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重力發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空氣重力做功以實現循環轉換過程中的輸出能量大于輸入能量而產生剩余能量的發動機。即,重力發動機。
本發明的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了能源需求問題,它能夠在不輸入能量的前提下對外無窮無盡地輸出能量。
為了能夠更好地認識、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越性,下面詳細闡述本發明的原理。
本發明是根據大氣重力運動規律——具有高壓空氣的容器在無限高度的空間中下落必產生無限能量。運用這一規律創造了重力發動機。空氣既可自然流動,充滿各個空間,又可高倍壓縮。于此,利用電動高壓泵將置于某空間高度上的(耐高壓)容器壓入高倍空氣,在容器中的高壓空氣重力隨容器(此重量不計)在此空間高度上垂直下落到底端所產生的(輸出)能量只要大于高壓泵給容器壓入高倍空氣所消耗的(輸入)能量時,就一定能夠實現(輸出能量——輸入能量)剩余能量。該高壓容器在一套循環運行自動控制系統作用下,通過能量轉換系統就能保證重力發動機永久運行下去而產生永動能量。
一般情況下,容器容積固定,其高壓泵給此容器壓入高倍空氣所消耗的輸入能量就固定不變,而容器的空間高度位置可以隨需要而變化,即容器空間高度位置越高,其所產生的輸出能量、剩余能量就越大。高壓泵(也包括容器容積方面的增大)所消耗的輸入能量與其給容器壓入高倍空氣重量(隨容器)垂直下落到底端所產生的輸出能量、剩余能量同時(或同倍)增大的。高壓容器循環運行速度亦是提高剩余能量的途徑。在實際應用設計時要注重上述因素,即能設計高質高效的重力發動機。
本發明的基本技術設計如是在外殼(也可考慮建造高架設頂)內設置上下左右對稱齒輪,兩邊各套鏈條,每對齒輪連條宜設計雙輪雙鏈或者雙輪寬軸鏈條,且在每組鏈條內設置固定滑架,其豎直滑板面貼近鏈軸。如此,一種結構方式在兩組鏈條上端外側各固定相同容器,下端之間固定重物。種結構方式在兩組鏈條的上端之間固定容器,下端外側各固定相同重物。這兩種結構方式都是利用齒輪鏈條兩端重力對稱性平衡原理設計的——重物重量等于容器及其中一標壓下空氣、容器附載物重量之和。即重物重量承擔了容器及其中空氣、附載物重量,形成了平衡,有效地解決了容器及其中空氣、附載物重量的承擔問題,是提高該機效率的理想方法。本發明設計了一套容器循環運行自動控制系統,在任一齒輪上設有一同軸從齒輪,經過一些傳動齒輪(軸)連于自控器所控制的小型電動機。這個系統還包括數個觸樁。觸樁可作容器上下端停臺,觸樁面(應使用優質防震墊子)上有電源觸頭(所有觸頭應寬大一些且具優良彈性)。它們是靠容器等上下循環運行到位實現其循環運行自動控制目的。整個系統與高壓泵(設計時可使用多個)一樣都屬于消耗(輸入)能量方面,但用量卻很小。在本發明的能量轉換系統方面,主要選用了提水發電轉換、渦簧儲能轉換方案,一般情況下,提水發電轉換方案宜用第一種結構方式,渦簧儲能轉換方案宜用第二種結構方式,設計時可靈活使用,如該機設計較小,也可使用單組鏈條方式。在本發時中兩種轉換方案均例選第一種結構方式予說明。提水發電轉換方案,則設置了上、下端水池,重物下小底水桶以及一套水輪發電設備。渦簧儲能轉換方案則由一套鐘表機構方面的上條輪列、渦簧儲能輪列、擒縱控制、傳輸輪列組成,經此機構接收轉換于發電機(組)發電。對于這兩個轉換方案的重力發動機都必須配置一套完備的變壓、關鍵、整流輸電系統(包括以下均未圖示,特作說明)。單個機體還需設置一套儲電(能)裝置給消耗(輸入)系統方面提供間斷性的電源,則可保證剩余輸出能量的穩定性。本發明還適宜采取聯機群體組合,群機連造,可節省部分設備。如高壓泵、自控、能量轉換系統等可聯合共用,更可省去儲能裝置,聯機群體組合的重力發動機(組)依照它們的設計程序依序循環運行,實則是一件節省大量設備、資金,減少能耗,加倍提高本發明效率的良好措施。
根據上述技術設計原理,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重力發動機涉及提水發電轉換和渦簧儲能轉換兩個實施方案,它們包括外殼、齒輪、鏈條、重物、容器、高壓泵,容器循環運行自動控制系統和能量轉換系統。
下面結合附
圖1描述本發明以提水發電轉換方案之實施例。
如附圖1所示,此重力發動機外殼1內上下、左右兩邊各設置一對對齒輪2,齒輪各邊上下由鏈條3套連,各鏈條內設置一付滑架4,鏈條下端之間固定重物5,上端外側各固定相同容器6,在容器6上設有進出氣管7,此管中設有電磁閥8,其管口正接(接觸口一定設置墊圈,接口緊密不漏氣)高壓泵9的出氣管10口此重力發動機的容器循環運行自動控制系統是在其中一齒輪2上設置同軸從齒輪11,又齒連一傳動齒軸12,再連于自控器13所控制的小型電動機14(齒)軸上,自控器13根據設計要求指令小型電動機14定時逆順(上下)運轉,此系統還在(兩)容器側面設置對稱觸樁15和16,于外殼1上部設有頂觸樁17和18,下部設有底觸樁19和20與之對應,在重物5頂部或側面設計有觸樁21,上端兩鏈條間設有與之對應的觸樁22,在觸樁15和16中設有通向容器16的進出氣管7電磁閥8的上下連通著的電源觸頭23,它們的電源是靠頂觸樁17和18下面的供電觸頭24和底觸樁19、20上的供電觸頭25供給,在觸樁16上設有U型連通電源觸頭26,在頂觸樁18下面設有與之對應的通向高壓泵9的電源進、出線觸頭27、28,在觸樁21上設有通向小底水桶39放水管40之內管41中的電磁閥43、外管42上的電伸縮裝置44的電源觸頭29、30,供給它們電源的是觸樁22下的供電觸頭31、32,此重力發動機的電源轉換系統所設計的是在外殼上部設有上端水池33,池底電閥34,此電閥于壓力管35中,此管垂直伸至底端水輪發電機(組)36、尾管37連至下端水池38;此系統還包括有重物5下所掛小底水桶39等部分,其中電伸縮裝置44通電可使放水管40之外管42在內管41上(迅速)滑行伸長。
此方案之重力發動機工作過程如下所述小型電動機14在自控器13控制下容器6上升到頂端,其觸樁15和16分別停于頂觸樁17和18下,容器6上端進出氣管7口與高壓泵9的出氣管10口吻合接觸,在觸樁15和16上面的電源觸頭23、26分別與頂觸樁17和18下的供電(先用預儲電)觸頭24、27、28接觸通電,使容器6上的進出氣管7中的電磁閥8打開,高壓泵9也開始工作,與此同時,重物5下所掛小底水桶39落入下端水池38中順邊翻倒(按設計要求量)裝滿水,容器6中空氣加壓至設計標準后,此時容器6中高壓空氣的重量則與小底水桶39中裝水重量相等,即處于平衡狀態。這時自控器13指令小型電動機14轉動(打破平衡),動力通過傳動齒軸12,從動輪11使齒輪2等轉動帶動鏈條3上容器6立即快速下行,則重物5及裝水小底水桶39隨即上行,此時觸樁面電源斷離,高壓泵9停此工作,電磁閥8自動關閉。容器6下至底端,自控器13指令小型電動機14停轉穩定。其觸樁15和16分別停于觸樁19和20上,它們的電源觸頭23與供電觸頭25接觸通電,則容器6進出氣管7中電磁閥8打開放出空氣,與此同時,重物等行至上端,其觸樁21上之電源觸頭29、30與上端觸樁22下供電觸頭31、32(這兩觸頭可合并)接觸通電,使其小底水桶39下放水管40之外管42上的電伸縮裝置44工作,外管42于內管41上滑行(不漏水)伸長,內管41中電磁閥43打開,將桶內之水放入上端水池33中。放氣放水應快速且同時同量進行。此水按周期性循環設計連續均勻地經電閥34入壓力管35直下水輪發電相(組)36發電,水由尾管37入下端水池38中,所發電按要求分配供給。水盡乞(只含一個標壓)完后,它們又處于平衡狀態,自控器13又立即指令小型電動機14逆轉,使容器6上行,重物5及小底水桶39下行,斷電后,電磁閥8和43已自動關閉,放水管40之外管42則立即收合于內管41上(要避免外管掛擱在上端水池33上)。容器6行至上端,重物5及小底水桶39行至下端即又開始先敘的第二個工作程序,如此不息。
下面結合附圖2簡述本發明以渦簧儲能轉換方案之實施例此重力發動機之渦簧儲能轉換方案(圖2)所標示的1-20號和23-28號各部分功能特征與提水發電轉換方案(圖1)所標示的完全相同,可以說明,故不重述。此方案所使用的轉換機構是由自控器13所控制的小型電動機14直接(或者間接)連于渦簧儲能轉換裝置29之上條輪齒(軸)上,再由此轉換傳輸能量于發電機30發電,所發電按設計分配提供給各個方面,此方案不是利用水輪發電及小底水桶等轉換設備,因此也就不存在此類觸樁21和22及其電源觸頭29、30和31、32番號,便于作合案說明,故此申明。
此方案工作過程如下所述
容器6行至上端,其觸樁15和16分別停于17和18下,容器6之進出氣管7口與高壓泵9之出氣管10口吻接,觸樁面電源觸頭連通,使容器6進出氣管7中電磁閥8打開,高壓泵9也開始(先使用儲電源)工作,容器6中空氣加壓達標后,此容器中空氣產生的重力應經從動輪11、傳動齒軸12、小型電動機10軸(齒)傳到渦簧儲能轉換裝置29中所接收的力應相等,使它們處于平衡狀態。這時自控器13指令小型電機14轉動,動力通過傳動齒軸12、從動輪11使齒輪2等帶著鏈條上端外側容器6快速下行,下端間重物5上行,觸樁離開斷電,電磁閥8即關閉,高壓泵9停轉,容器6下行時(高壓空氣重力)產生的力矩已由從齒輪11,傳動齒軸12,小型電動機14軸傳進渦簧儲能轉換裝置29,經此連續穩定均勻(保持一個循環周期)地帶動發電機(組)30運行發電,電能分配供之。當容器6下行到觸樁15和16分別與底觸樁19和20接觸時停止,這時自控器13已指令小型電動機14停轉,底觸樁19和20上的觸頭25與觸樁15和16下觸頭23接觸通電,使電磁閥8打開,將容器6中高壓空氣放出,放完(剩一個標壓)后又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由自控器13發出指令小型電動機14逆轉,則容器6上行而重物5下行,在此過程中渦簧儲能轉換裝置29的上條輪自動滑行不受力,斷電后電磁閥8高壓泵9即關。容器6行至上端后,即重復進行先敘工作過程,如此永久不息。
權利要求
一種重力發動機,其特征包括外殼1,外殼內設有上下左右對稱的齒輪2,齒輪上下各邊由鏈條3套連,鏈條內設有滑架4,鏈條下端之間設有重物5,上端外側各固定相同容器6,在容器上部設有進出氣管7,管內電磁閥8,其管口吻接高壓泵9的出氣管10口。此重力發動機也包括容器循環運行自動控制系統,此系統包括在一齒輪上設置一同軸從齒輪1.1,經傳動齒軸12連接自控器13所控制的小型電動機14;又包括觸樁15和16,17和18,19和20,(21和22),電源觸頭23、24、25、26、27、28、(29、30和31、32)。該重力發動機還包括能量轉換系統,該系統以提水發電轉換方案特征包括上端水池33,池底電閥34,并依次連接壓力管35、水輪發電機(組)36、尾管37至下端水池38,還包括重物5下所掛小底水桶39,桶底放水管40,此管由內管41和外管42構成,內管中設有電磁閥43,外管上設有電伸縮裝置44;該系統以渦簧儲能轉換方案特征包括經小型電動機14連接的渦簧儲能轉換裝置29及發電機(組)30。
全文摘要
一種重力發動機,它包括外殼、齒輪、鏈條、滑架、重物、容器、高壓泵,容器(高壓空氣)循環運行自動控制系統和能量轉換系統。本發明是利用大氣重力運動規律,使容器(高壓空氣)在自控系統作用下循環載荷做功以實現大于輸入能量的輸出能量而連續對外提供剩余能量。
文檔編號F03G3/00GK1143717SQ9511570
公開日1997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1995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1995年8月22日
發明者張長靈 申請人:張長靈, 李學文, 張長坤, 李學武, 張長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