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力發電輪及水力發電輪機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設備,尤其是水力發電輪及水力發電輪機組。
背景技術:
我國水力資源豐富,目前水力發電機應用非常廣泛,現有的利用水力發電設備大 致有兩種,即水車和渦輪機,水車由于占用空間太大導致發電效率太低已被淘汰;渦輪機需 要建設大壩,工程大費用高,并且造成環境污染、泥沙淤積、生物多樣性被破壞,澇季甚至水 庫淹沒造成周邊區域生態破壞、影響居民生活,水利水電工程建成后帶來的巨大損失難以估量。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互換性強、結構簡單的水力 發電輪。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水力發電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圓形夾板以及 間隔沿所述兩圓形夾板徑向設置在兩圓形夾板之間的若干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繞所述兩圓 形夾板一周設置,相鄰兩連接板與所述兩圓形夾板之間圍置呈漏斗形空間,所述兩圓形夾 板中心設置有用于穿設于轉軸上的孔。特別是,所述連接板沿兩圓形夾板徑向呈旋向一致的螺旋狀設置。其中,所述連接板橫截面呈弧形。進一步地,與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處連接的兩圓形夾板處相對設置扇形缺口,所 述連接板數量為所述扇形缺口的兩倍,所述扇形缺口對應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間隔設置。上述的結構,將水力發中心處的孔置于轉軸上,置于水流中,兩圓形夾板與連接板 之間繞所述圓形夾板一周形成若干個漏斗形空間能夠儲存水,將水流的動能及重力勢能轉 換為動能帶動整個輪轉動,并且開口較大,沿徑向越來越小,便于水流進入空間內,水力利 用率較高、結構簡單,能夠組合使用,互換性較強。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靈活、使用方便的水力 發電輪機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水力發電輪機組,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的外殼、轉軸及與所述轉軸端部連接的發電機,所述轉軸相對所述外殼中部設置,轉軸上間 隔設置有若干水力發電輪,所述水力發電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圓形夾板以及間隔沿所述兩 圓形夾板徑向設置在兩圓形夾板之間的若干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繞所述兩圓形夾板一周設 置,相鄰兩兩連接板與所述兩圓形夾板之間圍置呈漏斗形空間,所述兩圓形夾板中心設置 有用于穿設于轉軸上的孔,所述兩圓形夾板直徑與所述外殼寬度一致。特別是,所述的連接板沿兩圓形夾板徑向呈旋向一致的螺旋狀設置。其中,所述連接板橫截面呈弧形。進一步地,與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處連接的兩圓形夾板處相對設置扇形缺口,所述連接板數量為所述扇形缺口的兩倍,所述扇形缺口對應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間隔設置。上述的結構,將其轉軸長度方向跨河流或瀑布寬度設置,這樣,設置在轉軸上的每 個水力發電輪均能接收到上游水流,并在水流推動下帶動轉軸轉動發電,能夠根據河流的 寬度靈活設置轉軸的長度及設置在其上的水力發電輪的個數,所述水力發電輪的圓形夾板 的直徑及連接板的數量及其圍成的空間的大小形狀均能根據水流的速度和流量進行選擇 設置,靈活度較高,使用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水力發電輪具體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沿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的水力發電輪機組具體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水力發電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左、右兩圓形夾板2、3 以及間隔沿所述兩圓形夾板徑向設置在兩圓形夾板之間的若干連接板4,所述連接板繞所 述兩圓形夾板一周設置,相鄰兩連接板4與所述兩圓形夾板之間圍置呈漏斗形空間,所述 兩圓形夾板中心設置有用于穿設于轉軸1上的孔。所述連接板4沿兩圓形夾板徑向呈旋向 一致的螺旋狀設置。所述連接板橫截面呈弧形。進一步地,與所述連接板4左側邊緣處連 接的圓形夾板2處相對設置扇形缺口 21,與所述連接板4右側邊緣處連接的圓形夾板3處 相對設置扇形缺口 31,所述連接板數量為所述扇形缺口的兩倍,所述扇形缺口對應所述連 接板兩側邊緣間隔設置。上述的結構,將水力發中心處的孔置于轉軸上,置于水流中,水流沖刷兩圓形夾板 及連接板,由于兩夾板立置在水流中,受力面積較小,連接板受力面積較大,在連接板受水 流作用力帶動夾板轉動,于此同時連接板與兩夾板之間形成的漏斗狀空間內能夠儲存水, 較好的利用此部分水的動能及重力勢能和慣性力帶動水力發電輪轉動;所述連接板沿兩圓 形夾板徑向呈旋向一致的螺旋狀設置一方面增加連接板的受力面積,增加水流推動力,另 一方面,減小水流在流經連接板表面經漏斗狀空間底部排出時所受的阻力;所述連接板橫 截面設置呈弧形為了增加所述漏斗形空間的容積更好的利用水力同時也避免增加水流阻 力;所述扇形缺口的設置便于水流流經連接板背面的凸弧面進入漏斗空間;并且漏斗形空 間開口較大,沿徑向越來越小,便于水流進入空間內,水力利用率較高、結構簡單,能夠組合 使用,互換性較強。本實用新型的水力發電輪機組,包括機架10、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外殼20、轉軸1 及與所述轉軸端部連接的發電機30,所述轉軸相對所述外殼中部設置,轉軸上間隔設置有 若干水力發電輪40,所述水力發電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圓形夾板以及間隔沿所述兩圓形夾 板徑向設置在兩圓形夾板之間的若干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繞所述兩圓形夾板一周設置,相 鄰兩兩連接板與所述兩圓形夾板之間圍置呈漏斗形空間,所述兩圓形夾板中心設置有用于 穿設于轉軸上的孔,所述兩圓形夾板直徑與所述外殼寬度一致。所述的連接板沿兩圓形夾板徑向呈旋向一致的螺旋狀設置。所述連接板橫截面呈弧形。進一步地,與所述連接板兩側 邊緣處連接的兩圓形夾板處相對設置扇形缺口,所述連接板數量為所述扇形缺口的兩倍, 所述扇形缺口對應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間隔設置。上述的結構,將其轉軸長度方向跨河流或瀑布寬度設置,這樣,設置在轉軸上的每 個水力發電輪均能接收到上游水流,并在水流推動下帶動轉軸轉動發電,能夠根據河流的 寬度靈活設置轉軸的長度及設置在其上的水力發電輪的個數,所述水力發電輪的圓形夾板 的直徑及連接板的數量及其圍成的空間的大小形狀均能根據水流的速度和流量進行選擇 設置,不僅適用于小溪、河流,還適用于山澗瀑布,占地面積較小,結構簡單,安裝便捷,結構 的靈活度較高,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做任何變化,凡是利 用上述的水力發電輪及水力發電輪機組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落在本實用 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水力發電輪,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圓形夾板以及間隔沿所述兩圓形夾板徑向設置在兩圓形夾板之間的若干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繞所述兩圓形夾板一周設置,相鄰兩連接板與所述兩圓形夾板之間圍置呈漏斗形空間,所述兩圓形夾板中心設置有用于穿設于轉軸上的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發電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沿兩圓形夾板徑向呈旋 向一致的螺旋狀設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發電輪,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橫截面呈弧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發電輪,其特征在于,與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處連接的兩 圓形夾板處相對設置扇形缺口,所述連接板數量為所述扇形缺口的兩倍,所述扇形缺口對 應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間隔設置。
5.一種水力發電輪機組,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外殼、轉軸及與 所述轉軸端部連接的發電機,所述轉軸相對所述外殼中部設置,轉軸上間隔設置有若干水 力發電輪,所述水力發電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圓形夾板以及間隔沿所述兩圓形夾板徑向設 置在兩圓形夾板之間的若干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繞所述兩圓形夾板一周設置,相鄰兩兩連 接板與所述兩圓形夾板之間圍置呈漏斗形空間,所述兩圓形夾板中心設置有用于穿設于轉 軸上的孔,所述兩圓形夾板直徑與所述外殼寬度一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發電輪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板沿兩圓形夾板徑 向呈旋向一致的螺旋狀設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水力發電輪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橫截面呈弧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力發電輪機組,其特征在于,與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處連接 的兩圓形夾板處相對設置扇形缺口,所述連接板數量為所述扇形缺口的兩倍,所述扇形缺 口對應所述連接板兩側邊緣間隔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力發電輪及水力發電輪機組,為解決現有技術中不適用等問題而發明。水力發電輪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圓形夾板及間隔沿兩圓形夾板徑向設置的若干連接板,連接板繞兩圓形夾板一周設置,相鄰兩連接板與兩圓形夾板之間圍置呈漏斗形空間。水力發電輪機組由機架、外殼、轉軸、間隔設在轉軸上若干水力發電輪及與轉軸端部連接的發電機構成。上述的結構,機組長度方向跨河流或瀑布寬度設置,水力發電輪均能接收到上游水流,并在水流推動下帶動轉軸轉動發電,根據河流的寬度靈活設置轉軸長度及水力發電輪個數,圓形夾板的直徑及連接板的數量及其圍成的空間的大小形狀均能根據水流的速度和流量進行選擇設置,靈活度較高,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F03B13/00GK201730724SQ20102022023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9日
發明者方秀仁 申請人:方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