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母式波浪能利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離岸漂浮式波浪能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有各種各樣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原因均是依靠波浪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壓差 做功,通過能量轉換裝置將波浪能轉換成電能。但是,目前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均存在結構復 雜、能量轉換效率低、不易于維護、成本高等缺點,不適應大規模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推廣應用的離岸漂浮式波浪能利用裝置。 本發明能量轉換裝置的主體為囊狀泵,裝置的外形類似海洋中的水母,所以取名
為水母式波浪能利用裝置。 本發明裝置的結構如圖1所示,裝置上端為體積較大的軟囊l,軟囊1部分露出水 面或全部淹沒于水下,但不宜淹沒過深,軟囊1迎波寬度越大,裝置吸收波浪的能量越多; 軟囊1下部開孔連接管路2 ;管路2末端連接活塞式囊3,活塞式囊3的作用類似于液壓缸 活塞;活塞式囊3的底部作用在塊狀浮體結構4的上端面,塊狀浮體結構4下端面連接裝置 的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該機構可以是直線電機或液壓缸等;活塞式囊3、塊狀浮體結構4、 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都安裝在桶狀結構物6內自成一體;桶狀結構物外側上配有對稱分布 的浮體7 ;同時桶狀結構物6通過錨鏈8系泊于海底。 本發明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裝置通過錨鏈系泊于海底,整個裝置懸浮于海 洋之中或軟囊1部分露出海面。裝置上端的軟囊1淹沒于海面之下時,波浪運動過程中由于 波高的變化會產生壓力差。軟囊1在波浪運動過程中周期性的受到波浪產生的壓力,波浪 處于波峰階段時,軟囊1受到的壓力較大,軟囊1內裝的水通過管道2被壓向活塞囊3,活塞 囊3克服塊狀浮體結構4提供的浮力,使原本處于收縮狀態的活塞囊3在水壓的作用下伸 長,推動塊狀浮體結構4向下運動,塊狀浮體結構4推動下端的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運動, 即將波浪能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能量,該能量可以用來做功或發電。波浪處于波谷階段時,軟 囊1受到的壓力變小,塊狀浮體結構4提供的浮力大于波浪產生的壓力,推動活塞囊3向上 運動,將活塞囊3內的水通過管路2推回到軟囊1,為下一周期向下壓水做好準備,與此同 時,塊狀浮體結構4提供的浮力拉動二級能量轉換機構復位,為下一周期做功做好準備。軟 囊1部分露出水面時,軟囊1 一方面受到波高變化產生的壓力變化,另一方面也受波浪沖擊 產生的動壓。 本發明裝置的技術要點是1、軟囊1部分露出水面或較淺的淹沒于水下,裝置通 過錨鏈系泊于海底。2、軟囊l在要有較大的體積,受波浪作用的面積越大,獲得的能量也越 大。3、塊狀浮體結構4的浮力起回復力的作用,但浮力不能過大,否則波浪產生的壓力不足 以克服塊狀浮體結構4產生的浮力,不能使活塞囊3向下運動,能量就無法被吸收轉化。4、 活塞囊3上端要和桶狀結構物6為固定連接,否則其作用力無法向下傳遞。
3
為提高本發明裝置的能量轉換效率和工作狀態穩定性,本發明裝置可在結構上進 一步改進,如圖2所示。1、將軟囊1底部增加一板狀結構物9,通過軟繩IO將軟囊1固定在 板狀結構物9之上。2、桶狀結構物6底部增加一面積較大的板狀結構物ll,該板狀結構物 11上固定一垂直于板面和波浪行進方向的板狀結構12。 3、板狀結構物9和11上下兩板狀 結構物通過鋼性架13連接,固為一體。 本發明裝置的主要部件囊結構簡單、無機械配合精度、安裝方便,因此降低了施工 難度,可使建造成本大幅降低,由于裝置淹沒于海面之下或小部分露于海面,其躲避風暴能 力大幅提高,可長期運行而不被破壞。 本發明裝置為開發波浪能發電裝置提供了一條簡捷之道,該裝置的成功應用將有 利于低成本的轉換海洋波浪能。該發明裝置使用范圍廣,有望成為一種大規模應用的飄浮 式波浪能裝置。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之一 ;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之二 ; 圖3為本發明活塞式囊3的一種設計結構示意圖,其中a、 b分別為活塞式囊向下 做功之前和做功之后的形態變化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軟囊l,管路2,活塞式囊3,塊狀浮體結構4,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 桶狀結構物6,浮體7,錨鏈8,板狀結構物9,軟繩10,板狀結構物11,板狀結構12,鋼性架 1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裝置上端為體積較大的軟囊l,軟囊1部分露出水面或全部淹 沒于水下,但不宜淹沒過深,軟囊1迎波寬度越大,裝置吸收波浪的能量越多;軟囊1下部開 孔連接管路2 ;管路2末端連接活塞式囊3,活塞式囊3的作用類似于液壓缸活塞;活塞式 囊3的底部作用在塊狀浮體結構4的上端面,塊狀浮體結構4下端面連接裝置的二級能量 轉換機構5,該機構為是直線電機或液壓缸;活塞式囊3、塊狀浮體結構4、二級能量轉換機 構5都安裝在桶狀結構物6內自成一體;桶狀結構物外側上配有對稱分布的浮體7 ;同時桶 狀結構物6通過錨鏈8系泊于海底。 為提高本發明裝置的能量轉換效率和工作狀態穩定性,本發明裝置可在結構上進 一步改進,如圖2所示。1、將軟囊l底部增加一板狀結構物9,通過軟繩IO將軟囊1固定 在板狀結構物9之上;2、桶狀結構物6底部增加一面積較大的板狀結構物ll,該板狀結構 物11上固定一垂直于板面和波浪行進方向的板狀結構12 ;3、上下兩板狀結構物通過鋼性 架13連接,固為一體。 設一個水母式波浪能裝置的啟動波高為0. 3m(波壓約為P gh = 1025*9. 81*0. 3 =3016. 6Pa),滿負荷波壓為2. lm(波壓約為P gh = 1025*9.81*2. 1 = 21116. OPa)。其二 級能量轉換機構5為1組7個液壓缸,內徑63mm(面積為0. 003117m2)、內壓為6MPa。驅動 此液壓缸1個,需要驅動力0. 003117*6000000 = 18703. 5N。設計活塞式囊3下的塊狀浮體結構4為圓形,直徑2. 80969m(面積為6. 200m2)。當波高達到0. 3m,活塞式囊3對塊狀浮 體結構4向下的驅動力為3016. 6Pa*6. 200m2 = 18703. 5N,可以驅動1個液壓缸。類似的計 算可知,當波高達到2. lm時,可以驅動7個63mm內徑、內壓6MPa的液壓缸。
在實施時,將7個液壓缸作為l組,置入桶狀結構物6內。每個液壓缸的輸出管路 通過電控閥控制,使其與高壓管路(壓力6MPa)接通,或與回油管(壓力0)接通。7個液壓 缸中有1個永遠與高壓管路接通,其余的液壓缸則視波浪的大小而定當波浪很小時,選擇 是否與高壓管路接通,由此可以控制塊狀浮體結構4向下的驅動力,以適應不同波高。
如圖3所示,活塞式囊3的自然狀態為圖3 (a)所示,活塞囊3的工作狀態如圖3 (b) 所示。活塞式囊3為柔性囊,其材料柔韌,抗褶皺疲勞能力強。其自然伸展狀態的容積大于 褶皺狀態容積。在工作時,其最大容積不超過自然伸展狀態的容積,最小容積不造成影響其 工作壽命的嚴重褶皺。 活塞式囊3的作用有二 (一)在波面升高時,為整個裝置提供一個集中釋放能量 做功的局部。要想很好地吸收波浪能,軟囊(1)內的水的體積必須在波浪壓力作用下變小。 如果不計軟囊(1)內水動壓的變化,波浪壓力做功可以表述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其中K和V2分別為軟囊(1)在此波浪作用過程中最大和最小體積,Pi為軟囊(1) 中的壓力,近似等于驅動塊狀浮體(4)和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時塊狀浮體(4)上表面的 動壓力。活塞囊(3)為軟囊(1)提供了體積變換所需要的容積,將波浪能對軟囊(1)所做 的全部功通過管路(2)直接傳遞到塊狀浮體結構。(二)在波面降低時,為軟囊(1)的體積 擴張提供所需要的容積,以備下一波浪過程做好準備。
權利要求
一種水母式波浪能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上端為體積較大的軟囊(1),軟囊(1)部分露出水面或全部淹沒于水下,軟囊(1)下部開孔連接管路(2),管路(2)末端連接活塞式囊(3),活塞式囊(3)的底部作用在塊狀浮體結構(4)的上端面,塊狀浮體結構(4)下端面連接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活塞式囊(3)、塊狀浮體結構(4)、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都安裝在桶狀結構物(6)內自成一體,活塞囊(3)上端和桶狀結構物(6)為固定連接;桶狀結構物外側上配有對稱分布的浮體(7);同時桶狀結構物(6)通過錨鏈(8)系泊于海底。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母式波浪能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為直線電機或液壓缸。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母式波浪能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軟囊(1)底部增加一板狀結構物(9),通過軟繩(10)將軟囊(1)固定在板狀結構物(9)之上;桶狀結構物(6)底部增加一面積較大的板狀結構物(ll),該板狀結構物(11)上固定一垂直于板面和波浪行進方向的板狀結構(12);板狀結構物(9)和(11)上下兩板狀結構物通過鋼性架(13)連接,固為一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于推廣應用的離岸漂浮水母式波浪能利用裝置。本發明裝置上端為體積較大的軟囊1,軟囊1部分露出水面或全部淹沒于水下,軟囊1下部開孔連接管路2;管路2末端連接活塞式囊3,活塞式囊3的作用類似于液壓缸活塞;活塞式囊3的底部作用在塊狀浮體結構4的上端面,塊狀浮體結構4下端面連接裝置的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活塞式囊3、塊狀浮體結構4、二級能量轉換機構5都安裝在桶狀結構物6內自成一體;桶狀結構物外側上配有對稱分布的浮體7;同時桶狀結構物6通過錨鏈8系泊于海底。活塞囊3上端和桶狀結構物6為固定連接。本發明裝置安裝方便,降低了施工難度,可使建造成本大幅降低,為開發波浪能發電裝置提供了一條簡捷之道。
文檔編號F03B13/22GK101709683SQ20091021422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5日
發明者吳必軍, 游亞戈, 盛松偉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