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以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以及汽車,屬于汽車發動機部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汽車發動機設計中,機油濾清器與機油冷卻器、水泵等零件分別作為單獨的結構而進行分開布置。這樣,發動機布置時,管路較多、零件多,容易出現漏點,且占用發動機空間大,不利于發動機附件布置。目前,也有將發動機濾清器與機油冷卻器進行集成設計的結構,但是這些發動機濾清器與機油冷卻器集成結構的集成化程度低,體積大,不利于整機的小型化設計,且需單 獨采購的零部件數量多,不利于整機成本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將汽車發動機的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與水泵集成為一體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減少了發動機零部件的數量,空間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包括安裝座;水泵總成;機油冷卻器總成;以及,機油濾清器總成;其中,所述水泵總成、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和所述機油濾清器總成集成設置在所述安裝座上,形成一整體結構。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的前端安裝所述水泵總成;所述安裝座底端安裝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所述安裝座兩側中一側安裝所述機油濾清器總成,另一側具有用于與發動機的缸體進行裝配連接的第二裝配面。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底端具有第一裝配面,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包括冷卻器主體,所述冷卻器主體頂端具有第三裝配面,所述第一裝配面與所述第三裝配面配合,將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集成設置于所述安裝座上;所述冷卻器主體內部集成有第一機油通道、第一冷卻液通道以及用于將所述第一機油通道內的機油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內的冷卻液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結構,所述第一機油通道的第一進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一冷卻液通道的第一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布置在所述第三裝配面上;所述安裝座內部構成有用于將缸體內的機油輸送至所述第一機油通道內的第二機油通道,且所述第二機油通道的第二進油口布置在所述第二裝配面上,所述第二機油通道的第二出油口布置在所述第一裝配面上,并與所述第一機油通道的第一進油口位置對應;所述安裝座內部還構成有用于將所述第一機油通道內的機油輸送至缸體內的第三機油通道,且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的第三進油口布置在所述第一裝配面上,并與所述第一機油通道的第一出油口位置相對應;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的第三出油口布置在所述第二裝配面上;所述安裝座內部還構造有用于向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內輸送冷卻液的第二冷卻液通道,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的第二進水口布置在所述安裝座后端,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的第二出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一裝配面上,并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的第一進水口位置對應;所述安裝座內部還構造有用于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內冷卻液輸送至缸體的第 三冷卻液通道,所述第三冷卻液通道的第三進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一裝配面上,并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的第一出水口位置對應,所述第三冷卻液通道的第三出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二裝配面上。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一側具有一腔體結構;所述機油濾清器總成包括安裝于所述腔體結構內的濾芯、和用于將所述濾芯封裝在所述腔體結構內的濾清器蓋;且所述濾芯布置在所述第三機油通道內,由所述第三機油通道輸送至缸體的機油經過所述濾芯,再流向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的第三出油口處;所述濾清器蓋內集成有旁通閥,當所述第三機油通道內機油壓力達到所述旁通閥的預定開啟壓力值時,所述旁通閥打開,所述第三機油通道內機油從所述旁通閥流向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的第三出油口處;進一步的,在所述安裝座的第二裝配面上,所述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出水口、第二進油口的周圍分別布置有用于在所述第二裝配面與缸體配合連接時起密封作用的密封結構。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機油通道的第二進油口處設置有止回閥。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裝配面上還構造有一與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相通的泄油口。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裝配面上還設置有用于在將所述安裝座與缸體進行裝配時起定位作用的定位銷套。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上還集成設置有用于采集發動機主油道的機油壓力信號并反饋給發動機控制單元的機油壓力傳感器。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還具有第四機油通道,且所述第四機油通道的一端與安裝座上的第三機油通道相連,另一端具有內螺紋孔;所述機油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所述內螺紋孔內。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安裝有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的汽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將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與水泵集成為一體,冷卻回路更緊湊,有利于提高機油冷卻效率,集成結構減少了發動機零部件的數量,且與缸體的連接僅需要一個裝配面,空間布局結構緊湊,安裝方便,提高了發動機總裝效率。
圖I表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的主視圖;圖2表示圖I的后視圖。圖3表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中各機油通道和各冷卻液通道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0037]現有技術中,汽車發動機的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以及水泵都是作為單獨的部件分開布置,占用空間大,不利于整機的小型化設計;需單獨采購的零部件數量多,不利于整車成本控制;且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和水泵單獨裝配,總裝效率不高。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如圖I和圖2所示,其是將機油濾清器總成100、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和水泵總成300集成設置在一個安裝座400上,從而將機油濾清器總成100、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和水泵總成300集成為一體。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是把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和水泵模塊化設計,以節省安裝空間,減少零部件數量,在與缸體進行裝配時,提高裝配效率。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包括安裝座400、機油濾清器總成200、水泵總成300、機油冷卻器總成200以及水堵600、油堵700、螺栓緊固件800等子零件,安裝座400作為整個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的骨架結構,其可以為鋁座,其底端安裝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前端安裝水泵總成300,一側安裝機油濾清器總成200,另一側具有用于與缸體的裝配面配合而將安裝座400與缸體連接在一起的第二裝配面401。其中,如圖I和圖2所示,安裝座400的前端安裝水泵總成300,水泵總成300包括水泵皮帶輪301和水泵葉輪等,水泵皮帶輪301布置在安裝座400前端,伸出安裝座400夕卜,其在裝配時,與發動機前端輪系處于同一平面上,由發動機曲軸通過曲軸皮帶輪驅動。安裝座400底端具有第一裝配面,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包括一冷卻器主體201,該冷卻器主體201的上端面具有第三裝配面,安裝座400底端的第一裝配面與冷卻器主體201頂端的第三裝配面結構匹配,將安裝座400的第一裝配面與冷卻器主體201的第三裝配面配合,并四周通過螺栓緊固件進行固連,將機油冷卻器總成200與安裝座400集成為一體。安裝座400和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內部均構造有機油通道和冷卻液通道,冷卻液通道用于在水泵總成300的作用下將冷卻液泵送入缸體,還用于將冷卻液送入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內,機油通道用于將缸體內的機油輸送至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內,與冷卻液完成熱交換進行冷卻后,再輸送回缸體。具體地,如圖I和圖3所示,冷卻器主體201內部集成有第一機油通道202、第一冷卻液通道203以及用于將第一機油通道202內的機油與第一冷卻液通道203內的冷卻液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結構204,第一機油通道202的第一進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一冷卻液通道203的第一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布置在第三裝配面上。安裝座400內部構成有用于將缸體內的機油輸送至第一機油通道202內的第二機油通道405,且第二機油通道405的第二進油口 401a布置在第二裝配面401上,第二機油通道405的第二出油口布置在第一裝配面上,并與第一機油通道202的第一進油口位置對應。安裝座400內部還構成有用于將第一機油通道202內的機油輸送至缸體內的第三機油通道402,且第三機油通道402的第三進油口布置在第一裝配面上,并與第一機油通道202的第一出油口位置相對應;第三機油通道402的第三出油口 402a布置在第二裝配面401 上。安裝座400內部還構造有用于向第一冷卻液通道203內輸送冷卻液的第二冷卻液通道403,第二冷卻液通道403的第二進水口 403a布置在安裝座400后端,第二冷卻液通道403的第二出水口布置在第一裝配面上,并與第一冷卻液通道203的第一進水口位置對應。 安裝座400內部還構造有用于將第一冷卻液通道203內冷卻液輸送至缸體的第三冷卻液通道404,第三冷卻液通道404的第三進水口布置在第一裝配面上,并與第一冷卻液通道203的第一出水口位置對應,第三冷卻液通道404的第三出水口 404a布置在第二裝配面401上。在裝配時,將安裝座400的第二裝配面401與缸體的裝配面配合,使得第二裝配面401上的第二進油口 401a與缸體的機油出口連通,第二裝配面401上的第三出油口 402a與缸體的機油進口連通,第二裝配面401上的第三出水口 404a與缸體的冷卻液進口連通,第二裝配面401上的泄油口 402b與缸體的泄油腔相連。水泵總成300的水泵葉輪作用下,冷卻液自安裝座400后端的第二進水口 403a進入第二冷卻液通道403,其中一部分直接進入第三出水口 404a進入缸體,另一部分經第二冷卻液通道403進入機油冷卻器總成200的第一冷卻液通道203內,在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內與機油進行熱交換后,再經第三冷卻液通道404進入第三出水口 404a,再進入缸體內;而機油自缸體的機油出口經第二裝配面401上的第二進油口 401a進入安裝座400的第二機油通道405內,再進入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內的第一機油通道202,被冷卻液冷卻后,經第三機油通道402的第三機油出口流入缸體內。安裝座400用于安裝機油濾清器總成100的一側鑄有一用于安裝機油濾清器總成100的腔體結構101 ;機油濾清器總成100包括濾芯和濾清器蓋102等部件,濾芯安裝在腔體結構101后,通過濾清器蓋102密封;濾芯布置在安裝座400的第三機油通道402內,這樣,由第三機油通道402輸送至缸體的機油經過濾芯,再流向第三機油通道402的第三出油口 402a處,對進入缸體內的機油進行過濾。優選的,濾芯可以采用紙質濾芯。此外,本實施例中,機油濾清器總成還包括設置于濾清器蓋內部的旁通閥(圖中未示出)。。正常工作狀態下,旁通閥保持關閉狀態,當濾芯由于吸收的雜質過多而被堵塞時,第三機油通道402內的機油壓力上升,當機油壓力達到旁通閥預定的開啟壓力值時,旁通閥就會打開,第三機油通道402內機油可以不經過濾芯而直接經第三機油通道402的第三出油口 402a進入發動機缸體內進行潤滑,以防止造成發動機因沒有潤滑油而發生嚴重的干磨損。濾芯達到使用壽命后,用戶可以打開濾清器蓋102,將污染了的濾芯取出腔體結構101,換上新的濾芯即可。此外,如圖I所示,在第二裝配面401上還構造有一與第三機油通道402相通的泄油口 402b。在打開濾清器蓋102取出濾芯的過程中,第三機油通道402內的未經機油濾清器總成100過濾的機油可通過泄油口 402b進入缸體內,再流入油底殼。這種設計,與需要整體更換的罐式濾清器相比,更節省資源、綠色環保。此外,在第二機油通道405的第二進油口 401a處設置有防止機油倒流回缸體內的止回閥401b,由油底殼進入缸體內的機油通過止回閥401b后進入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內,在機油冷卻器總成200內完成循環后進入機油濾清器總成100,經濾清之后由第三出油口402a再流入缸體油道內,第二進油口 401a處的止回閥401b還可以防止發動機在突然停止工作后機油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倒流回油底殼,保證了任何時候腔體結構101內充滿機油,當發動機再次啟動時,機油幾乎可以瞬間到底發動機進行潤滑。此外,如圖I所示,在安裝座400的第二裝配面401上,第三出油口 402a、第三出水口 404a、第二進油口 401a以及泄油口 402b的周圍分別布置有凹槽,凹槽內裝有橡膠密封圈410,凹槽與密封圈共同構成密封結構,用于在第二裝配面401與缸體結合面配合時起密封作用的密封結構。此外,如圖I所示,在安裝座400的第二裝配面401上還設置用于安裝螺栓的第一通孔411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412與缸體配合的一端還壓裝有定位銷套,該定位銷套的一端壓裝在安裝座內部,另一端露出安裝座第二裝配面401 —定高度,可以在將安裝座400與缸體進行裝配時起定位作用。此外,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在安裝座400上還集成設置有用于采集發動機主油道內部機油壓力信號并反饋給發動機控制單元的機油壓力傳感器103。安裝座400內還構造有第四機油通道,且第四機油通道的一端與安裝座400上的第三機油通道相連,另一端具有內螺紋孔;該機油壓力傳感器103安裝在該內螺紋孔內。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采用模塊化集成設計,將水泵總成300、機油濾清器總成100和機油冷卻器總成200集成設計為一體,并通過安裝座400上的一個裝配面(即第二裝配面401)與缸體連接,具有節省零部件數量、節約成本、占用空間小、布置結構緊湊、提供總裝裝配效率等優點。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裝座; 水泵總成; 機油冷卻器總成;以及, 機油濾清器總成;其中, 所述水泵總成、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和所述機油濾清器總成集成設置在所述安裝座上,形成一整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的前端安裝所述水泵總成; 所述安裝座底端安裝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 所述安裝座兩側中一側安裝所述機油濾清器總成,另一側具有用于與發動機的缸體進行裝配連接的第二裝配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底端具有第一裝配面,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包括冷卻器主體,所述冷卻器主體頂端具有第三裝配面,所述第一裝配面與所述第三裝配面配合,將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集成設置于所述安裝座上; 所述冷卻器主體內部集成有第一機油通道、第一冷卻液通道以及用于將所述第一機油通道內的機油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內的冷卻液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結構,所述第一機油通道的第一進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一冷卻液通道的第一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布置在所述第三裝配面上; 所述安裝座內部構成有用于將缸體內的機油輸送至所述第一機油通道內的第二機油通道,且所述第二機油通道的第二進油口布置在所述第二裝配面上,所述第二機油通道的第二出油口布置在所述第一裝配面上,并與所述第一機油通道的第一進油口位置對應; 所述安裝座內部還構成有用于將所述第一機油通道內的機油輸送至缸體內的第三機油通道,且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的第三進油口布置在所述第一裝配面上,并與所述第一機油通道的第一出油口位置相對應;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的第三出油口布置在所述第二裝配面上; 所述安裝座內部還構造有用于向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內輸送冷卻液的第二冷卻液通道,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的第二進水口布置在所述安裝座后端,所述第二冷卻液通道的第二出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一裝配面上,并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的第一進水口位置對應; 所述安裝座內部還構造有用于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內冷卻液輸送至缸體的第三冷卻液通道,所述第三冷卻液通道的第三進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一裝配面上,并與所述第一冷卻液通道的第一出水口位置對應,所述第三冷卻液通道的第三出水口布置在所述第二裝配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一側具有一腔體結構; 所述機油濾清器總成包括安裝于所述腔體結構內的濾芯、和用于將所述濾芯封裝在所述腔體結構內的濾清器蓋; 且所述濾芯布置在所述第三機油通道內,由所述第三機油通道輸送至缸體的機油經過所述濾芯,再流向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的第三出油口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清器蓋內安裝有旁通閥 當所述第三機油通道內機油壓力達到旁通閥預定的開啟壓力時,所述旁通閥打開,所述第三機油通道內機油從所述旁通閥流向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的第三出油口處。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裝座的第二裝配面上,所述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出水口、第二進油口的周圍分別布置有用于在所述第二裝配面與缸體配合連接時起密封作用的密封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機油通道的第二進油口處設置有止回閥。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裝配面上還構造有一與所述第三機油通道相通的泄油口。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裝配面上還設置有用于裝配所述安裝座與缸體時起定位作用的定位銷套。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上還集成設置有用于采集發動機主油道的機油壓力信號并反饋給發動機控制單元的機油壓力傳感器。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還具有第四機油通道,且所述第四機油通道的一端與安裝座上的第三機油通道相連,另一端具有內螺紋孔; 所述機油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所述內螺紋孔內。
12.—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I至11任一項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及汽車,其中,所述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包括安裝座;水泵總成;機油冷卻器總成;以及,機油濾清器總成;所述水泵總成、所述機油冷卻器總成和所述機油濾清器總成集成設置在所述安裝座上,形成一整體結構。其中安裝座上還安裝有機油壓力傳感器,通過機油壓力傳感器采集主油道的機油壓力反饋給發動機控制單元。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發動機機油濾清冷卻集成結構將機油濾清器、機油冷卻器與水泵集成為一體,冷卻回路更緊湊,有利于提高系統的冷卻效率,集成結構減少了發動機零部件的數量,且其與發動機缸體的連接僅需要一個裝配面,空間布局結構緊湊,安裝方便,提高了發動機總裝效率。
文檔編號F01P5/10GK202745959SQ20122046781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秦穎, 張艷青, 賀燕銘, 馬童立, 李紅強, 周啟順, 趙錦倫 申請人:北京汽車動力總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