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副掃氣道的二沖程汽缸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油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副掃氣道的二沖程汽缸體。
背景技術:
現有通用的二沖程汽油機缸體,通常在缸體內表面設置鍍鉻層,這種結構的二沖程汽油機缸體由于缸體內表面鍍鉻存在污染環境的技術問題;另外,由于掃氣道呈開式結構直接與缸體連通,還存在尾氣中有害成分(HC+NOx)的含量高、汽油機的燃油消耗率高的技術問題。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污染環境、尾氣中有害成分含量高和汽油機的燃油消耗率高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帶副掃氣道的二沖程汽缸體,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帶副掃氣道的二沖程汽缸體,它包括缸體和主掃氣道,所述缸體上設有散熱片;其要點是所述缸體內設有合金缸套;所述合金缸套上設有與主掃氣道連通的掃氣口 ;所述掃氣口的下方設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上設有潤滑孔;所述分流槽的兩端分別與主掃氣道相通;所述主掃氣道內設有導向筋;所述導向筋將主掃氣道分割成第一掃氣道和第二掃氣道;所述合金缸套的下部設有副掃氣道;所述副掃氣道的中間設有副掃氣孔;所述副掃氣孔與分流槽連接。本實用新型有效的解決現有技術存在污染環境、尾氣中有害成分含量高和汽油機的燃油消耗率高的技術問題,即改善了環境又節約了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缸體2、合金缸套3、掃氣口 4、主掃氣道5、進氣口 6、第一掃氣道7、導向筋8、第二掃氣道9、潤滑孔10、分流槽11、副掃氣孔12、副掃氣道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帶副掃氣道的二沖程汽缸體,它包括缸體I和主掃氣道4,所述缸體I內設有合金缸套2 ;所述合金缸套2上設有與主掃氣道4連通的掃氣口 3 ;所述掃氣口 3的下方設有分流槽10 ;所述分流槽10上設有潤滑孔9 ;所述分流槽10的兩端分別與主掃氣道4相通;所述主掃氣道4內設有導向筋7 ;所述導向筋7將主掃氣道4分割成第一掃氣道6和第二掃氣道8 ;所述合金缸套2的下方設有副掃氣道12 ;所述副掃氣道12中間設有副掃氣孔11 ;所述副掃氣孔11與分流槽10連接。燃油混合氣被壓縮后,經主掃氣道4直接進入燃燒室,而在副掃氣道12中流動的燃油混合氣由主掃氣道4和副掃氣孔11分別進入到分流槽10,經潤滑孔9作用于氣缸壁與活塞的潤滑盲區。由于副掃氣道12的作用,一部分燃油經副掃氣道對原潤滑盲區的缸壁、活塞、活塞環進行充分有效的潤滑,還帶走了一部分熱量,減少或避免了拉缸,降低了汽油機燃油消耗率,提高 了汽油機的輸出功率。
權利要求1.一種帶副掃氣道的二沖程汽缸體,它包括缸體和主掃氣道,所述缸體上設有散熱片;其特征是所述缸體內設有合金缸套;所述合金缸套上設有與主掃氣道連通的掃氣口 ;所述掃氣口的下方設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上設有潤滑孔;所述分流槽的兩端分別與主掃氣道相通;所述主掃氣道內設有導向筋;所述導向筋將主掃氣道分割成第一掃氣道和第二掃氣道;所述合金缸套的下部設有副掃氣道;所述副掃氣道的中間設有副掃氣孔;所述副掃氣孔與分流槽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副掃氣道的二沖程汽缸體,它包括缸體和主掃氣道,所述缸體上設有散熱片;其要點是所述缸體內設有合金缸套;所述合金缸套上設有與主掃氣道連通的掃氣口;所述掃氣口的下方設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上設有潤滑孔;所述分流槽的兩端分別與主掃氣道相通;所述主掃氣道內設有導向筋;所述導向筋將主掃氣道分割成第一掃氣道和第二掃氣道;所述合金缸套的下部設有副掃氣道;所述副掃氣道的中間設有副掃氣孔;所述副掃氣孔與分流槽連接。本實用新型有效的解決現有技術存在污染環境、尾氣中有害成分含量高和汽油機的燃油消耗率高的技術問題,即改善了環境又節約了成本。
文檔編號F02F1/18GK203161363SQ20132017307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日
發明者王以連, 陳為倫, 孟慶良 申請人:王以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