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箱型機油散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箱型機油散熱器。
背景技術:
機油散熱器可保護發動機機油溫度處于一個最佳的溫度范圍,對發動機的各個運動起到潤滑和冷卻的作用。目前市場上出現比較多的機油散熱器為螺旋式,此種機油散熱器散熱效果較差。為了提高散熱效果,人們設計出了箱型機油散熱器。如圖I所示,所述的箱式機油散熱器包括進油管、出油管及散熱器芯。所述的散熱器芯包括多塊從上到下依次隔空排列的隔板;所述的散熱器芯從上到下相鄰兩塊隔板之間依次交替容納有導流片和翅片。每片導流片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通過左封條和右封條封住,所述的相鄰兩塊隔板、左封條和右封條之間形成所述的風側通道。每片翅片的前側和后側 分別通過前封條和后封條封住,所述的相鄰兩塊隔板、前封條和后封條之間形成所述的油側通道。所述的散熱器芯左端和右端分別設有左封頭和右封頭,所述的左封頭封住散熱器芯左端且左封頭內腔與各個油側通道相連通,所述的右封頭封住散熱器芯右端且右封頭內腔與各個油側通道相連通。所述的進油管連接在左封頭上且進油管管道與左封頭內腔相連通。所述的出油管連接在右封頭上且出油管管道與右封頭內腔相連通。工作時,機油從進油管進入,流經左封頭、油側通道和右封頭,然后從出油管流出,與此同時,冷風從風側通道的前端通入,從后端吹出,帶走油側通道外壁的熱量,從而達到散熱的效果。目前設有的箱型機油散熱器有5個風側通道和4個油側通道,所述的導流片的高度為8_。雖然此種結構的箱型機油散熱器的散熱效果要比螺旋式機油散熱器的散熱效果好,但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此種箱型機油散熱器的散熱量仍然不足,仍會導致發動機機油油溫過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也能有足夠的散熱量的箱型機油散熱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箱型機油散熱器,包括進油管、出油管及散熱器芯,所述的散熱器芯包括多塊從上到下依次隔空排列的隔板;所述的散熱器芯從上到下相鄰兩塊隔板之間依次交替容納有導流片和翅片;每片導流片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通過左封條和右封條封住,所述的相鄰兩塊隔板、左封條和右封條之間形成所述的風側通道;每片翅片的前側和后側分別通過前封條和后封條封住,所述的相鄰兩塊隔板、前封條和右封條之間形成所述的油側通道;所述的風側通道為六個,所述的油側通道為五個。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的箱型機油散熱器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
占-
^ \\\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箱型機油散熱器的風側通道為六個,油側通道為五個,相比原來設計的箱型機油散熱器來說,散熱效果更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也能及時散熱,能使發動機機油保持正常油溫,同時增加了一個油側通道,可以加快機油的流速。所述的導流片的高度為5. 5 6. 5mm。所述的導流片的高度為6mm。采用此種結構后,所述的導流片的高度為6mm為最佳。
圖I是箱型機油散熱器的改進前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箱型機油散熱器的改進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箱型機油散熱器的部分側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1、進油管,2、出油管,3、散熱器芯,3. I、隔板,3. 2、導流片,3. 3、翅片,3. 4、左封條,3. 5、右封條,3. 6、風側通道,3. 7、前封條,3. 8、后封條,3. 9、油側通道,4、左封頭,5、右封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的箱式機油散熱器包括進油管I、出油管2及散熱器芯3。所述的散熱器芯3包括多塊從上到下依次隔空排列的隔板3. I ;所述的散熱器芯3從上到下相鄰兩塊隔板3. I之間依次交替容納有導流片3. 2和翅片3. 3。每片導流片
3.2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通過左封條3. 4和右封條3. 5封住,所述的相鄰兩塊隔板3. I、左封條3. 4和右封條3. 5之間形成所述的風側通道3. 6。每片翅片3. 3的前側和后側分別通過ill封條3. 7和后封條3. 8封住,所述的相鄰兩塊隔板3. I、如封條3. 7和后封條3. 8之間形成所述的油側通道3. 9。所述的風側通道3. 6為六個,所述的油側通道3. 9為五個。所述的導流片3. 2的高度為5. 5 6. 5mm。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導流片3. 2的高度為6mm。所述的散熱器芯3左端和右端分別設有左封頭4和右封頭5,所述的左封頭4封住散熱器芯3左端且左封頭4內腔與各個油側通道3. 9相連通,所述的右封頭5封住散熱器芯3右端且右封頭5內腔與各個油側通道3. 9相連通。所述的進油管I連接在左封頭4上且進油管I管道與左封頭4內腔相連通。所述的出油管2連接在右封頭5上且出油管2管道與右封頭5內腔相連通。
權利要求1.一種箱型機油散熱器,包括進油管(I)、出油管(2)及散熱器芯(3),所述的散熱器芯(3)包括多塊從上到下依次隔空排列的隔板(3. I);所述的散熱器芯(3)從上到下相鄰兩塊隔板(3. I)之間依次交替容納有導流片(3. 2)和翅片(3. 3);每片導流片(3. 2)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通過左封條(3. 4)和右封條(3. 5)封住,所述的相鄰兩塊隔板(3. I)、左封條(3. 4)和右封條(3. 5)之間形成所述的風側通道(3. 6);每片翅片(3. 3)的前側和后側分別通過前封條(3. 7)和后封條(3. 8)封住,所述的相鄰兩塊隔板(3.1)、前封條(3.7)和后封條(3. 8)之間形成所述的油側通道(3. 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側通道(3. 6)為六個,所述的油側通道(3. 9)為五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箱型機油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流片(3.2)的高度為5. 5 6. 5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箱型機油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流片(3.2)的高度為6mm 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箱型機油散熱器,包括進油管(1)、出油管(2)及散熱器芯(3),散熱器芯包括多塊從上到下依次隔空排列的隔板(3.1);散熱器芯從上到下相鄰兩塊隔板(3.1)之間依次交替容納有導流片(3.2)和翅片(3.3);每片導流片的左端和右端分別通過左封條(3.4)和右封條(3.5)封住,相鄰兩塊隔板(3.1)、左封條(3.4)和右封條(3.5)之間形成所述的風側通道(3.6);每片翅片的前側和后側分別通過前封條(3.7)和后封條(3.8)封住,相鄰兩塊隔板(3.1)、前封條(3.7)和后封條(3.8)之間形成所述的油側通道(3.9);所述的風側通道(3.6)為六個,所述的油側通道(3.9)為五個。該箱型機油散熱器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也能有足夠的散熱量。
文檔編號F01M5/00GK202531250SQ201220069260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9日
發明者余兵, 朱云浩, 王挺, 胡恩波 申請人:寧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