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機單體泵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
背景技術:
目前單體泵式發動機根據其整機布置情況,主要有組合式單體泵和分體式單體泵兩種形式。組合式單體泵主要運用在一些功率較低、缸心距較小的發動機上,通過一個單體泵安裝殼體將各缸單體泵裝配在一起,使各單體泵具有共同的燃油進油口和回油口,外形類型傳統的直列式機械泵。分體式單體泵主要運用在一些功率較高,缸心距較大的發動機上。在發動機上,各單體泵之間距離較大,各缸單體泵之間相對獨立,具有獨立的安裝殼體,獨立的燃油進、回油接口等。
由于分體式單體泵各單體泵具有單獨的進、回油接口,外部總油路需引出多條油路分別接到各個單體泵的進、回油接口上。目前常用的油路布置方式是一條總的燃油管道上焊接多條歧管,各歧管端部的接頭分別連接各個單體泵上的接口。燃油總管與歧管為一體式供貨及安裝。
目前分體式單體泵常用的油路布置方式是一條總的燃油管道上焊接多條歧管,各歧管端部的接頭分別連接各個單體泵上的接口,燃油總管與歧管為一體式。該種管路結構從生產成本方面來講,確實具有零件數量和裝配工序較少的成本優點。但從技術層面來講,這種集成式管路結構卻具有諸多缺點:集成式管路結構由于總管與各歧管之間均是焊接在一起的,且各單體泵之間的接頭安裝位置均存在一定的誤差,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管路承受的應力相對較大,管路斷裂的風險比較高;當發動機某一缸單體泵出現故障需要從機體上的安裝殼體內取出進行檢修時,需拆掉現有的集成式管路與各缸單體上所有接口的連接方能取出某一故障單體泵,由于每一次拆裝某一缸單體泵都需要拆掉與該管路連接的所有單體泵上的接頭,無形中增加了所有單體泵接口處漏油的風險;由于分體式單體泵一般都運用在一些功率較高,缸心距較大的發動機上,其管路一般也是較大較長的管路,在一條本已很長的鋼管上面再焊接多條歧管,并對整條集成管路進行無氧焊接、防銹處理以及運輸等,本身對管路生產商的設備,技術,以及運輸成本等要求就非常高。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的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該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管路承受的應力較小,管路斷裂的風險降低,管路可靠性提高;減少了整改時間和單體泵接頭因經常拆裝而造成的漏油風險;管路生產工藝要求簡單,降低了管路包裝和運輸的難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該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包括:分段式進油總管,其一端堵死,另一端連接燃油的進油接口,該分段式進油總管的具體包括:多節進油管和連接該多節進油管的三通接頭,相鄰所述進油管通過所述三通接頭的兩側接口連接;以及多根進油歧管,其一端連接分段式單體泵上的接口,另一端與所述三通接頭的上方接口連接,從而將進油歧管與分段式進油總管連接在一起形成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分段式進油總管的一端用圓鋼堵死,所述進油管為鋼管,并與所述三通接頭焊接固定。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進油歧管的數量與發動機單側的分段式單體泵的數量適配。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進油歧管的另一端與三通接頭的上方接口直通連接、卡套連接、或者鉸接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管路承受的應力較小,管路斷裂的風險降低,管路可靠性提高;當發動機某一缸單體泵出現故障需要從機體上的安裝殼體內取出進行檢修時,只需要拆除故障缸管路即可,無需拆除其他無辜缸管路甚至整條燃油管路,減少了整改時間和單體泵接頭因經常拆裝而造成的漏油風險;管路生產工藝要求簡單,無需投入一些大成本的專用設備便能生產;管路外形簡單,降低了管路包裝和運輸的難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的主視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的側視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的具體結構包括:分段式進油總管1和進油歧管2,該分段式進油總管1包括多節進油管3和連接該多節進油管3的三通接頭4,進油歧管2數量根據發動機單側單體泵數量而定,其一端連接單體泵上的接口,另一端與三通接頭4連接,從而將進油歧管2與分段式進油總管1連接在一起,形成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管路承受的應力較小,管路斷裂的風險降低,管路可靠性提高;當發動機某一缸單體泵出現故障需要從機體上的安裝殼體內取出進行檢修時,只需要拆除故障缸管路即可,無需拆除其他無辜缸管路甚至整條燃油管路,減少了整改時間和單體泵接頭因經常拆裝而造成的漏油風險;管路生產工藝要求簡單,無需投入一些大成本的專用設備便能生產;管路外形簡單,降低了管路包裝和運輸的難度。
具體來講,結合圖2和圖3可以看出,分段式進油總管1的一端用圓鋼堵死,另一端連接燃油的進油接口,使從油箱過來的燃油經總管到歧管進入到各單體泵。該分段式進油總管1的具體包括:多節進油管3和連接該多節進油管3的三通接頭4,多節進油管3的數量根據發動機單側的單體泵5的數量而定,三通接頭4的數量根據發動機單側的單體泵5的數量而定,相鄰進油管3通過三通接頭4的兩側接口連接,從而形成分段式進油總管1。優選地,進油管3為鋼管,相鄰進油管3與三通接頭4焊接固定。
進油歧管2數量根據發動機單側單體泵5的數量而定,歧管具體走向根據發動機實際布置情況而定。該進油歧管2的一端連接單體泵上的接口,另一端與三通接頭4的上方接口連接,從而將進油歧管2與分段式進油總管1連接在一起,形成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
優選的,該進油歧管2的另一端與三通接頭4的上方接口直通連接、卡套連接、或者鉸接連接。
綜上,該分段式的單體泵進油管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管路承受的應力較小,管路斷裂的風險降低,管路可靠性提高;當發動機某一缸單體泵出現故障需要從機體上的安裝殼體內取出進行檢修時,只需要拆除故障缸管路即可,無需拆除其他無辜缸管路甚至整條燃油管路,減少了整改時間和單體泵接頭因經常拆裝而造成的漏油風險;管路生產工藝要求簡單,無需投入一些大成本的專用設備便能生產;管路外形簡單,降低了管路包裝和運輸的難度。
前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