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廢氣排放凈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氣排放凈化裝置,特別是一種汽車尾氣排放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機動車尾氣凈化裝置通常采用陶土型芯體,其強度比較差,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受到振動而破損,失去凈化功能。此外,受陶瓷產(chǎn)品加工工藝的限制,單位面積的過濾孔數(shù)量相當有限,目前只能達到400孔、平方英寸,側凈化面積受到一定局限。同時這類產(chǎn)品熱導性低,熱容量高,在同等效率下的凈化器體積較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潔、效率高的廢氣排放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廢氣排放凈化裝置,包括主殼、外殼,主殼與外殼連接,其結構特征在于還設置有金屬的定位板和軸向波紋板,軸向波紋板為連續(xù)波浪形波紋板,定位板上設置有凹槽,凹槽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間距,其間距為軸向波紋板波浪長度的整數(shù)倍,軸向波紋板與凹槽對應的波峰與凹槽鑲嵌,構成板體,該板體卷繞成與外殼內(nèi)徑相匹配的芯體,主殼與外殼之間設置有保溫層,外殼上設置有通氣槽。
本實用新型所述凹槽的間距是波紋板波浪長度的兩倍。
本實用新型所述芯體是圓柱體。
本實用新型所述芯體包括兩個芯體。
本實用新型所述主殼設置有連接法蘭和連接管,連接管與連接法蘭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主殼、外殼采用金屬制成,主殼與外殼之間的連接采用焊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結構設計合理,抗震性強,熱導性好,同等效率下體積小,提高了催化劑的附著力,提高了對有害氣體的催化凈化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外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軸向波紋板和定位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芯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芯體為一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芯體為兩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圖3、圖4、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由金屬的主殼1、外殼2和芯體3組成,主殼1設置有連接法蘭1-1和連接管1-2,連接管1-2與連接法蘭1-1連接,主殼1與外殼2通過焊接連接,芯體3設置有定位板3-1和軸向波紋板3-2,軸向波紋板3-2為連續(xù)波浪形波紋板,定位板3-1上設置有凹槽4,凹槽4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間距,其間距為軸向波紋板波浪長度的整數(shù)倍,軸向波紋板3-2與凹槽4對應的波峰與凹槽鑲嵌,構成板體,該板體卷繞成與外殼2內(nèi)徑相匹配的芯體3,主殼1與外殼2之間設置有保溫層5,外殼2上設置有通氣槽2-1。
本實用新型凹槽的間距可以是波紋板波浪長度的兩倍,芯體3通常采用圓柱體,數(shù)量可以是一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定位板3-1和軸向波紋板3-2通常采用特種不銹鋼薄板(鐵素體),軸向波紋板3-2的波浪長度為3毫米,凹槽4的間距為6毫米,定位板3-1和軸向波紋板3-2對應疊放,凹槽4和軸向波紋板3-2鑲嵌并繞成與外殼2內(nèi)部相匹配的芯體3。
權利要求1.一種廢氣排放凈化裝置,包括主殼、外殼,主殼與外殼連接,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金屬的定位板和軸向波紋板,軸向波紋板為連續(xù)波浪形波紋板,定位板上設置有凹槽,凹槽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間距,其間距為軸向波紋板波浪長度的整數(shù)倍,軸向波紋板與凹槽對應的波峰與凹槽鑲嵌,構成板體,該板體卷繞成與外殼內(nèi)徑相匹配的芯體,主殼與外殼之間設置有保溫層,外殼上設置有通氣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氣排放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間距是波紋板波浪長度的兩倍。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氣排放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體是圓柱體。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氣排放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體包括兩個芯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氣排放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設置有連接法蘭和連接管,連接管與連接法蘭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氣排放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外殼采用金屬制成,主殼與外殼之間的連接采用焊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氣排放凈化裝置,包括主殼、外殼,主殼與外殼連接,其結構特征在于還設置有金屬的定位板和軸向波紋板,軸向波紋板為連續(xù)波浪形波紋板,定位板上設置有凹槽,凹槽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間距,其間距為軸向波紋板波浪長度的整數(shù)倍,軸向波紋板與凹槽對應的波峰與凹槽鑲嵌,構成板體,該板體卷繞成與外殼內(nèi)部相匹配的芯體,主殼與外殼之間設置有保溫層,外殼上設置有通氣槽。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結構設計合理,抗震性強,熱導性好,同等效率下體積小,提高了催化劑的附著力,提高了對有害氣體的催化凈化效果。
文檔編號F01N3/28GK2889467SQ20062010192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22日
發(fā)明者劉榮康, 朱建華, 楊國香 申請人:劉榮康, 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