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組。
技術背景風力發電機經過數年發展,已形成規模,是國家實現低碳綠色發展能源的重要項目,并且有相當多的公司還在日益興起該產業,全國已經有數千萬KM的發電規模,為新能源建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國幅員遼闊,風力資源較為豐富,是發展低碳能源的有利條件,如新疆百里風區,甘肅、內蒙、沙漠、草原以及高山、峽谷、海邊、海島等等;這些都是安裝風力發電機的好場所,風電本身是一個發電不穩定不持續的能源產業,對電網往往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上網難、波動大、成本高、回收慢等等諸多因素制約了該產業的發展,要突破此種瓶頸,就必須大膽的在電力能源方面進行改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方式。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由齒輪1、離合器2、軸承3、前風盤4、風葉5、風盤中心軸6、支架7、立柱8、磨盤9、高壓油泵10、儲能箱11、油馬達12、發電機13、變壓器14、輸送屏15、勵磁16、油庫17、油泵18、 自動閥門19、高壓油管20、進油管21、后風盤22、齒輪箱23、增補泵M組成;前風盤4和后風盤22分別通過軸承3安裝在支架7的兩頭;支架7通過磨盤9與立柱8連接;前風盤4、 后風盤22分別通過離合器2、齒輪1、齒輪箱23帶動高壓油泵10,再通過高壓油管20、儲能箱11、油馬達12帶動發電機13發電并通過輸送屏15、變壓器14與電網連接,同時高壓油管20通過自動閥門19與油庫17連接,儲能箱11通過增補泵M與油庫17連接;油庫17 通過油泵18進油管21與高壓油泵10連接;勵磁16與發電機13連接。本實用新型為實現風葉轉動功能,設有前風盤4、后風盤22上設有風葉外軸承25、 風葉內軸承26,風葉5上設有風葉中心軸31 ;風葉中心軸31的兩頭分別安裝在風葉外軸承 25、風葉內軸承26內。本實用新型為實時調節風葉的角度,設有風葉伺服齒輪27,風葉伺服齒輪27安裝在風葉中心軸31其中一頭的最尖端。本實用新型為實時兩個風盤平行旋轉,設有磨盤9,并在磨盤9上設有磨盤蓋板四、磨盤底板30、圓鋼珠觀;磨盤蓋板四與支架7固定連接,磨盤底板30立柱8連接,磨盤蓋板四通過圓鋼珠觀與磨盤底板30連接實現其旋轉功能。本實用新型為實現兩個風盤的旋轉功能,設有風盤中心軸6、支架7上設有軸承3 ; 風盤中心軸6安裝在軸承3內。本實用新型為實現補壓功能,設有增補泵M,增補泵M的兩頭分別與油庫17和高壓油管20連接。本實用新型為實現減壓功能,設有自動閥門19,自動閥門19的兩頭分別與油庫17高壓油管20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循環泵油方式是油庫17里的油通過油泵18、進油管21向柱塞泵1 供油,柱塞泵1再通過高壓油管20、儲能箱11、油馬達12向油庫17出油循環工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現了其發明目的,其設計風葉受風面積大、為大功率發電機發電能有效的提供大動力。
說明書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說明書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4、標記21剖面的示意圖。說明書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4、標記21的支架的剖面及分解示意圖。說明書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21的支架的立體及分解示意圖。說明書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4的支架的立體及分解示意圖。說明書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9的平面示意圖。說明書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9的剖面及分解示意圖。說明書附圖8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7的剖面示意及與標記3的合成剖面示意圖。說明書附圖9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7與標記觀的合成剖面示意圖。說明書附圖10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7和標記9、標記8的合成剖面示意圖。說明書附圖11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8和標記四的合成平面示意圖。說明書附圖12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5的剖面及分解示意圖。說明書附圖13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標記4或標記21與標記24、25、30、 沈的安裝位置合成示意圖。說明書附圖14是本實用新型說明書附圖1中一些主要標記的正面的剖面示意圖。說明書附圖15是本實用新型標記5與標記4的安裝平面示意圖,具體是指標記M 方向標記25看風葉5度數的平面示意圖。說明書附圖16是本實用新型標記5與標記21的安裝平面示意圖,具體是指標記 24方向標記25看風葉5度數的平面示意圖。說明書附圖標記未采用連續編寫,說明書附圖標記說明詳單見本說明書第8頁表格的部分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發明內容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由發明內容可知一種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由齒輪1、離合器2、軸承3、前風盤 4、風葉5、風盤中心軸6、支架7、立柱8、磨盤9、高壓油泵10、儲能箱11、油馬達12、發電機 13、變壓器14、輸送屏15、勵磁16、油庫17、油泵18、自動閥門19、高壓油管20、進油管21、 后風盤22、齒輪箱23、增補泵M組成;前風盤4和后風盤22分別通過軸承3安裝在支架7的兩頭;支架7通過磨盤9與立柱8連接;前風盤4、后風盤22分別通過離合器2、齒輪1、齒輪箱23帶動高壓油泵10,再通過高壓油管20、儲能箱11、油馬達12帶動發電機13發電并通過輸送屏15、變壓器14與電網連接,同時高壓油管20通過自動閥門19與油庫17連接, 儲能箱11通過增補泵M與油庫17連接;油庫17通過油泵18進油管21與高壓油泵10連接;勵磁16與發電機13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齒輪1是指安裝在前、后風盤中心軸末端的齒輪,前后風盤的風盤中心軸6的末端各安裝一個,2個軸承大小及型號一致、相對安裝;起于齒輪箱連接的作用;采用鋼質材料制造,其安裝位置與說明書附圖1、附圖14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合器2是指安裝在支架7上,起風盤中心軸6與齒輪1之間的分離和連接功能的作用;好處是有利于微風發電時可以讓前風盤4和后風盤22先空轉再連接啟動,減少其壓力;其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軸承3是指圓柱形軸承,圓柱形軸承承受能力的大、穩定性強;每根風盤中心軸6至少安裝兩個以上軸承3,風盤中心軸6安裝在軸承3內,軸承3起使風盤中心軸6轉動的作用,其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7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前風盤4是指本風力發電機組接收風力的主要載體,是發電機力矩來源,風盤迎風面的大小是產生力矩值大小的一個因數,風盤內設有多個風葉扇區 32并安裝有風葉迎風以帶動風盤轉動產生啟動油泵的動力;本實用新型采用風盤正面方向迎風的方式接收風力;如設立大風盤,風盤內的扇區可以分多段小扇區設計,大風盤設計的風盤支架可以設立加固支撐架與風葉中心軸連接;其剖面圖如說明書附圖2所示,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葉5是指安裝在風盤風葉扇區內的迎風風葉,其作用是風葉迎風后使風盤產生轉動功能;風葉調整至45度方向迎風致使風盤轉動、前風盤4的風葉最大度數及最新度數如說明書附圖15所示;后風盤22的風葉最大度數及最新度數如說明書附圖16所示;所述的最大45度是指風葉受風的最大角度,采用設計-15度是為了方便檢修,風葉最大轉動度數在60度之間;前風盤4的風葉最大可轉動度數如說明書附圖15所示;后風盤22的風葉最大可轉動度數如說明書附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盤中心軸6是指起風盤連接齒輪或齒輪箱的作用,安裝在軸承3內;采用圓形實心鋼質制造,兩頭分別與風盤和齒輪固定連接;前后、風盤與中心軸6 同時同比轉動;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4、5、1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架7是指起連接、支撐風盤和安裝中心軸的作用,采用鋼結構制作,其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14所示;剖面圖如說明書附圖8所示及附圖9、10所
7J\ 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立柱8是指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體支撐架,采用鋼結構制作,可采用兩個以上的單鋼結構支架相互連接在一起,其支撐風盤及安裝其它器件的作用;安裝的剖面示意如說明書附圖1、14的部分所示,與磨盤9的合成平面示意如說明書附圖11所
7J\ ο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磨盤9是指起使兩個風盤可以旋轉的作用;磨盤9由磨盤蓋板29、圓鋼珠觀、磨盤底板30組成,磨盤蓋板四與支架7固定連接,磨盤底板30與立柱8 固定連接,磨盤蓋板四通過圓鋼珠觀與磨盤底板30連接實現轉動功能;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風盤正面迎風,磨盤9上需安裝電機并通過計算機(微機)根據風向自動調節風盤的風向;其剖面圖如說明書附圖7所示;平面圖如說明書附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壓油泵10是指油泵中的柱塞泵,在本實用新型中的作用或功能是風盤轉動產生的力矩再通過油泵產生的高壓向油馬達提供強大油壓使油馬達循環工作帶動發電機發電;其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高壓油泵10與立柱8牢固連接安裝。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儲能箱11是指穩壓器的意思;其作用是調節高壓油泵10輸出的液壓油壓力使之保持平穩,使發電機轉速的平穩來實現發電機所發電能的頻率穩定; 需要通過計算機(微機)根據油壓高低自動調節其壓力。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油馬達12是指油馬達是儲能箱11的輸出的變壓油壓力驅動的;其在本實用新型中的連接方式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發電機13是指將其能源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壓器14是指電力變壓器;其功能是將發電機所發電能升壓輸送至遠方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送屏15是指本發電機組發電后的電能經該屏至變壓器的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勵磁16是指為發電機轉子提供電源的裝置;根據風力的大小、風速提供計算機自動控制來保證發電機輸出壓力的平穩;連接方式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油庫17是指液壓油儲存庫;其在本發電機組的連接方式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油泵18是指抽油泵,其作用是從油庫17把油抽到高壓油泵 10里;其其連接方式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閥門19是指作用是油泵10的變壓輸出油壓在超出限壓高度是,通過計算機自動控制泄放高壓油管20的油到有油庫17,以保證油壓的穩定;其連接方式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壓油管20是指變壓輸出油管即變壓油管,它是高壓油泵10 的變壓輸出油輸往儲能箱的變壓油管;其連接方式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進油管21是指供高壓油泵10進油的輸送管道,其連接方式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后風盤22是指本風力發電機組接收風力的輔助載體,是發電機力矩來源,風盤迎風面的大小是產生力矩值大小的一個因數,風盤內設有多個風葉扇區 32并安裝有風葉迎風以帶動風盤轉動產生啟動油泵的動力;其剖面圖如說明書附圖2所示,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后風盤22由于在前風盤4的后面受風因此后風盤22所產生的力矩遠不如前風盤4,后風盤22產生的力矩是前風盤4產生的力矩百分之 23-30左右;本實用新型采用風盤正面方向迎風的方式接收風力。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齒輪箱23是指其作用實是現風盤中心軸6與高壓油泵10的連接功能實現,前、后兩個風盤向相反方向運行或轉動以及調節風盤與油泵10之間的速比;其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的部分所示。[005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增補泵M是指其作用是在風力突然變小或風力不均時,通過計算機(微機)自動控制及時向儲能箱11增補壓力,讓儲能箱11輸出的力矩較實現平滑、 實現發電機所需力矩平穩。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風葉轉動功能,設有前風盤4、后風盤22上設有風葉外軸承25、 風葉內軸承26,風葉5上設有風葉中心軸31 ;風葉中心軸31的兩頭分別安裝在風葉外軸承 25、風葉內軸承26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葉外軸承25是指供風葉5的中心軸靠外側一頭安裝的軸承,作用是使風葉5可以在設計的有效范圍內轉動,其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3、1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葉內軸承沈是指供風葉5的中心軸靠內側一頭安裝的軸承,作用是使風葉5可以在設計的有效范圍內轉動,其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3、1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葉中心軸31是指設計安裝在風葉正中央的中心軸,起風葉安裝、轉動的作用,剖面如說明書附圖12所示;其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13及附圖1的部分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葉扇區32是指風盤內供風葉5安裝的空間或位置,其位置如說明書附圖3所示。實施例3 本實用新型為實時調節風葉的角度,設有風葉伺服齒輪27,風葉伺服齒輪27安裝在風葉中心軸31其中一頭的最尖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葉伺服齒輪27是指起控制風葉5有效轉動角度值的作用, 風葉伺服齒輪27與控制的風葉5轉動的動力部分連接,把風盤內每個風葉伺服齒輪27串聯在一起、要同步轉動;根據不同的風力大小來調節風葉的受風角度值并通過計算機(微機)來自動控制風葉伺服齒輪27帶動風葉5 ;安裝位置如說明書附圖3、13所示。實施例4 本實用新型為實時兩個風盤平行旋轉,設有磨盤9,并在磨盤9上設有磨盤蓋板四、磨盤底板30、圓鋼珠觀;磨盤蓋板四與支架7固定連接,磨盤底板30立柱8連磨盤蓋板四通過圓鋼珠觀與磨盤底板30連接實現其旋轉功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磨盤蓋板四是指磨盤9的組成部分,剖面位置如說明書附圖 7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磨盤底板30是指磨盤9的組成部分,剖面位置如說明書附圖 7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圓鋼珠觀是指磨盤9的組成部分,剖面位置如說明書附圖7 所示。實施例5:本實用新型為實現兩個風盤的旋轉功能,設有風盤中心軸6、支架7上設有軸承3 ; 風盤中心軸6安裝在軸承3內。實施例6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補壓功能,設有增補泵M,增補泵M的兩頭分別與油庫17和高壓油管20連接。
7[0075]實施例7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減壓功能,設有自動閥門19,自動閥門19的兩頭分別與油庫17 高壓油管20連接。實施例8 本實用新型的循環泵油方式是油庫17里的油通過油泵18、進油管21向柱塞泵1 供油,柱塞泵1再通過高壓油管20、儲能箱11、油馬達12向油庫17出油循環工作。本實用新型需要有計算機(微機)系統對各種系數、值、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并根據分析或設定的系數、值、數據對上述一些功能進行自動控制、調節。
權利要求1.一種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由齒輪(1)、離合器O)、軸承(3)、前風盤、風葉 (5)、風盤中心軸(6)、支架(7)、立柱(8)、磨盤(9)、高壓油泵(10)、儲能箱(11)、油馬達 (12)、發電機(13)、變壓器(14)、輸送屏(15)、勵磁(16)、油庫(17)、油泵(18)、自動閥門 (19)、高壓油管(20)、進油管(21)、后風盤(22)、齒輪箱(23)、增補泵(24)組成;前風盤(4) 和后風盤0 分別通過軸承C3)安裝在支架(7)的兩頭;支架(7)通過磨盤(9)與立柱(8)連接;前風盤(4)、后風盤0 分別通過離合器( 、齒輪(1)、齒輪箱帶動高壓油泵(10),再通過高壓油管(20)、儲能箱(11)、油馬達(1 帶動發電機(1 發電并通過輸送屏(15)、變壓器(14)與電網連接,同時高壓油管00)通過自動閥門(19)與油庫(17)連接,儲能箱(11)通過增補泵(24)與油庫(17)連接;油庫(17)通過油泵(18)進油管(21) 與高壓油泵(10)連接;勵磁(16)與發電機(1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其特征是設有前風盤G)、后風盤 (22)上設有風葉外軸承(25)、風葉內軸承( ),風葉(5)上設有風葉中心軸(31);風葉中心軸(31)的兩頭分別安裝在風葉外軸承(25)、風葉內軸承06)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其特征是設有風葉伺服齒輪 (27),風葉伺服齒輪(XT)安裝在風葉中心軸(31)其中一頭的最尖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其特征是設有磨盤(9),并在磨盤(9)上設有磨盤蓋板( )、磨盤底板(30)、圓鋼珠08);磨盤蓋板09)與支架(7)固定連接,磨盤底板(30)立柱(8)連接,磨盤蓋板09)通過圓鋼珠08)與磨盤底板(30)連接實現其旋轉功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其特征是設有風盤中心軸(6)、支架(7)上設有軸承(3);風盤中心軸(6)安裝在軸承(3)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其特征是設有增補泵(M),增補泵04)的兩頭分別與油庫(17)和高壓油管OO)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其特征是設有風葉伺服齒輪 (27),風葉伺服齒輪(XT)安裝在風葉中心軸(31)其中一頭的最尖端。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其特征是設有自動閥門(19),自動閥門(19)的兩頭分別與油庫(17高壓油管OO)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由齒輪(1)、離合器(2)、軸承(3)、前風盤(4)、風葉(5)、風盤中心軸(6)、支架(7)、立柱(8)、磨盤(9)、高壓油泵(10)、儲能箱(11)、油馬達(12)、發電機(13)、變壓器(14)、輸送屏(15)、勵磁(16)、油庫(17)、油泵(18)、自動閥門(19)、高壓油管(20)、進油管(21)、后風盤(22)、齒輪箱(23)、增補泵(24)組成的轉盤轉葉式風力發電機組;以風盤方式采風、為大功率發電機提供大驅動能源。
文檔編號F03D11/02GK202203039SQ20112021513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3日
發明者楊建新 申請人:楊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