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柴油機進氣閥機油噴霧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屬柴油機零部件類。
在國際上為解決高增壓柴油機進氣閥的磨損問題,曾有過多種改善的途徑和措施,例如蘇聯專利(發明證№966256·1981·3·12申請國際專利分類號FO1M9/10,Megen·A·H·-)中提出,用氣缸排出的廢氣作潤滑介質供給進氣閥及閥座的措施,但不利因素是廢氣氣溫高且含有于閥及閥座有害的成份。
捷克斯洛伐克專利(專利號233-17.098P(17.099H)是利用發動機的潤滑系統的機油通過設置在壓氣機蝸殼出口部位的噴霧器,將機油噴入發動機進氣總管,使進氣閥與閥座結合面得以潤滑,從而改善了閥與閥座的磨損。該裝置由進油管本體及噴油管組成,但存在如下問題(1)滑油在壓氣機出口進行噴霧,滑油油霧隨著增壓空氣通過空氣冷卻器進入進氣總管,由于空冷器的阻力,使得油霧滴落匯集在空冷器的殼體下方,故油霧難以隨增壓空氣進入進氣總管,即使有一部分油霧被帶入進氣總管,但會產生靠近壓氣機的氣缸搶油氣現象而使得遠離壓氣機的各缸所需油氣不能得以保證,而且油氣通過空冷器,將使空冷器空氣通道產生污阻,一則影響發動機的充氣量,二則通道難以清洗;(2)滑油量無法通過噴霧器進行手調且發動機運行中噴霧油量不能隨發動機負荷大小自動調整;(3)無法監視噴霧器工作是否正常;本實用新型解決了上述弊端。
本裝置有進油管,本體及噴管,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本體分上體及下體,噴管之一端接在與壓氣機出口相聯的管道上,另一端置于每缸進氣支管處,由于噴管出口處的空氣流速增大,從而對機油噴霧裝置內的機油有抽吸作用,同時沖散油滴使之霧化,霧化機油沿噴管與進氣總管的氣流進入進氣閥與閥座結合處,使之潤滑,并達到自動調節滴油速度之目的,該裝置上體有可調節滴油器開度的閥,下體內裝有透明管及可觀察透明管內滴油情況的窗口;噴咀置于保護套中,保護套出口置于噴管中,該裝置以調節滴油器之閥用調節針閥,透明管用玻璃管為好;而噴管以拉伐爾管為佳。
附圖1、為進氣閥機油噴霧系統原理圖,1.為壓氣機,2.為來氣截止閥,3.為機油噴霧裝置,4.為機油管,5.為空氣管,6.為供油閥,7.為機油箱,8.為壓氣機與空冷器聯結管。
附圖2、為柴油機進氣閥機油噴霧裝置圖,1.為調節針閥,2.為本體之上體,3.為外套螺母,4.為接頭體,5.為墊圈,6.為滴油器,7.為本體之下體,8.為噴管,9.為保護套,10.為墊圈,11.為噴咀,12.為墊圈,13.為透明管,14.為墊圈,15.為墊圈,16.為密封圈。
權利要求
1.一種柴油機進氣閥機油噴霧裝置(圖2),它包括機油進油管、本體、噴管,本實用新型之特征在于所說的本體分上體(2)及下體(7),噴管(8)之一端接在與壓氣機出口相聯的管道上,出口端置于每缸進氣支管處,噴咀(11)置于保護套(9)中,保護套出口置于噴管中,裝置上體內有可調節滴油器(6)之開度的閥(1),下體內裝有透明管(13)及可觀察透明管的窗口。
2.一種如權利要求
1所說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閥(1)為可調節針閥,透明管為玻璃管。
3.一種如權利要求
1、2所說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噴管為拉伐爾管。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屬柴油機零部件類。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柴油機進氣閥機油噴霧裝置,它包括進油管,本體及噴管,其特征在于本體分上下體,噴管之一端接在與壓氣機出口相聯的管道上,出口端置于每缸進氣支管處;還有噴嘴、保護套。該裝置有可調節滴油器開度的閥,透明管及可觀察透明管內滴油情況的窗口,該裝置能自動調節滴油速度。該裝置解決了以往噴霧裝置不能保征油氣供應,油量不能隨發動機負荷調節及不可觀察之弊端,使進氣閥及閥座磨損得到有力控制。
文檔編號F01M9/00GK85202396SQ85202396
公開日1986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1985年6月19日
發明者龔齊清, 陳清泉 申請人:武漢水運工程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船舶修造廠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