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卻器,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
背景技術:
目前,無論是四沖程還是二沖程的摩托車發動機高負荷工作時的燃燒溫度很高, 特別是三輪摩托車,經常處于高負荷狀態中,燃燒室內的燃氣溫度高達1900°C 2000°C, 直接與高溫氣體接觸的機件如氣缸體、氣缸蓋、活塞、氣門、氣缸壁上部的溫度約600°C左右。這些零件吸收了大量的熱量,若不及時加以適當地冷卻,零件會受熱膨脹,使其原有的間隙變小,潤滑油膜無法建立,造成機件卡死等一系列嚴重故障,不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目前摩托車采用的冷卻方式主要有風冷和液冷,風冷包括自然風冷和強制風冷,其中自然風冷,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但冷卻效果與風向、風速有關,摩托車在低擋、低速行駛時,尤其是三輪車在低速大負荷運行時(如在較大坡度或山路上連續行駛等),因發動機的轉速高,車速低,車輛行駛時的自然風不能將發動機的熱量及時帶走,冷卻效果較差,很不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在此基礎上,還有強制風冷,這種強制風冷主要用于有些車型的發動機隱藏在車體內,無法利用自然風進行冷卻,故在氣缸體和氣缸蓋周圍合理布置導流罩, 再安裝冷卻風扇,強制引進自然風對發動機外部進行強制冷卻,雖然它解決了摩托車在怠速或低速上坡時,其冷卻效果不受車速高低的影響的問題,但存在冷卻風扇在攪動空氣流通的同時,其運轉噪聲使發動機噪聲相應增大,特別是安裝大功率的風扇時噪聲很大,風冷的冷卻效果仍然不是特別理想,也還是不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再則就是本發明專利涉及的液冷摩托車的液冷方式,液冷摩托車的發動機缸體內設置有發動機水套,液冷是利用泵體將水或者具有防凍、防腐性能的冷卻液泵到發動機水套及冷卻管道中,將發動機多余的熱量帶到散熱器中散發掉,液冷系統與風向、風速無關,即使摩托車怠速或低速運行時, 冷卻系統也同樣具有足夠的散熱能力,發動機噪音也較小,但目前的液冷卻部位都是集中在氣缸體周圍,不能同時對發動機內潤滑機油進行冷卻,而發動機活塞上部通常都是通過曲軸軸承處噴出來的機油來冷卻,但由于曲軸箱內潤滑機油是密閉不散熱的,機油在發動機運行一段時間后溫度也會升高,這樣,還是會造成發動機各部分機件溫度不匹配,同樣不能很好地使發動機達到較好的冷卻效果,不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更好的解決發動機冷卻效果,更有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包括有液冷器和機油冷卻器,其中,液冷器包括外置的液冷散熱器、與發動機水套上端相連接的冷卻液進口、與發動機水套下端相連接的冷卻液出口以及冷卻液泵,水套、冷卻液出口、冷卻液泵、 液冷散熱器、冷卻液進口依次連接,形成循環;機油冷卻器包括有外置的機油散熱器、與發動機曲軸箱內部的機油泵口相連的機油出口和與發動機曲軸箱體底部連接的機油進口,設置在曲軸箱體內的機油通過機油泵,經過機油出口到達機油散熱器,再經過機油進口到達曲軸箱體內。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液冷摩托車冷卻器,由于冷卻器同時包括有液冷器和機油冷卻器,其中,液冷器連接發動機水套,利用冷卻液泵的作用力,將冷卻液泵到外置的液冷散熱器進行散熱,降低了燃燒室的溫度,同時,由于燃燒室的溫度是上部溫度高一些,下部溫度低一些,所以冷卻液進口與水套上端相連接,冷卻液出口與水套下端相連接,這樣的結構布置,有利于燃燒室上部和下部冷卻均勻。同時,機油冷卻器通過發動機內部的機油泵將曲軸箱內機油泵到外置的機油散熱器進行散熱,機油參與冷卻后再被送入曲軸箱,使之成為循環系統,降低了發動機內部機油的溫度,從而內部通過機油進行了冷卻。這樣,整個發動機都進行了適當的冷卻,更好的解決發動機冷卻效果,避免機件因冷熱不均勻而產生異常變形,更有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進一步,限定所述的液冷散熱器與機油散熱器一體設置在散熱器支架上,這種一體化的設計,有利于整體安裝,節約安裝空間。更進一步,限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機油散熱器整體或部分與液冷散熱器并列設置,這種并列設置包括多種方式,如上面設置機油散熱器整體,下面設置液冷散熱器整體;左邊設置機油散熱器整體,右邊設置液冷散熱器整體;外層設置機油散熱器整體,內層設置液冷散熱器整體等多種并列方式,至于機油散熱器和液冷散熱器的大小根據不同排量和結構的機型進行相互匹配,這種并列式的排列方式制作簡單,方便設計,匹配好的機油散熱器和液冷散熱器有利于發動機機件冷熱均勻,進一步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行。同樣的道理,限定所述的機油散熱器整體或部分設置在液冷散熱器內部,機油散熱器中機油的流向與液冷散熱器中冷卻液的流向相反,由于機油散熱器通常都是由管道式結構,可以將部分或者全部機油散熱器套至在液冷散熱器內部,利用液冷散熱器對機油溫度進行調節,也有利于發動機機件冷熱均勻,進一步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行。這種相互套裝的形式,有利于機油散熱器冷卻的機油的溫度和連接水套的液冷散熱器冷卻的缸體、缸頭的溫度保持相互一致,溫度相互匹配,同時,機油散熱器整體或部分設置在液冷散熱器內部,且他們的流向相反,即機油的流動方向與冷卻液流動方向相反,也保證了進入發動機的冷卻液或者機油不至于溫度過低,與發動機內水套中的高溫水或者曲軸箱內高溫機油混合處的零件不會造成溫度差異過大,一方面解決發動機冷卻效果,另一方面又避免冷卻進口處機件因冷熱不均勻而產生異常變形,更有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同上述道理一樣,反過來限定所述的液冷散熱器整體或部分在機油散熱器內部, 機油散熱器中機油的流向與液冷散熱器中冷卻液的流向相反,也能起到使發動機機件冷熱均勻,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行的效果。另外,還可以限定在所述的散熱器支架上還設置有強制風扇,通過強制風扇的位置調節和功率調節,更進一步調節發動機各機件的冷熱溫度,更好的保證冷卻效果,使發動機正常運行。其次,還可以限定在所述的散熱器支架上還設置有控制強制風扇開閉的溫控器, 通過溫控器來控制風扇的開閉,溫控器可以綜合的測試或者定點的測試出溫度,從而控制風扇的開閉,來調節冷卻的溫度,控制風扇的溫控器可以采用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溫控器。最后,在所述的液冷散熱器上還外設置有冷卻液箱,設置冷卻液箱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補充或者更換冷卻液。
圖1是本發明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二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三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一中,液冷散熱器和機油散熱器并列設置的第一種方式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左視示意圖;圖6是實施例一中,液冷散熱器和機油散熱器并列設置的第二種方式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左視示意圖;圖8是實施例二中,機油散熱器全部設置在液冷散熱器內部的一種方式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的左視示意圖;圖10是實施例二中,機油散熱器部分設置在液冷散熱器內部的一種方式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10的左視示意圖;圖示中,實心箭頭表示機油的流向,空心箭頭表示冷卻液的流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分別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的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包括有液冷器1和機油冷卻器2,在液冷器1上端還設置有冷卻液箱5,其中,液冷器1包括外置的液冷散熱器13、與發動機水套(圖中未示出)上端相連接的冷卻液進口 11、與發動機水套下端相連接的冷卻液出口 12以及冷卻液泵14,水套、冷卻液出口 12、冷卻液泵14、液冷散熱器13、冷卻液進口 11 依次連接,形成循環;機油冷卻器2包括有外置的機油散熱器23、與發動機曲軸箱內部的機油泵(圖中未示出)口相連的機油出口 22和與發動機曲軸箱體底部連接的機油進口 21,設置在曲軸箱體內的機油通過機油泵,經過機油出口 22到達機油散熱器23,再經過機油進口 21到達曲軸箱體內,液冷散熱器13與機油散熱器23 —體并列的設置在散熱器支架3上,如圖4、圖5所示,機油散熱器23與液冷散熱器13上、下并列設置,在散熱器支架3上還設置有強制風扇6和控制強制風扇6開閉的溫控器,在所述的液冷散熱器上還外設置有冷卻液箱。當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機油散熱器23與液冷散熱器13也可以采用如圖6、圖7 所示的內、外方式進行并列設置。實施例二,如圖2、圖8、圖9所示的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包括有液冷器1 和機油冷卻器2,在液冷器1上端還設置有冷卻液箱5,其中,液冷器1包括外置的液冷散熱器13、與發動機水套(圖中未示出)上端相連接的冷卻液進口 11、與發動機水套下端相連接的冷卻液出口 12以及冷卻液泵14,水套、冷卻液出口 12、冷卻液泵14、液冷散熱器13、冷卻液進口 11依次連接,形成循環;機油冷卻器2包括有外置的機油散熱器23、與發動機曲軸箱內部的機油泵(圖中未示出)口相連的機油出口 22和與發動機曲軸箱體底部連接的機油進口 21,設置在曲軸箱體內的機油通過機油泵,經過機油出口 22到達機油散熱器23, 再經過機油進口 21到達曲軸箱體內,機油散熱器23整體設置在液冷散熱器13內部,在散熱器支架3上還設置有強制風扇6和控制強制風扇6開閉的溫控器,在所述的液冷散熱器上還外設置有冷卻液箱。當然,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機油散熱器23與液冷散熱器13也可以采用如圖10、圖 11所示機油散熱器23部分設置在液冷散熱器13內部。實施例三,如圖3所示的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包括有液冷器1和機油冷卻器2,在液冷器1上端還設置有冷卻液箱5,其中,液冷器1包括外置的液冷散熱器13、與發動機水套(圖中未示出)上端相連接的冷卻液進口 11、與發動機水套下端相連接的冷卻液出口 12以及冷卻液泵14,水套、冷卻液出口 12、冷卻液泵14、液冷散熱器13、冷卻液進口 11 依次連接,形成循環;機油冷卻器2包括有外置的機油散熱器23、與發動機曲軸箱內部的機油泵(圖中未示出)口相連的機油出口 22和與發動機曲軸箱體底部連接的機油進口 21,設置在曲軸箱體內的機油通過機油泵,經過機油出口 22到達機油散熱器23,再經過機油進口 21到達曲軸箱體內,液冷散熱器13整體或部分設置在機油散熱器23內部,在散熱器支架3 上還設置有強制風扇6和控制強制風扇6開閉的溫控器,在所述的液冷散熱器上還外設置有冷卻液箱。上述第二個、第三個實施例中,機油的流向與冷卻液的流向相反,即如圖流向箭頭所示,機油出口 22與冷卻液進口 11接近,冷卻液出口 12與機油進口 21接近,這種相互套裝的形式,有利于機油散熱器冷卻的機油的溫度和連接水套的液冷散熱器冷卻的缸體、缸頭的溫度保持相互一致,溫度相互匹配,同時,機油散熱器整體或部分設置在液冷散熱器內部,且他們的流向相反,即機油的流動方向與冷卻液流動方向相反,也保證了進入發動機的冷卻液或者機油不至于溫度過低,與發動機內水套中的高溫水或者曲軸箱內高溫機油混合處的零件不會造成溫度差異過大,一方面解決發動機冷卻效果,另一方面又避免冷卻進口處機件因冷熱不均勻而產生異常變形,更有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其中的幾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如改變液冷散熱器 13、機油散熱器23的形狀和管件形狀;改變冷卻液進口 11、冷卻液出口 12相對液冷散熱器 13的位置;改變機油進口 21、機油出口 22相對機油散熱器23的位置;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液冷器和機油冷卻器,其中,液冷器包括外置的液冷散熱器、與發動機水套上端相連接的冷卻液進口、與發動機水套下端相連接的冷卻液出口以及冷卻液泵,水套、冷卻液出口、冷卻液泵、液冷散熱器、冷卻液進口依次連接,形成循環;機油冷卻器包括有外置的機油散熱器、與發動機曲軸箱內部的機油泵口相連的機油出口和與發動機曲軸箱體底部連接的機油進口,設置在曲軸箱體內的機油通過機油泵,經過機油出口到達機油散熱器,再經過機油進口到達曲軸箱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這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散熱器與機油散熱器一體設置在散熱器支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這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油散熱器與液冷散熱器并列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這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油散熱器整體或部分設置在液冷散熱器內部,機油散熱器中機油的流向與液冷散熱器中冷卻液的流向相反。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這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散熱器整體或部分設置在機油散熱器內部,機油散熱器中機油的流向與液冷散熱器中冷卻液的流向相反。
6.根據權利要求2至5所述的任意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散熱器支架上還設置有強制風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任意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散熱器支架上還設置有控制強制風扇開閉的溫控器。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任意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液冷散熱器上還外設置有冷卻液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液冷摩托車冷卻器,包括有液冷器和機油冷卻器,其中,液冷器包括外置的液冷散熱器、與發動機水套上端相連接的冷卻液進口、與發動機水套下端相連接的冷卻液出口以及冷卻液泵,水套、冷卻液出口、冷卻液泵、液冷散熱器、冷卻液進口依次連接,形成循環;機油冷卻器包括有外置的機油散熱器、與發動機曲軸箱內部的機油泵口相連的機油出口和與發動機曲軸箱體底部連接的機油進口,設置在曲軸箱體內的機油通過機油泵,經過機油出口到達機油散熱器,再經過機油進口到達曲軸箱體內,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液冷摩托車冷卻器,能促使整個發動機都進行了適當的冷卻,避免機件因冷熱不均勻而產生異常變形,更有利于發動機的正常運行。
文檔編號F01P3/20GK102337957SQ201110239889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2日
發明者廖勇 申請人: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