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壓油泵泵箱低壓密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高壓油泵泵箱低壓密封結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油泵泵箱的低壓密封結構,特別是主要用于共軌高壓油泵的低壓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高壓油泵油道加工在鋁制泵箱上,由于該高壓油泵泵箱小巧,空間結構有限,且高壓油泵所需的燃油和機油通道有較多的相交孔。在高壓油泵泵箱上有燃油和機油通道,由于泵箱結構的限制,為了連通油道,部分相交孔需要在泵箱上引用加工輔助工藝孔,并使油孔相通,為了保證油道的密閉,需要對加工的輔助工藝孔做堵塞處理。由于油道在高壓油泵工作過程中承受6bar以下的壓力,為保證油道密封的可靠性,還需對堵塞處做縮口處理。[0003]現有技術中有兩種方式用于油道的密封。一種為如圖3所示,即在泵箱上加工有螺紋孔,通過螺紋堵塞6和螺紋鎖固膠進行密封,這種結構的優點是,能夠承受正向壓力,可靠性高;缺點是,螺紋旋緊過程中會掉落部分的鋁屑,從而導致泵箱裝配后清潔度不合格,且螺紋加工會增加毛刺的產生。第二種是堵塞柱直接通過工藝孔,無縮口處理,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安裝過程中,清潔度易于保證,缺點是,為了保證高壓油泵的可靠性,這種結構只能用于大氣壓力和負壓的密封,并不能用于正向壓力的密封。發明內容[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密封可靠性高,能夠承受正向壓力,清潔度易于保證的球閥密封結構,尤其是用于共軌高壓油泵的低壓密封結構。[0005]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高壓油泵泵箱低壓密封結構,包括,制有燃油和機油通道的高壓油泵泵箱箱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泵泵箱上,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交叉相通的燃油或機油通道油孔,且靠近泵箱箱體壁面所述通道油孔流體通道不需要流通的位置加工的輔助工藝孔內,裝配有通過工藝孔口沉孔縮口密封的球閥。[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球閥密封結構具有自找正功能,密封可靠,縮口后滿足低壓密封的需要,球閥安裝時不會引起泵箱毛刺的增加。而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這種結構的優點在于:1、球閥安裝孔為圓柱孔,避免了現有技術螺紋孔加工產生的毛刺,且少了加工螺紋孔的工序。2、球閥為標準件,不需要重新開發,降低了開發成本。3、球閥球面的自找正使輔助工藝孔2與球閥3之間形成一條可靠的密封帶。沉孔I底面縮口后包裹住球閥3的上端面,能夠有效降低由于流體壓力過高引起的密封可靠性降低。滿足了低壓密封的要求,降低了成本,且清潔度更加容易保證。
[0007]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08]圖1是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高壓油泵的立體示意圖。[0009]圖2是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高壓油泵的球閥密封結構剖面示意圖。[0010]圖3是一種現有技術的螺紋密封結構。[0011]圖中:1沉孔,2輔助工藝孔,3球閥,4油路通道,5泵箱,6螺紋堵塞。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閱、圖2。高壓油泵泵箱的低壓密封結構,包括,制有燃油和機油通道的高壓油泵泵箱箱體,在泵箱5上制有一定角度交叉相通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油路通道油孔,在該燃油或機油通道的油路通道4與泵箱5壁面相通位置加工有輔助工藝孔2,輔助工藝孔2與泵箱I的壁面相通位置加工有縮口處理所需的沉孔1,沉孔用于球閥安裝到位后進行縮口處理,以滿足高壓油泵工作時的低壓環境和可靠性。球閥3緊密安裝在輔助工藝孔2內。輔助工藝孔2的內徑小于球閥3的外徑,且相互間為過盈配合。[0013]制造時,油道4為圓柱形孔,輔助工藝孔2略大于油道4的內徑,有利于輔助工藝孔2的精加工,沉孔I的外徑大于輔助工藝孔2,有利于沉孔I底部的縮口時的定位。安裝時,球閥3放入輔助工藝孔2中,壓裝至沉孔I底部平面下方,最后對沉孔I底部平面進行縮口處理。
權利要求1.一種高壓油泵泵箱低壓密封結構,包括,制有燃油和機油通道的高壓油泵泵箱箱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泵泵箱上,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交叉相通的燃油或機油通道油孔,且靠近泵箱箱體壁面所述通道油孔流體通道不需要流通的位置加工的輔助工藝孔內,裝配有通過工藝孔口沉孔縮口密封的球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油泵泵箱低壓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輔助工藝孔(2)的內徑小于球閥(3)的外徑,且相互間為過盈配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油泵泵箱低壓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球閥(3)壓裝入在沉孔(I)底部平面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高壓油泵泵箱低壓密封結構,包括,制有燃油和機油通道的高壓油泵泵箱箱體,在所述油泵泵箱上,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交叉相通的燃油或機油通道油孔,且靠近泵箱箱體壁面所述通道油孔流體通道不需要流通的位置加工的輔助工藝孔內,裝配有通過工藝孔口沉孔縮口密封的球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由于流體壓力過高引起密封可靠性差的。利用本實用新型不僅滿足低壓密封的要求,而且清潔度更加容易保證。
文檔編號F02M59/44GK203009130SQ201220665368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張明超 申請人:成都威特電噴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