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立式發動機平臺珩磨網紋氣缸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氣缸套技術領域,特別一種立式發動機平臺珩磨網紋氣缸套。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發動機氣缸套的珩磨平臺網紋,在氣缸套中心軸線方向的網紋夾角全 部為鈍角,這種在氣缸套中心軸線方向呈鈍角的平臺珩磨網紋的特點是活塞環往下止點 方向運行時,被刮進氣缸套儲油溝槽的潤滑油,沿著珩磨網紋的溝槽從氣缸套上部流回發 動機氣缸套的下止點。由于氣缸套網紋在中心軸線方向的夾角為鈍角,造成潤滑油回流速 度慢和回流路程長的缺陷。此時,氣缸套內表面網紋溝槽內儲存的潤滑油較多,潤滑油的利 用率不高。由于氣缸套儲油溝槽內儲存的潤滑油經常處于滿倉狀態,當活塞環再一次上行 時,刮來的潤滑油將無法儲存,將繼續上行,有可能進入燃燒室,這將可能出現機油耗增高 的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式發動機平臺珩磨網紋氣缸套,可提高平臺網紋 內潤滑油的利用率,同時也提高了潤滑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式發動機平臺珩磨網 紋氣缸套,在氣缸套內孔表面上珩磨出規則排列、雙向交叉的平臺網紋,雙向交叉的平臺網 紋在氣缸套中心軸線方向上的夾角為30° 85° 。 所述的氣缸套為鑄鐵氣缸套、鋼質氣缸套、干式氣缸套、濕式氣缸套。 本實用新型在氣缸套內孔表面加工有平臺珩磨網紋,珩磨網紋呈交叉網狀規則排
列,珩磨網紋的溝槽之間相互貫通,雙向平臺珩磨網紋在氣缸套內孔中心軸線方向夾角為
30° 85° 。氣缸套珩磨網紋的溝槽,便于活塞環外圓和氣缸套內孔網紋平臺之間形成潤
滑油膜后,將多余的潤滑油進行暫時儲存,以免進入發動機燃燒室。對于立式發動機來說,
這種呈銳角的珩磨網紋氣缸套,氣缸套內表面儲存的潤滑油,由于重力的作用,將沿著珩磨
網紋溝槽,從氣缸套上、中部流回發動機氣缸套活塞環下止點位置。大大縮短了潤滑油回流
的路程、增加了潤滑油回流速度,從而節省了潤滑油流回氣缸套活塞環下止點位置的時間。
具有改善活塞環和氣缸套磨擦副之間的潤滑效果,減小了摩擦損失,從而減少發動機的潤
滑油、燃油消耗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臺珩磨網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立式發動機平臺珩磨網紋氣缸套,在氣缸套1內孔表面
上珩磨出規則排列、雙向交叉的平臺網紋2、3,雙向交叉的平臺網紋在氣缸套中心軸線方向
上的夾角A為30。 85° ,氣缸套1為鑄鐵氣缸套、鋼質氣缸套、干式氣缸套、濕式氣缸套。 流回到氣缸套活塞環下止點的潤滑油,積聚在第一道活塞環與氣缸套內表面配合
的圓周上,這一特征現象更有利于氣缸套內表面和活塞環外表面之間形成潤滑油膜,減少
了摩擦損失。儲油倉內的潤滑油流回下止點以后,儲油倉內形成空腔。 當發動機活塞、連桿組由下止點向上止點運行時,積聚在第一道活塞環與氣缸套
內表面配合處的潤滑油,將在氣缸套和活塞環兩磨擦副之間形成潤滑油膜,對磨擦副之間
的摩擦表面進行潤滑。形成潤滑油膜多余的潤滑油,將被儲存在氣缸套網紋溝槽形成的空
腔儲油倉內。
權利要求一種立式發動機平臺珩磨網紋氣缸套,在氣缸套內孔表面上珩磨出規則排列、雙向交叉的平臺網紋,其特征在于雙向交叉的平臺網紋在氣缸套中心軸線方向上的夾角為30°~8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式發動機平臺珩磨網紋氣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缸套為鑄鐵氣缸套、鋼質氣缸套、干式氣缸套、濕式氣缸套。
專利摘要一種立式發動機平臺珩磨網紋氣缸套,在氣缸套內孔表面上珩磨出規則排列、雙向交叉的平臺網紋,雙向交叉的平臺網紋在氣缸套中心軸線方向上的夾角為30°~85°。對于立式發動機來說,這種呈銳角的珩磨網紋氣缸套,氣缸套內表面儲存的潤滑油,由于重力的作用,將沿著珩磨網紋溝槽,從氣缸套上、中部流回發動機氣缸套活塞環下止點位置。大大縮短了潤滑油回流的路程、增加了潤滑油回流速度,從而節省了潤滑油流回氣缸套活塞環下止點位置的時間。減小了摩擦損失,從而減少發動機的潤滑油、燃油消耗量。
文檔編號F02F1/20GK201461116SQ20092009123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日
發明者劉志軍, 殷建祥, 薛德喜, 行心聰 申請人:河南省中原內配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