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泵機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水泵機組,其包括:發動機本體;水泵,其具有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進水管路上設置有連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至少一路第一水流通道,出水管路上設置有連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至少一路第二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構成進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進水通道,第一水流通道構成進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出水通道,發動機本體的內腔形成分別連接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連接通道。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直接使用發動機和水泵作為冷卻的原動力,形成了水流更大、流速更快的冷卻效果,提高了冷卻效率,并且其不需要外裝其他冷卻裝置,直接利用水泵自身對發動機進行冷卻,冷卻系統結構更為簡單,成本也更低。
【專利說明】新型水泵機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泵機組,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水泵機組。
【背景技術】
[0002]風冷發動機,由于空氣的傳熱系數只有水的傳熱系數的1/20?1/30,空氣的比熱容只有水的1/4,發動機氣缸蓋、氣缸體等零件的受熱后溫度高,風冷發動機要得到足夠的冷卻,不僅要合理的布置散熱片,而且需要較大的空氣流量,且受熱后,缸體和缸蓋剛度會變差,冷卻面不均勻、熱負荷較高、風扇消耗功率較大和工作時噪聲大。由于冷卻面不均勻造成潤滑不良,形成運動附件早期磨損嚴重。從而不但大大影響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而且大大增加了其油耗,同時,不充分燃燒燃油將導致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環境污染,不利于環境保護。
[0003]當將風冷發動機應用于抽水等環節中時,通常還會將風冷發動機連接水泵,隨著水泵的使用,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變大,這個時候就會對發動機的冷卻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水泵的使用卻反而使得發動機的冷卻受限。而為了提高發動機的冷卻效率,如果再配備其他冷卻裝置的話,不僅使得發動機結構更為復雜,也會增加發動機的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利用水泵來冷卻發動機的新型水泵機組。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新型水泵機組,其包括:
[0006]發動機本體;
[0007]水泵,其安裝于發動機本體的輸出軸上,水泵具有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進水管路上設置有連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至少一路第一水流通道,出水管路上設置有連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至少一路第二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構成進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進水通道,第一水流通道構成進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出水通道,發動機本體的內腔形成分別連接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連接通道。
[0008]優選地,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的一端連接進水管路的進水口管壁并垂直于進水管路設置、另一端連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第二水流通道的一端連接出水管路的出水口管壁并垂直于出水管路設置、另一端連接發動機本體的內腔。
[0009]優選地,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皆連通到發動機本體的缸體,缸體的四周形成連接通道。
[0010]優選地,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的口徑小于進水管路的口徑,第二水流通道的口徑小于出水管路的口徑。
[0011]優選地,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采用水管。
[0012]優選地,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通過水嘴連接進水管路的管壁和發動機本體的外壁,第二水流通道通過水嘴連接出水管路的管壁和發動機本體的外壁。
[0013]優選地,上述的水嘴的內壁上設置有螺旋線。
[0014]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發動機本體作為原動力,并且使用了水泵運行時在進出管路所形成的的壓力差原理,當水泵運行時,在水泵的進水管路處形成負壓,在水泵的出水管路處會形成高壓,形成了第二水流通道的進水、第一水流通道的出水,將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連接到雙冷發動機的內腔,形成了一個循環冷卻的水流,以此形成對發動機本體的冷卻,即只要發動機啟動并驅動水泵運轉,水泵在工作的同時就會形成對發動機本體的循環冷卻。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直接使用發動機和水泵作為冷卻的原動力,形成了水流更大、流速更快的冷卻效果,提高了冷卻效率,并且其不需要外裝其他冷卻裝置,直接利用水泵自身對發動機進行冷卻,冷卻系統結構更為簡單,成本也更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分解示意圖(未包括框架)。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發動機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1.發動機本體11.輸出軸12.缸體13.連接通道14.內腔2.水泵21.進水管路211.進水口 22.出水管路221.出水口 23.第一水流通道24.第二水流通道3.水嘴4.框架41.托盤42.減震器,箭頭為水流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0020]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如圖1-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其包括:發動機本體I ;水泵2,其安裝于發動機本體I的輸出軸11上,水泵2具有進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22,進水管路21上設置有連接發動機本體I的內腔14的一路第一水流通道23,出水管路22上設置有連接發動機本體I的內腔14的一路第二水流通道24,第二水流通道24構成進入發動機本體I的內腔14的進水通道,第一水流通道23構成進入發動機本體I的內腔14的出水通道,發動機本體I的內腔14形成分別連接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連接通道13,即連接第一水流通道23和第二水流通道24的連接通道13,三者形成一循環的冷卻水流通道。其中,第一水流通道23和第二水流通道24也可以根據冷卻需要設置成多路,發動機本體I和水泵2還安裝于一具有托盤41和減震器42的框架I內。
[0021]本實施例中,該水泵機組通過發動機本體作為原動力,并且使用了水泵在運行時在進出管路所形成的的壓力差原理,當水泵運行時,在水泵的進水管路處形成負壓,在水泵的出水管路處會形成高壓,形成了第二水流通道的進水、第一水流通道的出水,將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連接到雙冷發動機的內腔,形成了一個循環冷卻的水流,以此形成對發動機本體的冷卻,即只要發動機啟動并驅動水泵運轉,水泵在工作的同時就會形成對發動機本體的循環冷卻。因此,本機組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直接使用發動機和水泵作為冷卻的原動力,形成了水流更大、流速更快的冷卻效果,提高了冷卻效率,并且其不需要外裝其他冷卻裝置,直接利用水泵自身對發動機進行冷卻,冷卻系統結構更為簡單,成本也更低。
[0022]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圖1-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23的一端連接進水管路21的進水口 211的管壁并垂直于進水管路21設置、另一端連接發動機本體I的內腔14,第二水流通道24的一端連接出水管路22的出水口 221的管壁并垂直于出水管路22設置、另一端連接發動機本體I的內腔14。設置連接進水口和出水口,可以形成更大的水流的流速,進一步地提高冷卻效率。
[0023]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圖1-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23和第二水流通道24皆連通到發動機本體I的缸體12,缸體12的四周形成連接通道23。該結構設置,不僅可以形成對缸體12的冷卻,還可以借助于缸體12的外形形成了可以連接兩路進水、出水通道的連接通道23。
[0024]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圖1-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23的口徑小于進水管路21的口徑,第二水流通道24的口徑小于出水管路22的口徑,可以便于借助于壓力差原理形成水流。
[0025]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圖1-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23和第二水流通道24采用水管,可以便于在發動機本體I和水泵2之間進行安裝。
[0026]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圖1-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第一水流通道23通過水嘴3連接進水管路21的管壁和發動機本體I的外壁,第二水流通道24通過水嘴3連接出水管路22的管壁和發動機本體I的外壁。水嘴3不僅可以形成更為穩固的管路安裝,也可以形成穩定的水流速度。
[0027]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水泵機組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水嘴的內壁上設置有螺旋線(未示出),利用螺旋線的特殊結構,可以形成水流的螺旋上升或者下降,提高水流在上升或者下降時的流速,進一步地提高冷卻效率。
[0028]下面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結合圖1和3所示,當發動機本體I驅動水泵2運行時,在水泵2的進水管路21處形成負壓,在水泵2的出水管路22處會形成高壓,形成了第二水流通道24的進水、第一水流通道23的出水,第二水流通道24的進水通過連接通道13到達第一水流通道23,形成循環冷卻的水流,以此形成對發動機本體I的循環冷卻。
[0029]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新型水泵機組,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動機本體; 水泵,其安裝于所述發動機本體的輸出軸上,所述水泵具有進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進水管路上設置有連接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至少一路第一水流通道,所述出水管路上設置有連接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至少一路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構成進入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進水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構成進入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內腔的出水通道,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內腔形成分別連接所述進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的連接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泵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一端連接所述進水管路的進水口管壁并垂直于所述進水管路設置、另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內腔,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一端連接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口管壁并垂直于所述出水管路設置、另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內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泵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皆連通到所述發動機本體的缸體,所述缸體的四周形成所述連接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泵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口徑小于所述進水管路的口徑,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口徑小于所述出水管路的口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泵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水流通道采用水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型水泵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通過水嘴連接所述進水管路的管壁和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外壁,所述第二水流通道通過水嘴連接所述出水管路的管壁和所述發動機本體的外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水泵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的內壁上設置有螺旋線。
【文檔編號】F01P5/10GK204175412SQ201420539115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8日
【發明者】徐士國, 徐士祥, 周長海, 陳萬中 申請人:蘇州金鼎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