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后置發動機客車的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客車技術領域的冷卻裝置,尤其涉及中、后置發動機客車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客車的發動機有前置、中置和后置,其冷卻裝置也相應有前置、中置、后置,現有各種客車不管其發動機置于何處,其冷卻裝置的傳動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皮帶傳動,即發動機通過其動輪經皮帶傳動冷卻裝置中的風扇,發動機一啟動,風扇就動,發動機一停,風扇就停;另一種是液壓傳動,即發動機通過液壓泵,經油路中的油帶動冷卻裝置中的風扇。客車發動機的功率是額定的,它的作用是驅動、發電、空調和冷卻,冷卻消耗了發動機的一部分功率,對于中、后置發動機客車,由于其結構特殊性,進風不如前置發動機客車,因而冷卻效果不理想,為此,現有的措施普遍是加大風扇直徑和提高風扇轉速,這種技術措施的結果一方面提高了冷卻效果,但其負面作用較大,一是增大了發動機的負荷,浪費了能源,二是提高了噪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中、后置發動機客車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節約能源,提高動力性和降低噪聲的中、后置發動機客車冷卻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方案實現的中、后置發動機客車冷卻裝置,包括客車發動機一側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散熱器一側的風扇為電動風扇,電動風扇經線路聯接客車中發電機的輸出端和蓄電池。
本實用新型利用客車富足的電能,將散熱器一側的體積很大的皮帶傳動風扇或液壓傳動風扇改為體積較小的電動風扇,不僅僅減小了風扇的體積,重要的是減輕了發動機的負荷,將節余的動力充分使用在驅動上,減少了油耗,節約了能源,而且大大降低了風扇的噪音,發動機、散熱器等部件在底盤上布置也變得簡單、容易。
根據實際情況,電動風扇可為一只或數只并聯,電動風扇與源的聯接線路中可串入溫控器,溫控器的探頭設置在散熱器的管道中,設置溫控器的目的,是根據散熱器內的水溫情況來確定是否工作,因車輛在剛啟動或經一段時間的冷卻工作后,散熱器內的水溫并不高,無須冷卻,這一技術措施可延長風扇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減少了噪聲,而現有的中、后置發動機客車冷卻裝置是只要車輛啟動,就連續不斷地工作。電動風扇數只并聯不僅可以減小每只風扇的直徑,減小噪音,而且也增大了散熱面。
本實用新型與已申請專利的后置發動機客車車頂通風裝置技術配合使用,其效果將更佳。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和電路聯接圖。
附圖中,1是散熱器,2是電動風扇,3是發動機,4是發電機,5是蓄電池,6是溫控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散熱器1、電動風扇2、發動機3、發電機4和蓄電池5構成,一只或數只并聯的電動風扇2替代了現有結構中的傳動風扇,發電機4和蓄電池5之間及發電機4與發動機3之間是現有車輛固定聯接好的,電動風扇2經線路接入發電機4與蓄電池5的聯接電路中,在接入的電路中可串入溫控器6,溫控器6的測溫探頭置于散熱器1的管道中。
權利要求1.中、后置發動機客車的冷卻裝置,包括客車發動機一側的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散熱器一側的風扇為電動風扇,電動風扇經線路聯接客車中發電機的輸出端和蓄電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后置發動機客車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電動風扇為一只或數只并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后置發動機客車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電動風扇與電源的聯接線路中可串入溫控器,溫控器的探頭置于散熱器的管道中。
專利摘要中、后置發動機客車的冷卻裝置,涉及客車技術領域的冷卻裝置,特別涉及中后置發動機客車的冷卻裝置,包括客車發動機一側的散熱器,其主要特點是固定在散熱器一側的風扇為電動風扇,電動風扇經線路聯接客車中發電機的輸出端和蓄電池。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車輛富足的電能,而不再消耗車輛的動力,減輕了車輛發動機的負荷,節約了能源,降低了噪音,提高了動力性。本實用新型布置簡單,性能優越。
文檔編號F01P5/04GK2668868SQ20032011026
公開日2005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6日
發明者劉曉晴, 陳國昕 申請人:劉曉晴, 陳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