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氣缸,特別涉及一種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二沖程發動機的氣缸內孔排氣口中心線與排氣道的中心線是 重合的,這種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是對稱性的。但有一些二沖程發動機, 受外圍結構的制約,如應用于割草機、高枝剪及高枝油鋸等設備中的二沖程發 動機,不能采用上述的排氣道結構,即不得已而必須采用非對稱性的氣缸排氣 道,如附圖1所示,此類發動機的氣缸體內孔排氣口中心線與排氣道中心線是 不重合的,所以在尾氣排放過程中,尾氣碰撞回流,從而使尾氣排放不充分,
使新鮮混合氣有廢氣,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具體參見附圖2,附圖2為現
有的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中的氣流流向示意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尾氣排放不充分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使尾
氣排放更充分的非對稱性的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所述排氣道中心線與氣缸內孔排氣口中心線相
交,排氣道的端部與氣缸的內壁相連,排氣道端部的上內壁設有一過渡圓弧,
在排氣道內形成了 一個導向型腔。
作為優選,所述過渡圓弧的半徑R為2-12毫米。
作為優選,所述過渡圓弧的半徑R的最佳值為7毫米。
作為優選,所述排氣道中心線與氣缸內孔排氣口中心線的夾角為A, A為70-110° 。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使得尾氣在缸體的排出過程更加通暢,合理 的排氣背壓更有利于廢氣的排出并防止廢氣過多返回到氣缸內,尾氣排放更充 分,新鮮混合氣更多,提高了掃氣效率,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氣流流向 示意圖。該實用新型還起到了提高發動機功率,降低油耗,穩定怠速的作用, 尤其是提高了發動機中高速的扭矩,同時也降低了發動機氣缸蓋的火花塞墊圈 溫度,解決了氣缸與活塞的漲缸和劃傷的可能。
圖1為現有的非對稱性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的橫截面圖。 圖2為現有的非對稱性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中的氣流流向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橫截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氣流流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l
圖1所示為現有的非對稱性二沖程發動機氣缸的排氣道橫截面圖,在這種
結構的排氣道中,其氣流流向如圖2所示,尾氣從氣缸體內流出,部分尾氣會 與排氣道的上內壁碰撞而回流。
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所述排氣道中心線6與氣缸內孔排氣口中心線 5形成70。的夾角,排氣道的端部1與氣缸2的內壁相連,排氣道端部1的上 內壁設有一半徑為2毫米的過渡圓弧3,在排氣道內形成了一個導向型腔4。
因為有了所述的過渡圓弧3,尾氣被先輸出至導向型腔4中,這個開闊的 空間使尾氣的排出過程通暢無阻。另夕卜,排氣道中心線6與氣缸內孔排氣口心線5相交之間形成一定夾角,能夠減少氣流的反沖效果,并使氣流更準確地 沿著設定的方向排出。
實施例2
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排氣道中心線6與氣缸內孔排氣口中心線5相 交形成110。的夾角,過渡圓弧3的半徑為12毫米,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所述排氣道中心線6與氣缸內孔排氣口中心線 5形成80。的夾角,過渡圓弧3的半徑為7毫米,其它結構與實施例l相同。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 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 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所述排氣道中心線(6)與氣缸內孔排氣口中心線(5)相交,排氣道的端部(1)與氣缸(2)的內壁相連,其特征在于,排氣道端部(1)的上內壁設有一過渡圓弧(3),在排氣道內形成了一個導向型腔(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圓弧 (3)的半徑R為2-12毫米。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圓弧 (3)的半徑R為7毫米。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其特征在于,排氣 道中心線(6)與氣缸內孔排氣口中心線(5)的夾角為A, A為70-1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氣缸,公開了一種二沖程發動機氣缸排氣道。所述排氣道的中心線(6)與氣缸內孔排氣口的中心線(5)相交,排氣道的端部(1)與氣缸(2)的內壁相連,排氣道端部(1)的上內壁設有一過渡圓弧(3),在排氣道內形成了一個導向型腔(4)。本實用新型使尾氣在缸體的排出過程更加通暢,合理的排氣背壓更有利于廢氣的排出并防止廢氣過多返回到氣缸內,尾氣排放更充分,新鮮混合氣更多,提高了掃氣效率。本實用新型還起到了提高發動機功率,降低油耗,穩定怠速的作用,尤其是提高了發動機中高速的扭矩,同時也降低了發動機氣缸蓋的火花塞墊圈溫度,解決了氣缸與活塞的漲缸和劃傷的可能。
文檔編號F02F1/22GK201288615SQ20082016766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0日
發明者鄭麗華 申請人:鄭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