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柴油機尾氣顆粒捕捉器燃油輔助加熱再生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柴油機燃燒器輔助加熱再生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柴油機尾氣顆粒捕捉器燃油輔助加熱再生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柴油發動機技術的不斷改進,柴油汽車有了許多汽油發動機汽車所不具備的優點,深受廣大駕車者的青睞,但在柴油機迅速發展的同時,柴油發動機排出的尾氣當中的 微小顆粒變得越來越小,小得使其不能掛在紙巾上,柴油發動機排放的這些微小顆粒不但 污染空氣,一旦被人體吸入,微小顆粒便會粘在人的肺部,而人體內的免疫細胞甚至識別不 出這種微小顆粒,以將其清除,久而久之,有可能導致肺部炎癥,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長期作用還有可能導致肺癌,只有采用過濾器才能將其過濾掉。目前柴油機顆粒捕捉器的過濾介質是由堇青石或碳化硅等高孔隙率的材料制成 蜂窩狀的結構,在通道的兩端交替封閉或開啟,從而強制氣流必須穿過通道壁面的空隙;氣 流中含有的顆粒物不能流過而收集在過濾介質中,流出的氣體而得到過濾,過濾效率一般 可達到90%以上,但是,被捕捉的顆粒物積累一段時間后必須清除,通常有兩種工作機理完 全不同方法,即采用催化劑降低碳煙的清除溫度和加熱排氣達到碳煙燃燒的溫度,不但成 本高,而且不能徹底燃燒,產生黑煙和二次污染,自動化程度低,效果差,費時費力,效率低, 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柴油機尾氣顆粒捕 捉器燃油輔助加熱再生系統,解決了柴油機尾氣顆粒過濾后不能徹底燃燒,產生黑煙和二 次污染,影響身體健康等問題,節約了能源,成本低,可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采用智能化控 制,效果好,效率高,可推廣使用。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柴油機尾氣顆粒捕捉器燃油輔助加熱再生系統,包括有柴油機燃燒室,燃燒 室上安裝有供油口與電點火裝置,進風口,排氣口,所述燃燒室側壁上安裝有過濾器,燃燒 室側壁上有通孔與過濾器的進氣口聯通;所述的排氣口、過濾器的出氣口分別安裝有控制 閥門,所述的進風口通過管道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供油口通過管道與油箱連接;所述的各 閥門、鼓風機、電點火裝置均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連接,通過控制器控制各閥門、鼓風機、電點 火裝置的工作狀態。所述的鼓風機提供了所需的新鮮空氣的流量和壓力;供油系統包括柴油的輸送、 加熱蒸發;所述的控制器在檢測到發動機滿足再生所需的條件,發指令啟動送風系統開始 供風,啟動供油系統以一定的流量開始供油,電點火裝置啟動并跳火,在檢測到穩定的火焰 后,停止點火系統。之后系統進入穩定的燃燒加熱階段,檢測顆粒捕捉器的顆粒物燃燒狀況 并決定終止燃燒過程,之后進入結束再生過程的邏輯。[0008]該燃油輔助加熱再生系統可以在發動機的限定工況產生并保持穩定的火焰,碳煙 顆粒物燃燒干凈不產生二次污染,燃燒室通常使用電點火,大多數使用火花塞,也有使用熱 電阻塞的,火花塞點火迅速但是易于積碳和燒結,所以為了耐久使用和保護火花塞必須要 采取措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加熱所需的燃料來自柴油機的車載油箱,無須提供第二套能量供給系統,如 LPG或電,因而易于推廣;2)結構簡單、價格低,始于中國市場;3)形成的燃燒火焰柔、均勻和穩定,對陶瓷過濾介質熱沖擊小;4)采用智能化系統控制。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柴油機尾氣顆粒捕捉器燃油輔助加熱再生系統,包括有柴油機燃燒室4,燃燒 室4上安裝有供油口 8與電點火裝置,進風口 7,排氣口 3,所述燃燒室4側壁上安裝有過濾 器5,燃燒室4側壁上有通孔與過濾器5的進氣口聯通;所述的排氣口 3、過濾器5的出氣口 分別安裝有控制閥門,所述的進風口 7通過管道與鼓風機6連接,所述的供油口 8通過管道 與油箱1連接;所述的各閥門、鼓風機6、電點火裝置均通過導線與控制器2連接,通過控制 器2控制各閥門、鼓風機、電點火裝置的工作狀態。
權利要求一種柴油機尾氣顆粒捕捉器燃油輔助加熱再生系統,包括有柴油機燃燒室,燃燒室上安裝有供油口與電點火裝置,進風口,排氣口,所述燃燒室側壁上安裝有過濾器,燃燒室側壁上有通孔與過濾器的進氣口聯通;所述的排氣口、過濾器的出氣口分別安裝有控制閥門,所述的進風口通過管道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供油口通過管道與油箱連接;所述的各閥門、鼓風機、電點火裝置均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連接,通過控制器控制各閥門、鼓風機、電點火裝置的工作狀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柴油機尾氣顆粒捕捉器燃油輔助加熱再生系統,包括有柴油機燃燒室,燃燒室上安裝有供油口與電點火裝置,進風口,排氣口,所述燃燒室側壁上安裝有過濾器,燃燒室側壁上有通孔與過濾器的進氣口聯通;所述的排氣口、過濾器的出氣口分別安裝有控制閥門,所述的進風口通過管道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供油口通過管道與油箱連接;所述的各閥門、鼓風機、電點火裝置均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徹底燃燒,不會產生黑煙和二次污染,影響身體健康等問題,節約了能源,成本低,可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采用智能化控制,效果好,效率高,可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F01N3/025GK201554529SQ20092018053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3日
發明者劉屹, 周洪昌, 朱慶 申請人:安徽艾可藍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