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燃發動機,具體涉及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內燃發動機的供油過程并不完善,當汽車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夏季時,冷卻潤滑油是非常必要的,當發動機機動和部分運行過程中,尤其當冬季來臨時, 潤滑油的溫度總是達不到最佳值。因此就產生了很多熟知的改變潤滑油溫度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旨在優化潤滑油的溫度。其中就包括安裝一個類似潤滑油的加熱裝置,此方法產生的熱量會對蓄電池產生一定的影響,除了此方法外還有電控冷卻機油裝置。上述裝置包含恒溫控制閥,此閥在較高油溫時,機油在一個附加的潤滑油冷卻器中循環,但是在機油溫度降低到一定溫度時,此裝置就會產生短路,此裝置的缺點就在于必須將潤滑油冷卻裝置用導管連接到油底殼和排列于其中的閥門上。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內燃發動機的潤滑結構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能保持適當油溫的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殼、恒溫閥和進油管,所述油底殼包括第一機油室和第二機油室,所述進油管包括第一進油管和第二進油管,所述油底殼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二機油室的底部,所述第一機油室的底部與所述油底殼的底部間隔一段距離,所述第一進油管連入所述第一機油室且在其連接端設有第一濾油器,所述第二進油管連入所述第二機油室且在其連接端設有第二濾油器,所述第一進油管和所述第二進油管連接輸送管道之間設有所述恒溫閥,所述輸送管道連接到供應泵。
上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中,所述恒溫閥包括活塞閥和恒溫器,所述恒溫閥為圓筒形結構,所述活塞閥與所述恒溫器依次平行設于所述恒溫閥內,所述恒溫器設于所述活塞閥的彈簧的相反一端。
上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中,所述油底殼的底部采用可進行熱交換的材料制成。
上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中,所述第一機油室的底部進行噴漆處理以起到隔熱效果。
上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中,所述第一機油室與所述第二機油室的側壁連接處設有一開口。
上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中,所述第一機油室可包括較低的點狀區域,所述第一濾油器位于所述點狀區域中并通向所述第二機油室,所述第二吸油管延伸至所述第一機油室。
上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中,所述第二濾油器可由環形濾油器代替。
上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中,所述可進行熱交換的材料為鋁制材
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是
制造了一種攜帶更加簡單潤滑結構的內燃發動機,不用再安裝額外的冷卻裝置, 使得機油保持適當的溫度。
圖I是本發明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的油底殼前半部分示意圖2是圖I中II - II指定的部分的示意圖3是本發明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的第二實施例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I
如圖I和2所示本發明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的油底殼,包括油底殼I、恒溫閥13和進油管,油底殼I被發動機室2分成第一機油室6和第二機油室5,發動機室2通過開設的幾個小缺口 21與第一機油室6連通,進油管包括第一進油管7和第二進油管8,進油管的朝向為汽車行進方向的前方,油底殼底部4形成第二機油室底部4,第一機油室底部3 與油底殼底部4間隔一段距離,第一進油管7連入第一機油室6且在其連接端設有第一濾油器9,第二進油管8連入第二機油室5且在其連接端設有第二濾油器10,第一進油管7和第二進油管8連接輸送管道12之間設有恒溫閥13,輸送管道12連接到供應泵。
進一步的,第二機油室5的體積要小于第一機油室6,這樣的設計確保了滑流的流動,在油底殼I前區的油量即第一進油管7進入的點位,此位置要比后部冷。因此,機油通過第一進油管7進油要比第一機油室6中的機油的溫度相對較低并且通過適當的輸送管道 12連接到供應泵(圖中無顯示)。然而,當機油的溫度相對較低,就會從第一機油室6中吸出,第一機油室底部3外側隔熱性能較好這樣機油循環時溫度相對較高。
進一步的,恒溫閥13包括活塞閥33和恒溫器35,恒溫閥13為圓筒形結構,活塞閥 33與恒溫器35依次平行設于恒溫閥13內,恒溫器35設于活塞閥33的彈簧的相反一端。 當發動機變冷,恒溫閥13就會連接第一吸油管7,因此恒溫閥13的設計也要考慮到與油管連接之間的溫度變化,否則恒溫閥13可能導致只從發動機室5或者發動機室6供應過多的油量。
進一步的,第一機油室7與第二機油室8的側壁連接處設有一開口,在第二機油室 5和第一機油室6之間的開口 14只接近油底殼I的側邊當機油從第一機油室6和第二機油室5沿著油底殼I的側壁傳輸的過程中,機油溫度降低。更重要的是,如此設計的開口 14 使得機油從第一機油室6輸送到第二機油室5的機油范圍擴大成為可能,當發動機室溫度升高時,優先選擇從第二機油室5輸送機油。然而當發動機溫度下降,優先選擇從第一機油室6輸送機油,開口 14的設計就是便于限制機油的交換。選擇哪個進油管將機油輸送到第一機油室6與發動機室的缺口 21這樣就必須將間隙密封,可以采用橡膠密封圈以保證不同溫度的機油不會混合。
進一步的,為了能從滑流中獲得最佳的冷卻液,不需要額外的機油冷卻裝置,油底殼底部4可以使用筋或者波紋材料,例如,使用波紋鋼可以沿著機油流通的方向延伸。更重要的是,用于油底殼I的材料應當有良好的熱量傳輸作用,應當是一種可以進行熱量交換的材料,例如,鋁制材料。
進一步的,內燃發動機的各部件通過機械振動隔熱的方式來保持適當的溫度,故采用彈性支持部件來進行連接各結構,即采用橡膠材料的第一機構17和第二機構18將油底殼I連接到了曲軸箱16。輸送管道12也是由橡膠制成。通過第一曲柄19和第二曲柄 20,作為襯托支持第一濾油器9和第二濾油器10,兩個濾油器也是由橡膠制成。
進一步的,第二濾油器10可由環形濾油器11代替。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發明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的第二實施例,油底殼I通過發動機室2也被分到了第一機油室6和第二機油室5。當內燃發動機溫度下降,從第一機油室6 中吸出機油,而當內燃式發動機溫度上升,從第二機油室,5中吸出機油。在本發明的這一實施例中,第一機油室6包含一個細長的室28,作為一個基礎性的零部件。室28最低的區域有一個點狀區域25延伸到油底殼I中相對較遠的位置,在其底部安裝第一濾油器9連接第二機油室5的第一進油管7。這樣第一進油管7延伸進點狀區域25以及細長室28的其他部分,在本發明中將室28設計成一個封閉的結構。環形濾油器11插入細長室28的表面, 環形濾油器11連接第一機油室6左邊的區域并且第二進油管8也連接第一機油室6。
進一步的,第一進油管7和第二進油管8決定了機油的溫度,連接到帶有輸送管道 12的恒溫閥13。如上述,恒溫閥13包含一個基本的零件,活塞閥33,通過恒溫器35安裝到其彈簧的反面。此實施例中,活塞閥33用于調節溫度所以活塞閥33有選擇性的連接第一進油管7和第二進油管8的其中一個,并完全連接到輸送管道12或者在連接輸送管道12 的情況下連接分別連接兩個進油管的一部分。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申請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做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殼、恒溫閥和進油管,所述油底殼包括第一機油室和第二機油室,所述進油管包括第一進油管和第二進油管,所述油底殼底部形成所述第二機油室底部,所述第一機油室底部與所述油底殼底部間隔一段距離,所述第一進油管連入所述第一機油室且在其連接端設有第一濾油器,所述第二進油管連入所述第二機油室且在其連接端設有第二濾油器,所述第一進油管和所述第二進油管連接輸送管道之間設有所述恒溫閥,所述輸送管道連接到供應泵。
2.如權利要求I所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溫閥包括活塞閥和恒溫器,所述恒溫閥為圓筒形結構,所述活塞閥與所述恒溫器依次平行設于所述恒溫閥內,所述恒溫器設于所述活塞閥的彈簧的相反一端。
3.如權利要求I所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殼的底部采用可進行熱交換的材料制成。
4.如權利要求I所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機油室的底部進行噴漆處理以起到隔熱效果。
5.如權利要求I所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機油室與所述第二機油室的側壁連接處設有一開口。
6.如權利要求I所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機油室可包括較低的點狀區域,所述第一濾油器位于所述點狀區域中并通向所述第二機油室,所述第二吸油管延伸至所述第一機油室。
7.如權利要求I所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濾油器可由環形濾油器代替。
8.如權利要求3所述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進行熱交換的材料為銀制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分油底殼式內燃發動機,包括油底殼、恒溫閥和進油管,所述油底殼包括第一機油室和第二機油室,所述進油管包括第一進油管和第二進油管,所述油底殼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二機油室的底部,所述第一機油室的底部與所述油底殼的底部間隔一段距離,所述第一進油管連入所述第一機油室且在其連接端設有第一濾油器,所述第二進油管連入所述第二機油室且在其連接端設有第二濾油器,所述第一進油管和所述第二進油管連接輸送管道之間設有所述恒溫閥,所述輸送管道連接到供應泵。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制造了一種攜帶更加簡單潤滑結構的內燃發動機,不用再安裝額外的冷卻裝置,使得機油保持適當的溫度。
文檔編號F01M11/00GK102979597SQ20121057281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明者李傳友, 左朝鳳, 陳新, 陳榜, 陳立新 申請人:優華勞斯汽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