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蒸汽輪機及其冷卻方法以及蒸汽輪機發電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使蒸汽溫度高溫化并提高發電廠熱效率的同時,對蒸汽的高溫化作相應處理,供給冷卻蒸汽來提高構成部件強度保證的蒸汽輪機及其冷卻方法以及蒸汽輪機發電廠。
已有技術在最近的蒸汽輪機發電廠中,作為加強重新強化發電廠熱效率提高的一環,研究蒸汽的高溫化。
蒸汽高溫化是蘭肯循環的特性,越提高蒸汽溫度,越能提高發電廠熱效率。
因此,蒸汽輪機發電廠從曾經比較低溫、低壓的蒸汽條件,大致固定在蒸汽溫度538℃/566℃或538℃/538℃的一級再加熱中。
然而,如最近那樣,在全球變暖或環境破壞等密切相關的今天,在蒸汽輪機發電廠的領域,也進行更進一步減少燃料的浪費并增加單機容量的研究開發,其中之一是提出了將再加熱蒸汽溫度提高到700℃以上并將該超高溫再加熱蒸汽供給到中壓汽輪機的方案。
對于將600℃左右的高溫蒸汽導入到中壓汽輪機的技術,也提出了將中壓汽輪機的主蒸汽輸入管作為雙重構造進行蒸汽冷卻的方案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特開平11-350911號公報發明內容但是,對于將再加熱蒸汽溫度提高到700℃以上的情況,還留有很多要解決的許多問題,尤其對于如何保證蒸汽輪機構成部件的強度,現在正模索中。以前,在火力發電發電廠中,在蒸汽輪機使用的渦輪轉子、渦輪噴嘴、渦輪葉片、噴嘴箱(蒸汽室)、蒸汽供給管等的蒸汽輪機構成部件中使用改良的耐熱銅,但若再加熱蒸汽溫度變為700℃以上,則難以較好地維持蒸汽輪機構成部件的強度保證。
因此,對于蒸汽輪機發電廠,即使在蒸汽輪機構成部件就那樣使用以前改良的耐熱銅,也希望實現能較好維護強度保證的新技術,作為其手段研究采用蒸汽冷卻。
然而,雖然說采用蒸汽冷卻,但由于該技術領域是未開發的領域,要反復進行嘗試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根據這些已有技術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再熱蒸汽進行超高溫化從而更進一步提高熱效率,同時對再熱蒸汽高溫化作相應處理,使蒸汽輪機構成部件能維持高強度保證的蒸汽輪機和其冷卻方法以及蒸汽輪機發電廠。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發電廠,如技術方案1所示,其特征是包括蒸汽發生器;利用由該蒸汽發生器產生的蒸汽被驅動的高壓汽輪機;具有引導用所述蒸汽發生器對來自所述高壓汽輪機的排氣進行再熱的再熱蒸汽的噴嘴箱、和將來自所述高壓汽輪機的抽氣蒸汽作為冷卻蒸汽進行引導的冷卻蒸汽導入部、并由該再熱蒸汽驅動的中壓汽輪機;由來自該中壓汽輪機的排氣蒸汽驅動的低壓汽輪機;使來自該低壓汽輪機的排氣蒸汽凝縮的冷凝器;以及將由該冷凝器凝縮的凝縮水作為供水進行加熱的多個供水加熱器。
本發明的蒸汽輪機,如技術方案2至8所示,其特征是包括機殼;在所述機殼內被收納并旋轉的轉子;配置多個由固定在所述機殼側并配置在相對所述轉子旋轉軸的圓周方向的噴嘴和一對在與該噴嘴鄰接的位置植設在所述轉子上并與所述轉子一同旋轉的轉動葉片組成的汽輪機級而構成的通路部;在所述轉子和所述機殼的間隙與所述轉子旋轉軸同心狀配置并與所述通路部連通的噴嘴箱;以及在所述轉子和所述機殼之間的空間引導冷卻用蒸汽的冷卻蒸汽導入部。
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的冷卻方法,如技術方案9所示,其特征是,所述蒸汽輪機包括由外側機殼和內側機殼組成的機殼;在所述內側機殼內被收納并旋轉的轉子;配置多個由固定于所述內側機殼側并在相對所述轉子旋轉軸的圓周方向配置的噴嘴和在與該渦輪噴嘴鄰接的位置植設在所述轉子上并與所述轉子一同旋轉的1對轉動葉片組成的汽輪機級而構成的通路部;在所述轉子和所述機殼的間隙中與所述轉子的旋轉軸同心狀配置并與所述通路部連通的噴嘴箱;以及嵌合在所述噴嘴箱上的蒸汽供給管,在蒸汽輪機的冷卻方法中,在所述轉子和所述內側機殼之間的空間、及所述內側機殼和外側機殼之間的空間分別導入冷卻蒸汽,用該冷卻蒸汽冷卻所述噴嘴箱、所述蒸汽供給管和所述蒸汽輪機級中的至少位于最上游的級。
若使用本發明,用冷卻蒸汽能充分冷卻中壓汽輪機的各構成高溫部件,所以可對再熱蒸汽的高溫化作相應處理并對蒸汽輪機構成部件維持高強度保證,能提供更高效率的蒸汽輪機發電廠。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發電廠和蒸汽輪機發電廠冷卻方法的實施形態圖。
圖2是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發電廠中表示中壓汽輪機實施形態的局部剖開縱剖面圖。
圖3是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發電廠中表示再熱蒸汽管的實施形態的局部剖開剖面圖。
圖4是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發電廠中表示蒸汽輪機初級、汽輪機級的實施形態的局部剖開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引用附圖和附圖給予的符號,說明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發電廠和蒸汽輪機發電廠冷卻方法的實施形態。
實施例1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發電廠和蒸汽輪機發電廠冷卻方法的第1實施例的系統圖。
本實施例的蒸汽輪機發電廠由蒸汽輪機1、作為蒸汽發生器的鍋爐9、冷凝水系統13和供水系統14構成。
蒸汽輪機1將中壓汽輪機2、高壓汽輪機3、雙流型低壓汽輪機7和發電機8相互軸結合,作為單軸來構成。作為蒸汽發生器鍋爐9產生主蒸汽,該主蒸汽通過被引導到高壓汽輪機3后在高壓汽輪機3內邊膨脹邊流動,進行膨脹作功來驅動高壓汽輪機。高壓汽輪機3設置著從其中間級抽取蒸汽的高壓汽輪機抽氣系統5。
在高壓汽輪機3內結束膨脹作功的高壓汽輪機排氣由低溫再熱系統10再次引導到鍋爐9中,供給于鍋爐9的再熱器11,這里變成溫度700℃以上的再熱蒸汽。該再熱蒸汽向中壓汽輪機2供給,進行膨脹作功來驅動中壓汽輪機2。進一步,中壓汽輪機2還將來自中壓汽輪機3的一部分抽汽蒸汽從高壓汽輪機抽汽系統5分支,使作為冷卻蒸汽引導的蒸汽冷卻系統4與該中壓汽輪機的上游部連接。連接著從中壓汽輪機2的中間級抽取蒸汽的抽氣配管。
而且,在中壓汽輪機2內結束膨脹作功的中壓汽輪機排氣被引導到低壓汽輪機7,在這里也進行膨脹作功來驅動低壓汽輪機7。這樣,分別驅動高壓汽輪機3、中壓汽輪機2、低壓汽輪機7,由此驅動發動機8。在低壓汽輪機7也連接著從其中間級抽取蒸汽的抽氣配管。
冷凝水系統13沿著冷凝水的流動設有冷凝器15、冷凝水泵16、第1低壓供水加熱器17、第2低壓供水加熱器18、第3低壓供水加熱器19、第4低壓供水加熱器20。用冷凝器15使自低壓汽輪機7來的低壓汽輪機排氣凝縮形成冷凝水,用冷凝水泵16將該冷凝水升壓,在第1至第4低壓供水加熱器17、18、19、20將從低壓汽輪機7通過抽氣配管供給的低壓抽取蒸汽作為熱源,依次進行預熱(再生)。
另一方面,供水系統14沿供水的流動設有脫氣器21、供水泵22、第1高壓供水加熱器23、第2高壓供水加熱器24、第3高壓供水加熱器25、過熱器6。脫氣器21對從冷凝水系統13的第4低壓供水加熱器20供給的冷凝水,進行將從蒸汽輪機1的中壓汽輪機2的下游部來的抽取蒸汽作為熱源的加熱脫氣,形成供水。過熱器6根據從連接在蒸汽輪機1的中壓汽輪機2的比較上游側的抽氣配管供給的過熱度高的過熱蒸汽的顯熱加熱供水,并且設置在供水系統14的最下游部。
由脫氣器21得到的供水用給升泵22升壓,用第1至第3高壓供水加熱器23、24、25依次預熱,最后引導到過熱調節器6再進行預熱。這里,第1高壓供水加熱器的供水加熱源由過熱器6大致奪取顯熱是接近飽和蒸汽的蒸汽,第2高壓供水加熱器、第3高壓供水加熱器的供水加熱源分別是高壓汽輪機3來的高壓汽輪機排汽、高壓汽輪機3來的高壓抽取蒸汽。通過這些的第1至第3高壓供水加熱器23~25和過熱器6將依次預熱的供水返回鍋爐9。
在本實施例中,在蒸汽輪機1通過高壓抽氣系統5、蒸汽冷卻系統4供給到中壓汽輪機2a的冷卻蒸汽,冷卻中壓汽輪機2的渦輪轉子、噴嘴箱、機殼、密封壓蓋部、再熱蒸汽管等的蒸汽輪機構成部件,能較高地維持材料的強度保證。
在蒸汽輪機1使溫度700℃以上的再熱蒸汽在中壓汽輪機2進行膨脹作功是由于,中壓汽輪機2和高壓汽輪機3比較,容量(汽輪機級數)多,其多的部分是因為能通過蒸汽進行較多的膨脹作功,與其提高高壓汽輪機3的入口溫度不如提高中壓汽輪機2的入口溫度,作為結果是為了能提高發電廠熱效率。
這樣,本實施例的蒸汽輪機發電廠,在第1中壓汽輪機2設置將蒸汽輪機1的高壓汽輪機3來的高壓汽輪機抽氣作為冷卻蒸汽供給的蒸汽冷卻系統4,能較高地維持中壓汽輪機2構成部件的材料強度保證。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在供水系統14的供水預熱(再生)中能有效利用中壓汽輪機2中間級來的過熱度高的抽取蒸汽,設置了使用過熱器6僅對中壓汽輪機抽取蒸汽具有熱量中的顯熱進行熱交換的過熱器6。因此,更進一步能提高發電廠的熱效率,就連700℃左右的高溫再熱蒸汽都能因蒸汽冷卻而維持高的材料強度,且進行高效率的運轉。
圖2是對由本實施例的鍋爐9的再熱器11供給的溫度700℃以上的再熱蒸汽進行膨脹作功的中壓汽輪機2的局部剖視縱剖面圖。
中壓汽輪機2構成外部機殼27和內部機殼28的雙層機殼構造的軸流型,同時在內部機殼28收容著具有汽輪機級(タ一ビン段落)29的渦輪轉子30。
渦輪轉子30的構成是,由軸承(未圖示)支承兩端,同時在再熱蒸汽上游側的外部機殼27、內部機殼28的各自之間分別設置外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外部ケ一シング用グラント部)31、內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2,同時從再熱蒸汽管35側的蒸汽輪機初級到蒸汽輪機排汽室36側的蒸汽輪機最后級遍及多個級地設有將渦輪噴嘴33和渦輪葉片34組合的汽輪機級29,將這部分作為蒸汽的通路部。
在構成汽輪機級29的渦輪噴嘴33和渦輪葉片34中,通過在用隔板外環(ダイアフラム外輪)36和隔板內環37支承兩端的同時使隔板外環36與內部機殼28配合,沿渦輪轉子30的圓周方向配置渦輪噴嘴33。渦輪葉片34植設在與渦輪轉子30整體切削出的渦輪圓盤38上,并在與渦輪噴嘴33鄰接的位置沿渦輪轉子30的圓周方向配置。
中壓汽輪機2具有作為蒸汽供給管的再熱蒸汽管35,能將由鍋爐9的再熱器11供給的再熱蒸汽通過噴嘴箱(蒸汽室)4供給到蒸汽輪機初級的渦輪噴嘴33。
噴嘴箱45與渦輪轉子30的旋轉軸同心狀地配置在渦輪轉子30和內部機殼28的間隙中,是將由再熱蒸汽管35供給的約700℃的高溫蒸汽導入作為蒸汽通路部的汽輪機級29的構件,能防止高溫蒸汽直接觸及中壓汽輪機的構成部件,通過將蒸汽引導到照舊保持蒸汽溫度的蒸汽輪機通路部29來防止效率下降。
再熱蒸汽管35的構成如圖3所示,構成外管39和內管40的雙層管構造,在同心形配置的外管39和內管40之間形成冷卻蒸汽通路41,使冷卻蒸汽可流通,同時在外管39和外部機殼27的法蘭盤42之間安裝著外部機殼用密封裝置43。
該外部機殼用密封裝置43在和外部機殼27的法蘭盤42之間,沿外管39的管軸層狀地安裝著環形片44,從環形片44漏出的冷卻蒸汽通過流出口46,例如被熱交換器回收。
再熱蒸汽管35如圖4所示,在和內部機殼28的插通部分安裝著內部機殼用密封裝置47。再熱蒸汽管35考慮由再熱蒸汽的熱引起的延伸,將另一端形成無拘束的自由端。
該內部機殼用密封裝置47沿再熱蒸汽管35的管軸層狀地安裝環形片48,使由環形片48漏出的冷卻蒸汽向汽輪機級29的下游側、外部機殼和再熱蒸汽管35流出。
一方面,內部機殼28在和汽輪機級之間形成空間室49,在這里使被引導的冷卻蒸汽分別通過蒸汽輪機2級的隔板外環36的側面側和頭部側后,從流出口50向外部機殼側流出。
另一方面,由渦輪轉子30切削出的渦輪圓盤38,在蒸汽輪機初級和蒸汽輪機2級分別形成平衡孔51,使冷卻噴嘴箱45的冷卻蒸汽通過平衡孔51依次供給到蒸汽輪機下級,同時在該蒸汽輪機前級和蒸汽輪機后級之間設有例如鉤形狀的密封片52。
下面,說明蒸汽輪機發電廠的冷卻方法。
配置在蒸汽輪機的中壓汽輪機2,為了更進一步提高發電廠的熱效率,供給700℃以上的超高溫再熱蒸汽。
因此,中壓汽輪機2如圖1所示,將由蒸汽輪機部1的高壓汽輪機3中間級抽取的高壓汽輪機抽氣作為冷卻蒸汽,通過由高壓汽輪機抽氣系統5分支的蒸汽冷卻系統4供給到各構成高溫部件。在本實施例中,冷卻蒸汽從在內部機殼內的內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2附近設置的冷卻蒸汽導入部100導入,引導到渦輪轉子30和內部機殼28之間的空間。與此同時,冷卻蒸汽的一部分從冷卻蒸汽導入部100通過內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2而減壓,也被引導到內部機殼28和外部機殼27之間的空間。
從冷卻蒸汽導入部100供給中壓汽輪機2的冷卻蒸汽中的引導到渦輪轉子30和內部機殼28之間空間的冷卻蒸汽,如圖2所示,冷卻噴嘴箱45的引周面、再熱蒸汽管35、內部機殼28、外部機殼27、渦輪圓盤38、支撐渦輪噴嘴33的隔板外環36、隔板內環37等。從冷卻蒸汽導入部100通過內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2供給到內部機殼28和外部機殼27之間空間的冷卻蒸汽,冷卻內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2、外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1、再熱蒸汽管35、內部機殼28、外部機殼27等。由此,進行中壓汽輪機2各構成部件的強度保證。
首先,與從再熱蒸汽管35供給噴嘴箱45的再熱蒸汽為700℃以上溫度相以,從蒸汽冷卻系統4供給的冷卻蒸汽,其溫度為500℃以下。關于壓力,從蒸汽冷卻系統供給的冷卻蒸汽是從高壓汽輪機3來的抽氣蒸汽,也有80氣壓程度的壓力。供給到中壓汽輪機2的再熱蒸汽是50氣度程度的壓力,冷卻蒸汽與其相比也有數十氣壓高的壓力。因此,用從蒸汽冷卻系統4供給的這些冷卻蒸汽能充分冷卻噴嘴箱45,進行強度保證。
冷卻噴嘴箱45外表面的冷卻蒸汽冷卻插通內部機殼28和外部機殼27的再熱蒸汽管35、內部機殼28、外部機殼27、渦輪圓盤38,冷卻各構成部件的高溫部同時,通過內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2供給到內部機殼28和外部機殼27之間的空間,冷卻外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1、再熱蒸汽管35。
供給到插通內部機殼28的再熱蒸汽管35的冷卻蒸汽,如圖4所示,一部分通過在再熱蒸汽管35和內部機殼28之間安裝的內部機殼用密封裝置47的環形片48,冷卻再熱蒸汽管35,同時將殘余的冷卻蒸汽供給到蒸汽輪機初級和內部機殼28之間所形成的空間室49。供給到空間室49的蒸汽在支撐汽輪機級29的渦輪噴嘴33的隔板外環36的側面和頭部側與內部機殼28的間隙流動,通過該部分從內部機殼28上所形成的流出口50流出到外部機殼側,冷卻隔板外環36和內部機殼28的內徑側。
在本實施例,在內部機殼28上所形成的流出口50被設置在支撐中壓汽輪機2的2級渦輪噴嘴的隔板外環36的頭部側附近,這是因為在中壓汽輪機2內,再熱蒸汽進行膨脹作功,蒸汽溫度下降到與以前的蒸汽輪機相同程度,即,僅能有效地冷卻中壓汽輪機2構成部分中的高溫部分。
并且,冷卻噴嘴箱45外表面的冷卻蒸汽,由隨著渦輪圓盤38、38的旋轉而發生的抽取力引誘到分別設置在蒸汽輪機初級和蒸汽輪機2級的渦輪圓盤38、38的平衡孔51、51中。
由抽取力引誘的冷卻蒸汽通過平衡孔51、51后,向半徑方向(外側)流動,但由鉤狀密封片52、52密封,這期間冷卻支撐暴露在高溫再熱蒸汽的渦輪圓盤38和渦輪噴嘴33的隔板內環37。
另一方面,分別冷卻插通內部機殼28的再熱蒸汽管35、內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2、外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1的冷卻蒸汽,如圖3所示,供給到安裝著插通外部機殼27的再熱蒸汽管35的外管39上的外部機殼用密封裝置43、及由再熱蒸汽管35的外管39和內管40形成的冷卻蒸汽通路41中。
供給到外部機殼用密封裝置43的冷卻蒸汽,冷卻再熱蒸汽管35的外管39。這期間,從外部機殼用密封裝置43漏出的冷卻蒸汽,從形成于法蘭盤42的流出口46,例如作為熱源供給到熱交換器。
供給到冷卻通路41的冷卻蒸汽冷卻外管39、內管40后,從噴出口53供給到其他機器。
這樣,本實施例的蒸汽輪機冷卻方法,從冷卻蒸汽導入部100將高壓汽輪機3來的高壓汽輪機抽氣作為冷卻蒸汽供給到蒸汽輪機1的中壓汽輪機2中,將供給的冷卻蒸汽分別導入渦輪轉子30和內部機殼28之間的空間、及內部機殼28和外部機殼27之間的空間,冷卻噴嘴箱45、渦輪圓盤38、支撐渦輪噴嘴33的隔板外環36、隔板外環37、內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2、外部機殼用密封壓蓋部31、再熱蒸汽管35、內部機殼28、外部機殼27等的各構成高溫部件,所以即使是供給到再熱蒸汽管35的溫度700℃以上的高溫再熱蒸汽,也能充分維持各構成高溫部件的強度保證。
權利要求
1.一種蒸汽輪機發電廠,其特征是包括蒸汽發生器;利用由該蒸汽發生器產生的蒸汽被驅動的高壓汽輪機;具有引導用所述蒸汽發生器對來自所述高壓汽輪機的排氣進行再熱的再熱蒸汽的噴嘴箱、和將來自所述高壓汽輪機的抽氣蒸汽作為冷卻蒸汽進行引導的冷卻蒸汽導入部、并由該再熱蒸汽驅動的中壓汽輪機;由來自該中壓汽輪機的排氣蒸汽驅動的低壓汽輪機;使來自該低壓汽輪機的排氣蒸汽凝縮的冷凝器;以及將由該冷凝器凝縮的凝縮水作為供水進行加熱的多個供水加熱器。
2.一種蒸汽輪機,其特征是包括機殼;在所述機殼內被收納并旋轉的轉子;配置多個由固定在所述機殼側并配置在相對所述轉子旋轉軸的圓周方向的噴嘴和一對在與該噴嘴鄰接的位置植設在所述轉子上并與所述轉子一同旋轉的轉動葉片組成的汽輪機級而構成的通路部;在所述轉子和所述機殼的間隙與所述轉子旋轉軸同心狀配置并與所述通路部連通的噴嘴箱;以及在所述轉子和所述機殼之間的空間引導冷卻用蒸汽的冷卻蒸汽導入部。
3.如權利要求2記載的蒸汽輪機,其特征是,還具有從機殼的外部導入蒸汽的同時由將端部嵌合在噴嘴箱的內管和與該內管同軸地配置的外管構成、且在所述內管和外管的間隙使從冷卻蒸汽導入部來的冷卻蒸汽可流通的蒸汽供給管。
4.如權利要求3記載的蒸汽輪機,其特征是,機殼由外側機殼和內側機殼構成,來自冷卻蒸汽導入部的蒸汽能在轉子和所述內側機殼之間以及所述內側機殼和外側機殼之間分別流通。
5.如權利要求4記載的蒸汽輪機,其特征是,還包括從機殼的外部導入蒸汽的同時由將端部嵌合在噴嘴箱的內管和與該內管同軸配置的外管組成、并在所述內管和外管的間隙使來自冷卻蒸汽導入部的冷卻蒸汽可流通的蒸汽供給管;以及在該蒸汽供給管的所述外管與外部機殼之間和所述蒸汽供給管的內管與內部機殼之間分別設置的密封裝置。
6.如權利要求5記載的蒸汽輪機,其特征是,還設置有回收從蒸汽供給管的外管和外部機殼之間所設置的密封部泄漏的蒸汽用的流出口。
7.如權利要求4記載的蒸汽輪機,其特征是,還包括在內側機殼上安裝的同時保持噴嘴外周側的環狀隔板外環和保持噴嘴內周側的環狀隔板內環,在和所述隔板外環以及所述內側機殼的至少一個的間隙流通冷卻蒸汽。
8.如權利要求7記載的蒸汽輪機,其特征是,內側機殼具有將在該內側機殼和隔板外環的間隙流通的冷卻蒸汽引導到所述內側機殼和外側機殼之間的空間的流出口。
9.一種蒸汽輪機的冷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蒸汽輪機包括由外側機殼和內側機殼組成的機殼;在所述內側機殼內被收納并旋轉的轉子;配置多個由固定于所述內側機殼側并在相對所述轉子旋轉軸的圓周方向配置的噴嘴和在與該渦輪噴嘴鄰接的位置植設在所述轉子上并與所述轉子一同旋轉的1對轉動葉片組成的汽輪機級而構成的通路部;在所述轉子和所述機殼的間隙中與所述轉子的旋轉軸同心狀配置并與所述通路部連通的噴嘴箱;以及嵌合在所述噴嘴箱上的蒸汽供給管,在蒸汽輪機的冷卻方法中,在所述轉子和所述內側機殼之間的空間、及所述內側機殼和外側機殼之間的空間分別導入冷卻蒸汽,用該冷卻蒸汽冷卻所述噴嘴箱、所述蒸汽供給管和所述蒸汽輪機級中的至少位于最上游的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蒸汽輪機發電廠和蒸汽輪機發電廠的冷卻方法,能使再熱蒸汽的溫度超高溫化并更進一步提高熱效率,同時對再熱蒸汽的高溫化作相應處理,對蒸汽輪機構成部件能維持高的強度保證。本發明的蒸汽輪機發電廠(1),在蒸汽發生器(9)上組合蒸汽輪機(1)、冷凝器(13)、供水系統(14),在蒸汽輪機部(1)的中壓汽輪機(2)上設置噴嘴箱并通過該噴嘴箱供給來自蒸汽發生器(9)的再熱蒸汽,同時在供水系統(14)中具有用來自中壓汽輪機(2)的抽氣蒸汽的顯熱加熱供水的過熱器(6)。
文檔編號F01D25/12GK1550644SQ20041005950
公開日2004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30日
發明者山下勝也, 平, 永根浩平, 筱崎幸雄, 雄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