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閥和排氣再循環控制用閥或閥的組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閥和排氣再循環控制用閥或閥的組裝方法,比如,用于搭載在汽車上的車載用閥、尤其是排氣再循環控制閥等。
背景技術:
以往的閥,考慮到與進行滑動的軸的熱膨脹,而在軸承與軸之間設有間隙。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1-336616號公報傳統的閥,排氣、雜物和水分等從軸滑動支承部進入軸的滑動部分、驅動閥的作動器部分等,導致軸的滑動性下降和作動器的動作性能下降。
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軸滑動支承部泄漏的排氣和雜物、水分等不會進入滑動部分和作動器部的閥。
本發明的閥是包括外殼、具有閥體的軸、使該軸產生滑動的軸滑動支承部的閥,在所述軸滑動支承部設置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
本發明的排氣再循環控制用閥是包括外殼、具有對排氣通道進行開閉的閥體的軸、使該軸產生滑動的軸滑動支承部的排氣再循環閥,在所述軸滑動支承部設置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該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形成,可根據排氣通道的壓力而變形。
本發明的閥組裝方法,是包括外殼、具有閥體的軸、使該軸產生滑動的軸滑動支承部、設置在所述軸滑動支承部上的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的閥的組裝方法,在將所述軸插入所述密封構件內時,施加正壓。
本發明的閥,在軸滑動支承部上設置有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故密封構件可通過從軸的間隙導入的壓力來提高密封性能。
本發明的排氣再循環控制用閥是,在軸滑動支承部上設置有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該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形成,可根據排氣通道的壓力而變形,故可通過排氣通道的壓力來提高密封性能。
本發明的閥組裝方法是,將軸插入密封構件內時,施加正壓,因而可防止組裝時密封構件的錯位。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形態1的排氣再循環閥的軸向剖視圖。
圖2是表示軸滑動支承部9a的放大圖。
圖3是表示圖1中的虛線部分的放大圖。
圖4是表示構成軸滑動支承部的構件的各個立體圖。
圖5是對從軸滑動支承部9a發生排氣和雜物、水分等泄漏時密封的作用狀況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6是表示實施形態2的、圖1中虛線部分的放大圖。
圖7是對本發明的排氣再循環閥長時間工作時密封的作用狀況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8是對實施形態1,2的軸承部密封結構的組裝方法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各圖中,同一符號表示相同或相當的構件。
實施形態1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排氣再循環閥的軸向剖視圖。
該圖中,在具有安裝未圖示的電機等作動器的安裝面1a、未圖示的發動機及朝向其構成部件的安裝面1e的外殼1的內部,具有圓環柱狀的軸滑動支承構件(襯套)9、和在該軸滑動支承構件9的內周部分進行上下滑動的軸4,對排氣流量進行控制的閥3與該軸4連接,并由軸滑動支承構件9的軸滑動支承部9a支承。
圖2是表示該軸滑動支承部9a的局部放大圖。
軸滑動支承構件9的軸滑動支承部9a與被該軸滑動支承部9a支承的軸4a由不同的材質形成,出于各自在高溫下的熱膨脹差的關系,在初期即常溫下就設置一定程度的間隙20。即使由相同材質形成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間隙。
另外,本發明的排氣再循環閥在動作時,即排氣通道內1b產生排氣流動時,構成外殼1、軸滑動支承部件9、軸4及其他構成本排氣再循環閥的部件都溫度上升。此時上述軸滑動支承部9a與軸4a之間的間隙20也因兩側的構件的熱膨脹而縮小,但即使在高溫下,軸4也需要上下滑動,故其間隙20不會設計為0,即使在高溫下也存在一定的間隙20。
本實施形態,因為能抑制從該間隙20的排氣和雜物、水分等的泄漏,防止進入作動器部,如圖1(圖3)所示,在軸滑動支承部件9的上部設置密封7,由插入件6及軸滑動支承部件9對密封7進行保持。
圖3是表示圖1中的虛線部分的放大圖,圖4是表示構成軸滑動支承部的構件的各個立體圖。
密封7上沿軸4開有孔7a,安裝在軸滑動支承部件9與插入件6之間。密封7存在于在那兒設置的空間15內,沒有剛性固定,而是在框架15內的一定程度的范圍內可移動或變形。另外,由于以軸4為基準安裝成與軸4接觸,并由軸4進行某種程度定位,故不需要其他部件進行定位,而且由可變形的彈性材料形成。總之,即使軸4產生間隙20大小的傾斜,如上所述,由于密封7沿著軸4組裝,故密封7也可隨該傾斜移動,成為內徑部的孔7a不易產生偏摩擦的結構。
插入件6固定在外殼1上,在對上述密封7進行保持的同時,借助環8對軸滑動支承部件9也進行固定。另外,假如從軸滑動支承部9a泄漏排氣和雜物、水分等,也可防止其到達靠近的外殼1c,也可預防外殼1c的因腐蝕等引起的損傷。
而且,存在密封7的空間15的周圍的面基本上形成為具有平面的形狀,其平面部6a與密封7的平面部7b接觸,該部分也起到泄漏對策,即,對于軸滑動支承部9a泄漏的排氣和雜物、水分等起到密封的功能。
另外,通過在軸滑動支承部件9上設置避讓部即槽9b,可防止密封7a的咬入。
下面利用圖5對實施形態1進行說明。
本發明的排氣再循環閥在動作時,即在排氣通道內1b產生排氣流動時,因排氣通道內外1b-1d產生壓力差,從軸滑動支承部9a發生排氣和雜物、水分等的泄漏。圖5是此時的密封7對泄漏抑制的情況,即,密封7的作用情況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排氣通道內1b產生排氣流動時,排氣通道內外1b-1d產生壓力差,壓力30從軸滑動支承部9a向密封7下面進行作用。被施加了壓力30的密封7在該力或軸4的上下滑動的幫助下朝事先設置的空間15的上部移動,同時密封7b-插入件6a,及密封7a-軸4部密接,由該兩者進行密封。在環8處,如上所述,對外殼1c也進行密封,其結果,排氣通道內1b-排氣通道外1d沒有通氣。因此,能抑制排氣和雜物、水分等朝排氣通道外1d的泄漏。
實施形態2圖6是表示實施形態2的、圖1中虛線部分的放大圖。
如圖6所示,通過增加設在軸滑動支承部件9上部的密封7的片數,或增加與軸4的接觸部7a的厚度,提高與軸4之間的密封性,提高密封內徑部7a的耐磨損性。其結果,可提高作為排氣再循環閥的耐久性。
尤其是在密封為2片以上的場合,受到壓力30的密封72和與平面6a接觸的密封71是不同的密封,故壓力30的局部的不均和變動不易傳遞至密封71,能得到穩定的密封性能。
另外,實施形態1,2中,具有以下的特征。
排氣通道內外1b-1d產生壓力差,壓力30從軸滑動支承部9a向密封7下面作用時,如上所述,密封7b-插入件6a部、及密封7a-軸4部密接,由該兩者進行密封。比如,部分目的排氣再循環閥長時間工作的場合等,上述密封7a-軸4部發生磨損,但通過密封7由彈性材料形成,即使密封內徑部7a的磨損加重,也可與軸4部密接,即,可確保密封功能。
下面利用圖7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圖7是對本發明的排氣再循環閥長時間工作的場合的、密封的作用狀況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7中,初期即排氣再循環閥還沒怎么用的情況下的密封7的密封狀態用虛線表示,由密封內徑部7a-軸4部進行密封。另一方面,排氣再循環閥長時間工作后,即密封內徑部7a的磨損加重的情況下,密封7的密封狀態用實線表示,此時,通過密封內徑部7c-軸4部進行密封。
這里,雖然密封內徑部的位置因磨損而從7a變化到7c,但從軸滑動支承部9a施加的壓力30基本上是相同的,作為密封功能沒有變化。總之,不會因密封內徑部7a的磨損而有損于密封功能,即使是磨損后的密封狀態(7c),也可確保與初期(7a)同等的密封性能。
這是因為密封7做成朝壓力30作用的方向側突出的圓錐形狀的緣故,由此,通過壓力30引起的推力朝與軸4密接的方向作用,即使磨損加重的狀態下也可防止與軸4之間的密封性能的下降。
實施形態3作為組裝順序,用圖1進行說明,將過濾器5、軸滑動支承部件9插入設有閥座2外殼1的內部后,設置密封7。然后安裝環8,將插入件6壓入固定。通過插入件6的壓入,如上所述,也可同時固定軸滑動支承部件9。
接著插入與排氣流量控制閥3連接的軸4,將彈簧10、彈簧座11、擋塊12安裝在軸4上。
這里,利用圖8對將與排氣流量控制閥3連接的軸4插入時的組裝方法進行說明。
圖8是對實施形態1,2的軸承部密封結構的組裝方法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密封7如上所述,由彈性材料形成,故軸4插入時需要注意不要向排氣通道外1d的方向反轉。為此,作為組裝方法,比如如圖8所示,將正壓31從排氣通道外1d的方向施加,當軸4接近密封7時,如圖8中的實線所示,朝排氣通道內1b的方向變形。然后插入軸4,插入后停止施加正壓31。密封7為單個時,密封內徑部7a沿著軸4形成,故通過停止施加正壓31,沿著軸4而成為圖8中的虛線那樣。利用了密封7由彈性材料形成這一方法,能防止密封7的組裝不良,得到本來的密封功能。
這些實施形態的軸承部密封結構包括具有作動器安裝面和朝向發動機構成部件的安裝面的外殼;設置在該外殼內部的軸滑動支承部;以及與將該軸滑動支承部進行上下滑動的排氣再循環閥的流量控制閥連接的軸,通過在軸滑動支承部上設置密封構件,可對在排氣通道內產生排氣流動時因排氣通道內外產生壓力差而從軸滑動支承部向排氣通道外的排氣和雜物、水分等的泄漏進行抑制。
另外,設置在軸滑動支承部上的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形成,因而可隨著排氣通道內外產生的壓力差而變形。
另外,設置在軸滑動支承部上的密封構件為圓環狀,外徑和內徑存在高低差的薄板形狀,通過設置該高低差,相對于排氣通道內外產生的壓力差,形成壓力的承接面,可相對應于作用應力而提高氣密性。
另外,在密封構件設置部設有用于確保高氣密的插入件。
另外,設置在軸滑動支承部上的密封構件不剛性固定,由軸進行支承,故密封構件的孔中心與軸的中心一致,有利于耐磨損性。
在設有密封構件的軸滑動支承部件上設有避讓的部分即槽,以使密封構件不與軸滑動支承部咬入。
軸滑動支承部件由插入件和環固定,該環固定軸滑動支承部件,同時相對于從軸滑動支承部的排氣和雜物、水分等的泄漏具有防止進入外殼部分的作用。
設置在軸滑動支承部上的密封構件通過增加其設置在的密封構件的片數或增加與軸的接觸部的厚度,可應對所要求的耐久性。
將軸插入密封構件內時,比如通過將正壓從合適的方向進行外加,就可容易地插入,組裝性優良。
這些實施形態的軸承部密封結構,可抑制從軸滑動支承部的排氣和雜物、水分等的泄漏,防止進入作動器部。
由于密封由彈性材料形成,故即使密封內徑部磨損,也可確保與初期同等的密封性能,確保與軸的高氣密性。
同樣,密封由彈性材料形成,組裝時通過外加正壓等的方法,不會損傷密封,可防止反轉,提高組裝性,能得到本來的密封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閥,包括外殼、具有閥體的軸、使該軸產生滑動的軸滑動支承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軸滑動支承部設置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
2,一種排氣再循環控制用閥,包括外殼;具有對排氣通道進行開閉的閥體的軸;使該軸產生滑動的軸滑動支承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軸滑動支承部設置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該密封構件由彈性材料形成,其根據排氣通道的壓力而變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其特征在于,密封構件為圓環狀的、在外徑和內徑處存在高低差的薄板形狀,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氣再循環控制用閥,其特征在于,設有當受到來自排氣通道的壓力時與密封構件抵接的插入件。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閥,其特征在于,密封構件由軸支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閥,其特征在于,在軸滑動支承部件的內周部設有防止密封構件咬入用的避讓部。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閥,其特征在于,在軸滑動支承部件與插入件之間設有環。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其特征在于,密封構件由2片以上的密封構件層疊構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閥,其特征在于,密封構件與軸的接觸部的厚度厚。
10.一種閥組裝方法,對包括外殼、具有閥體的軸、使該軸產生滑動的軸滑動支承部、設置在所述軸滑動支承部上的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的閥進行組裝,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軸插入所述密封構件內時,施加正壓。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閥,包括外殼、具有閥體的軸、使該軸產生滑動的軸滑動支承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軸滑動支承部設置可在規定的范圍內可移動變形的密封構件。采用本發明,可防止來自軸滑動支承部的間隙的排氣和雜物、水分等進入軸的滑動部分和驅動閥的作動器部分等,并防止導致軸的滑動性下降和作動器的動作性能下降。
文檔編號F02M25/07GK1609438SQ20041008556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7日
發明者田中徹, 川崎真一, 三好帥男, 三宅俊彥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