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合動力發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混合動力發動機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動力發動機。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石油開采供不應求,石油消耗一去不復返,解決能源緊缺,尋 找更多元化能源支流,以及再生能源利用是未來發展的需求。為了節約能源、 環保排放、減少溫室效應,通用性及低成本,可使用多種能源支持的發動機, 于是人們開發出了混合動力的發動機。但現階段這類發動機的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熱量至少有30%散發出去而造成浪費,所以目前的混合動力發動機的能 源利用率低,而且散發出去的熱量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的溫室效應,不符合當 前世界的環保需求。所以完全有必要對當前的混合動力發動機進行改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混合動力發動機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 構合理、符合環保需求,且能源利用率高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它可以采用多 種可燃性氣體。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山"型工作箱體和蓋在該 工作箱體開口端的蓋體,在該工作箱體和蓋體圍成的渦輪室內設置有U型渦 輪,該渦輪剛好繞該"山"型工作箱體的中心軸轉動;該渦輪上的輸出軸與 帶發動機動力軸的變速箱連接;在該工作箱體內設有帶火花塞的燃燒室,該 燃燒室的進氣孔通過燃氣管和氣體混合控制器與儲氣瓶連接,在工作箱體內 設有與該燃燒室相通的燃氣推孔;在該工作箱體內設有"山"型熱量吸收室, 在該熱量吸收室內的下部盛裝有液體,在該熱量吸收室上方的蒸汽口處設有 蒸汽收集瓶,該蒸汽收集瓶的出氣口與設置在該工作箱體內的蒸汽推孔相通; 在該渦輪室的下方設有出氣口 ,該出氣口經由儲液箱內的熱量吸收管與帶排 氣孔的蒸汽冷卻器連接,該蒸汽冷卻器下方通過排液管與儲液箱連接,在該 儲液箱上設有加水口和熱水出口 ,該熱水出口經由熱水輸送管與該工作箱體 內的熱量吸收室連接。如上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箱體由"U"型的 外箱體和"山"型的內箱體組成,該熱量吸收室由該外箱體和內箱體之間的 空間圍成。如上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變速箱內設有輔助 動力電機,該輔助動力電機與發動機動力軸之間驅動連接。如上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該工作箱體內的燃氣推孔和 蒸汽推孔與該渦輪室內的渦輪葉片相切。如上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在該蒸汽冷卻器內設有呈網 狀分布的冷卻管。如上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該儲液箱內的熱量吸收管呈 螺紋狀。如上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在該蒸汽冷卻器的排液管和 該儲水箱的熱水輸送管上分別設有高壓泵。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渦輪室 內排出的蒸汽的熱量可以由儲液箱內的液體吸收和被蒸汽冷卻器冷卻,其后 其熱量已基本上被吸收利用,這樣由儲液箱輸送到熱量吸收室內的液體的溫
度會更高,從而加快熱量吸收室內的液體蒸發,進一步提高了熱量的利用率, 而且蒸汽冷卻器內冷卻后的液體又可被循環利用,所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 理,其能源利用率高,也避免了大量的余熱散發到外界后而導致全球溫室效 應的加劇,符合當今世界的環保需求。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是
圖1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作為一種混合動力發動機,其包括有"山"型的工作箱體l, 和蓋在該工作箱體1開口端的蓋體2,在該工作箱體1和蓋體2圍成的渦輪室 3內設置有U型渦輪4,該渦輪4剛好繞該"山"型工作箱體1的中心軸101 轉動;該渦輪4上的輸出軸41與帶發動機動力軸51的變速箱5連接;在該 工作箱體1內設有帶火花塞102的燃燒室103,該燃燒室103的進氣孔1031 通過燃氣管6和氣體混合控制器7與儲氣瓶8連接,在工作箱體1內設有與 該燃燒室103相通的燃氣推孔1032,它通常做成與渦輪4上的葉片42相切, 這樣切向地作用在該渦輪4葉片42上時能產生最大的燃氣推力;在該工作箱 體1內設有"山"型熱量吸收室104,在該熱量吸收室104內的下部盛裝有液 體9,在該熱量吸收室104上方的蒸汽口 1041處設有蒸汽收集瓶10,該蒸汽 收集瓶10的出氣口與設置在該工作箱體1內的蒸汽推孔105相通,它也通常 做成與渦輪4上的葉片42相切,這樣切向地作用在該渦輪4葉片42上時同 樣能產生最大的蒸汽推力;在該渦輪室3的下方設有出氣口 301,該出氣口301經由儲液箱11內的熱量吸收管111與帶排氣孔121的蒸汽冷卻器12連接, 該蒸汽冷卻器12下方通過排液管13與儲液箱11連接,在該儲液箱11上設 有加水口 112和熱水出口 113,該熱水出口 113經由熱水輸送管14與該工作 箱體1內的熱量吸收室104連接。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氣體混合控制器使燃氣被火花塞102點燃后,推 動工作箱體1內的渦輪4轉動,接著通過變速箱5來帶動其上的發動機動力 軸51轉動,動力軸51工作后就可帶動負載來工作了,它可以驅動汽車等機 器設備工作。同時,渦輪室3內的熱量被它周圍的液體9吸熱,液體受熱蒸 發后被蒸汽收集瓶10收集起來后再集中作用在渦輪4上進一步推動它更高速 地轉動,從而產生混合作用力來推動渦輪4轉動。與現有的混合動力發動機 相比,在產生相同功率時,本混合動力所消耗的能源要小得多,完全符合當 今的環保需求。而且,渦輪室3內排出的蒸汽的熱量繼續由儲液箱ll內的液 體吸收和被蒸汽冷卻器冷卻后其熱量已基本上被吸收利用,這樣由儲液箱11 輸送到熱量吸收室104內的液體9的溫度會更高,從而加快熱量吸收室104 內的液體9蒸發,進一步提高了熱量的利用率,而且蒸汽冷卻器12內冷卻后 的液體又可被循環利用,所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其能源利用率高,也 避免了大量的余熱散發到外界后而導致全球溫室效應的加劇。如
圖1所示,工作箱體1由"U"型的外箱體106和"山"型的內箱體107 組成的密封體,這樣熱量吸收室104由該外箱體106和內箱體107之間的空 間圍成。為避免在燃氣和蒸汽產生的混合動力不足時推動力不足的情況,在變速 箱5內設有輔助動力電機52,該輔助動力電機52與發動機動力軸51之間驅 動連接,在此是齒輪連接,如
圖1所示。 如圖2、 3所示,將該工作箱體1內的燃氣推孔1032和蒸汽推孔105設 置成與該渦輪室3內的渦輪4葉片42相切,從而產生盡可能大的推力。在該蒸汽冷卻器12內設有呈網狀分布的冷卻管122,這樣盡可能使蒸汽 中的液體部分被液化和收集起來后再把基本上無熱量和蒸汽的氣體部分排出 去。該儲液箱11內的熱量吸收管111呈螺紋狀(如
圖1所示),當然也可以是 呈蛇型或S型等形狀,目的是使渦輪室3內排出來的蒸汽熱量盡可能地被儲 液箱ll內的液體9吸收。為便于輸送,通常在該蒸汽冷卻器12上的排液管13和該儲液箱11上的 熱水輸送管14上分別設有高壓泵。本實用新型的液體9通常是水,當然,也可以是其它受熱易蒸發、無害 的液體。如
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工作箱體1內的燃氣推孔1032和蒸汽推孔105 分別有兩個,當然也可以分別有一個或多個。
權利要求1.一種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山”型工作箱體(1)和蓋在該工作箱體(1)開口端的蓋體(2),在該工作箱體(1)和蓋體(2)圍成的渦輪室(3)內設置有U型渦輪(4),該渦輪(4)剛好繞該“山”型工作箱體(1)的中心軸(101)轉動;該渦輪(4)上的輸出軸(41)與帶發動機動力軸(51)的變速箱(5)連接;在該工作箱體(1)內設有帶火花塞(102)的燃燒室(103),該燃燒室(103)的進氣孔(1031)通過燃氣管(6)和氣體混合控制器(7)與儲氣瓶(8)連接,在工作箱體(1)內設有與該燃燒室(103)相通的燃氣推孔(1032);在該工作箱體(1)內設有“山”型熱量吸收室(104),在該熱量吸收室(104)內的下部盛裝有液體(9),在該熱量吸收室(104)上方的蒸汽口(1041)處設有蒸汽收集瓶(10),該蒸汽收集瓶(10)的出氣口與設置在該工作箱體(1)內的蒸汽推孔(105)相通;在該渦輪室(3)的下方設有出氣口(301),該出氣口(301)經由儲液箱(11)內的熱量吸收管(111)與帶排氣孔(121)的蒸汽冷卻器(12)連接,該蒸汽冷卻器(12)下方通過排液管(13)與儲液箱(11)連接,在該儲液箱(11)上設有加水口(112)和熱水出口(113),該熱水出口(113)經由熱水輸送管(14)與該工作箱體(1)內的熱量吸收室(104)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 箱體(1)由"U"型的外箱體(106)和"山"型的內箱體(107)組成,該 熱量吸收室(104)由該外箱體(106)和內箱體(107)之間的空間圍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的變速箱(5)內設有輔助動力電機(52),該輔助動力電機(52)與發動機動力軸(51)之間驅動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該工作箱體 (1)內的燃氣推孔(1032)和蒸汽推孔(105)與該渦輪室(3)內的渦輪(4)葉片(42)相切。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在該蒸汽冷 卻器(12)內設有呈網狀分布的冷卻管(122)。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該儲液箱(11) 內的熱量吸收管(111)呈螺紋狀。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在該蒸汽冷 卻器(12)的排液管(13)和該儲水箱(11)的熱水輸送管(14)上分別設 有高壓泵(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工作箱體、蓋體和渦輪,渦輪上的輸出軸與帶發動機動力軸的變速箱連接;在工作箱體內設有帶火花塞的燃燒室,燃燒室的進氣孔通過燃氣管和氣體混合控制器與儲氣瓶連接,在工作箱體內設有與燃燒室相通的燃氣推孔;在工作箱體內設有熱量吸收室,在熱量吸收室內的下部盛裝有液體,在熱量吸收室上方的蒸汽口處設有蒸汽收集瓶,蒸汽收集瓶的出氣口與設置在工作箱體內的蒸汽推孔相通;在渦輪室的下方設有出氣口,出氣口經由儲液箱內的熱量吸收管與帶排氣孔的蒸汽冷卻器連接,蒸汽冷卻器通過排液管與儲液箱連接,在儲液箱上設有加水口和熱水出口,熱水出口與工作箱體內的熱量吸收室連接。它的結構合理、符合環保需求,且能源利用率高。
文檔編號F02C6/00GK201050406SQ20072005139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9日
發明者李國輝 申請人:李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