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176小缸徑柴油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機,特別是一種176小缸徑柴油機。
(二)技術背景目前小缸徑系列柴油機的專業制造廠家有不少,產量可觀,配套面廣,為一種具有較大影響的機型。但目前的小缸徑柴油機存在如下幾點缺陷首先,其所用的曲軸主軸頸的飛輪端和正時齒輪端(調速端)皆為滾動軸承配置,連桿軸瓦潤滑油靠噴射后在離心力作用下甩至連桿軸瓦孔內進行潤滑,這種靠甩入的機油潤滑,機油壓力不高(甚至無壓力),潤滑效果欠佳,影響連桿軸瓦甚至曲軸的使用壽命,其次,目前與176型柴油機功率相近的小缸徑柴油機,其整機比質量較大,一般達到13-14.7kg/kW,存在體積大,重量大,材料消耗多,無形中加大了加工制造的成本。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缺點,從而提供一種改進的176小缸徑柴油機,使得具有潤滑可靠,讓連桿軸瓦和曲軸使用壽命長。本實用新型的其次目的是使整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新型柴油機是在現有小缸徑柴油機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整機仍包括凸輪軸(配氣)總成,機體組件,氣缸蓋組件,燃油供給系統,冷卻系統,活塞連桿機構,排氣系統,曲軸飛輪總成,調速操縱系統,潤滑系統和進氣系統等構成,其特征是曲軸主軸頸的飛輪端是以滾動軸承為配置安裝的結構,曲軸主軸頸的正時齒輪端即調速端是以滑動軸承為配置安裝的結構,并依次在機體、滑動軸承、曲軸和連桿軸瓦之間開通有依次相連通并可與潤滑系統機油泵的主油道相連通的油道孔(潤滑油通道孔)。本實用新型潤滑系統工作原理如下經過濾的機油通過機油泵泵入主油道后,經機體油道孔再依次進入曲軸、滑動軸承(即主軸瓦)的油道孔,再經主軸瓦內的油槽及曲軸的油道孔壓迫至連桿軸瓦的油道孔中,即能同時潤滑主軸瓦及連桿軸瓦。
與現有技術比較,由于本新型柴油機曲軸主軸頸正時齒輪端(調速端)采用滑動軸承結構,潤滑形式為機油泵提供的壓力潤滑,確保了滑動軸承的潤滑效果,尤其是確保了連桿軸瓦油道孔內的潤滑油壓力足夠大,在標定工況下,潤滑機油的壓力可達0.2-0.3MPa,潤滑可靠,提高了連桿軸瓦及曲軸的使用壽命。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柴油機的一種裝配結構總圖(縱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柴油機的橫剖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1~凸輪軸(配氣)總成,2~機體組件,3~氣缸蓋組件,4~燃油供給系統,5~冷卻系統,6~活塞連桿機構,7~排氣系統,8~曲軸飛輪總成,9~調速操縱系統,10~潤滑系統,11~進氣系統,12~滑動軸承,13~曲軸,14~潤滑油油道孔(通道孔),15~機油泵,16~連桿軸瓦,17~凸輪軸,18~機油泵主油道,19~機體油道孔(見圖2)。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在具體設計制造時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
一、所述機油泵15是采用由凸輪軸17帶動旋轉的結構(附圖略)。
二、所述活塞的行程小于或等于65mm,氣缸套的內徑小于或等于76mm。由于采用小行程和小缸套結構,本柴油機體積小、重量輕、整機比質量不超過10kg/kW。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176小缸徑柴油機,它包括凸輪軸總成(1),機體組件(2),氣缸蓋組件(3),燃油供給系統(4),冷卻系統(5),活塞連桿機構(6),排氣系統(7),曲軸飛輪總成(8),調速操縱系統(9),潤滑系統(10)和進氣系統(11)構成,其特征是曲軸主軸頸的飛輪端是以滾動軸承為配置安裝的結構,曲軸主軸頸的正時齒輪端即調速端是以滑動軸承為配置安裝的結構,并依次在機體、滑動軸承(12)、曲軸(13))和連桿軸瓦(16)之間開通有依次相連通并可與潤滑系統機油泵的主油道相連通的油道孔(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油泵(15)是采用由凸輪軸(17)帶動旋轉的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的行程小于或等于65mm,氣缸套的內徑小于或等于76mm。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176小缸徑柴油機。其特征是曲軸主軸頸的飛輪端是以滾動軸承為配置安裝的結構,曲軸主軸頸的正時齒輪端即調速端是以滑動軸承為配置安裝的結構,并依次在機體滑動軸承曲軸和連桿軸瓦之間開通有依次相連通并可與潤滑系統機油泵的主油道相連通的油道孔。本實用新型活塞的行程小于或等于65mm,氣缸套的內徑小于或等于76mm。與現有技術比較,由于曲軸主軸頸正時齒輪端采用滑動軸承結構,潤滑形式為油泵提供的壓力潤滑,確保了滑動軸承的潤滑效果,尤其是確保了連桿軸瓦油道孔內的潤滑油壓力足夠大,在標定工況下,潤滑機油的壓力可達0.2-0.3MPa,潤滑可靠,提高了連桿軸瓦及曲軸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2B67/04GK2690610SQ0320994
公開日2005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8日
發明者林飛, 高志用 申請人: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