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發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電裝置,本發明是屬于附著發電裝置的節能換氣裝置,本發明更加確切的把室內空氣往外部排放時這時所產生的風力來產生發電,所有節能帶發電裝置的換氣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一般的住宅、公寓及大廈擁有獨立的室內空間,而且室內空間中又各種灰塵濁氣混合在一起,所以必須另外設置換氣裝置按周期換氣。還有飼養牛、豬、雞等的蓄、禽舍中家蓄呼吸所產生的二氧化氮和家蓄糞便等排泄物,造成空氣混濁,也需安裝換氣裝置,為了 更好的進行通風換氣管理。為了調節室內空氣而安裝的換氣裝置,根據空氣循環方式可區分為強制通風方式和自然通風方式。強制通風方式是設置室內和室外通連的空氣排出用排氣管,連接排氣管和空氣循環換氣扇裝置,起動換氣扇旋轉的電動機等構成的。這樣的強制換氣裝置是根據室內空間面積安裝單個或多個換氣扇,而且每個換氣扇都要有控制換氣扇電動機的控制器,其構造復雜并且需要多個電動機,所以有能源消耗大的缺點。另外利用換氣扇把室內空氣強制循環排出,排出空氣量難免發生差宜,很可能導致室內負壓。相反,自然通風方式是不使用換氣扇和電動機,而設置外部空氣容易進出到室內連接外部的開口部。根據自然對流方式進行室內外空氣循環的換氣方式。但是也存在室內空氣排出不順暢導致降低換氣性能的缺點,而冬季和雨季也會產生室內溫度低或高。因此,需要開發具有同樣通風功能,能源消耗低,建筑物內空氣排出性能優秀,節能效果最佳的環氣裝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解決強制通風、自然通風方式換氣裝置中的缺點,其目的是在智能安全、高效節能的前提下,在室內出現險情時,既可控制險情,又能夠不受室內險情影響,保持持續發電,并提供優良室內空氣循環效果的同時附著高效風力發電的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包括設置在建筑物的側壁上使建筑物的內部和相通連的新型復合材料制作的水平管道和上述水平管道相連接的垂直管道;上述水平管道內部中設置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設置在上述垂直管道的外周面上充填內部空氣加熱垂直管道的透明材料加熱外套;向著上述側壁直徑逐步增大的擴開部,上述擴開部的后段連接的連接部組成,上述換氣扇是上述水平管道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在該擴開部上繞擴開部外周開設有與水平管道相連通的自循環對接進氣口,還包括帶有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與自循環對接進氣口電連接。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所述自循環對接進氣口設置多個。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由智能控制配電箱、開關控制器、火警傳感器、綜合調控程序控制器及與所述自循環對接進氣口電連接的開關轉換控制器組成,所述火警傳感器通過開關控制器與智能控制配電箱電連接,綜合調控程序控制器及開關轉換控制器分別與智能控制配電箱及開關控制器電連接。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所述開關控制器上連接有壓力變送器。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所述開關控制器上連接有風道式溫濕度變送器。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所述智能控制配電箱上連接帶有照明燈的照明控制箱。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與水平管道連接 的使建筑物內部的空氣更加容易的移動到管道內部時經擴開部收縮加力后推動水平管道內部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的旋轉速度加快,加大電能的產生的擴開部設計。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所述水平管道之中增加加熱線。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所述水平管道當中具有輔助加熱器,上述輔助加熱裝置是上述垂直管道外部設置的熱交換部,以利于上述熱交換部來供應溫水的循環管。上述循環管上連接的儲存管中加熱儲存水的加熱器以及包括上述循環管上設置的溫水循環泵。上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管理的智能控制系統裝置自動控制自循環對接進氣口與換氣扇閉合交替。本發明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的優點是通過在室內設置的風道式溫濕度變送器、微壓力(差壓)變送器及火警傳感器,更加確切更加安全地智能控制室內外空氣循環的同時,將空氣動力通過太陽能、多組合單設葉片型(包括螺旋式葉片)高效風力發電機及特有提升空氣對流動力的通風管道設計最大程度地轉化成電能的智能控制換氣發電綜合系統裝置,并利用所發電力用于室內照明控制箱和給智能控制系統供電,通過溫濕度感應裝置、氣壓計、火警報警器及智能控制裝置,實現室內外空氣循環節能安全的智能管理;通過太陽光透射到內部加熱空氣的加熱外套來加熱垂置管道內部的空氣。這樣加熱的垂置管道內部的空氣依靠空氣對流動力和垂置管道頂部排氣扇的吸力快速往外排出,整個過程不需別的動力達到圓滿的換氣效果。另外本發明設有通過垂置管道排出的空氣來啟動旋轉的換氣扇裝置,同時推動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產生電能;而采用新型復合材料制作的通風管道與其他材料相比性價比高,無需防腐處理,內外壁表面光滑,空氣流動阻力小,不易產生粉塵沉積附著。
圖I是本發明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新型復合材料水平管道和垂置管道的視圖;圖3是本發明換氣扇加力設計、自循環對接進氣口和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另外一種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垂置管道和加熱外套構成圖;圖6是本發明的加熱裝置構成圖;圖7是本發明智能控制系統構成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2、3、4、5、6、7所不,本發明是屬于自動米集室內溫濕度、氣壓和火警信息,智能控制室內的空氣循環,并通過太陽能促進排氣管道的空氣對流,來加快排出建筑物內部的濁氣,促進室內新鮮空氣的供應,自動促使所配套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裝置產生電能的節能型智能換氣裝置。整套裝置如同圖I主要包括新型復合材料制作的水平管道10及垂置管道20、換氣扇30與水平管道錐接加力裝置、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40、太陽能加熱外套50、自循環對接進氣口 6和系統加熱裝置及智能控制系統等。水平管道10是安裝在建筑物I側壁上連通到建筑物的內部,成為建筑物內部空氣往外部排出的通氣筒。建筑物I與側壁2形成與水平管道10連通的開口部。水平管道10通過與側壁2接觸的擴開部11和連接法蘭12-1、12-2的連接來實現對接。還有擴開部周圍自循環對接進氣口 6與側壁2上為了固定安裝還要具備連接法蘭盤12-1、12-2緊固件。這時擴開部11是為了建筑物內部的空氣順利并實現加速流入水平管道10增加新型高效發電機發電效能而設計。因此擴開部11)通過連接部12-1、12-2之間流入空氣后實現迅速加速化。另外建筑物I側壁2及換氣扇進出氣口處可設置安全網(圖紙沒有標示),避免傷及人、畜及較大雜物吸入損壞本發明裝置。在與水平管道10連接的垂置設置的垂置管道20,是安裝在建筑物上部相對高的部分,因此加大誘導水平管道10中流入的空氣,形成自然往外排氣的通氣通道,此垂直管道20的上段裝有靠自然風旋轉的排氣扇把垂直管道20內部的空氣往外排出。另外水平管道10和垂直管道20是直角連接,也可少有偏差。還有水平管道10內部設有圖3中所標示的新型組合式風力發電機葉片32和旋轉軸31及換氣扇裝置30,不需要外部的動力供給,依靠相對高度高的垂直管道20的空氣吸引力,依靠建筑物內部排出的空氣來旋轉換氣扇裝置30推動安裝在水平管道10內部的新型高效發電機40運轉發電,同時依靠擴開部11圓錐形設計而增加的空氣動力使風力發電機40的發電效率更加提高。在水平管道(10)內部設有圖4所標示的為螺旋型狀葉片配置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由于水平管道10與垂直管道20采用新型復合材料制作,不含靜電且內壁表面平滑,不易造成粉塵附著沉積,空氣流動阻力小,空氣動力得以充分利用。這時發電機40輸出端與具備輔助加熱裝置60電器發熱器或水泵65等電器裝置相互連接,組成利用依靠發電機40產生的少量電能驅動電器輔助加熱裝置進一步提高本發明裝置的能效。
并且通過發電機40產生的大量電能儲存到蓄電池里用于建筑物內部的照明等。垂直管道20外周面上圖2圖4中所圖標的一樣,設置加熱外套50,這樣的加熱外套50是玻璃或透明的塑料等材料來形成。這些材料把垂直管道外周面包起來充填其內部的空氣形成溫室。這樣的加熱外套50上太陽光投入到內部加熱加熱外套50中的空氣,使垂直管道20外部面加熱形成垂直管道20的空氣溫度上升。因此垂直管道20和水平管道10內部的空氣對流活躍,使建筑物I內部的空氣通過水平管道10和垂直管道20更有效的往外排出。另一方面雨季里加熱外套50的性能有所降低,為了彌補這些設置在垂直管道的加熱外套中垂直管道20的外周面接觸處設置另外一種加熱系統,這樣的加熱系統是在垂直管道20的外部面設置的加熱線圈來實施。利用加熱線圈加熱垂直管道20的外部面從而使垂直管道20內部的溫度上升同時建筑物I內部的空氣通過水平管道10和垂直管道20更加迅速往外排放。 加熱手段的另一種方法是輔助加熱裝置60如圖6所示的輔助加熱裝置,用設置在垂直管道20外部的熱交換部61和來供應溫水的循環管道62及與循環管道62相互連接的儲存管63中儲存的水加熱成溫水的加熱器64,以及設置在循環管道62上的溫水循環泵來實施。綜上所述,垂直管道20內部的空氣比建筑物內部的空氣溫度高。其結果促進空氣對流使建筑物內部的空氣容易流入到水平管道10的內部,通過相對高的垂直管道及自動加熱管道內空氣,使建筑物內部的空氣更加容易的移動到管道內部時經擴開部11收縮加力后迅速排出,其結果是水平管道10內部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40的旋轉速度加快,加大電能的產生。加之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圖7),可依據自動采集的室內溫濕度、空氣負壓及火警等信息,更加確切更加安全地進行室內外空氣循環管理的同時系統始終自動保持運轉發電狀態。在該擴開部11上繞擴開部11外周開設有與水平管道10相連通的自循環對接進氣口 6,還包括帶有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與自循環對接進氣口 6電連接。自循環對接進氣口 6可設置多個。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由智能控制配電箱14、開關控制器16、火警傳感器19、綜合調控程序控制器15及與該自循環對接進氣口 6電連接的開關轉換控制器22組成,火警傳感器19通過開關控制器16與智能控制配電箱14電連接,綜合調控程序控制器15及開關轉換控制器16分別與智能控制配電箱14及開關控制器16電連接。在開關控制器16上連接有壓力變送器18及風道式溫濕度變送器17,在智能控制配電箱14上連接帶有照明燈的照明控制箱13。總之,本發明一是利用空氣對流原理把建筑物內部的空氣迅速排出達到換氣目的,另一方面通過換氣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產生電能,達到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目的。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包括設置在建筑物的側壁上使建筑物的內部和相通連的新型復合材料制作的水平管道和上述水平管道相連接的垂直管道;上述水平管道內部中設置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設置在上述垂直管道的外周面上充填內部空氣加熱垂直管道的透明材料加熱外套;向著上述側壁直徑逐步增大的擴開部,上述擴開部的后段連接的連接部組成,上述換氣扇是上述水平管道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在該擴開部上繞擴開部外周開設有與水平管道相連通的自循環對接進氣口,還包括帶有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與自循環對接進氣口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自循環對接進氣口設置多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管理智能控制系統裝置由智能控制配電箱、開關控制器、火警傳感器、綜合調控程序控制器及與所述自循環對接進氣口電連接的開關轉換控制器組成,所述火警傳感器通過開關控制器與智能控制配電箱電連接,綜合調控程序控制器及開關轉換控制器分別與智能控制配電箱及開關控制器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開關控制器上連接有壓力變送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開關控制器上連接有風道式溫濕度變送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智能控制配電箱上連接帶有照明燈的照明控制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與水平管道連接的使建筑物內部的空氣更加容易的移動到管道內部時經擴開部收縮加力后推動水平管道內部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的旋轉速度加快,加大電能的產生的擴開部設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管道之中增加加熱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管道當中具有輔助加熱器,上述輔助加熱裝置是上述垂直管道外部設置的熱交換部,以利于上述熱交換部來供應溫水的循環管。上述循環管上連接的儲存管中加熱儲存水的加熱器以及包括上述循環管上設置的溫水循環泵。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室內空氣循環管理的智能控制系統裝置自動控制自循環對接進氣口與換氣扇閉合交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本發明裝置安裝在建筑物的側壁上,與建筑物內部通連的水平管道;設置在水平管道的相互連接的垂直管道;設置在水平管道內部的新型高效風力發電機;自循環對接進氣口與換氣扇通過智能控制自動切換的智能控制系統裝置;設置在垂直管道的外周面充填內部空氣加熱垂直管道的透明材料制作的加熱外套等組成裝置。總的來說本發明是利用空氣對流原理,通過智能控制,并利用上述發明技術提供安全、便捷,合理、實用的附著太陽能助力智能控制換氣裝置的高效風力發電裝置,既節能,又環保管,與同類產品相比,性價比高、制作安裝便捷、安全性能好,產業化前景廣闊。
文檔編號F03D9/00GK102878017SQ20121032620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韓同紀, 樸正治 申請人:青島市燈具二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