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真空潤滑油凈油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機型涉及一種高效真空潤滑油凈油機,屬于分離機械技術領域。
現有真空凈油機,其凈化過程均為污油在常溫負壓下經粗濾進入真空罐后,再加熱升溫后凈化,這對于粘度較高的潤滑油則無法實現這一過程,原因是凈化原理及工藝結構所至。1、常溫污油在負壓下經初濾進入真空罐后再加熱升溫,這只有N46以下的低粘度油液才能辦到,高粘度潤滑油類則無法通過負壓經初濾進入到真空罐中,因此,增設預熱器,先行升溫降粘初濾后,再由加熱器繼續升溫到預定值后再凈化是科學合理的。2、現有凈油機、冷凝系統效率低,儲水及冷凝集于一罐,真空泵油常被乳化,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因此改用效率高的冷凝系統結構是很必要的。3、現有凈化機凈化油水份較重的一類污油,一般都比較困難。因此改用預熱器升溫除去部分水份和雜質可行的。4、中和器原有機型只能凈化處理污油中的水份,雜質和氣體,但不能脫去水性酸質、采用中和器后,水性酸堿能被清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加熱系統、真空系統、冷凝系統、過濾系統、中和系統、輸油系統及控制系統七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凈油機加熱系統設有預熱器(1)和加熱器(2),真空系統設有真空罐(3),真空泵(6)和電機、冷凝系統設有冷凝器(4)和集水器(5),過濾系統設有精濾器(9)和粗濾器(7),中和系統(8)設有攪拌過濾裝置。輸油系統設有齒輪泵(10)、電機和溢流閥(11)、管道及閥門,控制系統設有電控柜及控制儀表。本實用新機型先預熱降粘。排除部分水份、雜質再加熱脫水脫氣,清除雜質的兩步加熱多級分離的過程,在結構上設計一個預熱器(1)、器底設有儲污筒,吸附元件,罐中設有加熱管(蒸氣管或電加熱管),出油口裝有濾網,隨著油溫升高粘度下降,部分水份及雜質沉于儲污筒中,通過排污閥排出,解決了粘度無法在負壓下進入真空罐的問題,同時又排除了部分水份、雜質,減輕了進一步分離的負擔。中和器的設置能脫去污油中的水性酸堿。在冷凝系統采改進后的用車用水箱和電風扇,使水蒸氣得到充分冷凝,集于集水箱后排除,解決了殘余水蒸氣過量使泵油乳化而不能正常運行的矛盾,提高了冷凝效率。
本實用新機型的凈油機可設計成20、30、60、100、150L/min五種規格,每種規格均設有預熱器(1),中和器(3),冷凝器(4)及真空系統。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有如下優點1、各種規格凈油機均采用預熱器將污油先行升溫降粘,既能切實保證高粘度潤滑油的凈化,又能排除部分水份及雜質。
2、冷凝系統效率高,延長了真空泵油的使用時間,相對提高了設備的凈化協能,節省了泵油的消耗,降低了成本。
3、中和器的設置脫去了污油中的酸堿。
圖1、本實用新型工藝流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預熱器、(2)加熱器、(3)真空罐、(4)冷凝器、(5)集水器、(6)真空罐、(7)粗濾器、(8)中和器、(9)精濾器、(10)齒輪泵、(11)溢流閥。
下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機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在結構上設計一個較大容量的預熱器(1),預熱升溫,排除部分水份、雜質,進入加熱器(2),再加熱脫水脫氣,清除雜質的兩步加熱多級分離的過程,在預熱器(1)底部設有儲污筒,吸附元件,罐中設有加熱管(蒸氣管或電加熱管),出油口裝有濾網,隨著油溫升高粘度下降,部分水份及雜質沉入儲污筒中,通過排污閥排出,實現第一步分離后再進入濾器進一步分離,達到兩級加熱多級分離的過程,通過中和器排除污油中的酸堿雜質,在冷凝采用改進后的車用水箱和電風扇,使水蒸氣得到充分冷凝,集于集水罐后排除,達到凈化的目的。
權利要求1.高效真空潤滑油凈油機,由加熱系統,真空系統,冷凝系統,過濾系統,中和系統、輸油系統及控制系統七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凈油機加熱系統是由設有的預熱器(1)和加熱器(2),中和器(3),冷凝系統是由的冷凝器(4)和集水器(5)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油機其特征在于預熱器(1)是由儲污筒、吸附元件和加熱管;出油口設有濾網組成,中和器(3)是攪拌裝置和濾網組成;冷凝器(4)是由設有的改進后的車用水箱和電風扇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凈油機,其特征在于,凈油機可設計成20、30、60、100、150L/min五種規格,每種規格均設有預熱器(1),中和器(3),冷凝器(4)和真空系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凈油機,現有真空凈油機其凈化過程為污油在常溫下先經初濾進入真空罐后,再啟動加熱器升溫。這一工藝流程對N46以上粘度高的齒輪油,軋鋼油等則不適用。本實用新機型采用預熱升溫,經初濾再進入加熱器升溫到預定值后,再進入到真空罐,各濾器進行脫水、脫氣、清除雜質的工藝流程,設有預熱器、加熱器、真空罐、集水器、真空泵及齒輪泵、粗濾器、中和器、精濾器、溢流閥等,適用凈化各種高粘度潤滑油。
文檔編號C10M175/06GK2199986SQ94236649
公開日1995年6月7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27日
發明者馮文富, 伍經祥, 王德國 申請人:重慶福達機電設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