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發動機進氣彎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發動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動機進氣彎管。
背景技術:
在開發階段,發現進發動機進氣彎管管徑設計大了在發動機和整車上布置局部會有干涉,如果單為解決布置干涉設計管徑較小的彎管,又出現進氣流量不足報警問題,該眼鏡蛇彎管不僅滿足了進氣流量的設計要求,而且大大節省了其在發動機和整車上的布置間隙。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發動機進氣彎管,滿足重型柴油發動機進氣流量的同時滿足整車上的布置要求。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發動機進氣彎管包括管體,管體兩端的與渦輪增壓器連接的出氣管口和與空氣濾清器連接的進氣管口,其出氣管口和進氣管口向同一側彎曲,出氣管口和進氣管口的軸線平行,連接出氣管口和進氣管口的管體是偏圓形,管體的偏圓形通徑由出氣管口自然過渡到進氣管口,管體中間處的扁圓形的長徑LI大于出氣管口的直徑Dl,短徑與出氣管口和進氣管口的軸線平行,短徑Hl小于進氣管口的直徑D2。所述的管體中間處的偏圓形的長徑LI與短徑Hl的比為LI :H1 = 3. 3 3. 6 :1,LI = 220 230 mm。所述的出氣管口與進氣管口的軸線間距離H = 240 300 mm。所述的出氣管口與進氣管口的水平距離L = 100 150mm。出氣管口的直徑Dl = 170 180 mm,進氣管口的直徑D2 = 130 140mm。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的進氣端和出氣端管徑大小不變,彎折部分采用仿生學上眼鏡蛇的造型,在彎折部分是一個很大的容積腔,能同時滿足進氣流量和方便布置。本實用新型試制樣件在整車上進行了試裝,同時在臺架上完成了試驗考核,認為可行。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視圖。圖3是圖I的右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0015]如圖I、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發動機進氣彎管包括管體1,管體I兩端的與渦輪增壓器連接的出氣管口 2和與空氣濾清器連接的進氣管口 3,其出氣管口 2和進氣管口 3向同一側彎曲,出氣管口 2和進氣管口 3的軸線平行,連接出氣管口 2和進氣管口 3的管體I是偏圓形,管體I的偏圓形通徑由出氣管口 2自然過渡到進氣管口 3,管體I中間處的扁圓形的長徑LI大于出氣管口 2的直徑Dl,短徑與出氣管口 2和進氣管口 3的軸線平行,短徑Hl小于進氣管口 3的直徑D2。所述的管體I中間處的偏圓形的長徑LI與短徑Hl的比為LI :H1 = 3. 3 3. 6 1,LI = 220 230 mm。所述的出氣管口 2與進氣管口 3的軸線間距離H = 240 300 mm。所述的出氣管口 2與進氣管口 3的水平距離L = 100 150mm。所述的發動機進氣彎管,其特征在于出氣管口 2的直徑Dl = 170 180 mm,進氣管口 3的直徑D2 = 130 140mm。本實用新型的出氣管口 2通過卡箍連接到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端,進氣管口 3與空氣濾清器連接。經過空氣濾清器的新鮮空氣通過該彎管把氣體送到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端,增加充氣密度的氣體再通過中冷器后進入到發動機的進氣系統。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進氣彎管不僅滿足了進氣流量的設計要求,而且大大節省了其在發動機和整車上的布置間隙。
權利要求1.一種發動機進氣彎管,包括管體(1),管體(I)兩端的與渦輪增壓器連接的出氣管口(2)和與空氣濾清器連接的進氣管口(3),其特征在于出氣管口(2)和進氣管口(3)向同一側彎曲,出氣管口(2)和進氣管口(3)的軸線平行,連接出氣管口(2)和進氣管口(3)的管體(I)是偏圓形,管體(I)的偏圓形通徑由出氣管口(2)自然過渡到進氣管口(3),管體(O中間處的扁圓形的長徑LI大于出氣管口(2)的直徑D1,短徑與出氣管口(2)和進氣管口(3)的軸線平行,短徑Hl小于進氣管口(3)的直徑D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發動機進氣彎管,其特征在于管體(I)中間處的偏圓形的長徑 LI 與短徑 Hl 的比為 LI H1 = 3. 3 3. 6 :1,LI = 220 230 mm。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發動機進氣彎管,其特征在于出氣管口(2)與進氣管口(3)的軸線間距離H= 240 300 _。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發動機進氣彎管,其特征在于出氣管口(2)與進氣管口(3)的水平距離L = 100 150mm。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發動機進氣彎管,其特征在于出氣管口(2)的直徑Dl=170 180 mm,進氣管口(3)的直徑D2 = 130 140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進氣彎管,包括管體,管體兩端的與渦輪增壓器連接的出氣管口和與空氣濾清器連接的進氣管口,其出氣管口和進氣管口向同一側彎曲,出氣管口和進氣管口的軸線平行,連接出氣管口和進氣管口的管體是偏圓形,管體的偏圓形通徑由出氣管口自然過渡到進氣管口,管體中間處的扁圓形的長徑L1大于出氣管口的直徑D1,短徑H1小于進氣管口的直徑D2。所述的管體中間處的偏圓形的長徑L1與短徑H1的比為L1H1=3.3~3.6 1,L1=220~230 mm。所述的出氣管口與進氣管口的軸線間距離H=240~300 mm。所述的出氣管口與進氣管口的水平距離L=100~150mm。出氣管口的直徑D1=170~180 mm,進氣管口的直徑D2=130~140mm。
文檔編號F02M35/104GK202628334SQ20122010832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徐輝 申請人: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