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主要可用于熱電廠和火電廠等設有汽輪機的場合。
背景技術: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電,現有汽輪機的未端設有凝汽器和各種形式的冷卻塔,特別是雙曲線冷卻塔,以對汽輪機未端的乏汽進行冷卻,使其變為凝結水,以大幅度減小體積,在汽輪機未端形成負壓,以大幅度提高汽輪機前后壓差。其冷卻過程是用循環泵將冷卻水打入凝汽器中換熱后送到冷卻塔的上部,汽輪機末端的乏汽的汽化潛熱被冷卻水吸收,冷卻水在下落過程中同上升的空氣發生傳遞并帶走冷卻水吸收的熱能,汽輪機末端的蒸汽(乏汽)變為水,體積以1700∶1比例急劇收縮,在汽輪機未端形成真空度。這種提高汽輪機壓差的技術的缺陷是汽輪機乏汽潛熱不能得到利用,浪費了大量熱能。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該系統在保證汽輪機壓差的同時,為乏汽的全部有效利用提供了可能。
本發明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包括汽輪機和抽汽裝置,所述抽汽裝置的進汽管連接所述汽輪機的乏汽出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明在汽輪機的乏汽出口上連接了抽汽裝置,通過抽汽裝置實現了汽輪機末端的真空度,保證了汽輪機的前后壓差,同時還保證了乏汽中的熱能不受損失,以便進行后序的利用。另外,還不需要冷卻水,進一步節省了冷卻水資源。
圖1是本發明的基本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一種乏汽回收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1和圖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包括汽輪機1和抽汽裝置13,所述抽汽裝置的進汽管14連接所述汽輪機的乏汽出口。
所述抽汽裝置可以采用任意適宜的現有技術和其他可能的技術,以便抽取汽輪機末端的乏汽并在汽輪機末端形成真空度,其中真空度越大,通過發電機生成的電量越大。例如,高壓防腐風機。
所述抽汽裝置后面可以設有乏汽回收利用裝置,以實現乏汽的回收和利用,將乏汽轉化為較高品位的二次汽和凝結水,分別送入用汽管網或凝結水循環系統加以利用。
參見圖2和圖3,所述乏汽回收利用裝置可以設有第一封閉回收罐4,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設有進汽管和排汽管,其進汽管設有用于進汽增壓的增壓輸送裝置3,該增壓輸送裝置的進汽管口連接所述抽汽裝置的排汽管2。
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的后面還可以設有第二回收罐7,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設有進汽管和排汽管,其進汽管設有用于進汽增壓的增壓輸送裝置5,該增壓輸送裝置的進汽管口連接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的排汽管。
所述各增壓輸送裝置可以采用任意適宜的流體介質增壓裝置,例如,高壓防腐風機。
所述各增壓輸送裝置可優選文氏管,所述文氏管的喉管管口為該增壓輸送裝置的進汽管口,根據實際需要用于連接所述抽汽裝置的排汽管(對于第一封閉回收罐的進汽增壓輸送裝置)或連接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的排汽管(對于第二封閉回收罐的進汽增壓輸送裝置),漸擴管口為該輸送裝置的排汽管口,用于連接本封閉回收罐的進汽管,漸縮管口為高壓水進口,用于連接高壓水管,以形成射流,將連接于喉管管口的乏汽帶入文氏管,形成的汽水混合介質流從漸擴管口流出。這種增壓輸送裝置產生的壓力高,結構簡單,生產成本和運行費用低,并且可以利用凝結水作為高壓水源,利用封閉回收罐的水泵產生高壓。
所述封閉回收罐下部可以連接有水泵11,用以抽取所述封閉回收罐中的凝結水,所述高壓水管為所述水泵的輸出管道或其支管12、9,通過所述輸出管道或其支管將水泵打出來的高壓凝結水送入文氏管的減縮管口,以形成射流。所述水泵還可以同時用作凝結水的排水泵,其輸出管連接凝結水循環系統或下一級回收罐。當水泵的輸出管連接不同管道時(例如同時連接文氏管和凝結水循環系統的管道時),可以采用現有技術,在水泵的總輸出管上設置若干支管,分別連接需要連接的各個管道,在支管上可以設有相應的閥門,以便進行輸出方式的控制。
當設有第二封閉回收罐時,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的水泵用于凝結水輸出的管道10可以連接于本封閉回收罐的排汽管,將凝結水與乏汽一同排入下一級回收罐,然后在所述第二級封閉回收罐進行汽水分離。
最后一級封閉回收罐的水泵的用于凝結水輸出的管道同本封閉回收罐的排汽管一般應相互獨立,分別用于蒸汽輸出和凝結水輸出,形成本系統的總的乏汽輸出管道6和總的凝結水輸出管道15,該乏汽輸出管道可以連接用汽設備或供汽管網,以對外提供較高品位的蒸汽,該凝結水輸出管道可以連接鍋爐的除氧器16,構成凝結水循環系統的一部分,除氧器中的凝結水被位于其下部的水泵17抽取并送入鍋爐18,在鍋爐中轉為蒸汽后送入汽輪機推動汽輪機工作,由此形成了凝結水的循環利用,為簡化總體結構,所述除氧器優選低位除氧器。當只設第一封閉回收罐時,該第一封閉回收罐構成所述的最后一級封閉回收罐,當設有第一封閉回收罐和第二封閉回收罐時,該第二封閉回收罐構成所述的最后一級封閉回收罐,依此類推。
所述水泵的輸出管上可以設有逆止閥,以防止在水泵停止工作時出現回流,所述逆止閥可以設置在水泵的總輸出支管上。
所述水泵的數量可以是2-8個,常規做法是每組為一備一用,其輸出管并聯于一個共同的輸出管道上(例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
所述水泵的數量以及泵同各文氏管的連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適宜的方式。例如,可以設置兩個泵,其輸出管分別連接進汽增壓裝置和凝結水的輸出管道(例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
所述封閉回收罐可以設有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和控制封閉回收罐內的凝結水液位,其信號輸出線可以根據管道結構連接于所述泵的控制電路和/或泵輸出管道上的電控閥的控制電路,在液位達到控制上限或下限時,生成控制信號,控制泵和/或電控閥開啟或關閉。例如,在封閉回收罐內液位達到控制上限時,開啟泵和/或電控閥,以便將凝結水排入,降低罐內液位,當液位降至控制下限時,關閉泵和/或電控閥,停止凝結水的排放。這種自動控制,可以有效地實現封閉回收罐內的液位控制,避免封閉回收罐內的液位過高或過低。所述液位傳感器對泵和電控閥的控制技術可以采用現有技術。
所述水泵可以位于相應的封閉回收罐下方或側面,與所述封閉回收罐安裝在同一個底座8上。
根據實際需要,可以任意設置系統的封閉回收罐數量,進行多級增壓,以獲得相應的蒸汽壓力和溫度,提高輸出的蒸汽品位。在通常情況下,圖2所示的兩級封閉回收罐即可獲得有用的蒸汽,滿足常見用汽設備的需要。
本系統中的管道布局以及各裝置的相對空間位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任意設置,涉及的各設備的所謂“前面”和“后面”依蒸汽傳輸方向,不用于限定相關設備的空間位置,管道上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調節閥、截止閥和逆止閥,以便進行調節和控制。各種控制方式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例如對于其中的風機和泵,可以采用變頻控制等方式進行控制,以調節和控制介質流量及壓力等參數,其控制方式和控制電路可以采用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輪機和抽汽裝置,所述抽汽裝置的進汽管連接所述汽輪機的乏汽出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汽裝置采用高壓防腐風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汽裝置后面設有乏汽回收利用裝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回收利用裝置設有第一封閉回收罐,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設有進汽管和排汽管,其進汽管設有用于進汽增壓的增壓輸送裝置,該增壓輸送裝置的進汽管口連接所述抽汽裝置的排汽管。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的后面還設有第二回收罐,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設有進汽管和排汽管,其進汽管設有用于進汽增壓的增壓輸送裝置,該增壓輸送裝置的進汽管口連接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的排汽管。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的水泵的用于循環水或凝結水輸出的管道連接于本封閉回收罐的排汽管。
7.如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增壓輸送裝置采用文氏管,所述文氏管的喉管管口為該增壓輸送裝置的進汽管口,漸擴管口為該輸送裝置的排汽管口,漸縮管口為連接高壓水管的高壓水進口。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回收罐下部連接有水泵,所述高壓水管為所述水泵的輸出管道或其支管,所述水泵的輸出管還連接凝結水循環系統或下一級回收罐。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回收利用系統的總的乏汽輸出管道連接用汽設備或供汽管網,總的凝結水輸出管道連接鍋爐的除氧器,所述除氧器的下部設有用于將除氧器中的凝結水抽取并送入鍋爐給水泵。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數量是2-8個,各水泵的輸出管上設有逆止閥,各輸出管并聯于一個共同的輸出管道上,或者分別連接進汽增壓裝置和凝結水的輸出管道,所述水泵位于相應的封閉回收罐下方或側面,與所述封閉回收罐安裝在同一個底座上,所述封閉回收罐設有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和控制封閉回收罐內的凝結水液位,其信號輸出線連接于所述水泵的控制電路和/或水泵輸出管道上的電控閥的控制電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輪機乏汽回收系統,包括汽輪機和抽汽裝置,所述抽汽裝置的進汽管連接所述汽輪機的乏汽出口,所述抽汽裝置可以采用高壓防腐風機,其后面設有乏汽回收利用裝置,所述乏汽回收利用裝置包括第一封閉回收罐,所述第一封閉回收罐設有進汽管和排汽管,其進汽管設有用于進汽增壓的增壓輸送裝置,該增壓輸送裝置的進汽管口連接乏汽管道,在第一封閉回收罐的前面和后面,還可以分別設有抽汽裝置和第二回收罐,進行多級增壓,所述增壓輸送裝置優選文氏管,其高壓水管可以采用封閉回收罐下面的水泵的輸出管。本發明在保證汽輪機壓差的同時,有效地利用了乏汽中的熱能,并且避免了熱污染,主要可用于設有汽輪機的電廠和其他場合。
文檔編號F01K17/00GK1959069SQ200610112560
公開日2007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3日
發明者李樹生 申請人:李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