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氫氧動力助推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氫氧動力助推器,尤指一種特殊設計的容器,及運用一合金與一氫氧化合物水溶液的化學反應,以產生可燃性的氫氣,提供給各式動力機組的燃燒室使用,以增進燃燒室的燃燒效率。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發達,在傳輸動力方面,現仍舊以使用引擎(內燃機)為大宗;其中,引擎無論是使用汽油、柴油或是加機油、潤滑油…等,受限于引擎內部結構性影響,一直無法避免會產生燃燒不完全而徒增能源耗費的情形,且長久之后,將會使得引擎的馬力降低,并排放過多有毒氣體而造成環境污染;也就是說,因引擎是利用空氣與燃油油氣的混合于高溫爆炸下而產生動力,因此,其燃燒是否完全,將會嚴重影響到引擎的效率。再則,基于環保意識的抬頭,現今利用氫氣作為輔助燃料以提高各式驅動動力機組(例如,上述引擎)或熱能動力機組(例如,鍋爐或取暖機)的燃燒室的燃燒效率的做法也已日漸增多,究其原因在于,·氫氣燃燒后不會產生造成環境污染的廢氣而只會還原產生水,再者,氫氣是氣體中密度最小的,如果不小心泄漏出去,其會迅速進入大氣中,并不會危害到環境;因此,氫氣確實是一種高性能又安全的節能燃料;有鑒于此,如何產生氫氣燃料即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課題。請參考圖1,其是于中國臺灣新型專利專利號M377554中所揭露的一種氫氧動力助推器9 ;其中,該前案乃是利用容器91中的水與外部供電的電流化學反應(電解水),將水解離成可燃性的氫原子及助燃性的氧原子的氣體后,再將所產生的氫氧氣體注入引擎93內,以增進燃燒效率以及提升動力;然如此一來,其產生的氫氧氣體雖能夠降低油耗,但因該電流化學反應仍需利用到其它外部能源92供應(例如電流供應器…等),顯然將無法達到減少能源耗費的目的。因此,假如能有一種不需外部供應能源,便能持續產生氫氧氣體以提供至各式燃燒室進行輔助燃燒的氫氧動力助推器,顯然將會幫助各式燃燒室燃燒得更有效率與環保,而此正是本實用新型申請人欲提出的技術特征所在。再則,即使需要使用到外部能源以加速氫氣或氧氣的電解產生速度,則如何避免于過程中使用到會引起環境污染的一般性電解水溶液,也是本實用新型欲加以改善的現有做法的另一缺失所在。另外,在實現氫氧動力助推器時,如何達成結構簡單且方便使用者使用,亦為本實用新型欲加以改善的所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需外部能源供應便能產生氫氣至燃燒室中的氫氧動力助推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不會引起環境污染的電解溶液以加速產生氫氣或氧氣至燃燒室中的氫氧動力助推器。[0009]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使用且結構簡單的氫氧動力助推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氫氧動力助推器,其包括一容置結構,容置有一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與接觸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中的一合金;其中,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至少包括甲醇、乙醇或醋酸,且該合金為一至少包含有鋰的合金、一至少包含有鎂與鋰的合金、一至少包含有鋅與鎂的合金或一至少包含有鋰與鋅的合金,上述合金之一用以與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共同進行一化學反應而產生一氫氣;一氣體輸入口,設置于該容置結構上,是供輸入一含氧氣體于該容置結構;以及一氣體輸出口,設置于該容置結構上;其中,包括該氫氣與該含氧氣體在內的一混合氣體,將由該氣體輸出口被輸出至外部。較佳地,該容置結構具有一容器,以容置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且其中該甲醇、該乙醇或該醋酸是濃度介于16% 50%重量百分比或體積百分比之間的甲醇、乙醇或醋酸。較佳地,該合金,為一鎂鋰系合金,抑或為一鎂鋰鋅系合金,且該合金與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接觸后,以非加熱方式的化學反應產生該氫氣。較佳地,該合金的總重量介于2 4克之間。較佳地,該氣體輸出口連接至少包括一引擎在內的驅動動力機組的一燃燒室,且該混合氣體在該燃燒室的一活塞運動所產生的負壓下由該氣體輸出口被引入至該燃燒室內,該含氧氣體同步由該氣體輸入口被引入至該容置結構中,抑或該氣體輸出口連接至少包括一鍋爐或一取暖機在內的熱能動力機組的燃燒室。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設置于該氣體輸出口處的鎳網與調節閥;其中,該混合氣體是通過該鎳網后而被輸出至該燃燒室,該調節閥用以調節被輸出至燃燒室的該混合氣體量。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設置于該容置結構上的輔助輸入口,且該輔助輸入口可為一液體注入口,用以供注入一補充液至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抑或該輔助輸入口為一輔助氣體輸入口,用以補充供應一外部氫氣及/或另一含氧氣體至該容置結構中。較佳地,該容置結構包括蓋體,且該氣體輸入口、該氣體輸出口以及該輔助輸入口皆設置于該蓋體上。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一塞體,設置于該輸入口以封閉該輔助輸入□。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設置于該氣體輸入口的逆止閥或單向進氣閥。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管體,該管體連接于該氣體輸入口 ;其中,該管體的一端沒入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且該含氧氣體自該氣體輸入口處經該管體被輸入至該容置結構中時,該含氧氣體被注入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內,且未溶解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的至少部分含氧氣體,逸出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的液體表面,而與該氫氣混合形成該混合氣體。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電源模塊,該電源模塊包括電流供應器、陽極導線以及陰極導線,該陰極導線連接該合金與該電流供應器的一負極,而該陽極導線連接一接觸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中的銅片與該電流供應器的一正極。[0022]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另一容置結構,其具有的另一氣體輸入口連接至該氣體輸出口,以供輸入并用以留滯該混合氣體中的過多水分,且該另一容置結構具有另一氣體輸出口,連接至一燃燒室。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氫氧動力助推器,其包括一容器,容置有一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與接觸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中的合金,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用于以非電解方式產生氫氣;一蓋體,可結合于該容器,該蓋體的下方設置有一管體,該管體沒入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一單向輸入口,設置于該蓋體并連通于該管體,是供輸入一含氧氣體抑或一碳氫氧化合物補充液于該容器中;以及一氣體輸出口,設置于該蓋體;其中,該容器內所產生的該氫氣與該含氧氣體在內的一混合氣體,將由該氣體輸出口被輸出至外部。較佳地,該氣體輸出口連接至少包括一引擎在內的驅動動力機組的一燃燒室,且該混合氣體在該燃燒室的一活塞運動所產生的負壓下由該氣體輸出口被引入至該燃燒室內,該含氧氣體同步由該單向輸入口被引入至該容器中;抑或該氣體輸出口連接至少包括一鍋爐或一取暖機在內的熱能動力機組的燃燒室。 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設置于該氣體輸出口處的鎳網與調節閥;其中,該混合氣體是通過該鎳網后而被輸出至該燃燒室,該調節閥用以調節被輸出至燃燒室的該混合氣體量。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濾網及/或具有氣孔的隔板,該濾網及/或該具有氣孔的隔板設置于該蓋體的底面,使該混合氣體經該濾網及/或具有氣孔的隔板后,自該氣體輸出口輸入至一燃燒室。較佳地,該單向輸入口設置有一逆止閥或設置有一單向進氣閥,其中,該單向輸入口更可供注入一碳氫氧化合物補充液至該容器中。較佳地,該合金的總重量介于2 4克之間,該合金選自以下所組成的族群之一包含鋰的合金、包含鎂與鋰的合金、包含鎂與鋅的合金、以及包含鋰與鋅的合金,上述合金與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接觸,并以非電解與非加熱的化學反應方式產生該氫氣,且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至少包括甲醇、乙醇或醋酸;其中,該甲醇、該乙醇或該醋酸的濃度介于16% 50%重量百分比或體積百分比之間。較佳地,所述氫氧動力助推器還包括另一容器與組合于該另一容器的另一蓋體;其中,該另一蓋體具有的一氣體輸入口連接至該氣體輸出口,以供輸入并用以留滯該混合氣體中的過多水分,且該另一蓋體具有的另一氣體輸出口,連接至一燃燒室。本實用新型不需外部能源供應便能產生氫氣至燃燒室中,可簡單又有效地提高各式動力機組的燃燒室的燃燒效率,降低廢氣排放,且能減少能源損耗;必要時,更可進一步避免于加速產生氫氣與氧氣的電解過程中使用會污染環境的電解水。此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且方便使用。
圖I :是現有氫氧動力助推器的概念示意圖。圖2 :是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與一引擎結合實施的概念示意圖。圖3 :是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0034]圖4 :是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圖5 :是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改與鍋爐或取暖機結合實施的概念示意圖。圖6 :是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四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圖7 :是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五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圖8 :是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六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其為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與一引擎結合實施的概念示意圖;其中,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所示的氫氧動力助推器1,包括 一容置結構(例如,為一容器)10、以及設置于該容器10上的一氣體輸入口 20與一氣體輸出口 30,且于該容器10中容置有一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以及一合金12。一較佳做法,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可為甲醇、乙醇或醋酸水溶液,而該合金12可為一鎂鋰系合金、一鎂鋰鋅系合金、一至少包含有鋰的合金、至少包含有鋅與鎂的合金或一至少包含鋰與鋅的合金;如此,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的水以及該合金12,可在該容器10中進行非加熱的化學反應而于該合金12表面產生一氫氣(H2) H ;其中,在水中加入甲醇或乙醇將能加速催化該化學反應的進行。于上述較佳做法中,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的甲醇、乙醇或醋酸的濃度,可介于16% 50%重量百分比或體積百分比之間;另外,該合金12的總重量,可介于2 4克之間。惟,上述甲醇或乙醇的濃度比例或該合金12的總重量,可視實際使用需求進行調整,并不以上述比例為限。另外,為輸入可幫助屬于驅動動力機組的一引擎40燃燒所需的氧氣(02),一較佳做法,是于該氣體輸入口 20供輸一含氧氣體A至該容器內,且于該氫氣H與該含氧氣體A于該容器10中混合成為一混合氣體M后,自該氣體輸出口 30被輸出至該引擎40的一燃燒室41中,進而提高該引擎40內燃油燃燒的效率。另外,有關上述的該含氧氣體A被輸入至該容器10,以及該混合氣體M被輸出至該燃燒室41的具體實施方式
,是可藉由該引擎40中的一汽缸42內裝設的活塞43,經油氣于該燃燒室41中被火星塞44點燃而爆炸后,產生一上下作動的活塞運動,而使該燃燒室41內產生一負壓,該負壓即可導致該混合氣體M被吸引進入該燃燒室41中,且同步導致于該容器10中產生相同的一負壓,以將該含氧氣體A經該氣體輸入口 20被吸引至該容器10中,并與該氫氣H混合成為該混合氣體M。請再參閱圖2,其中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于該容器10內的化學反應過程中或是因為揮發情形會漸漸減少,故可于該容器10設置一輔助輸入口 50 (例如,可為一液體注入口),以提供使用者能自行注入一補充液(圖未示出)至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以維持該氫氣H的產生;其中,該補充液亦可為一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當然,該輔助輸入口 50亦可為一輔助氣體輸入口,用以補充供應一外部氫氣及/或另一含氧氣體至該容器10中。再則,該容器10中裝有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氣液平衡下,該容器10中亦存在有水蒸氣,為避免帶有水蒸氣的該混合氣體M進入該引擎40的該燃燒室41中危害該引擎40的運作,故可增設一鎳網60于該氣體輸出口 30處,用以濾清該混合氣體M中的水蒸氣,以保護該引擎40正常運行,另外,在該氣體輸出口 30處亦可設置一調節閥55,以供調節被輸入至該燃燒室41的混合氣體M的量。請參閱圖3,其為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且氫氧動力助推器2中的元件大致類似于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所示的氫氧動力助推器1,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的水以及合金12亦是可在容器10中進行非加熱的化學反應,而于該合金12表面產生一氫氣(H2) H ;惟不同之處在于,圖3所示的該容器10具有一開口13,且設置有一蓋體70,該蓋體70可鎖定于該容器10的該開口 13上,而該氣體輸入口 20、該氣體輸出口 30以及該輔助輸入口 50 (可為氣體或液體輸入口),皆設置于該蓋體70上;其中,于該氣體輸入口 20處可增設一逆止閥80,抑或設置一單向進氣閥,以結合兩者成為一單向輸入口,使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不會從該氣體輸入口 20溢出。又,若于不需使用該輔助輸入口 50時,貝U可利用一塞體(圖未不出)封閉該輔助輸入口 50,以避免異物誤入該容器10中以及避免該容器中的混合氣體M外泄。至于調節閥55,亦是用以供調節被輸出至該氣體輸出口 30的混合氣體M的量。當然,該容器10與該蓋體70可用以組成一容置結 構。另外,于此實施例中,該容器10內更設置一管體21,該管體21的一端連接該氣體輸入口 20,而該管體21的另一端則套設于該容器10底部形成的一固定部101,例如具有可與管體21的管體匹配的一環型結構,以避免該管體21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任意移位,且該管體21的另一端具有多個通孔211,如此一來,于該氣體輸出口 30處有一負壓形成時,含氧氣體A便能經該管體21后通過該些通孔211而完全被注入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內。當然,因該含氧氣體A不會完全溶解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因此,至少部分含氧氣體A會逸出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的液體表面,并與該氫氣H混合形成該混合氣體M。要說明的是,通孔211的設置,是允許該含氧氣體A被注入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內,故其數目以及設置的位置不限于圖3中于管體21的末端,亦可分布于與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接觸的管體21的管壁上任何適當的位置。在其它特殊情況下,例如,需加速輸入包含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至引擎的燃燒室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第三實施例。請參考圖4,其為關于本實用新型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且氫氧動力助推器3中的元件大致類似于上述第二較佳實施例所示的氫氧動力助推器2 ;惟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的氫氧動力助推器3中的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更可搭配一電源模塊110使用而遂行一電解動作,且該電源模塊110包括一陽極導線111、一陰極導線112以及一電流供應器114。以下茲詳細說明圖4的實施原理;亦即,該容器10上的該蓋體70設置有兩穿孔71,該兩穿孔71分別供該陽極導線111以及該陰極導線112通過并伸入于容器10中,于容器10中,該陽極導線111連接一銅片113,該陰極導線112連接合金12,而于容器10外,該陽極導線111以及該陰極導線112則分別連接該電流供應器114的正極與負極,如此一來,該電流供應器114將可提供一電流使該銅片113周圍產生氧氣0,并使該合金12周圍產生氫氣H,此實施方式是藉由加入外部能源來加快該容器10內化學反應的進行,以達到加速產生氫氣H與氧氣O輸出至圖2所示燃燒室41的需求。[0051]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利用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以及置于其中的該合金12,不但可加速電解產生氧氣O與氫氣H,同時因利用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來進行電解并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故本實用新型也是一種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的做法。當然,圖4中所示的氣體輸入口 20、逆止閥80、氣體輸出口 30、輔助輸入口 50、調節閥55、固定部101、管體21以及通孔211等結構與功能,皆類似于圖3所示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或結構,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再請參閱圖5,其為前述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其改與鍋爐或取暖機結合實施的概念示意圖;其中,沿用圖2中所示的該氫氧動力助推器1,改與以燃油方式進行燃燒而產生熱能的鍋爐或取暖機等的一熱能動力機組120相互結合實施。亦即,如圖5所示者,該熱能動力機組120中有關輸入一霧化風力W的輸入管路, 需與該氫氧動力助推器I的該氣體輸出口 30相互連通,如此一來,即可于該霧化風力W被鼓風送入該熱能動力機組120時,利用虹吸效應而將于該容器10中所混合產生的該混合氣體M,自該氣體輸出口 30予以吸引入管路中,之后,再與自另一管路輸入的燃燒油氣B相互霧化混合,最終得以于該熱能動力機組120的燃燒室121內,提高油氣燃燒的熱效力或增加熱能動力。請參閱圖6,其為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四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且氫氧動力助推器4中的元件大致類似于上述第二較佳實施例所示的氫氧動力助推器2,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的水以及合金12亦可在容器10中進行非加熱的化學反應,而于該合金12表面產生一氫氣(H2) H,但取消圖3中所不的該輔助輸入口 50。于圖6中,氫氧動力助推器4包括有容器10、蓋體701、氣體輸入口 201與氣體輸出口 301。該容器10容置有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且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是用于以非電解方式產生氫氣H,蓋體701可鎖定于該容器10的開口,且該蓋體701的底面721設置有一管體212,該管體212沒入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該單向氣體輸入口 201設置于該蓋體701并連通于該管體212,以于連通調節閥551的該氣體輸出口 301處有一負壓形成時,供一含氧氣體A經該管體212的通孔2121而輸入于該容器10,且因該含氧氣體A不會完全溶解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而至少逸出部分該含氧氣體A至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的液體表面,并與氫氣H形成混合氣體M ;另外,該單向氣體輸入口 201設置有一逆止閥801,以防止容器10內的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溢出,但仍可供含氧氣體A輸入至該容器10內。以下特別說明,于本實施例中,氫氧動力助推器4是藉由非電解與非加熱的化學反應方式以產生氫氣H,于一較佳實施例中,可采用加入該合金12于該容器10中,并使該合金12與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接觸的方式;其中,該合金選自以下所組成的族群之一包含鋰的合金、包含鎂與鋰的合金、包含鎂與鋅的合金、以及包含鋰與鋅的合金,上述合金12與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接觸以產生該氫氣H。而于其它實施方式中,亦可米用其它于常溫下可與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反應以產生氫氣H的方法。再者,該氣體輸出口 301設置于該蓋體701的一側,該容器10內所產生的氫氣H與輸入至該容器10的含氧氣體A(于本實施例中,即為逸出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的液體表面的部分含氧氣體A),兩者混合形成該混合氣體M,且該混合氣體M通過一濾網73后,由該氣體輸出口 301被輸出至一引擎室或燃燒室(未圖示)中。[0058]本實施例中調節閥551的設置與前述的實施例大致相同,而不同之處在于,在靠近蓋體701的底面721設置該濾網73,其目的在于,當混合氣體M因引擎室或燃燒室(未圖示)中產生的負壓,而被吸入該氣體輸出口 301前,會先經過該濾網73過濾,以隔絕灰塵或雜質進入燃燒室而影響引擎的運行;另外,在前述實施例中的氫氧動力助推器2具有一輔助輸入口 50以注入碳氫氧化合物補充液,而于本實施例中,碳氫氧化合物補充液可自該單向輸入口直接注入于該容器10中。請參閱圖7,其為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 器的第五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且氫氧動力助推器5中的元件大致類似于上述第四較佳實施例所示的氫氧動力助推器4,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的水以及合金12亦可在容器17中進行非加熱的化學反應,而于該合金12表面產生一氫氣(H2) H。另外,設于蓋體702的氣體輸入口 202、逆止閥802、調節閥552、氣體輸出口 302類似圖6所示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或結構,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圖7所示的氫氧動力助推器5,其包括的容器17除底部亦設有固定部171外,與圖6的不同處在于開口 132的外側緣設有內螺紋172,其用以與氫氧動力助推器5所包括的蓋體702的外側緣設置的外螺紋7021相互鎖合,以提供使用者更方便地拆/組裝結構。同時,該蓋體702的底面設置有一管體213,且有一具氣孔751的隔板75穿設管體213并結合一濾網74后,設置于該蓋體702的底面。再則,該管體213沒入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該氣體輸入口 202設置于該蓋體702并連通于該管體213,如此一來,于連通調節閥552的該氣體輸出口 302處有一負壓形成時,一含氧氣體A將可經由該管體213的通孔2131而輸入于該容器17內,且因該含氧氣體A不會完全溶解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故至少會逸出部分該含氧氣體A至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的液體表面,并與氫氣H形成混合氣體M。請參閱圖8,其為本實用新型關于氫氧動力助推器的第六較佳實施例的概念示意圖,且氫氧動力助推器6中的元件大致類似于上述第五較佳實施例所示的氫氧動力助推器5,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的水以及合金12亦可在容器17中進行非加熱的化學反應,而于該合金12表面產生一氫氣(H2) Ho另外,設有固定部171的容器17、設于第一蓋體703的調節閥553、具有通孔2141且用以沒入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的管體214、濾網76、具有氣孔771的隔板77,皆類似圖7所示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或結構,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但,因氫氧動力助推器6是要應用于具有較強負壓的應用場域,故氣體輸入口 203是設于該第一蓋體703的側面,且未設有類似圖7的逆止閥802,以供輸入較大量的含氧氣體A。另外,圖8與前述各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設于第一蓋體703的氣體輸出口 303,再與第二蓋體704的氣體輸入口 204相結合,且第二蓋體704結合有另一體積較小的另一容器18 ;其中,氣體輸入口 204會直接連通于位于另一容器18中的管體215,而第二蓋體704的氣體輸出口 304則會藉由管體215上的通孔2151而與管體215相互連通,其目的在于,利用第二蓋體704結合另一體積較小的該另一容器18來搜集因氣體輸出口 304處設有一強大負壓而被少量汲取出來的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以防止該些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被直接輸出到連接氣體輸出口 304的一引擎室或燃燒室(未圖示)中。圖8的詳細作動原理為當氣體輸出口 304處有一強大負壓形成時,含氧氣體A將經該氣體輸入口 203、該管體214的通孔2141而輸入于該容器17內,且因該含氧氣體A不會完全溶解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中,故至少會逸出部分該含氧氣體A至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11的液體表面,并與氫氣H形成混合氣體M。之后,該混合氣體M自連通調節閥553的該氣體輸出口 303輸出至該第二蓋體704的該氣體輸入口 204,并先流經具有通孔2151的管體215,再自氣體輸出口 304處輸出。由此,如果該混合氣體M中含有過多水分,顯將會因比重或引力關系而被滯留于該另一容器18內,以高度確保避免水分因位于氣體輸出口 304處的強大負壓而被汲取,而并被直接輸出到上述引擎室或燃燒室(未圖示)內的不當情形發生。至于如何將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安裝于車輛或其它領域中的各種安裝結構,應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知悉,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綜合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可簡單又有效地提高各式動力機組的燃燒室的燃燒效率,降低廢氣排放,且能減少能源損耗;必要時,更可進一步避免于加速產生氫氣與氧氣的電解過程中使用會污染環境的電解水;故本實用新型實為一極具產業價值之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氫氧動力助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容置有一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與接觸于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中的合金,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用于以非電解方式產生氫氣; 蓋體,可結合于該容器,該蓋體的下方設置有一管體,該管體沒入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 氣體輸入口,設置于該蓋體并連通于該管體,是供輸入一含氧氣體于該容器中;以及 氣體輸出口,設置于該蓋體;其中,該容器內所產生的該氫氣與該含氧氣體在內的一混合氣體,由該氣體輸出口被輸出至外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氫氧動力助推器,其特征在于,該氣體輸出口連接至少包括一引擎在內的驅動動力機組的一燃燒室,且該混合氣體在該燃燒室的一活塞運動所產生的負壓下由該氣體輸出口被引入至該燃燒室內,該含氧氣體同步由該氣體輸入口被引入至該容器中;抑或該氣體輸出口連接至少包括一鍋爐或一取暖機在內的熱能動力機組的燃燒室。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氫氧動力助推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該氣體輸出口處的鎳網與調節閥;其中,該混合氣體是通過該鎳網后而被輸出至該燃燒室,該調節閥用以調節被輸出至燃燒室的該混合氣體量。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氫氧動力助推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濾網及/或具有氣孔的隔板,該濾網及/或該具有氣孔的隔板設置于該蓋體的底面,使該混合氣體經該濾網及/或具有氣孔的隔板后,自該氣體輸出口輸入至一燃燒室,而該氣體輸入口設置有逆止閥或設置有單向進氣閥,其中,該氣體輸入口更可供注入一碳氫氧化合物補充液至該容器中。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氫氧動力助推器,其特征在于,該合金的總重量介于2 4克之間,該合金選自以下所組成的族群之一包含鋰的合金、包含鎂與鋰的合金、包含鎂與鋅的合金、以及包含鋰與鋅的合金,且該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至少包括甲醇、乙醇或醋酸。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氫氧動力助推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另一容器與組合于該另一容器的另一蓋體;其中,該另一蓋體具有的一氣體輸入口連接至該氣體輸出口,以供輸入并用以留滯該混合氣體中的過多水分,且該另一蓋體具有的另一氣體輸出口,連接至一燃燒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氫氧動力助推器,包括一容器、以及設置于該容器上的一氣體輸入口以及一氣體輸出口,該容器容置有一碳氫氧化合物水溶液,用以與一至少包含鋰的合金或一至少包含鋅的合金共同進行一化學反應而產生一氫氣,該氣體輸入口供輸入一含氧氣體于該容器,該氫氣與該含氧氣體的混合氣體經由該氣體輸出口被輸出至一燃燒室中,以提升燃燒效率。本實用新型可簡單有效地提高各式動力機組的燃燒室的燃燒效率,降低廢氣排放,且能減少能源損耗。
文檔編號F02M25/12GK202578956SQ2011204319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3日
發明者吳獻桐, 吳柏毅, 蔡欣倉 申請人:吳獻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