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發動機和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使排氣流過催化劑以凈化排氣的排氣凈化功能的發動機和車輛,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在排氣管中設置多個催化劑以及向排氣供給二次空氣的技術。
背景技術:
傳統地,存在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發動機,在該發動機中,主要進行還原作用的上游催化劑設置在與發動機的內燃機的排氣口連接的排氣管的上游側,主要進行氧化作用的下游催化劑設置在該上游催化劑的下游側,二次空氣供給管連接在上游催化劑與下游催化劑之間(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在這類發動機中,排氣管中的上游催化劑和下游催化劑通常設置在靠近內燃機的位置上,這有利于提高這類發動機的凈化功能。即,排氣在排氣管中流動的過程中溫度下降。因此,剛從內燃機排出的高溫排氣流過上游催化劑和下游催化劑,使得催化劑溫度較早達到其活化溫度,從而增強催化劑的氧化作用和還原作用。
〔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型登記No.2504008發明內容但在某些情況下,在車輛布局方面,難以將上游催化劑和下游催化劑都設置在靠近內燃機的位置上。例如,在某些情況下,上游催化劑設置在排氣管上游側而與內燃機的距離很小,下游催化劑設置在遠離內燃機的排氣管的下游側以防止與諸如內燃機、變速器等裝置發生干涉。這類發動機的問題是,由于下游催化劑設置在遠離內燃機的位置上,因此排氣在到達下游催化劑之前溫度下降,從而下游催化劑的氧化作用減弱。
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動機,在該發動機中,即使在上游催化劑和下游催化劑設置成彼此遠離的情況下也能抑制氧化作用的減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發動機,該發動機包括排氣管,該排氣管包括與所述發動機的內燃機的排氣口連接并容納布置在上游側的上游催化劑的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以及容納布置在所述上游催化劑的下游側的下游催化劑的下游催化劑容納部;以及向流動通過所述排氣管的排氣供給二次空氣的二次空氣供給管,其中,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連接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的上游催化劑下游的位置上,并且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包括從至少所述上游催化劑的下游端部延伸到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與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之間的連接部的一體形成的至少一個壁部件。
根據本發明,二次空氣不僅向下游方向流動,而且稍微流向主要進行還原作用的上游催化劑。即,根據本發明,由于容納上游催化劑的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壁部件從上游催化劑的下游端部延伸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與二次空氣供給管之間的連接部而一體形成,因此所述壁部件的接合部不伸入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從而從二次空氣供給管流入的二次空氣的逆流(向排氣上游側流動)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因此,二次空氣稍微流到上游催化劑,在該上游催化劑中也輕微進行氧化作用。上游催化劑可以輔助原本在下游催化劑中進行的氧化作用,即使在下游催化劑遠離內燃機設置的情況下也可以抑制發動機中氧化作用的減弱。
此外,所述壁部件從上游催化劑的下游端部延伸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與二次空氣供給管之間的連接部而一體形成意味著,所述壁部件在排氣流動方向上一體形成,并且部件之間沒有任何流動方向交叉的接合邊緣。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和所述下游催化劑容納部通過構成所述排氣管的配管相互連接;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構造成包括橫截面面積比所述配管大并在其內部支承上游催化劑的鼓部和與該鼓部的下游端部連接的錐形部,該錐形部的橫截面面積隨著向下游延伸而減小,且該錐形部具有開口,二次空氣通過該開口從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引入;并且所述開口的邊緣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錐形部上。根據該實施例,排氣流過的橫截面面積在錐形部內隨著向下游延伸而減小。因此,在錐形部內的流動橫截面面積大于在連接到該錐形部的下游端部的配管中的流動橫截面面積。因此,錐形部內的氣壓略低于連接到該錐形部的下游端部的配管內的氣壓。因此,根據該實施例,由于供二次空氣流入排氣管的開口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錐形部上,因此二次空氣易于流向上游催化劑。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所述壁部件包括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所述開口的邊緣形成為從所述第一壁部件延伸到所述第二壁部件;所述第一壁部件上形成所述開口的邊緣和所述第二壁部件上形成所述開口的邊緣上形成有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橫向上突起的突起部;并且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的端部與所述突起部接合在一起,以將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連接到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上。
根據該實施例,由于開口的邊緣從第一壁部件延伸到第二壁部件且各個壁部件上分別形成有突起部,因此與通過從內部擠壓一個壁部件形成開口并在該開口邊緣形成突起部的情況相比,可以形成高的突起部。由于二次空氣供給管與高的突起部接合,因此可以提高該二次空氣供給管的支承強度。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所述壁部件構造成包括在邊緣處接合在一起的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并且所述第一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壁部件的接合邊緣沿排氣流動方向延伸。根據該實施例,由于壁部件的接合邊緣沿排氣流動方向延伸,因此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內壁上不會形成妨礙排氣流動的凸脊,排氣可順利流向排氣下游側和上游催化劑。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還提供消除排氣的排氣噪聲的消聲器,并且所述消聲器容納所述下游催化劑容納部。由于在排氣管中流動的過程中溫度下降的排氣流過下游催化劑,因此下游催化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活化溫度。但根據該實施例,由于消聲器中的排氣能提高下游催化劑的溫度,因此可使下游催化劑較早地升高到活化溫度。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包括支承件,該支承件隔開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內周面與所述上游催化劑的側面,并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內支承所述上游催化劑。根據該實施例,支承件將上游催化劑支承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內周面中并與該內周面分開。因此,抑制了由上游催化劑的活化生成的熱量向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傳遞,從而提高了上游催化劑的隔熱性能。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支承件呈空心形狀;所述上游催化劑嵌合在所述支承件中而支承在該支承件中,該支承件的端部抵靠該上游催化劑的側面;所述支承件包括與該支承件的端部鄰接并與所述上游催化劑的側面隔開的鼓部;并且所述支承件支承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該支承件的鼓部的外周面抵靠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內周面。根據該實施例,由于支承件的鼓部與上游催化劑的側面隔開,因此抑制了由上游催化劑的活化生成的熱量向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傳遞,從而提高了上游催化劑的隔熱性能。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支承件包括在其整個周上蓋住所述上游催化劑的側面的鼓部,并支承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所述鼓部的整個外周壓靠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內周面。根據該實施例,由于上游催化劑的外側沒有設置任何可供排氣流過的間隙,所以所有排氣都流入上游催化劑,因此可以提高排氣凈化功能。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上游催化劑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中的一個端部與所述支承件接合,另一個端部獨立于所述支承件而能伸長。根據該實施例,由于當上游催化劑熱膨脹時該上游催化劑可獨立于支承件而伸長,沒有由熱膨脹引起的外力施加在支承件與上游催化劑的接合部,因此可以提高上游催化劑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的支承強度。此外,上游催化劑的另一端獨立于支承件而能伸長意味著,上游催化劑可以以與支承件不同的熱膨脹系數從該上游催化劑與支承件接合的一端向另一端伸長。此外,根據該實施例,上游催化劑的所述另一端不管是抵靠支承件還是與支承件分開,都可以獨立于支承件而伸長。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另一個端部抵靠所述支承件。根據該實施例,由于上游催化劑的一端與支承件接合而另一端能伸長并抵靠該支承件,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上游催化劑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的支承強度。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跨騎型車輛是其上裝有上述發動機的車輛,其中,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設置在所述內燃機的在車輛行駛方向上的前方,該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側面和前面被車輛的護腿板蓋住。根據本發明,由于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側面和前面被護腿板蓋住,因此可減少會降低上游催化劑溫度的外部因素如行駛風、水等的影響,從而易于保持上游催化劑的活化溫度。
圖1是示出其上裝有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發動機的摩托車的側視圖;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該摩托車的正視圖;圖3是示出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裝置的透視圖;圖4是示出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俯視圖;圖5是沿圖4中V-V線所取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至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發動機的視圖。圖1是示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跨騎型車輛的一種構造的摩托車的外觀的側視圖,圖2是示出該摩托車的正視圖,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發動機以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裝置(以下稱為排氣凈化裝置)為中心的透視圖,圖4是示出構成排氣凈化裝置的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俯視圖,圖5是沿圖4中V-V線所取的截面圖。
在圖1和圖2中,摩托車1的車體框架3包括主框架3a。該主框架3a在車體前側從車體的前方(圖中Fr所示的方向)斜向下延伸,并在其前端設有頭管(未示出)。該頭管以可轉動的方式軸頸支承(journal)前叉5。前叉5在其上端安裝到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向把9,方向把9在其左右兩端安裝有握把7。前叉5在其下端處軸頸支承前輪11。前擋泥板10支承在前叉5上以從上方蓋住前輪11。
在車輛行駛方向上向后并斜向上延伸的座軌3b與主框架3a的中部連接。車座13布置在該座軌3b上方。后撐桿3c與主框架3a的后端連接,并從該連接部在車輛行駛方向上向后并斜向上延伸,以在其后端與座軌3b連接。
此外,后臂支架3d與主框架3a的后端連接。發動機15布置在主框架3a的后下方,該發動機15從主框架3a的兩個中間部分懸掛并由后臂支架3d支承。后臂17的一端通過樞軸4安裝在后臂支架3d上。該后臂17的另一端上軸頸支承后輪19,后臂17能與該后輪19一起繞樞軸4上下擺動。后懸架18的一端安裝在后臂17的中間部分上,其另一端安裝在座軌3b上。
發動機15包括單缸四沖程發動機,該發動機15的內燃機15a以斜向前傾斜的姿態布置。曲軸箱15b布置在發動機15下方。排氣管20與內燃機15a的排氣口15c連接,內燃機15a驅動時排出的排氣流過該排氣管20。該排氣管20設置成從排氣口15c在車輛行駛方向上向前突出,然后向下彎曲以通過發動機15的曲軸箱15b下方并向車輛后方延伸。消聲器30容納排氣管20的下游側(見圖3),并布置在后輪19的側方。主要進行還原作用的上游催化劑50布置在排氣管20的排氣上游側。排氣管20中容納上游催化劑50的催化劑容納部22(下面稱為上游催化劑容納部,見圖3)布置成位于內燃機15a的前方。
護腿板8設置在車體蓋6的前下方。該護腿板8在車輛行駛方向的前方具有開口8a,該護腿板在正視圖中基本呈矩形,并且其形狀隨著向前延伸而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向內側收縮。排氣管20的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側面和前面被護腿板8蓋住。因此,即使在上游催化劑產生的熱量造成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外部涂層顏色變化的情況下,該部分的外觀也不會變差。此外,在行駛時水等不會附著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上,從而易于保持活化溫度。此外,圖2示出由于護腿板8的形狀隨著向前延伸而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向內側收縮而形成的脊線8b、8c。
內燃機15a上方布置有利用行駛風冷卻在發動機15中流動的冷卻水的散熱器12。在該散熱器12下方布置有貯存箱12a,以根據溫度調節流過冷卻水通道的冷卻水量。貯存箱12a和散熱器12通過供排水管12b彼此連通。
如圖3所示,排氣管20構造成包括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和下游催化劑容納部25。如上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容納主要進行還原作用的上游催化劑50,下游催化劑容納部25容納主要進行氧化作用的下游催化劑51。此外,下游催化劑容納部25和該下游催化劑容納部25下游的排氣管20容納在消聲器30中。
消聲器30的內部被第一隔壁31和第二隔壁32在車輛行駛方向上從前到后依次分隔成一次膨脹室37、三次膨脹室39和二次膨脹室38。排氣管20的下游端部通向消聲器30的一次膨脹室37以允許排氣排入一次膨脹室37。一次膨脹室37和二次膨脹室38中布置有延伸穿過第一隔壁31和第二隔壁32的配管33,以允許排氣從一次膨脹室37流到二次膨脹室38。此外,二次膨脹室38和三次膨脹室39中布置有延伸穿過第二隔壁32的配管34,以允許排氣從二次膨脹室38流到三次膨脹室39。此外,三次膨脹室39中布置有尾管35,該尾管35延伸穿過第二隔壁32,其端部開口到消聲器30外部。
如圖4和圖5所示,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形成為基本為管狀,并具有鼓部22a,蜂窩狀上游催化劑50布置在鼓部22a內。鼓部22a的內徑形成為大于排氣管20的其余部分的內徑,使得排氣管20的其余部分和上游催化劑50的內部排氣流過的橫截面面積基本相等。此外,為了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中支承上游催化劑50,鼓部22a包括壓靠支承件53的側面的小直徑部22b和直徑比該小直徑部的直徑稍大的大直徑部22c。此外,在圖5中,排氣沿圖中用α表示的方向流動。下文將詳細說明支承件53支承上游催化劑50的結構。
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除了鼓部22a之外還包括與該鼓部22a的下游端部鄰接且內徑朝下游側遞減的下游錐形部22d,與該下游錐形部22d鄰接且呈管狀的下游管部22e,以及與鼓部22a的上游端部鄰接且內徑朝上游側遞減的上游錐形部22f。此外,下游管部22e彎曲,其下游端部與連接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與下游催化劑容納部25之間的管部23連接。
下游管部22e的上游端部設有圓形開口22g。位于該開口22g的邊緣的最上游側的最上游部22g′位于下游錐形部22d的下游端部22d′的上游,開口22g設置成從下游管部22e向下游錐形部22d延伸。該開口22g的邊緣上形成有向下游管部22e的側方垂直突起的突起部22h。該突起部22h的內周面與二次空氣供給管52的端部連接以允許二次空氣從二次空氣供給管52流入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一部分二次空氣向上游逆流(圖中β所示的方向)以用于上游催化劑50中的氧化作用。
更具體地,如上所述,上游催化劑50中排氣流過的橫截面面積形成為與排氣管20的其余部分基本相等。另一方面,雖然下游錐形部22d的下游端部22d′的內徑基本等于管部23的內徑,但端部22d′上游側的內徑大于管部23的內徑。因此,流過上游催化劑50的排氣在下游錐形部22d內的空間中略微膨脹而壓力下降。下游錐形部22d內的壓力稍低于管部23內的壓力。因此,從二次空氣供給管52流入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一部分二次空氣向上游逆流而在上游催化劑50的下游端部用于氧化作用。因此,上游催化劑50可以輔助主要由下游催化劑51進行的氧化作用,從而抑制排氣凈化裝置60中氧化作用的減弱。
二次空氣供給管52從開口22g向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側面橫向延伸,在彎曲部52a彎曲,與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隔開地平行延伸。二次空氣供給管52的上游端部與僅容許二次空氣流向排氣管20但禁止二次空氣反向流動的簧片閥組件56(見圖1和2)連接。
該簧片閥組件56包括容許二次空氣流入排氣管20但禁止二次空氣反向流動的單向閥。簧片閥組件56通過配管63與空氣濾清器(未示出)連接,以向排氣供給流過該空氣濾清器而凈化的二次空氣。配管63的側壁上形成有用于連接簧片閥組件56與空氣濾清器的開口,安裝在節氣門體67的下部上的箱形諧振器65與該開口連接。一部分流入排氣管20的二次空氣從配管63流入諧振器65,以抑制由二次空氣的脈動產生的空氣干擾,從而降低空氣噪聲。
如圖4所示,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包括在排氣流動方向上從上游端部向下游端部延伸以形成一體的第一壁部件22m和第二壁部件22n。基本為管狀的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被包括排氣流動方向上中心線的且作為分界面的平面分為兩部分,第一壁部件22m為所述兩部分中的一部分,第二壁部件22n為所述兩部分中的另一部分。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通過將第一壁部件22m和第二壁部件22n的邊緣接合在一起而形成,第一壁部件22m和第二壁部件22n的接合邊緣22p與排氣流動方向平行地延伸。這樣,由于第一壁部件22m和第二壁部件22n分別在排氣流動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一體且接合邊緣22p在排氣流動方向上,因此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內周面上沒有妨礙排氣流動的凸脊。因此,二次空氣可順利流入上述上游催化劑。
第一壁部件22m的邊緣和第二壁部件22n的邊緣預先在相對位置形成在俯視圖中呈半圓形凹入的邊緣。在各個壁部件的邊緣上形成有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橫向(與排氣流動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突起的突起部22h。所述兩個壁部件的邊緣接合在一起,并且上述開口22g設置成其中心位于第一壁部件22m和第二壁部件的接合邊緣22p上。這樣,突起部22h形成在所述兩個壁部件上,由此可以形成比通過從內部擠壓一個壁部件而形成的突起部高的突起部,從而可以提高二次空氣供給管53的支承強度。
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鼓部22a的內側設有具有鼓部53c的圓筒狀支承件53。上游催化劑50的橫截面形成為圓形以嵌合在支承件53中。該支承件53在上游端部53a和下游端部53b的整個內周面上抵靠上游催化劑50的側面,鼓部53c與上游催化劑50的側面隔開。由此在鼓部53c與上游催化劑50的側面之間形成有空氣層,以提高上游催化劑50的隔熱性能。
支承件53在上游端部53a處焊接接合在上游催化劑50的側部上。接合部位于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大直徑部22c的徑向內側,從而使接合部的焊縫不會與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壁部件干涉。上游催化劑50的下游端部可相對支承件53伸縮。因此,當上游催化劑50熱膨脹時,該上游催化劑50向下游伸長而支承件53不變形。因此,沒有由熱膨脹產生的外力施加在支承件53與上游催化劑50的接合部上,從而可以提高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中支承上游催化劑50的耐久性。此外,如上所述,由于上游催化劑50的伸長的下游端部也在其側面抵靠支承件53的端部53b,因此提高了上游催化劑50的支承強度。
此外,支承件53通過鼓部53c的整個外周壓靠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鼓部22a的內周面而支承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中。即,支承件53的鼓部53c從上游端部53a和下游端部53b橫向擴大。因此,支承件53可在排氣流動方向上彈性伸長。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的鼓部22a的內周面和支承件53的鼓部53c的外周面的橫截面都呈圓形。當支承件53夾在第一壁部件22m與第二壁部件22n之間時,由于支承件53的下游端部53b不接合在上游催化劑50上,因此該下游端部向下游伸長,鼓部53c在其整個外周上壓靠第一壁部件22m和第二壁部件22n的內周面。
第一壁部件22m的鼓部22a設有橢圓形通孔22i。該通孔22i的邊緣與支承件53的鼓部53c的外周面焊接接合在一起,從而將支承件53固定在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中。
如上所述,根據該實施例,壁部件的妨礙氣體流動的連接部不伸入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中,二次空氣供給管52連接在上游催化劑50附近。因此,二次空氣逆流,從而在上游催化劑50中進行氧化作用以輔助下游催化劑51中的氧化作用。即使在下游催化劑51布置在遠離內燃機15a的位置的情況下,也可抑制發動機15的排氣凈化功能的減弱。
此外,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而是可作出各種修改。例如,盡管根據該實施例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包括一體形成的第一壁部件22m和第二壁部件22n,但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也可包括單個部件。此外,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也可包括三個或更多的壁部件,各壁部件的接合邊緣與排氣流動方向平行。
此外,盡管根據該實施例在排氣管20中布置有兩個催化劑,即上游催化劑50和下游催化劑51,但催化劑的數量不局限于此,而是可在排氣管中容納三個或更多的催化劑,可以選擇其中的任意兩個用作上游催化劑和下游催化劑,二次空氣供給管可連接在上游催化劑的下游側。
附圖標記說明1摩托車;3車體框架;4樞軸;5前叉;6蓋;7握把;8護腿板;9方向把;10前擋泥板;11前輪;12散熱器;13車座;15發動機;17后臂;18后懸架;19后輪;20排氣管;21第一管部;22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m第一壁部件;22n第二壁部件;23管部;25下游催化劑容納部;30消聲器;31第一隔壁;32第二隔壁;33配管;34配管;35尾管;37一次膨脹室;38二次膨脹室;39三次膨脹室;50上游催化劑;51下游催化劑;52二次空氣供給管;53支承件;56簧片閥組件;60排氣凈化裝置;63配管;65諧振器;67節氣門體。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發動機,包括排氣管,該排氣管包括與所述發動機的內燃機的排氣口連接并容納布置在上游側的上游催化劑的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以及容納布置在所述上游催化劑的下游側的下游催化劑的下游催化劑容納部;以及向流動通過所述排氣管的排氣供給二次空氣的二次空氣供給管,其中,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連接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的上游催化劑下游的位置上,并且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包括從至少所述上游催化劑的下游端部延伸到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與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之間的連接部的一體形成的至少一個壁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和所述下游催化劑容納部通過構成所述排氣管的配管相互連接,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構造成包括橫截面面積比所述配管大并在其內部支承上游催化劑的鼓部和與該鼓部的下游端部連接的錐形部,該錐形部的橫截面面積隨著向下游延伸而減小,且該錐形部具有開口,二次空氣通過該開口從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引入,并且所述開口的邊緣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錐形部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所述壁部件包括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所述開口的邊緣形成為從所述第一壁部件延伸到所述第二壁部件,所述第一壁部件上形成所述開口的邊緣和所述第二壁部件上形成所述開口的邊緣上形成有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橫向上突起的突起部,并且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的端部與所述突起部接合在一起,以將所述二次空氣供給管連接到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所述壁部件構造成包括在邊緣處接合在一起的第一壁部件和第二壁部件,并且所述第一壁部件和所述第二壁部件的接合邊緣沿排氣流動方向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該發動機還包括消除排氣的排氣噪聲的消聲器,并且所述消聲器容納所述下游催化劑容納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包括支承件,該支承件隔開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內周面與所述上游催化劑的側面,并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內支承所述上游催化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呈空心形狀,所述上游催化劑嵌合在所述支承件中而支承在該支承件中,該支承件的端部抵靠該上游催化劑的側面,所述支承件包括與該支承件的端部鄰接并與所述上游催化劑的側面隔開的鼓部,并且所述支承件支承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該支承件的鼓部的外周面抵靠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內周面。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包括在其整個周上蓋住所述上游催化劑的側面的鼓部,并支承在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中,所述鼓部的整個外周壓靠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內周面。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催化劑的上游端部和下游端部中的一個端部與所述支承件接合,另一個端部獨立于所述支承件而能伸長。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個端部抵靠所述支承件。
11.一種其上安裝有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的跨騎型車輛,其中所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設置在所述內燃機的在車輛行駛方向上的前方,該上游催化劑容納部的側面和前面被車輛的護腿板蓋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動機,該發動機具有排氣凈化功能,并且即使下游催化劑遠離內燃機設置也能抑制氧化作用的減弱。在根據本發明的具有排氣凈化功能的發動機中,與內燃機(15a)連接的排氣管(20)包括容納上游催化劑(50)的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以及容納下游催化劑(51)的下游催化劑容納部(25),向排氣供給二次空氣的二次空氣供給管(52)連接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中的上游催化劑50的下游側,并且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包括從上游催化劑(50)的下游端部延伸到上游催化劑容納部(22)與二次空氣供給管(52)之間的連接部的一體形成的至少一個壁部件。
文檔編號F01N13/02GK1908395SQ200610110630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4日
發明者西村英浩, 瀧井修, 水谷昌巳 申請人: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