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燃油吸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燃油吸附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油吸附裝置,尤其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吸附汽油油箱內氣態汽油的吸附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小型家用車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小型車輛一般使用汽油作為燃料。通過將汽油霧化并在發動機內的燃燒缸中進行燃燒來產生動力。眾所周知,汽油的沸點相對較低,非常容易在常溫狀態下揮發。在氣溫較高的夏天更是如此。因此裝入在汽車油箱中的汽油通常并非是完全以液態形式存在的。汽油在油箱中揮發并以氣體形態存在于油箱中。如果存在過多的氣態汽油,將不可避免地加大油箱內的壓力,從而對油箱的安全產生較大的威脅。其外,如果對氣態汽油不加以處理,在打開油箱加油口時,這些氣態汽油隨著人們向油箱內加入新的汽油而被排放到環境中,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正是如此,在現有技術中通常在油箱裝有卸壓閥。卸壓閥的作用是當汽油箱內的壓強達到一定數量時開啟,從而讓一部分的氣態汽油泄流出油箱,以降小汽油箱內的氣壓, 待油箱內的氣壓降到一定值后卸壓閥重新關閉。進一步地,為了防止氣態汽油直接排放到環境中,一般利用活性炭來吸附氣態汽油。活性炭設置在碳罐中,其內腔與油箱內腔通過用于氣態汽油流通的連接管道相通。籍此,油箱內的氣態汽油通過連通管道流入到碳罐中并被碳罐中的活性炭吸附。吸附在碳罐中的汽油后續進一步地被吸入到發動機的進氣總管中,從而這部分汽油能夠進入到發動機的燃燒缸內進行燃燒做功。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457036揭示了一種裝有活性碳罐的油箱,其包括油箱上殼體(11)、油箱下殼體(12),油箱上殼體(11)具有上翻邊(13)、油箱下殼體(12)具有下翻邊(14),油箱上、下油箱殼體(11、12)以各自的翻邊部分相結合而形成整個油箱體 (1),上翻邊(13)與下翻邊(14)相結合形成油箱體(1)的翻邊部(15),所述油箱體(1)還包括活性炭罐(2),所述活性炭罐(2)連接于油箱體(1)的翻邊部(15)上。通過將活性炭罐與油箱相連,使得活性炭罐有足夠的安裝空間,從而方便了活性炭罐的裝卸,同時又減少了活性炭罐與油箱之間的距離,減少了燃油的揮發。然而,該專利并沒有解決在加油時大量燃油蒸汽被排放入環境中的問題。因此,提供一種改進的燃油吸附裝置誠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正是如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燃油吸附裝置,其能夠有效地避免在加油時大量燃油蒸汽由于加注排放到環境中。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燃油吸附裝置,包括有碳罐、電子真空泵、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與發動機本體的進氣總管相連通,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接通道大氣環境中,其中,所述電子真空泵設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用于從所述燃油箱中抽吸蒸汽燃油,所述第一電磁閥設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電磁閥設置在所述第五管道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油吸附裝置,優選地,在燃油箱的加油口還設有位于主通道上方的另一通道,所述另一通道連通到燃油箱的上側,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連通到所述
另一通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油吸附裝置,優選地,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分別連通到燃油箱的上側。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油吸附裝置,優選地,在所述第三管道上還設有第一單向閥, 所述第一單向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中的流體沿著從燃油箱到所述碳罐的方向流動。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油吸附裝置,優選地,在所述第四通道上還設有第二單向閥, 所述第二單向閥使得所述第四通道中的流體沿著從所述碳罐到燃油箱的方向流動。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油吸附裝置,優選地,所述第一管道、所述電子真空泵、所述碳罐、所述第四通道和所述燃油箱能夠形成循環吸附回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油吸附裝置,優選地,所述燃油吸附裝置還設有吸附控制開關,所述吸附控制開關設置在車廂內部靠近駕駛員附近處,所述吸附控制開關與發動機E⑶ 相連,用于給ECU提供吸附信號。容易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燃油吸附裝置能夠有效地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避免在加油時大量燃油蒸汽由于加注排放到環境中所導致的環境污染。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或者優選的描述,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下的燃油吸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不變更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下,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可以提出本實用新型的多個結構方式。因此以下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附圖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具體說明,而不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視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下的燃油吸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燃油吸附裝置主要包括有碳罐1、電子真空泵3、第一電磁閥21、第二電磁閥22、第一管道 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和第四管道14和第五管道15。[0026]第一管道11的一端連通到碳罐1上,并且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優選地, 第一管道11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上側。如圖中所示,進一步優選地,在燃油箱的加油口還設有位于主通道上方的另一通道,所述另一通道連通到燃油箱的上側上。所述第一管道11的另一端連通到所述另一通道。在所述第一管道11上還設有所述電子真空泵3,用于從所述燃油箱中抽吸蒸汽燃油。
第二管道12的一端連通到碳罐1上,并且另一端與發動機本體5的進氣總管相連通。在所述第二管道12上設有第一電磁閥21,所述第一電磁閥21用于控制是否將所述碳罐1的燃油蒸汽吸附到發動機本體5的進氣總管中以便燃燒。第五管道15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1上,并且另一端接通道大氣環境中。在所述第五管道15上還設有第二電磁閥22。第三管道13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1上,并且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優選地,第三管道13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上側。進一步優選地,在第三管道13上還設有第一單向閥24,所述第一單向閥24使得第三管道13中的流體沿著從燃油箱到碳罐的方向流動。第四管道14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1上,并且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優選地,所述第四管道14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上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11、電子真空泵3、碳罐1、第四通道14和所述燃油箱形成循環吸附回路。進一步優選地,在第四通道14 上還設有第二單向閥23,所述第二單向閥23使得第四通道14中的流體沿著從碳罐到燃油箱的方向流動。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選實施方式中,還設有吸附控制開關2,所述吸附控制開關設置在車廂內部靠近駕駛員附近處。所述吸附控制開關2與發動機E⑶相連,用于給E⑶ 提供吸附信號。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燃油吸附裝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當需要加油時,在加油蓋打開之前首先通過駕駛員按下吸附控制開關2,發動機E⑶接受到信號后向電子真空泵3發出開始工作的指示。所述電子真空泵3開啟并且所述第一電磁閥2 1和第二電磁閥22切斷,從而通過電子真空泵3將燃油箱內的燃油蒸汽抽吸到碳罐1中進行燃氣吸附。經過碳罐1后的具有較低含量的蒸汽經由第四管道14流入到燃油箱內部。經過設定時間(例如1-2分鐘)的循環后,燃油箱內部的蒸汽的含油量將大幅降低。此時,電子真空泵3停止工作。當發動機進行工作時,第一電磁閥21和第二電磁閥22接通,從而將碳罐1 中的燃油蒸汽抽吸到發動機的進氣總管中并進入發動機燃燒室進行燃燒,從而形成從第五管道15-碳罐1-第二管道12-進氣總管的流路。當發動機停機時,所述第一電磁閥21切斷和第二電磁閥22不切斷,燃油箱中的燃油蒸汽通過所述第三管道13進入到碳罐1中進行燃氣吸附。本實用新型克服了汽車加油時油箱產生的燃油蒸汽由于液態汽油的加注而被直接排出到大氣中,減小了環境的污染并提高了燃油利用率。
權利要求1.一種燃油吸附裝置,包括有碳罐、電子真空泵、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一管道、 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與發動機本體的進氣總管相連通,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連通到所述碳罐上,并且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接通道大氣環境中,其中,所述電子真空泵設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用于從所述燃油箱中抽吸蒸汽燃油,所述第一電磁閥設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電磁閥設置在所述第五管道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吸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燃油箱的加油口還設有位于主通道上方的另一通道,所述另一通道連通到燃油箱的上側,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連通到所述另一通道。
3.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燃油吸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分別連通到燃油箱的上側。
4.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燃油吸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管道上還設有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中的流體沿著從燃油箱到所述碳罐的方向流動。
5.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燃油吸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通道上還設有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單向閥使得所述第四通道中的流體沿著從所述碳罐到燃油箱的方向流動。
6.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燃油吸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電子真空泵、所述碳罐、所述第四通道和所述燃油箱能夠形成循環吸附回路。
7.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燃油吸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吸附裝置還設有吸附控制開關,所述吸附控制開關設置在車廂內部靠近駕駛員附近處,所述吸附控制開關與發動機E⑶相連,用于給E⑶提供吸附信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油吸附裝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的一端連通到碳罐上,第一管道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與發動機本體的進氣總管相連通,并且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并且第四管道的另一端連通到燃油箱的內部,并且第五管道的另一端接通道大氣環境中,其中,電子真空泵設置在第一管道上,用于從燃油箱中抽吸蒸汽燃油,第一電磁閥設置在第二管道上,第二電磁閥設置在第五管道上。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加油時燃油蒸汽由于汽油的加注而被直接排出到大氣中。
文檔編號F02M25/08GK201972814SQ20102069188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7日
發明者關懿峰, 周光偉, 孫皓, 張凱, 李欣平, 程金漢, 虞金霞, 黃東升 申請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