置。
本例說明串并聯式機械力源的演變是無窮的。圖中用雙點劃線給出的仿人7自由度臂與仿人21自由度5指手,即28個自由度的仿人手臂結構將于后公開。(草圖整理需時間)實施例7電磁式圖31是本例主圖,圖62至69中給出圖31中左方力源的2子例,圖62至66是第1例,圖66中用“1、2……5、6、7”表示本子例由7個力源串聯而成。電動機273經圖64所示的減速部分驅長軸250帶動與圖32相同的串前后級裝置(圖中省略了表達),使第1級力源運行。而第1、2、3、4級均是用輸出軸,驅帶或鏈傳動部分,也經與圖32相同的串起前后級裝置驅動下一級。僅將圖32中的錐輪換向傳動改為此處的帶或鏈傳動。圖66中每個帶或鏈輪旁的輪都是曲柄。
前幾級力源可是觸發迭代式,也可是補償迭加式,或二者綜合,第6、7級全為觸發迭代式。圖62示第6至第7級的能量傳遞部分。第6級輸出軸,經輪263輪264帶動中段是橢圓截面的傳軸271驅動兩兩相隔45度的8個曲柄261上的8個連桿259,驅8個搖桿256帶動8付增力桿254、255依次到達增力無窮大,圖66中僅給出簡化的搖桿256,其余省略沒畫出。第5向第6級的傳動與第6向第7級的傳動類似,參圖63、66。
圖中電動機273如取轉速3000rpm,單相或3相或直流,功率1KW,經傳遞效率η=0.9的減速系后,降速為120rpm減速系輸出力矩為T=9550×(P/n)η=9550×(1/120)×0.9≈80(N·m)=800kg cm。由此驅動50個各負載1kg cm或2kg cm阻力矩的圖32中所示的曲柄152連桿153力桿155、156裝置,可留有足夠的力儲備。此處設電機273經圖32所示的曲柄連桿、力桿驅動初級中的適應桿26帶動牽輪板9。或經圖32所示的曲柄連桿作為圖38上方的雙點劃線所示的連桿驅搖桿175時,均類似實施例1,使曲軸轉動的力臂,設為約1cm。驅動力取1kg。
據前例1與例4、例5,考慮各級機械傳動損失后,各級能量增升裝置可將輸入力增升約10倍左右。圖中于第4第5級間設加速3倍的加速輪,第5第6級之間設加速10倍的加速輪,如初級輸出軸轉速為120rpm,第6級輸出軸即為3600rpm,而初級輸入為1kgcm力矩,輸出可為10kgcm,據例1估算,此處第2級力源軸輸出約100kgcm,第3級輸出約1000kgcm,第4級時加速3倍,力由增10倍降為約增3倍輸出,為3000kgcm至第5級輸出時加速10倍抵消增力的10倍,傳動效率取0.5,加速輪第1級負載仍是增了10倍的力,按30000kgcm的負載校算,至第6級輸出時不加速,增力約10倍為3000×0.5×10=15000kgcm,又此時驅曲軸力臂增為10cm以上,第7級輸出15000×100×0.5=750000kgcm=7500kgm左右。因為輸出軸如降為120rpm的轉速,輸出力將上升為7500kgm×3600/120=225000kgm,考慮加速裝置效率約0.9,225000×0.9=199000kgm是80Nm≈8kgm的約19000/8≈24000倍,是所用1KW電動機運行所需能量的24000倍,用這些能量驅圖31中的發電機發電,足以供應圖62中的電動機273運行所需電量,使圖62所示整個裝置自供給能量運行。以上估算中將前后級力源傳遞時的機械損失由圖32所示的能量增升裝置補償。但是,第5向第6級與第6向第7級之間沒設,所以取傳遞效率為0.5。
本例所用給電動機供電的發電機可以是圖31示的轉速較高的同步發電機,例如汽輪發電機。也可是轉速較低的,例如水輪發電機。如用汽輪發電機,也可增加速器,如用水輪發電機,可坐于水輪發電機的下方,驅動水輪發電機的靠背輪。圖31中,聯軸筒148將力源146與發電機聯起。圖中右下方交待了發電機組成零部件,圖中箭頭示風冷走風方向,勵磁機22與發電機配套。圖中沒表達變電部分,可用現有技術,配套得當,發電機可直接給電動機供電。圖中給出的不靠近中部的穿出機框的軸,可據需要定取舍。
組裝;用寬度小于機框下部開口寬度的墊板托最底部的第6級力源,由下向上各部分都組裝好后,將機框推套上,電動機部分組裝好。長傳軸250與減速輪274對接。
電磁式使控制整個裝置變速起停改為控制初始力源電動機,整個系統的初始力源既不是彈性件形變貯能,也不是飛輪起轉后的貯能,而是電方。
圖62與66中用雙點劃線示經傳動件251、252可將末級輸出又轉傳返回初級,驅動由電動機273經減速系驅動的長軸250的另一種結構,這使電動機273可間歇通電,或僅是初始觸發或是防止負載波動,可基本不用電,顯示出第一永動機的可行性!當本例的機械力源取為較大型裝置時,例如其按比例1比50放大,可將機框結構改變,各部結構也可調整。當然本例如縮小,其結構也可調整。但不管怎么調整,它都有一個型號采用確定的尺寸1997毫米長,1997毫米高,這是為慶祝香港回歸而確定的紀念尺寸。
圖67至圖69是全用觸發式力源串聯的高速電磁式力源。
圖中示電動機281取用3000rpm,3KW單相交流或3相交流(或直流)電機,即T=9550×(P/n)n=9550×(3/3000)×0.9=8.5 Nm=850Ncm=85Kgcm由此驅動50個1Kgcm阻力矩的裝置,仍留有儲備。此子例的電動機281經不變速輪驅長軸時不減速。
各圖中顯示,前級對后級的傳遞上,可用帶傳動,也可用輪傳動等其它形式。圖69中有“1、2……8、9”示本力源由9個觸發式力源串起。
本子例所給力源也可是圖31中左方的力源。即本例所給圖是圖31中力源的另一種結構圖。
圖中各力源除機框有形狀上的微少變動,其余部分與觸發式力源的結構基本相同,所以圖中只對末級力源以機構運動簡圖給出連桿287搖桿284與力桿285,其余各級僅給出長傳軸與其驅動輪,以及各長傳軸上的各輪驅動的曲柄。末級曲柄286端面上鍛出軸推動套于軸上的連桿287。
本例用觸發式力源時,不用圖52至圖54的觸發式單機控制裝置,而是控制電動機281。例如,由使用人或沒自動控制裝置控制電動機281轉速,也即控制初始力源的輸入力。人可手轉類似控電風扇的電抗器,使電動機降壓降速。自動控制可用現有的馬達控制系統實現。(參潘新民編著的《計算機控制》或其它有關技術文獻。
各圖的機框沒給剖面線,表示機框為夾層機框,其中可有流動的水,機框上開的散熱孔也省略了表達。風扇283是冷卻用。各圖較圖31中力源尺寸略有放大。
初級力源也可設有小飛輪。為控制初級電動機配合用。
顯然,本例中各力源的串聯方式多種多樣,中轉件也是多種多樣,例如可取凸輪代替圖中的曲柄推有復位簧的搖桿。整個裝置不為尺寸限定,例如可取圖示裝置是比例1比50或其它比例作圖,圖中大曲柄連桿的托起裝置即可為多種形式。初始電動機的功率也可調太于3千瓦。串聯的力源可多于10極。
本例既是力源的實施例,同時也是發電機組。圖31中省略了變電部分的表達,可取現有技術。如采用230V的同步發電機,可以直接對220V單相交流電動機273或281供電。
前述各例也可變為直線往復或擺動往復。能量增升裝置,或整個力源的結構的變化是無窮的,圖20、圖22用機構運動簡圖簡化給出了另兩個結構,圖20中的彈簧是壓簧,棘輪軸是直軸,為輸出軸。圖22中的傳軸100轉驅另3付力桿。其它的可能的結構不再給出,可用計算機推理出機械力源的多數可能結構。
以下給出走動式裝置實施例實施例1機械能運載車。圖73是本例第1子例,是一種既可載貨,也可載人的自主運載車。一般用于非緊急運輸。圖中雙點劃線表達的是使用相同車底盤的無上蓋運輸車。雙點劃線表達的方向盤1示無上蓋車也可由人駕駛。本車運行所需能量由前述機械力源提供,機械力源15固于車架14前部。當然也可是由機械力源拖動發電機發電,類太陽能汽車,經電動機驅動或經輸電線路傳至車上,類似電公共汽車,間接的給運載車提供運行所需能量。圖73所給車上的機械力源15可是一個,也可是多個。機械力源15經圖77中的突緣叉23與傳動軸9相聯。突緣叉23與現有車輛上的突緣叉相同,與力源軸上的凸緣之間也是螺栓聯接,圖中簡略了表達。風扇24起散熱作用。此處力源15取與前述機械力源例7第1或第2子例相同,圖中不再表達力源15的詳細結構。力源中的電動機不一定是1KW或3KW,可為小電動機,力源也可是10個以上串聯。
由圖73中可見,機械力源15的軸與萬向傳動軸9相聯后,軸9直接驅動車后橋部分。即本子例省略了圖80中所示的現有車輛的離合器、變速器。由擴展了接口與存貯器的圖70所示的自控裝置控制力源15第1級中的驅動電動機的起、停、變速,實現機械力源的變速與起停,從而實現整個車輛的起、停、變速。對于交流電動機與圖115交流電機調速器,不可由電池供電,須設逆變器或人力起動力源后,由現有的車用交流發電機,經機械力源驅動供電,如圖72示。圖中開關K接通,即可從插座2取出交流電,圖73中給出了電池10,省略了交流發電機的表達。發電機可參考圖78。圖73中電池10即是圖115中開關K1線路上的電池。無發電機時,K1線路上可以增設可調分壓器,從而改電動機電壓,調節電動機轉速。如所用串式機械力源不是電磁式,而是第1級中有彈簧,可以用力源實施例1的控制方法,設搖把與緊急叉,由駕駛人直接操縱。如力源實施例1所述。此處所用的前述機械力源例7中電動機改為了小功率直流電動機,從而使圖115與圖116調速器均可對電動機調速。使用圖116的交流調速器時,力源中的電動機用小交流電動機,例如風扇電機。用圖115、117示調速器時,力源15中的電動機用直流電動機。用交流電動機時,可以是使用人手轉電動機軸(增搖把后),起動力源;用直流電動機時,可是將圖115中的開關K1接通,待力源起動后再將開關K1切斷。對于自動控制的車輛,圖116中的調速開關6與圖115中的變阻器R均由人轉動,調節旋鈕實現調節,圖73的面板4上有旋鈕4′,使用人轉旋鈕4′于某個位置上,車上計算機據此位置輸入中樞的信息,決定從存貯器的相應單元中,取調速器所定該位置相對的力源轉速允許上下限值,使力源按此速度運轉,也即車輛按此速度運轉。圖70示計算機是經圖71示的繼電器切變電機線路使圖112中的電機123正或倒轉,將圖112中的調速器126的旋鈕驅動。該調速器既可是圖116示的市售電風扇調速器,也可是圖115市售有旋鈕的可變電阻,據力源中電動機是交流電動機還是直流電動機定。對于圖73中雙點劃線示人駕駛車,旋鈕4′設于駕駛室中,參閱圖90與91中的旋鈕13。本子例著重于無人駕駛車,省略了駕駛室內人駕駛件的表達。對于圖116表達的調速器,可購市售的家用風扇電機調速器,其結構不再表達,圖115示調速器也可購市售的有旋鈕可變電阻,所以也省略了表達。圖112示裝置嵌于圖73頂部減振裝置3中。其切變繼電器與步進電機配套元件設于圖19相類似的裝置中后嵌于裝置3內。
本車也可由配有英特爾公司開發的80586等較強性能微處理器的計算機為控制中樞。本走動式裝置與機械力源共用同一個設于車頂部減振裝置3中的控制裝置,設有擋板的面板4嵌于側面,圖中取下了擋板并簡化面板4的表達。圖71中可增一個圖73中的檢測件探子21輸入給中樞信息的接線,輸出部分增控探桿的二電機與換向的步進電機以及制動閥用電機,圖中均省略了表達可用現有技術。可增設一個對力源緊急制動的遙控開關,控力源中可將串式力源前后級之間的聯接裝置脫離的電磁件動作。(此腫離裝置可另裝)也可增可控的運動的開關群或可人手推的開關群,切變存有控制程序的存貯器,以擴大存貯量。計算機的接口部分也可用同法擴大,從而增加輸入輸出部分,但CPU與總線部分不變。
圖81示步進電機1固于車架8上,經蝸桿蝸輪(圖73中的蝸輪19)直接驅動現有車輛換向器(圖73中20號件)中的蝸桿5轉(圖81)。圖76中的叉撐29接近地面,防車被撞時翻車。可隨時分開向外。也可為電磁件30經力桿驅動,變為可伸縮的,改善整車的通過性。
圖73給自主車的底盤上的懸架6與17、車架14、車輪8、16、后橋7、彈簧板18等部分與圖80給現有車的上述各部分相近,均省略了詳細表達。本車的制動部分由圖89示的有力源驅動的制動閥驅現有運載車的氣壓制動部分實現,氣壓制動部分可取國產東風車或解放車等的現有裝置,不另表達。
圖88中的探棒4d為觸覺傳感件,圖73車行進時其左右探到凹坑,知坑是否于輪下,前后伸縮探,知坑的深淺。計算機控圖74、75、76中的二電機28驅探管21前后左右運動。探管也可檢測上下坡道等。圖73中球5因重力作用,始終觸地。圖88中的探棒4d即隨地面的高低不平而于圖73中的探管21的槽中上下行,當探棒4d上的彎曲彈性導片于探管21中走動時,與導片5d接觸,并與探管21中觸頭1d也接觸,構成電流通路,使信息輸入中樞。當然,對外界的信息感知以視覺為好,此探子可作為冗余件備用。于路面路旁或旁側地下埋磁性體導航或其它路標導航,均可使本車于計算機控制下自主行駛。對于路面條件較好的情況,也可不用視覺,增設接近傳感件,低速運輸,例如定點送貨,低速觀光游樂車等。
也可由沿途路標的個數指示車行走的里程與到達的位置,路標可是探棒4d上的微電磁件可感知的接近件或接觸件。也可增設無線電遙控裝置,可遙知車中途的行駛情況。低速自主運載車在實時性、魯棒性、實用等方面有其特殊優點,此處著重針對車禍問題![每秒傷一人,每分死一人(統計數字)]圖78是實施例1第2子例拆去車框后的俯視圖,是將現有運載車的發動機改換為機械力源的實施例,該車也可為無人駕駛車,當該車有人駕駛時,保持現有運載車的操縱裝置并增對力源的操縱裝置,該操縱裝置與圖90與91中的13號件及開關K1相同,固定方法也可相同,不另給圖。車上發電機8嵌固于力源7旁的框槽中,框槽焊力源7上。圖72是發電部分電路圖。圖中開關K斷開時可經圖72右上方調節器3給車上電池10充電。K接通時可經圖中交流接線座2給圖115至117示電源供電。圖中對汽車用調節器省略了表達。
圖84示機械能離合器,由電機15驅輪17、桿18、輪14、桿16、桿19、20組成的力源,運用變化的力,加上調節電機15轉速,仿人操縱離合器。圖89示的機械能制動器也是調節電機38轉速,仿人操縱制動器。此處的漸近增力與離合器以及制動閥上的回位彈簧的變化的力相對應。
本車也采用現有車制動裝置,改圖89示的原由人經踏板驅動的拉臂1,由電機38經輪驅螺旋37、輪35、桿40與41等組成的力源驅動。對整車的變速可是控力源變速,也可是設圖78或80中的變速器,當設變速器時,圖83中由步進電機1與8驅動圖83中的推桿3與6,帶動變速桿5′,按現有技術的換檔要求前后左右擺動,實現換檔變速。增設行程檢測件可配合桿3與6的定位,防換檔失誤。圖82為國產解放牌汽車的變速桿檔位,圖中箭頭示變速桿擺動方向。圖83中的自動變速裝置如固定于解放牌車的變速操縱裝置上面,即按圖82箭頭示方向,由電機1與8驅桿3與6帶動變速桿運動,實現換檔。上述的自控離合器、變速器、制動器均可當圖78車為無人駕駛時使用。
本車給蓄電池充電可是不間歇的交替地對分批或單個電池充電。
對于不設變速器的車輛,附圖中的增補圖1給出了力源輸出軸換向裝置,可由電磁件123′驅叉123,使輪124沿軸向移動,實現輸出軸換向,從而實現車輪倒轉。
圖80是本例第3子例燃油機械力源驅動的車輛。仍采用圖79給現有車輛的駕駛室內所設的各種操縱件。該圖下方是圖中所標各件名稱。該車輛可增設廢氣吸收裝置。整個車輛僅發動機更換為燃油機械力源。取用前述機械力源實施例的第3實施例,即于現有燃油發動機內設機械力源,使發動機升華為能量增升裝置。該車的操縱與現有車相近,不再敘述。
上述各子例車的燈,喇叭等現有車輛上的裝置均采用現有技術,不另表達。力源15驅與現有汽車相同的發電機組給電池充電與整車供電,顯然,增加電池,由非車上攜帶的機械力源給電池充電,由電池給電動機供電,使電動機輸出軸代力源軸驅動整車也可實現由力源提供能量實現走動式裝置運行。圖112中的框93嵌固于圖73中的裝置3中,計算機控其中電機123的正倒轉,從而帶動調速器126的旋轉把轉動是為防力源飛車,使整車走動速度穩定。圖112中的襯套124與其內外圈上的二零件均是彈性聯接,檢測元件125可測室溫。
實施例2機械能轎車。圖91中機械力源1固定于車前下方車架4上。固定方法同例1,不再敘述。駕駛室增設的力源調速旋鈕13旁是圖115中的開關K1,轉旋鈕13于不同位置,可使圖115中的電阻R為不同值。因旋鈕13可用市售的可變電阻,其內部結構不再表達。此處也可用前例1述交流風扇電機與其調速器。機械力源的軸代替現有發動機的軸,離合器、變速器、制動裝置等采用現有載人轎車技術,不另表達,力1源也用前述力源的實施例7中表達的力源第2子例,內部結構不再表達。此處力源軸與離合器的對接與圖78中所示的對接法相同,而此處駕駛室內的操縱件與圖79相近,僅略7、20、21、22號裝置,改變13為力源調速器,即圖115中的變阻器R。駕駛員也是先將圖115中的K1開關接通,使力源起動,然后將開關K1切斷,車上也設有同圖78示的發電機供電。與圖78示固定方法相同,不另表達。圖91中的K1扳手即是圖115中的K1開關。駕駛員起動整車是先將K1扳至接通線路位置,用車上電池使力源內直流電動機運轉,車起動使發電機發電后再將K1切斷。但K1可隨時接通,配合調速旋鈕13調速。
實施例3圖93是實施例3第1子例;軌道上走動的供電裝置。前述機械力源實施例7第1或第2子例所示的機械力源發電機組1固定于車蓋下的車架上,省略了其內部結構的表達。防雨板順車行走方向擋雨,擋雨板旁是通風孔,風扇12可加速空氣流通。車架下方的緩沖裝置省略表達,可取現有技術。也可增設變電裝置,有軌機車為自給機械能自發電供電,采用現有的蓄電池有軌機車,其內部結構不再詳細給出。當然也可為非自給式,由大型或群體機械力源發電,經輸電線路傳輸。有軌機車可是力源驅動,或如圖中示由機械力源發電,經電動機驅動。圖93示車上設蓄電池,由機械力源發電,給機車上蓄電池充電,供給機車電動機3運行所需能量,使用較靈活。也可改電動機3為機械力源。如圖93,圖中省略了整流部分的表達,電池充電可是自控或人控逐個充電。圖中的力源變速器7與圖91中的相同,也配有開關K1。力源1的操縱類似前例。
有軌走動式供電裝置的組成形式多樣,可是多節車輛的中部或兩端任一端增一機械力源發電機組掛車,也可是車下部設機械力源小型發電機組。發電機組固車上是鉚或螺栓固定或焊固底座上等法。一般機框上有通風孔。直接設車上可使餐車或車上空調均有機械能供電裝置。這當然也包括一般的載人車輛上的空調的驅動供電。
實施例3第2子例無軌走動式供電裝置,改圖93中的有軌牽引車拖動為無軌車裝載,例如用圖73所示的有蓋車,于車框2上設與圖93相同的散熱孔,將圖93中的機械力源1、發電機12、風扇13改設于有蓋車內的車架上的金屬托板上,螺栓固定,車框外增設不防通風的雨搭以防雨。車也同樣設有圖80示現有車的鋼板彈簧等運載車必備的零部件。發電裝置較重時,可取用重載車的底盤。驅車走動的力源用圖73所示的機械力源。也可車前部設駕駛室或控制室,與前各例相近的,控制與操縱裝置設于其中。車上不設變電裝置,可由用電部門,例如水利工地,據需要自行設立。
實施例4機械能二輪機動車。圖92給二輪機動車由自行車改裝,自行車部分基本保留,不再敘述。圖中示機械力源2被螺栓螺帽1經框6固于車架上。組裝時長軸14套入軸承,鍵12放長軸14上上后,從外壓軸承入框,長軸14與管13穿入大輪9。驅動原理是于現有自行車鏈條的另一側,增一付鏈輪13與10以及鏈條11,與換向錐輪9同軸的鏈輪13當力源2運轉時,經鏈條11帶動后輪軸上的鏈輪10,使車后輪轉。圖92中的輪5即是圖94中的輪13。
圖95與96示驅二輪車的機械力源是二級串聯式力源,由兩個前述力源實施例1或1個例1加上1個例5串起。其結構與前述力源第4實施例第2子例圖中3級串式力源拋去第3級后的結構相近,圖中不再詳細表達,僅圖95、96中給出第2級力源的傳動曲柄15與16以及部分件。
參前力源實施例1部分,轉搖柄18,可輔助力源2起動。推緊急叉3可使力源2停轉或啟動。
也可增傳動件,由車把處操縱。限于篇幅,摩托車的改裝不再敘述,原則是換發動機。當拉動叉3使力源2停轉時,可二輪車本身前后輪制動件同時動作。
二輪車也可用燃油機械力源驅動,即采用內設機械力源的微型燃油式機械力源,如前機械力源第3實施例。本車也可用多于二級串聯的力源,例如二輪賽車。圖中的第2級力源也可用輸出軸左旋轉式,此時大輪設于圖中小輪的另一側。該圖中的大輪13也可改為小鏈輪,以提高輸出力。采用也燃油的機械力源時,可是單缸的,也可是雙缸的。燃油機械力源的潤滑、冷卻、制造、組裝等采用現有技術。
實施例5機械能農業運載工具。圖75是一種多用機械能自動農機。可由人給裝置中上水與農藥或自動上水與農藥(或農業機器人)自動機取為3輪行走。其后二輪11a的軸21a由前述綜合式或串聯式或電磁式機械力源2a經錐輪12a、錐輪14a、錐輪20a驅動,從而使整個農機可以行駛。步進電機24a經蝸桿10a驅蝸輪9a控制前輪換向,從而控制整個農機的行駛方向。農機的走輪與輪軸承可用與現有非機動或機動車上相同的,不另給詳圖。力源2a如用燃油式,與例1工業裝置所述力源可相同。此處用前述機械力源例7的第1或第2子例,其內的電動機改用小功率電動。一般對速度要求高的用第2子例。其內部結構不再表達。整機可增緩沖減振裝置。例如,增設運載車所用的彈簧或彈簧鋼板等。電池25a固于步進電機旁。整個農機與機械力源2a的控制裝置取圖70與71所示計算機控制裝置。可增存貯器與增PIO等接口裝置,圖中省略號表示類似的電路還有多套。MQZ代表電磁鐵,繼電器與步進電機配套原件等設于減振裝置16a下方,計算機設于減振裝置16a中,開關19a給計算機通斷電。圖75中1至10號各件是現有農業人背負式噴藥裝置組成主體,其詳細結構取現有技術,不另表達,整個裝置已經放大。此處增設自控裝置。力源2a經曲柄1a、連桿3a、一對力桿8a、桿7a牽桿6a,將塞桿5、皮碗8驅上行時,進水球閥10上行,液體進入筒6;當桿6a左端下行而壓塞桿5下行時,閥10關而閥9上行,液體被壓入室7。不斷驅塞桿5運行,即使室7內液體增多,氣壓增大,當電磁鐵15a驅開關1打開,室7內液體即經噴桿2、噴頭3噴出,噴射距離由變加壓大小調整。電機5a經蝸輪4a與小曲柄驅桿13a牽噴桿2搖擺,加上整機的行駛,實現均勻噴撒。經由管18a給液桶4供水的是機械力源軸經鍵驅動的泵17a。此處的泵17a是空吸泵,或離心泵等,其吸水部分取現有技術,內部結構不再表達。當電磁鐵15a斷電時,電磁鐵內的復位簧即下壓將開關1又壓復位,停止噴撒。本裝置可為自動澆水或噴藥用,取下液桶4等噴灌用件,本機可為運輸用;機兩端設割刀,可為收割機;排澇時,泵17a為主,由管18a輸水。電池25a給整機各電器供電。當然本機也可增設與汽車用發電機相同的發電機,由圖73左側部分給整機供電。
使用對于簡單使用,使用人推開關K1(串式力源2a的第1級如用力源實施例1,不設力簧,但是由電動機驅動。)(參前力源例1處)將開關K1扳至力源2a內電動機通電位置。圖77中的開關K1即是圖73中的開關K1,鈕子開關K1接通,力源2a內的直流電動機即逼電。使整機起動。待整機走至田旁路上,推開關19a給計算機上電,使整機按固化于EPROM中的用戶程序工作。路旁或路下以及田內地頭埋或設導航件,或使用人隨半導航,可較快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僅設觸覺與接近覺裝置) 固化于EPROM或其它存貯件內的控制程序由用戶據需要定。農機停止走動是隨伴人推圖中K1開關實現。停噴撒是計算機據液桶4內液位高低或路旁田內導航件給的信息,經圖71示繼電器,切斷電磁鐵15a的線路,也可是使用人切斷電磁鐵線路。本機也可設計算機視覺裝置。計算機也據需要定。本機也可用全電動機驅動。也可用圖70與71示裝置控制的10個機械力源例1串起的力源驅動。圖中雙點劃線表達的機械手也可由機械力源驅動。本機也可為廠礦或單位取地下水以及清掃噴撒裝置,也可雙端設走至地頭自動換向180°的犁頭。顯然,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農業加工機等農機均可由機械力源直接或間接提供運行所需能量。本機暫用一個速度運行,改善控制結果,可增設電動機變速裝置。圖77中的緊急叉28a可將串式力源的前后級分離開(此分離裝置可以另外增設)。搖柄27a驅力源第1級軸,可輔助起動,內部結構均省略詳細表達。本機如用多個機械力源實施例1串聯的力源驅動,且力源第1級設力簧,力源控制可用前述機械力源第1實施例述的人操縱法。
實施例6機械能工程用走動式裝置。圖100給出的是機械能裝載機的簡化表達圖。裝載機除驅動后輪使整機運行部分改用機械力源提供走動動力,其余部分仍用現有技術,所以僅給其外形圖,內部結構不另詳細給出,機械力源座于裝載機后部的框中。由上蓋4限定,螺栓5將上蓋4與框相聯接。齒輪3將力源軸的輸出力傳給裝載機后輪6,從而驅動裝載機行走。顯然,可由機械力源驅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由電池對電動機供電,用電動機代替機械力源經齒輪驅動后輪。前部液壓裝置也可以取力源驅動。圖中方向盤旁是同前例2圖90與91中的調速器13的力源調速器1,搬動調速器1,可以啟制動機械力源2。調速器旁的開關K1省略表達,圖中的力源也取前述力源第7實施例第2子例,也設有電池供電。顯然,將挖掘機等其它的工程用走動式裝置改用機械力源驅動或機械力源給電池充電,由電池給電動機供電驅動均可。限于篇幅,不一一敘述。
實施例7機械能走動清掃機。
圖101是一種機械能自動清掃車,(清掃機器人)由機械力源供給運行所需能量。圖101中給的吸塵部分取用現有的立式吸塵器,詳細結構不另表達。整車行走所需的能量,由固于車后的機械力源18提供。傳動部分換向部分的電動機與供電電池等與實施例5相同,控制裝置、傳感等部分以及驅動部分與實施例1自主車相同,均省略表達,暫不設制動部分。整車一啟動,即啟動機械能吸塵器內配有齒輪加速器的與前機械力源例4相同的機械力源風機12,力源12可由走動部分的控制裝置控制,也可單設一套控制裝置控其內部電動機,控制方法與前力源實施例4處所述法相同。停車時可同時停止機械力源吸塵。可由控制裝置控制實現。吸塵器與車架對接處的壓簧起緩沖作用。開側門,取下吸塵器與車接觸處的簧,可將吸塵器取出并將所吸入的垃圾倒去。本車用其它動力裝置也可以,例如用內燃機或蓄電池供電的電動機。也可將吸塵器上的輪子省略,并且吸塵器位置設高,從而提高整機走動時的通過性能。
實施例8機械能走動售貨機。圖103是一種走動式售貨機。(商業機器人)為改商業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而設計。商業機器人運行所需能量由機械力源供給。當然使用其它能源也可以。本機走動部分與驅動力源以及走動控制部分均與前實施例1載貨車的該二部分相同,不再給詳圖。各圖示貨柜按列放,貨柜中貨物分開為幾排,各排貨物又分為幾層。
圖109示與110收款裝置為簡式硬幣識別裝置,其原理上是鑒別幣的厚度與尺寸。也可增圖案識別與軟鈔識別裝置。如投入的幣檢測為真幣,控制中樞即據購貨人按下的投幣盒外的數字鍵,將與該鍵相對的機內該種商品所在貨柜中同層的微電機17通電,使電機17驅輪16、螺旋15、板14將牙嵌10驅上行與牙嵌輪1接合,并使固機車一端的另一個機械力源6驅動輪7、輪9、經鍵帶動牙嵌10與牙嵌輪1,從而使螺旋3轉動,驅螺母塊2動作推商品盒或包出貨柜,下落于微開關5上,由開關5給中樞信號,中樞11即控電機17倒轉,使牙嵌10脫離牙嵌輪1,完成一套售貨程序。取下幣盒4,可開車門。取下固定栓后可推貨柜出機。圖中省略了控制中樞以及導線走線的表達。本車的行駛操作面板,電路圖等與實施例1相類似,不另敘述。圖中僅給出一個貨柜的表達圖,其它類同。本車的行走導航與傳感可與實施例1相同,也可增計算機視覺部分。本車設有接近開關,購物人走近車即停下并短定時知有無購物,有即繼續延時,至購物完又啟動。也可設遙控裝置。當然也可是使用人隨伴導航或直接駕駛。圖中雙點劃線表達的機械手由中樞控制抓起貨物,例如袋裝的塊餐面,從機車的另一側開門遞給顧客。圖中的電池8′是圖71中的電池,控制中樞控制力源6時,是經固中樞11下方類圖19中的繼電器控力源中電動機通斷電,力源6的軸倒轉是由附圖的增補圖1中的電磁鐵123′驅叉123帶動輪124實現。中樞11下方也固有整機行駛換向步進電機的配套元件。實施例9走動式機械能機器人。圖111至圖114是一種走動式機器人,其外形圖111曾于本人于前申請的專利申請文件(申請號96117091.3)中給出,現給出其走動部分。圖中95至107各件是機器人的本身的裝置。本機器人制造時,圖113中的螺紋圖110推入后,其后側板壓輪115上后焊固。以下著重給出其機械能走動部分。圖113中,固機座內的機械力源112由控制機器人的計算機控制,經輪113、輪114驅牙嵌輪111轉,當電機(或機械力源)116驅螺旋推離合牙嵌115與輪111接合,由于牙嵌115與軸117是鍵聯接,力源112即可經上述各件驅動可攜輪118一齊轉的軸117轉,從而使整個機器人可以走動。機器人的走動方向由步進電機121驅蝸輪120,進而驅前輪113′掌握。圖中對給各電器供電的電池省略了表達。力源112與前述力源例7相同,由機器人控制裝置自動控制,不變速,所以不設調速器,僅由機器人控制裝置,控繼電器動作,將類圖117示的K1開關通斷,控力源內的電動機啟停。繼電器類圖19中表達的通用繼電器。步進電機121的配套元件均省略了表達。電機116也可是與力源共用的機器人控制裝置控制的步進電機。
例3中電車給蓄電池充電可是不間歇的交替地對分批或單個電池充電。
以上各例有用到機械力源實施例7第1子例的,均將附圖62中的右方軸伸出段減短。
對于須倒向行的任一走動裝置,附圖中的增補圖1給出的力源輸出軸換向裝置,可由電磁件123′驅叉123使輪124沿軸向移動,實現輸出軸換向,從而實現倒向走動。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顯著進步1、本發明開始了陸路全面機械能走動式裝置時代。
2、機械能為動力的裝置具有簡潔、噪聲低、造價低等一系列優點。
3、減少已報道各大城市車輛排放的影響兒童智力的廢氣,綠色裝置對地球保護人類自身的保護有即時且深遠影響。
4、自供應電力使鐵路電氣化、工地施工等從輸變線路中解放出來。
5、機械能動力裝置不似太陽能動力裝置,功率高即龐大,且受天氣限制,夜晚不可用,而動力花費相近,可近似為0。
6、本發明將為人類節省大量煤、油等自然負源。
7、無油機械能裝置無須加油站等燃油補充設施。
8、動力花費大幅度降低的新型走動式裝置將更新現有的裝置。
本發明實現了今古奇跡不受天氣限制,全日24小時可持續供應動力的近無動力花費走動式裝置。它將帶來徹底拋除燃料等走動式裝置的一場革命,將運載工具技術向前大大推進一步。它同時開始了全面陸路走動式裝置近無動力花費時代。
從加速進步出發,本發明要求提前公開。
權利要求
1.機械能走動式裝置,其特征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2.機械能走動式供電裝置,其特征是供電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3.機械能載人車輛,其特征是載人車輛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4.機械能載貨車輛,其特征是載貨車輛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5.機械能二輪機動車,其特征是二輪機動車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6.機械能工程用走動式裝置,其特征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7.機械能有軌車輛,其特征是車輛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8.機械能農業運載工具,其特征是農業運載工具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9.機械能商業運載工具,其特征是運載工具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10.機械能走動式機器人,其特征是機器人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全文摘要
機械能走動式裝置。屬走動式裝置技術領域。目的是實現近無動力花費或低動力花費走動式裝置。所用方案是:走動式裝置運行所需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給出了多種完整的機械力源(包括第一永動機)與機械能走動式供電裝置、無人駕駛與有人駕駛的載人車輛、載貨車輛、二輪機動車、機器人、農業、環保以及商業運載工具。本發明開始了陸路全面機械能走動式裝置時代,同時也開始了全日近無動力花費走動式裝置時代。
文檔編號F03G3/00GK1186909SQ9710711
公開日1998年7月8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1997年9月11日
發明者朱天賚 申請人:朱天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