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由空氣濾清器導入的空氣送入內燃機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一種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與空氣濾清器相連結的低速進氣路及高速進氣路在節流閥體的上游處匯合(參照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公開的進氣裝置中,低速進氣路與高速進氣路在具有節流閥的管的軸線方向上的投影面內的投影大致相同,低速進氣路通過與形成于高速進氣路的側壁上的開口相連接而與高速進氣路匯合。各進氣路與形成于空氣濾清器上的開口相連接。在該進氣裝置中,在高速進氣路上設置有開閉閥,需要供給高流速的進氣時,使高速進氣路的開閉閥關閉,僅通過低速進氣路向內燃機供給空氣。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昭61-4821號公報在上述專利文獻1公開的進氣裝置中,由于需要使用使低速進氣路及高速進氣路分別支承于空氣濾清器的支承部件,因此難以減少部件數量,降低成本。并且,由于在空氣濾清器上設置有兩個開口,因此增加了空氣濾清器的加工工時。并且,當需要供給高流速的進氣時,必須使高速進氣路的開閉閥關閉而僅由低速進氣路向內燃機供給空氣,因此必須在高速進氣路上設置開閉閥,從而難以減少部件數量、 降低成本。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多個將由空氣濾清器導入的空氣送入節流閥體的進氣路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能夠減少與多個進氣路相連接所需的部件的數量以及加工工時。第一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包括進氣量調節裝置(21),其包括將從空氣濾清器(2 側供給的空氣送入內燃機(10)的進氣口 08)側的進氣通路(37)、使所述進氣通路 (37)開閉的節流閥00);進氣路(53A4),其為多個,一端側的流入口(57,60)在所述空氣濾清器02)的清潔側07)開口,自另一端側的流出口(56,59)將從所述空氣濾清器02) 導入的空氣送入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的流入口(57,60)的開口位置分別相異,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的流出口(56,59)在所述節流閥00)的上游側匯合,所述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支承部件(52),其包括與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的各流出口(56,59)連通的多個下游進氣路部(61,62)、使多個所述下游進氣路部(61,62)匯合并將來自多個所述下游進氣路部(61,62)的空氣送入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匯合部(63),通過使所述支承部件(5 支承于所述空氣濾清器0 而將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支承于所述空氣濾清器02)內。第二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 —體形成。第三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空氣濾清器02)被構件08)分隔為所述清潔側G7)與污濁測(46),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設置在所述空氣濾清器 (22)的所述清潔側(47)內,以不使各流入口 (57,60)面對所述構件(48) 0第四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沿所述構件 (48)的清潔側(47) 一側的面設置。第五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分別具有彎曲部(55,58),在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中的任一進氣路的彎曲部(55,58)的外周側,沿著該任一進氣路的彎曲部(陽,58)設置有其他進氣路的彎曲部(55,58)。第六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各自的剖面面積以及管長中的至少一項相異。第七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5 的多個下游進氣路部(61,62)扭曲,其各下游端位于所希望的位置。第八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52)能夠安裝拆卸,且對所述匯合部(6 設定規定的容積。鑒于以上第二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低速進氣路及高速進氣路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無需使用開閉閥便能夠從低速進氣路順暢地進行進氣,從而能夠減少部件數量,降低制造成本。第九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包括進氣量調節裝置(21),其包括將從空氣濾清器(2 側供給的空氣送入內燃機(10)的進氣口 08)側的管狀的進氣通路(37)、使所述進氣通路(37)開閉的節流閥00);高速進氣路(53),其將由所述空氣濾清器02)導入的空氣送入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低速進氣路(M),其將由所述空氣濾清器0 導入的空氣送入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21),管長大于所述高速進氣路(53),并且,直徑小于所述高速進氣路(5 ;所述高速進氣路(5 及所述低速進氣路(54)在所述節流閥的上游匯合,所述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從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內的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看,所述高速進氣路(5 及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開口(68,69)的輪廓線(Cl,C2)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重合,所述高速進氣路(5 及所述低速進氣路(54)與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相連接,在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隔著沿所述進氣通路(37)的直徑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L4),所述高速進氣路(5 的進氣量調節裝置(1)側的開口 (68)的中心點(Pl)位于所述假想直線(L4)的一側,所述低速進氣路(54) 的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開口(69)的中心點(P2)位于所述假想直線(L4)的另一側。第十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節流閥00)為支承于旋轉軸 (39)的蝶閥,該旋轉軸(39)使其軸線(U)方向在所述進氣通路(37)的直徑方向上延伸, 從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看,在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所述旋轉軸(39)的軸線(U)與沿所述進氣通路(37)的直徑方向延伸的所述假想直線(L4)重合,從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看,隔著所述旋轉軸(39)的軸線(L3),所述高速進氣路(53)的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開口(68)的中心點(Pl)位于所述軸線(L3)的一側,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開口(69)的中心點(P2)位于所述軸線(L3)的另一側。第十一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蝶閥00)以所述旋轉軸(39)為中心只能朝一個方向旋轉,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開口(69) 位于當所述蝶閥GO)旋轉時靠近所述蝶閥GO)的一側。第十二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從使所述高速進氣路(5 與所述低速進氣路(54)匯合的匯合部(6 延伸至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的管路(7 為直線狀。第十三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蝶閥00)全開時沿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延伸,在隔著所述旋轉軸(39)而位于所述旋轉軸(39)的一側與另一側,形成具有相同面積的開口。第十四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匯合部(6 與所述節流閥 (40)鄰接。第十五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進氣路(5 的剖面面積設定為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剖面面積的1. 3 1. 8倍。根據第一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即使在設置有多個進氣路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防止因在空氣濾清器內設置進氣路而導致裝置大型化,并且能夠使用一個支承部件來支承進氣路,從而減少部件數量,減少空氣濾清器的加工工時。并且,由于具有多個開口位置相異的進氣通路,因此能夠防止空氣殘留在空氣濾清器內,防止因相互吸引(引t込 A 々)而導致流速下降。根據第二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減少部件數量及組裝工時。根據第三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防止構件的出現局部污濁。根據第四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利用面積較大的構件的平面部分來設置多個進氣路,從而防止空氣濾清器大型化。根據第五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防止進氣路大型化,并使進氣路延長。根據第六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使低速進氣路、高速進氣路等進氣路與發動機的輸出特性相對應。根據第七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通過支承部件來調節該支承部件與節流閥的位置關系。根據第八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降低噪音,易于改變發動機輸出特性。 即,通過根據用途來變更支承部件,能夠改變特性。具體地說,通過增大容積能夠降低噪音, 通過減小容積能夠保持流速。根據第九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當節流閥打開時,來自低速進氣路的空氣被從進氣通路直線導入內燃機側,此時,來自高速進氣路的空氣同樣地從進氣通路直線流過, 從而能夠降低來自高速進氣路的空氣流對來自低速進氣路的空氣流的影響。由此,無需高速進氣路用開閉閥,從而能夠減少部件數量,并且能夠從低速進氣路順暢地進行進氣。根據第十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伴隨蝶閥的旋轉,能夠改變被旋轉軸分隔的進氣通路中的一側與另一側的流速特性,從而能夠調節從高速進氣路與低速進氣路導入的空氣的流速。根據第十一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從蝶閥的旋轉軸方向看,蝶閥打開時,相對于被從低速進氣路直線導入的空氣流,蝶閥從上游側向下游側傾斜,空氣沿蝶閥的傾斜而順暢地流向下游側,因此能夠保持來自低速進氣路的空氣的高流速狀態,從而能夠順暢地進行進氣。根據第十二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保持來自高速進氣路及低速進氣路的空氣的流速。根據第十三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使來自高速進氣路及低速進氣路的空氣一起順暢地流動,即使在發動機高速旋轉時,仍然能夠有效利用低速進氣路。根據第十四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在能夠有效利用伴隨閥的開閉而使流速特性發生變化的程度下,通過縮短匯合部與節流閥之間的距離,能夠適當地調節從高速進氣路及低速進氣路導入的空氣的流速。根據第十五發明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能夠降低低速側的阻力,提高低速進氣路內的流速。
圖1是安裝有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進氣裝置的二輪機動車的左視圖。圖2是該二輪機動車的發動機周邊結構的左視圖。圖3是該二輪機動車的發動機周邊結構的右視圖。圖4是該二輪機動車的發動機的主要部分的縱剖示圖。圖5是該二輪機動車的空氣濾清器的立體圖。圖6是空氣濾清器的左視圖。圖7是說明空氣濾清器的內部結構的空氣濾清器的主視圖。圖8是通過圖7的X-X線的剖視圖。圖9是使空氣濾清器與節流閥體相連接的連接支承部件的立體圖。圖10是連接支承部件的側視圖。圖11是通過圖9的Y-Y線的剖視圖。圖12是與連接支承部件相連接的高速進氣路及低速進氣路的主視圖。圖13是連接支承部件的從圖12的箭頭Z方向看的圖。圖14是說明節流閥體與連接支承部件的連接的圖。圖15是連接支承部件的從節流閥體的進氣通路的軸線方向看的圖。圖16是說明供給至節流閥體內的空氣流的圖。圖17是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進氣裝置的空氣濾清器內部結構的圖。圖18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連接支承部件與高速進氣路及低速進氣路的側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0內燃機21節流閥體(進氣量調節裝置)22空氣濾清器28 進氣口37進氣通路39旋轉軸40蝶閥(節流閥)46污濁測
47清潔側48 構件52連接支承部件(支承部件)53高速進氣路M低速進氣路56,59 流出口57,60 流入口61第一下游進氣路部(下游進氣路部)62第二下游進氣路部(下游進氣路部)63匯合部73流路(管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以下說明的各實施方式是將本發明使用于二輪機動車,以下說明所使用的圖中,箭頭FR表示車輛前方,箭頭LH表示車輛左方,箭頭UP 表示車輛上方。<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1 圖16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 圖3示出的安裝有本實施方式的裝置的二輪機動車1具有通過焊接等使多種鋼材一體結合的車體框架2。在車體框架2的前端設置有可轉向地支承前輪懸架系3的頭管4。在前輪懸架系3的下部可旋轉地支承有前輪5,在前輪懸架系3的上部固定有轉向把6。車體框架2包括由一根剖面為矩形的鋼制管材構成的從頭管4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主框架7、在從主框架7的后端分支為兩部分后向斜后上方延伸并在其后保持大致水平狀態而向后方延伸的座椅橫擋8,在主框架7的下部后側設置有樞軸板9。在樞軸板9的前方,即主框架7的后部下方,支承有氣冷單氣缸發動機10,在座椅橫擋8的上方支承有供駕駛者乘坐的座椅11。發動機10包括支承于車體框架2的曲軸箱12、從曲軸箱12向前方突出的氣缸體13、安裝在氣缸體13前端的氣缸蓋14、封閉氣缸蓋 14的開口的罩14a。曲軸箱12的后部支承于樞軸板9,曲軸箱12的上部支承于設置在主框架7上的發動機吊架15。支承發動機10,以使其保持氣缸軸線Ll為大致水平狀態的姿態。在主框架 7的下部后側的樞軸板9上,經由樞軸16a而可上下擺動地支承有搖臂16b,在搖臂16b的后部旋轉自如地支承有后輪17。在氣缸蓋14的底面上連接有向后方延伸的排氣管18的前端,在排氣管18的后端上連接有在后輪17的右側向后方延伸的消音器19。在氣缸蓋14的頂面上連接有進氣管 20,進氣管20向前上方延伸并與節流閥體21的下游側相連接。節流閥體21的上游側與空氣濾清器22相連接。空氣濾清器22設置在發動機10的前上方,支承于設置在主框架7上的托架23。 圖中附圖標記M表示覆蓋氣缸體13、氣缸蓋14、空氣濾清器22以及主框架7等的樹脂制車體外殼。
圖4示出了發動機10的縱剖面,在發動機10的氣缸體13內,可往復運動地嵌裝有活塞25,在活塞25上連接有連桿沈的一端,連桿沈的另一端與未圖示的曲軸相連結。 在氣缸蓋14上形成有面對活塞25的頂部的燃燒室27、在從燃燒室27延伸出的氣缸蓋14 的一個側面(頂面)上開口的進氣口 28、在從燃燒室27延伸出的氣缸蓋14的另一個側面 (底面)上開口的排氣口四。通過進氣閥30來使進氣口觀與燃燒室27開閉,通過排氣閥31來使排氣口四與燃燒室27開閉。通過進氣側搖臂32的擺動而使進氣閥30開閉動作,通過排氣側搖臂33 的擺動而使排氣閥31開閉動作。進氣側搖臂32及排氣側搖臂33擺動自如地支承于氣缸蓋14內。在由各搖臂32、33,進氣閥30以及排氣閥31所圍成的空間內,可旋轉地支承有凸輪軸34。通過設置在凸輪軸34上的進氣凸輪35來使進氣側搖臂32擺動,通過設置在凸輪軸34上的排氣凸輪36來使排氣側搖臂33擺動,以使進氣閥30及排氣閥31開閉。另外, 凸輪軸34與未圖示的曲軸連動旋轉。在進氣口觀的氣缸蓋14的頂面開口上,連接有上述進氣管20的下端開口。在進氣管20的上端開口上,連接有節流閥體21。節流閥體21包括具有管狀的進氣通路37的節流閥體主體38 ;用于使通氣通路 37開閉的蝶閥40,其可旋轉地支承于旋轉軸39,該旋轉軸39在剖面為圓形的進氣通路37 的直徑方向上使其軸向延伸的;將燃料噴射至進氣通路37的蝶閥40下游側的燃料噴射裝置41。蝶閥40為圓形板體。蝶閥40以旋轉軸39為中心只能朝一個方向旋轉,全開時為沿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延伸的狀態,隔著旋轉軸39而形成于該旋轉軸39的一側與另一側形成面積相同的開口。燃料噴射裝置41在向前上方延伸的狀態下固定支承于節流閥體主體38,從燃料箱42向該燃料噴射裝置41供給燃料。燃料箱42設置在座椅11的下方(參照圖1)。從空氣濾清器22向節流閥體21供給空氣,通過該供給的空氣來承載燃料,并供給至發動機10內。圖5 圖8示出了空氣濾清器22,空氣濾清器22包括支承于設置在主框架7上的托架23并使開口 43(圖7)朝向前方的空氣濾清器箱44、用于封閉空氣濾清器箱44的開口 43的可安裝拆卸的空氣濾清器外殼45、將由空氣濾清器箱44與空氣濾清器外殼45形成的空間劃分為上游側即污濁側46與下游側即清潔側47的構件48。設置空氣濾清器22,以使主框架7位于該氣濾清器22后面的車體寬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構件48包括由無紡織布等構成的剖面為矩形的構件主體49 ;用于固定構件主體 49的框架50。空氣濾清器箱44與空氣濾清器外殼45挾持框架50而使構件48固定。在空氣濾清器外殼45上,設置有使污濁側46對外部開放的未圖示的進氣管道。通過該進氣管道而將外部空氣吸入空氣濾清器22的內部。節流閥體21與空氣濾清器22通過圖7及圖8所示的連接支承部件52而相連接。 在位于空氣濾清器22的清潔側47側的空氣濾清器箱44上,形成有朝下方開口并與由樹脂材料制成的大致圓筒狀的連接支承部件52嵌合的開口 51。連接支承部件52的一端側在清潔側47內開口,并與由管狀部件構成的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討相連接。連接支承部件52的另一端側露出至空氣濾清器22外部,例如,如圖5所示,與節流閥體21的上游側相連接。圖9 圖11示出了連接支承部件52。連接支承部件52包括與高速進氣路53連通的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與低速進氣路M連通的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使該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的下游側匯合并將來自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的空氣送入位于下游側的節流閥體21的匯合部63。在位于連接支承部件52的長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區域的外周部上,形成有環狀的嵌合槽64,通過使嵌合槽64嵌合于形成于空氣濾清器箱44上的開口 51,能夠使連接支承部件52可安裝拆卸地支承于空氣濾清器箱44 (參照圖11)。匯合部63包括呈直線狀延伸的剖面為圓形的通路部70,并具有規定的容積。在連接支承部件52的上游側外表面上,形成有通過使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的端部嵌入其進行支承的8字形狀的嵌入部65。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具有在嵌入部 65內開口的第一上游側開口 66,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具有在嵌入部65內開口的第二上游側開口 67。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嵌入該嵌入部65而被支承,并且,所述嵌入部 65與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連通。圖12、圖13示出了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均為由樹脂材料形成的管體,高速進氣路53具有呈U字狀彎曲的彎曲部55,彎曲部 55的一端被設為與連接支承部件52相連接的流出口 56,另一端被設為在清潔側47開口的流入口 57。并且,低速進氣路M具有呈U字狀彎曲的彎曲部58,彎曲部58的一端被設為與連接支承部件52相連接的流出口 59,另一端被設為在清潔側47內開口的流入口 60。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彼此鄰接并一體形成,以使低速進氣路M的彎曲部58沿著高速進氣路53的彎曲部55的外周側。低速進氣路M的管長大于高速進氣路53, 并且,直徑小于高速進氣路53。具體地說,低速進氣路M的管長為250mm、內徑為12mm,高速進氣路53的管長為225mm、內徑為15mm。另外,該值僅為一例,優選使高速進氣路53的剖面面積(開口面積)為低速進氣路M的剖面面積的1. 3 1. 8倍。在像這樣使低速進氣路M的剖面面積小于高速進氣路53的剖面面積的情況下,能夠降低低速側的阻力,提高低速進氣路內的流速。返回圖9 圖11,在連接支承部件52中,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的第一上游側開口 66與高速進氣路53的流出口 56連通,第二下游進氣路62的第二上游側開口 67與低速進氣路M的流出口 59連通,第一上游側開口 66的直徑大于第二上游側開口 67的直徑。參照圖7,連接支承部件52支承于空氣濾清器箱44,以使第一上游側開口 66位于左側,第二上游側開口 67位于右側,通過使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嵌入嵌入部65 而使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與第一上游側開口 66及第二上游側開口 67連通。參照圖6、圖8等,在清潔側47內,從側面看,由連接支承部件52支承的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沿構件48 (構件主體49)的背面固定設置。并且,高速進氣路M的彎曲部58的上游側發生彎曲,并如圖8所示向前方延伸,從而確保了管長,流入口 57自低速進氣路M的流入口 60分離,在使流入口 60的開口位置與流入口 57的開口位置相異的位置,而設置流入口 60的位置。并且,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58固定設置在空氣濾清器22內,以使高速進氣路53的流入口 57及低速進氣路M的流入口 58不面對構件48的背面。具體地說,如圖7、圖8所示,高速進氣路53的流入口 57被斜切,朝向前方內側,低速進氣路M的流出口 60 大致朝向下方。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將從流入口 57及60進入的空氣從流出口 56及 59送入連接支承部件52的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62,其后,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62匯合,將空氣送入節流閥體21。一并參照圖7、圖10及圖14等,在連接支承部件52中,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62在以朝下游側扭曲的方式延伸后匯合,第一上游側開口 66及第二上游側開口 67左右排列,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的第一下游側開口 68及第二下游進氣路62的第二下游側開口 69前后排列。第一下游側開口 68及第二下游側開口 69相對于匯合部63的通路部70的軸線方向傾斜開口。參照圖14,在連接支承部件52的匯合部63中,在通路部70的下游側,形成有與形成于節流閥體21的節流閥體主體38的上游側外周部上的凸緣71 (圖4)嵌合的連結嵌合部72,從而使連接支承部件52與節流閥體21相連接。即,連接支承部件52的匯合部63與節流閥體21不經由任何連接機構而連結,連接支承部件52的匯合部63與節流閥體21內的蝶閥40處于鄰接狀態。匯合部63的通路部70的內徑與節流閥體21的進氣通路37的上游側端部的內徑相同,在匯合部63與進氣通路37之間,形成有沿軸線L2方向呈直線狀延伸的流路73。由于連接支承部件52的匯合部63與節流閥體21鄰接,因此流路73的長度較短。由此,能夠使空氣從空氣濾清器22流入節流閥體21。圖15示出了連接支承部件52的從流路73即節流閥體21的進氣通路37的軸線 L2方向看的情況。下面,對連接支承部件52與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的連接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從軸線L2方向看,第一下游側開口 68及第二下游側開口 69的輪廓線Cl及 C2的至少一部分彼此分離,并在該狀態下,在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重合。并且,在圖15中,投影到軸線L2方向上的假想直線L4表示圖14所示的蝶閥40的旋轉軸39的軸線L3。利用該假想直線L4對第一下游側開口 68及第二下游側開口 69的位置進行說明,即,從軸線L2方向看,第一下游側開口 68的中心點Pl位于該假想直線L4的一側,第二下游側開口 69的中心點P2位于該假想直線L4的另一側。并且,在此,如上所述,蝶閥40只能朝一個方向旋轉,在圖14所示的狀態下,蝶閥 40只能逆時針旋轉。根據該蝶閥40的旋轉方向,對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的設置進行說明,即,從流路73(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看,低速進氣路M設置在當蝶閥40 旋轉時靠近蝶閥40的一側。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的二輪機動車1的進氣系統包括節流閥體21、空氣濾清器22、連接支承部件52、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參照圖16,通常情況下,蝶閥40 的上游側為正壓,下游側為負壓(由于在進氣時產生吸引力),在該進氣系統中,蝶閥40打開,來自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的空氣,如圖中箭頭所示,直線流入流路73(通路部70,進氣通路37)。而且,從蝶閥40的旋轉軸39的軸方向看,蝶閥40打開時,隔著旋轉軸39,在低速進氣路M側的流路中,由于蝶閥4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傾斜,因此被從低速進氣路M直線導入的空氣沿蝶閥40的傾斜順暢地流入下游側。而且,其后,從蝶閥40通過的空氣承載從燃料噴射裝置41噴射出的燃料,從進氣口觀供給至發動機10內部。另一方面,在該二輪機動車1的進氣系統中,蝶閥40的開度增大,由于來自低速進氣路M及高速進氣路53雙方的空氣均通過節流閥體21,因此能夠使發動機10獲得足夠的
進氣量。在如上所述的實施方式中,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包括節流閥體21,其包括將從空氣濾清器22側供給的空氣送入內燃機10的進氣口觀側的進氣通路37、使該進氣通路37 開閉的蝶閥40 ;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其一端側的流入口 57,60在空氣濾清器 22的清潔側47開口,自另一端側的流出口 56,59將從空氣濾清器22導入的空氣送入節流閥體21 ;多個進氣路(53,M)的流入口(57,60)的開口位置相異,高速進氣路53的流出口 56及低速進氣路M的流出口 59在蝶閥40的上游側匯合,其中,該內燃機的進氣裝置設置有連接支承部件52,該連接支承部件52包括使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的各流出口 56,59連通的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使該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 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匯合并將來自該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的空氣送入節流閥體21側的匯合部63,通過使該連接支承部件52支承于空氣濾清器22而使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支承于空氣濾清器22內。因此,通過將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設置在空氣濾清器22內,能夠防止裝置大型化,由于使用一個支承部件來支承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54,因此能夠減少部件數量,減少空氣濾清器22的加工工時。并且,由于具有多個開口位置相異的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54,因此能夠防止空氣殘留在空氣濾清器22內,防止相互吸引而導致流速下降。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 —體形成,因此能夠減少部件數量以及組裝工時。并且,由于空氣濾清器22被構件48劃分為清潔側47與污濁測46,因此能夠將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設置在空氣濾清器22的清潔側47內,以使各流入口 57,60不面對構件48。從而,能夠防止構件48出現局部污濁。并且,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沿構件48的清潔側47側的面設置。通過這樣利用面積較大的構件48的平面部分來設置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能夠防止空氣濾清器22大型化。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分別具有彎曲部55,58,在高速進氣路53的彎曲部55的外周側,沿低速進氣路M的彎曲部58設置有高速進氣路53 及低速進氣路M。由此,能夠防止進氣路大型化,確保進氣路的管長。并且,在連接支承部件52中,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側進氣路部62扭曲,其各下游端位于所希望的位置,通過使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側進氣路部62 如上所述扭曲而形成,能夠通過連接支承部件52來調節該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側進氣路部62與蝶閥40的位置關系。并且,由于連接支承部件52能夠從空氣濾清器箱44上安裝拆卸,其匯合部63設定為具有規定的容積,因此,能夠降低噪音,易于改變發動機的輸出特性。即,通過根據用途來變更連接支承部件52,能夠改變特性。具體地說,能夠通過增大容積來降低噪音,通過減小容積來維持流速。〈第二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17、圖18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其中,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附以同一附圖標記,省略說明。在圖17所示的本實施方式中,設置在空氣濾清器22的清潔側47側的高速進氣路 80及低速進氣路81為彼此獨立的部件。在形成于空氣濾清器箱44的朝向下方的開口上, 設置有連接支承部件82,在連接支承部件82上連接有高速進氣路80及低速進氣路81。如圖18所示,連接支承部件82包括與高速進氣路80連通并呈直線狀延伸的第一下游進氣路部83、與低速進氣路81連通并呈直線狀延伸的第二下游進氣路部84、使該第一下游進氣路部82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83的下游側匯合并將來自第一下游進氣路部83 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84的空氣送入下游側的節流閥體21的匯合部85。匯合部85包括呈直線狀延伸的剖面為圓形的通路部86,通路部86的軸線方向與第一下游進氣路部83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84的軸線方向大致平行。在通路部86的下游側上連接有節流閥體21的進氣通路37。以使第一下游進氣路部83的上游側的開口位于前側、第二下游進氣路部84的上游側的開口位于后側的方式,使連接支承部件82支承于空氣濾清器箱44。與第一下游進氣路部83的上游側的開口相連接的高速進氣路80向左上方彎曲,其后,朝下方開口,與第二下游進氣路部84的上游側的開口相連接的低速進氣路81向右上方彎曲,朝下方開口。在如上所述的本實施方式中,能夠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特別是,由于連接支承部件82的第一下游進氣路部82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83呈直線狀延伸, 因此維持流速的效果更好。并且,發動機10的進氣裝置包括節流閥體21,其包括將從空氣濾清器22側供給的空氣送入內燃機10的進氣口觀側的管狀的進氣通路37、使該進氣通路37開閉的蝶閥 40 ;高速進氣路53,其將由空氣濾清器22導入的空氣送入節流閥體21 ;低速進氣路M,其將由空氣濾清器22導入的空氣送入節流閥體21,管長大于高速進氣路53,并且,直徑小于高速進氣路53 ;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在蝶閥40的上游匯合,在該發動機10的進氣裝置中,從節流閥體21內的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看,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討的節流閥體21側的開口(第一、第二下游側開口 68,69)的輪廓線C1,C2中的至少一部分,在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重合,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 與節流閥體21相連接,在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上的投影面Dl內,隔著沿進氣通路37 的直徑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L4,高速進氣路53的第一下游側開口 68的中心點Pl位于該假想直線L4的一側,低速進氣路M的第二下游側開口 69的中心點P2位于該假想直線L4的另一側。并且,在進氣通路37的直徑方向上,蝶閥40支承于沿軸線L3方向延伸的旋轉軸 39,從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看,在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旋轉軸39的軸線L3與沿進氣通路37的直徑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L4重合,從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看,隔著旋轉軸39的軸線L3,高速進氣路53的第一下游側開口 68的中心點Pl 位于該軸線L3的一側,低速進氣路M的第二下游側開口 69的中心點P2位于該軸向L3的另一側。并且,蝶閥40以旋轉軸39為中心只能朝一個方向旋轉,低速進氣路M的第一下游側開口 69設置在當蝶閥40旋轉時靠近蝶閥40的一側。
由此,蝶閥40打開,來自低速進氣路M的空氣被直線導入發動機10側,此時,由于來自高速進氣路53的空氣也同樣直線流動,因此能夠抑制來自高速進氣路53的空氣流對來自低速進氣路M的空氣流的影響。因此,無需設置高速進氣路53用的開閉閥,便能夠順暢地從低速進氣路53進行進氣,從而能夠減少部件數量。并且,由于使用蝶閥40作為節流閥體21的開閉閥,能夠通過蝶閥40的旋轉來改變被旋轉軸39分隔的進氣通路37的一側與另一側的流速特性,因此,能夠調節從高速進氣路53與低速進氣路M導入的空氣的流速。而且,利用上述特性,由于將低速進氣路M的第一下游側開口 69設置在蝶閥40 旋轉時靠近蝶閥40的一側,從蝶閥40的旋轉軸39的軸線L3方向看,當蝶閥40打開時,相對于被從低速進氣路M直線導入的空氣流,蝶閥40從上游側向下游側傾斜,空氣沿著蝶閥 40的傾斜而順暢地流入下游側,因此能夠維持來自低速進氣路M的空氣的高流速狀態,從而順暢地進行進氣。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從使高速進氣路53與低速進氣路M匯合的匯合部63延伸至節流閥體21的流路73為直線狀,因此,能夠維持來自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 的空氣的流速。并且,蝶閥40全開時沿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延伸,隔著旋轉軸39,位于該旋轉軸39 —側與另一側側形成面積相同的開口。由此,能夠使來自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的空氣均順暢地流動,即使在發動機10高速旋轉時,仍然能夠有效利用低速進氣路53。并且,匯合部63與蝶閥40鄰接設置。由此,在能夠有效利用伴隨閥的開閉而使流速特性發生變化的程度下,通過縮短匯合部63與蝶閥40之間的距離,能夠適當地調節從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M導入的空氣的流速。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于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
。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在節流閥體21上設置蝶閥40與燃料噴射裝置41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也可適用于具有汽化器的車輛。并且,本發明并不限于二輪機動車,而能夠適用于安裝有內燃機的各種車輛。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包括進氣量調節裝置(21),其包括將從空氣濾清器0 側供給的空氣送入內燃機(10)的進氣口 08)側的進氣通路(37)、使所述進氣通路(37)開閉的節流閥00);進氣路(53巧4),其為多個,一端側的流入口(57,60)在所述空氣濾清器02)的清潔側G7)開口,自另一端側的流出口(56,59)將由所述空氣濾清器02)導入的空氣送入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多個所述進氣路(53,M)的流入口(57,60)的開口位置分別相異,多個所述進氣路 (53,54)的流出口(56,59)在所述節流閥00)的上游側匯合,所述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支承部件(52),其包括與多個所述進氣路(53J4)的各流出口(56,59)連通的多個下游進氣路部(61,62)、使多個所述下游進氣路部(61,6 匯合并將來自多個所述下游進氣路部(61,62)的空氣送入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匯合部(63),通過使所述支承部件(5 支承于所述空氣濾清器0 而將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 支承于所述空氣濾清器02)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 體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濾清器02) 被構件G8)分隔為所述清潔側G7)與污濁測06),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設置在所述空氣濾清器0 的所述清潔側G7)內,以不使各流入口(57,60)面對所述構件0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進氣路(53,54)沿所述構件G8)的清潔側07) —側的面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進氣路(53, 54)分別具有彎曲部(55,58),在多個所述進氣路(53,中的任一進氣路的彎曲部(55, 58)的外周側,沿著該任一進氣路的彎曲部(55,58)設置有其他進氣路的彎曲部(55,58)。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進氣路(53, 54)各自的剖面面積以及管長中的至少一項相異。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52)的多個下游進氣路部(61,6 扭曲,其各下游端位于所希望的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52)能夠安裝拆卸,且對所述匯合部(63)設定規定的容積。
9.一種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包括進氣量調節裝置(21),其包括將從空氣濾清器0 側供給的空氣送入內燃機(10)的進氣口 08)側的管狀的進氣通路(37)、使所述進氣通路(37)開閉的節流閥00);高速進氣路(53),其將由所述空氣濾清器0 導入的空氣送入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 (21);低速進氣路(M),其將由所述空氣濾清器0 導入的空氣送入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 (21),管長大于所述高速進氣路(53),并且,直徑小于所述高速進氣路(53);所述高速進氣路(5 及所述低速進氣路(54)在所述節流閥的上游匯合,所述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特征在于,從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內的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看,所述高速進氣路 (53)及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進氣量調節裝置(21)側的開口 (68,69)的輪廓線(C1,C2) 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重合,所述高速進氣路(5 及所述低速進氣路(54)與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相連接,在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隔著沿所述進氣通路(37) 的直徑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L4),所述高速進氣路(53)的進氣量調節裝置(1)側的開口 (68)的中心點(Pl)位于所述假想直線(L4)的一側,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進氣量調節裝置(21)側的開口 (69)的中心點(P2)位于所述假想直線(L4)的另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節流閥00)為支承于旋轉軸(39)的蝶閥,該旋轉軸(39)使其軸線(U)方向在所述進氣通路(37)的直徑方向上延伸,從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看,在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上的投影面(Dl)上,所述旋轉軸(39)的軸線(U)與沿所述進氣通路(37)的直徑方向延伸的所述假想直線(L4)重合,從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U)方向看,隔著所述旋轉軸(39)的軸線(L3),所述高速進氣路(53)的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開口(68)的中心點(Pl)位于所述軸線(L3) 的一側,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開口(69)的中心點(P2)位于所述軸線(L3)的另一側。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閥00)以所述旋轉軸(39)為中心只能朝一個方向旋轉,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進氣量調節裝置側的開口(69)位于當所述蝶閥00)旋轉時靠近所述蝶閥GO)的一側。
12.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從使所述高速進氣路(5 與所述低速進氣路(54)匯合的匯合部(6 延伸至所述進氣量調節裝置的管路(73)為直線狀。
13.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閥00)全開時沿所述進氣通路(37)的軸線(L2)方向延伸,在隔著所述旋轉軸(39)而位于所述旋轉軸 (39)的一側與另一側,形成具有相同面積的開口。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匯合部(6 與所述節流閥(40)鄰接。
15.根據權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進氣路(53)的剖面面積設定為所述低速進氣路(54)的剖面面積的1. 3 1. 8倍。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內燃機的進氣裝置,其具有多個將由空氣濾清器導入的空氣送入節流閥體的進氣路,能夠減少使多個進氣路相連接所需的部件的數量以及加工工時。連接支承部件(52)支承于空氣濾清器箱(44),該連接支承部件(52)包括使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54)的各流出口連通的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使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匯合并將來自該第一下游進氣路部(61)及第二下游進氣路部(62)的空氣送入節流閥體側的匯合部,通過該連接支承部件(52)而使高速進氣路(53)及低速進氣路(54)支承于空氣濾清器(22)內。
文檔編號F02M35/02GK102434335SQ201110287489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8日
發明者仲川雄飛, 千葉一彥, 水野陽介, 袴田哲兵, 高田康弘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