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其屬于可燃用多種燃料的點燃式發動機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點燃式發動機的火花塞跳火放電瞬間,跳火所點燃的可燃混合氣火焰是在電極間隙附近開始呈球形向外擴展傳向整個燃燒室。無論是燃燒汽油還是石油液化氣等燃料,點燃式發動機在低工況下可燃混合氣濃度都不高,難以點燃。為順利點燃可燃混合氣,通常采取的手段是加大火花塞的點火能量,這不僅消耗過多的電能,還使火花塞電極過早磨損。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點燃式發動機因可燃混合氣濃度過稀難以點燃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該燃燒系統能使火花塞電極周圍的可燃混合氣濃度加大至極有利于火花點燃,并使火焰迅速傳遍整個燃燒室,以達到改善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它主要包括一個由氣缸蓋、活塞和氣缸套組成的燃燒室。噴油嘴有一注燃料束朝火花塞方向噴射。其特殊之處在于上述的火花塞的頭部設有一個罩,該罩呈上凹下凸的曲面狀,罩上邊與氣缸蓋的下平面之間留有縫隙δ,使噴向火花塞的一注燃料束能從縫隙δ進入罩內,形成易于點燃的較濃混合氣。火花塞的一對點火電極之一的接地電極由罩代替;火花塞的接地電極罩的內腔底部設有一個凸起;罩都用連接筋固定在火花塞的本體上。
上述技術方案的基本工作原理在于讓燃料噴射器的一注燃料束直接射入火花塞頭部罩的內腔,使火花塞的點火電極周圍布滿較濃的可燃混合氣,火花塞極易點燃的可燃混合氣燃燒產生的高溫高壓火焰從罩與氣缸蓋下平面之間的縫隙向四周噴出,迅速點燃整個燃燒室內的燃氣,使整個燃燒過程迅速、完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這種燃燒系統能保證罩內火花塞點火電極周圍的可燃混合氣濃度,有利于火花點燃,為罩外的整個燃燒室創造了稀薄可燃混合氣燃燒的條件,達到提高發動機效率,改善排放,節省燃料的目的。而在高負荷下,因為火焰噴出速度快,避免了爆燃的發生,降低了噪聲。初步試驗表明即使空燃比達100以上,也能穩定著火燃燒,熱效率提高10%以上,噪聲降低2分貝。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一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2是圖1的A局部放大圖。
圖3是罩作為火花塞的電極之一的結構圖。
圖4是罩的內腔設有凸起的結構圖。
圖中1、氣缸蓋,2、活塞,3、氣缸套,4、燃料噴射器,5、火花塞,6、罩,7、調整墊,8、9、10、燃料束,11、凸起,12、中心電極,13、接地電極,14、連接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2所示實施例中,由氣缸蓋1、活塞2和氣缸蓋3組成了發動機的燃燒室。燃料噴射器4傾斜安裝在氣缸蓋1上。火花塞5也安裝在氣缸蓋1上,并通過調整墊7使火花塞5頭部罩6的上邊與氣缸蓋1下平面之間具有合適的縫隙δ。燃料噴射器4的一注燃料束8直接射入罩6的內腔,使火花塞5的點火電極周圍形成較濃的十分有利于點燃的可燃混合氣。在罩6內因點燃產生高溫高壓可燃混合氣的火焰,經罩6的上邊與氣缸蓋1的下平面之間的縫隙δ向四周噴出,點燃由噴射器4噴出的燃料束9、10形成的稀薄可燃混合氣,火焰迅速擴散到整個燃燒室,完成燃燒過程。
在圖3、4所示的實施例中,罩6替代了接地電極13的作用,罩6和中心電極12組成一對點火電極。為了提高作為接地電極罩6的使用壽命,另一方案是在罩6內腔底部設有凸起11。罩6都用連接筋14固定在火花塞5的本體上。
權利要求
1.一種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它主要包括一個由氣缸蓋(1)、活塞(2)和氣缸套(3)組成的燃燒室,噴油嘴(4)有一注燃料束朝火花塞(5)方向噴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火花塞(5)的頭部設有一個罩(6),罩(6)呈上凹下凸的曲面狀,罩(6)上邊與氣缸蓋(1)的下平面之間留有縫隙δ,使噴向火花塞(5)的一注燃料束(8)從縫隙δ進入罩(6)內,形成易于點燃的較濃的混合氣。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火花塞(5)的一對點火電極之一的接地電極為罩(6)。
3.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火花塞(5)的接地電極罩(6)的內腔底部設有一個凸起(11)。
4.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罩(6)用連接筋(14)固定在火花塞(5)的本體上。
全文摘要
一種罩式火花塞燃燒系統,其屬于可燃用多種燃料的點燃式發動機領域。這種燃燒系統采用一個帶罩的火花塞,讓燃料噴射器的一注燃料束直接噴入罩內,使火花塞罩內的點火電極周圍形成極易點燃的濃可燃混合氣,在罩外形成稀薄可燃混合氣,從而使該燃燒系統能保證可靠點燃和充分完全的燃燒,提高了發動機的效率,改善了排放,降低了燃料消耗率。在高負荷下,因火焰噴出極快,避免了爆燃的發生,降低了噪聲。
文檔編號F02P13/00GK1556321SQ20041002103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9日
發明者隆武強 申請人:大連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