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氣動力及發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電一體化技術,特別是一種空氣動力及發電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化學電池工藝復雜,所使用的材料有毒害、價格貴。不但生產過程危害人體健康、危害環境,而且使用報廢后難以處理,污染環境。能量密度(單位體積儲存的電能或單位質量儲存的電能)低、使用壽命短更是其嚴重缺點。現有的燃料電池、飛輪儲能電池,雖然污染很小,但技術復雜,性價比低。由于這些缺陷,限制了現有電池的使用,也使電動汽車、電動船只的推廣困難重重。現有的氣動裝置,效率低(約35% )也是嚴重問題。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空氣動力及發電器,克服現有電池、現有的氣動裝置的缺陷,利用壓縮空氣儲存能量,能量密度高,既能輸出電能作為電池,又能直接輸出動力。空氣動力及發電器效率高、性價比很高、壽命長、環保。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如圖1圖2示。軸7的右端與一號圓筒13的筒底左端面同軸心聯接,一號圓筒13的筒底上沿周向有若干跑氣孔14 ;用左軸承10將軸7安裝在左圓盤2的中央;二號圓筒16左部內圓套接在左圓盤2的外圓,左圓盤2上沿周向有若干排氣孔3,排氣孔3與跑氣孔14對應;消音罩1套在軸7外圓外,并套接在二號圓筒16左邊的外圓上,消音罩1的中孔與軸7的外圓留空隙9,消音罩1離開左圓盤2的左端一間隔;若干葉片15均勻布置聯接在一號圓筒13的內圓,葉片15的左端與一號圓筒13的筒底的右端面聯接,葉片15與一號圓筒13組成渦輪;圓柱筒11同軸心的置于所述渦輪內,但互不接觸;在圓柱筒11內的右邊左端面同軸心聯接控制電機8,在控制電機8的空心軸6上聯接扇形輪5,在扇形輪5的外弧面聯接瓦形片4,瓦形片4與圓柱筒11內圓接觸,瓦形片4能遮蓋噴氣孔12的徑向口 ;噴氣孔12在圓柱筒11上沿直徑方向成對設置,各噴氣孔12的噴口沿圓柱筒11的切向,且各噴氣孔12的噴口要么同為順時針方向,要么同為逆時針方向;發電機組19的轉子軸20與圓柱筒11的右部同軸心聯結,轉子軸20是空心的;圓柱筒11兼作壓縮空氣罐;用右軸承17將轉子軸20安裝在右圓盤27的中央;二號圓筒16右部內圓套接在右圓盤27的外圓;控制電機8用一號導線25、二號導線沈與固定在轉子軸20外圓上的控制器M連接,一號導線25、二號導線26用膠固定在轉子軸20上的軸向槽內,控制器M處于右圓盤27和發電機組19之間;控制器M與發電機組19用三號導線22、四號導線23連接,三號導線22、四號導線23用膠固定在轉子軸20上的軸向槽內;遙控器18與發電機組19的輸出端子用五號導線18-1、六號導線18-2連接;遙控器18與控制器M以無線方式聯系;充氣閥21與轉子軸20的右端聯接。2在一號圓筒13的外圓設置若干一號永磁體13-3 ;在二號圓筒16的內圓設置若干二號永磁體16-1。一號永磁體13-3與二號永磁體16-1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一號圓筒13的左端設置若干三號永磁體13-1 ;在左圓盤2的右端設置若干四號永磁體2-1。三號永磁體13-1與四號永磁體2-1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一號圓筒13的筒底設置若干五號永磁體13-2 ;在圓柱筒11的左端設置若干六號永磁體11-1。五號永磁體13-2與六號永磁體11-1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右圓盤27的左端設置若干七號永磁體27-1 ;在圓柱筒11的右端設置若干八號永磁體11-2。七號永磁體27-1與八號永磁體11-2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先向遙控器18內的儲電單元、控制器25內的儲電單元充電。將空氣依次通過充氣閥22、轉子軸20、空心軸6壓入圓柱筒11內。通過遙控器18操作控制器25,使控制電機8轉動瓦形片4,打開噴氣孔12,圓柱筒11內的高壓空氣從噴氣孔12噴出,圓柱筒11將反向轉動,同時從噴氣孔12噴出的高壓氣流沖擊渦輪轉動后從跑氣孔14跑出,然后依次從排氣孔3、空隙9逸出。圓柱筒11驅轉發電機組19發電,發出的電大部分外供,一小部分供給遙控器18和控制器25。渦輪通過軸7向外輸出動力。通過遙控器18操作控制器25調節瓦形片4打開噴氣孔12的大小,可以控制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能量輸出。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不但能實現電池的功能,還能直接實現動力機功能。若軸7僅帶動另一發電機組,那么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就僅輸出可控的電能,完全是個電池。使瓦形片4蓋住噴氣孔12即可關閉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在所述渦輪、圓柱筒11轉動過程中,設置的永磁體相互作用,能對渦輪、圓柱筒11產生很大轉矩增量,這類似于永磁電機中的永磁體產生的效果。永磁電機用改變電流方向實現倒相,而本實用新型用壓縮空氣產生的動力實現兩永磁體之間斥力和引力的轉變。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1、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制造過程、使用過程、報廢后幾乎無毒害,所以環保。2、傳統的氣動裝置,一方面壓縮氣體從儲氣罐沿輸氣管到工作腔內的噴氣嘴,由于摩擦會造成不小的能量損失;另一方面噴氣嘴被固定在工作腔內壁,只用噴氣流沖擊渦輪作功,無法利用噴氣的反作用力做功。所以傳統的氣動裝置效率低(約35%)。而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在可轉動的圓筒上設置噴氣孔,不但利用噴氣流沖擊渦輪作功,而且利用噴氣時的反作用力作功,加之利用永磁能產生很大轉矩增量,據估算其效率可達90%以上。3、傳統的氣動裝置必帶有儲氣罐,致使其體積較大,因而能量密度低。而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利用能作功的圓筒兼作儲氣罐,所以體積較小,能量密度較高。4、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決定了自身壽命長。5、由于上述優點1、2、3、4,所以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性價比高。6、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既能輸出電力,又能直接輸出動力。7、由于上述優點1、2、3、4、5、6,空氣動力及發電器的應用前景更廣闊。比如用于制造環保車輛、船只等,將逐漸取代傳統的電池。
圖1為所述空氣動力及發電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圖2示。軸7的右端與一號圓筒13的筒底左端面同軸心聯接,一號圓筒13的筒底上沿周向有若干跑氣孔14 ;用左軸承10將軸7安裝在左圓盤2的中央;二號圓筒16左部內圓套接在左圓盤2的外圓,左圓盤2上沿周向有若干排氣孔3,排氣孔3與跑氣孔14對應;消音罩1套在軸7外圓外,并套接在二號圓筒16左邊的外圓上,消音罩1的中孔與軸7的外圓留空隙9,消音罩1離開左圓盤2的左端一間隔;若干葉片15均勻布置聯接在一號圓筒13的內圓,葉片15的左端與一號圓筒13的筒底的右端面聯接,葉片15與一號圓筒13組成渦輪;圓柱筒11同軸心的置于所述渦輪內,但互不接觸;圓柱筒11同軸心的置于所述渦輪內,但互不接觸;在圓柱筒11內的右邊左端面同軸心聯接控制電機8,在控制電機8的空心軸6上聯接扇形輪5,在扇形輪5的外弧面聯接瓦形片4,瓦形片4與圓柱筒11內圓接觸,瓦形片4能遮蓋噴氣孔12的徑向口 ;噴氣孔12在圓柱筒11上沿直徑方向成對設置,各噴氣孔12的噴口沿圓柱筒11的切向,且各噴氣孔12的噴口要么同為順時針方向,要么同為逆時針方向;發電機組19的轉子軸20與圓柱筒11的右部同軸心聯結,轉子軸20是空心的;圓柱筒11兼作壓縮空氣罐;用右軸承17將轉子軸20安裝在右圓盤27的中央;二號圓筒16右部內圓套接在右圓盤27的外圓;控制電機8用一號導線25、二號導線沈與固定在轉子軸20外圓上的控制器M連接,一號導線25、二號導線沈用膠固定在轉子軸20上的軸向槽內,控制器M處于右圓盤27和發電機組19之間;控制器M與發電機組19用三號導線22、四號導線23連接,三號導線22、四號導線23用膠固定在轉子軸20上的軸向槽內;遙控器18與發電機組19的輸出端子用五號導線18-1、六號導線18-2連接;遙控器18與控制器M以無線方式聯系;充氣閥21與轉子軸20的右端聯接。在一號圓筒13的外圓設置若干一號永磁體13-3 ;在二號圓筒16的內圓設置若干二號永磁體16-1。一號永磁體13-3與二號永磁體16-1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一號圓筒13的左端設置若干三號永磁體13-1 ;在左圓盤2的右端設置若干四號永磁體2-1。三號永磁體13-1與四號永磁體2-1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一號圓筒13的筒底設置若干五號永磁體13-2 ;在圓柱筒11的左端設置若干六號永磁體11-1。五號永磁體13-2與六號永磁體11-1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右圓盤27的左端設置若干七號永磁體27-1 ;在圓柱筒11的右端設置若干八號永磁體11-2。七號永磁體27-1與八號永磁體11-2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
權利要求1.空氣動力及發電器,其特征是軸(7)的右端與一號圓筒(1 的筒底左端面同軸心聯接,一號圓筒(1 的筒底上沿周向有若干跑氣孔(14);用左軸承(10)將軸(7)安裝在左圓盤(2)的中央;二號圓筒(16)左部內圓套接在左圓盤O)的外圓,左圓盤( 上沿周向有若干排氣孔(3),排氣孔(3)與跑氣孔(14)對應;消音罩⑴套在軸(7)外圓外,并套接在二號圓筒(16)左邊的外圓上,消音罩⑴的中孔與軸(7)的外圓留空隙(9),消音罩⑴離開左圓盤(2)的左端一間隔;若干葉片(15)均勻布置聯接在一號圓筒(13)的內圓,葉片(15)的左端與一號圓筒(13)的筒底的右端面聯接,葉片(15)與一號圓筒(13)組成渦輪;圓柱筒(11)同軸心的置于所述渦輪內,但互不接觸;在圓柱筒(11)內的右邊左端面同軸心聯接控制電機(8),在控制電機(8)的空心軸(6)上聯接扇形輪(5),在扇形輪(5)的外弧面聯接瓦形片G),瓦形片⑷與圓柱筒(11)內圓接觸,瓦形片⑷能遮蓋噴氣孔(12)的徑向口 ;噴氣孔(12)在圓柱筒(11)上沿直徑方向成對設置,各噴氣孔(1 的噴口沿圓柱筒(11)的切向,且各噴氣孔(12)的噴口要么同為順時針方向,要么同為逆時針方向;發電機組(19)的轉子軸00)與圓柱筒(U)的右部同軸心聯結,轉子軸00)是空心的;圓柱筒(11)兼作壓縮空氣罐;用右軸承(17)將轉子軸OO)安裝在右圓盤(XT)的中央;二號圓筒(16)右部內圓套接在右圓盤(XT)的外圓;控制電機⑶用一號導線(25)、二號導線06)與固定在轉子軸OO)外圓上的控制器04)連接,一號導線(25)、二號導線06)用膠固定在轉子軸OO)上的軸向槽內,控制器04)處于右圓盤(XT)和發電機組(19)之間;控制器04)與發電機組(19)用三號導線02)、四號導線03)連接,三號導線02)、四號導線03)用膠固定在轉子軸(20)上的軸向槽內;遙控器(18)與發電機組(19)的輸出端子用五號導線(18-1)、六號導線(18-2)連接;遙控器(18)與控制器04)以無線方式聯系;充氣閥與轉子軸OO)的右端聯接;在一號圓筒(13)的外圓設置若干一號永磁體(13-3);在二號圓筒(16)的內圓設置若干二號永磁體(16-1);—號永磁體(13- 與二號永磁體(16-1)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一號圓筒(13)的左端設置若干三號永磁體(13-1);在左圓盤(2)的右端設置若干四號永磁體;三號永磁體(13-1)與四號永磁體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一號圓筒(1 的筒底設置若干五號永磁體(13- ;在圓柱筒(11)的左端設置若干六號永磁體(11-1);五號永磁體(13- 與六號永磁體(11-1)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在右圓盤07)的左端設置若干七號永磁體07-1);在圓柱筒(11)的右端設置若干八號永磁體(11- ;七號永磁體07-1)與八號永磁體(11- 不接觸,但使二者沿圓方向產生相互作用力。
專利摘要空氣動力及發電器一號圓筒的筒底左端面聯接軸;二號圓筒左部內圓套接在左圓盤的外圓;葉片與一號圓筒組成渦輪;圓柱筒置渦輪內,圓柱筒內右邊左端面聯接控制電機,控制電機的空心軸上聯接扇形輪,扇形輪的外弧面聯接瓦形片,瓦形片能遮蓋噴氣孔的徑向口;各噴氣孔的噴口沿圓柱筒的切向;發電機組轉子空心軸與圓柱筒的右部同軸心聯結;圓柱筒兼作壓縮空氣罐;二號圓筒右部內圓套接在右圓盤的外圓;轉子安裝在左圓盤、右圓盤;控制電機與固定在轉子軸外圓上的控制器連接;控制器與發電機組連接;遙控器與發電機組輸出端子連接;遙控器與控制器以無線方式聯系;充氣閥與轉子軸的右端聯接。在渦輪、二號圓筒、圓柱筒、左圓盤、右圓盤設置永磁體。
文檔編號F03D9/00GK202176457SQ20112019623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3日
發明者劉新廣 申請人:劉新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