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包括:在機架后端的左右兩側分別支承的豎向轉軸,每根豎向轉軸軸身上分裝有驅動臂,兩個驅動臂的驅動端分別與伸縮油缸的尾部、活塞桿相鉸接;每根豎向轉軸分別通過連桿機構連接有豎向安裝桿,每根豎向安裝桿自上向下依次設有若干刮刀,每根刮刀分別活動穿設在導向支座中;兩根豎向轉軸中的其中一個豎向轉軸上裝有上鉸接板,另一豎向轉軸上安有下鉸接板,上鉸接板與下鉸接板之間通過互鎖聯動機構相聯接;當伸縮油缸的活塞桿伸縮時,兩側刮刀能沿各自導向支座同時直線伸進或伸出同側的爐門氣道。本實用新型具有清掃效果好、并且在清掃過程中刮刀不會與爐門刀邊相觸碰的優點。
【專利說明】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煉焦行業中,煤餅在碳化室內部被加熱變成焦炭時,會有焦油、浙青、石墨等附屬產品產生,這些產品具有很高的粘性,它們會附著在爐門耐火磚和爐門密封刀邊之間的內側空腔(即爐門氣道)。目前所使用的氣道清掃裝置的結構為:包括機架,在爐門耐火磚兩側的機架上分別豎向支承有轉軸,在每根轉軸的軸身上自上向下依次設置有若干刮刀,在每根轉軸的軸身上還固定有三根連桿,每根連桿的外端分別與一個伸縮油缸的活塞桿相鉸接,伸縮油缸的活塞桿伸縮帶動對應轉軸轉動,進而同步帶動轉軸上的刮刀旋轉對同側的爐門氣道進行清掃。這種氣道清掃裝置的缺點是:(I)兩側刮刀至少需要2個伸縮油缸帶動才能完成對兩側爐門氣道的清掃,大大提高了企業生產成本;(2)由于刮刀在對爐門氣道進行清掃過程中是旋轉式清掃方式,這種清掃方式易使刮刀觸碰爐門刀邊而導致爐門刀邊損壞,爐門刀邊價格昂貴且維修不便,不僅為企業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而且會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成本;(3)這種氣道清掃裝置易留有清掃死角,清掃效果差,同時這種氣道清掃裝置不能適用于狹窄爐門氣道的清掃。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清掃效果好、并且在清掃過程中刮刀不會與爐門刀邊相觸碰的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包括:機架,在機架后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豎向活動支承有一根豎向轉軸,在每根豎向轉軸的軸身上分別安裝有一個驅動臂,兩個驅動臂的驅動端分別與伸縮油缸的尾部、伸縮油缸的活塞桿相鉸接;每根豎向轉軸分別通過連桿機構連接有一根位于機架前端的豎向安裝桿,在每根豎向安裝桿上自上向下依次設置有若干刮刀,每根刮刀的驅動桿分別活動穿設在一個安裝于機架上的導向支座中、并能沿導向支座作直線移動;在兩根豎向轉軸中的其中一根豎向轉軸的軸身上安裝有上鉸接板,在另一根豎向轉軸的軸身上安裝有下鉸接板,上鉸接板與下鉸接板之間通過互鎖聯動機構相聯接,當伸縮油缸的活塞桿伸縮時,通過互鎖聯動機構能確保兩側豎向安裝桿上的刮刀沿各自的導向支座同步直線向內伸進或向夕卜伸出同側的爐門氣道。
[0005]進一步地,前述的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其中:所述的互鎖聯動機構的結構為:在下鉸接板上開設有腰形導向孔,在上鉸接板的外端部安裝有偏心螺母,偏心螺母中開設有偏心通孔,螺栓型軸承的滾輪設置在腰形導向孔中、并能在腰形導向孔中移動,螺栓型軸承的螺桿向上穿過偏心螺母的偏心通孔、并通過螺紋套設在其螺桿上的鎖緊螺母與上鉸接板相聯接;當伸縮油缸的活塞桿伸縮時,通過螺栓型軸承與上下鉸接板的相互配合,能確保兩側豎向安裝桿上的刮刀沿各自的導向支座同步直線向內伸進或向外伸出同側的爐門氣道。
[0006]進一步地,前述的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其中:所述的連桿機構的結構為:在豎向轉軸的軸身上固定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的外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外鉸接,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三腳架后端的驅動端相鉸接,三腳架通過其鉸接端鉸接在機架上,三腳架的前端與連接臂的一端相鉸接,連接臂的另一端與安裝有刮刀的豎向安裝桿相固定。
[000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具有清掃效果好、并且在清掃過程中刮刀不會與爐門刀邊相觸碰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0010]圖3為圖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1]圖4為圖1中所示的偏心鉸接機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0012]圖5為圖1中所示的下鉸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所述的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包括:機架22,機架22后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豎向活動支承有左豎向轉軸I與右豎向轉軸2,左豎向轉軸I的軸身上安裝有左驅動臂3,右豎向轉軸2的軸身上安裝有右驅動臂4,左驅動臂3的驅動端與伸縮油缸5的活塞桿相鉸接,右驅動臂4的驅動端與伸縮油缸5的尾部相鉸接;左豎向轉軸I通過左連桿機構與位于機架22前端左側的左豎向安裝桿6相連接,右豎向轉軸2通過右連桿機構與位于機架22前端右側的右豎向安裝桿7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左連桿機構與右連桿機構的結構均相同,下面僅以連接左豎向轉軸I與左豎向安裝桿6的左連桿機構的結構為例進行說明,所述的左連桿機構的結構為:在左豎向轉軸I的軸身上固定有第一連桿8,第一連桿8的外端與第二連桿9的一端外鉸接,第二連桿9的另一端與三腳架10后端的驅動端相鉸接,三腳架10通過其鉸接端鉸接在機架上,三腳架10的前端與連接臂11的一端相鉸接,連接臂11的另一端與安裝有左刮刀12的左豎向安裝桿6相固定,上述的連桿機構結構簡單,安裝維修方便;在左豎向安裝桿6上自上向下依次間隔設置有若干左刮刀12,每個左刮刀12的左驅動桿23活動穿過一個安裝于機架22左側的左導向支座13的導向孔中,左驅動桿23在左導向支座13的導向孔中直線移動,同步帶動左刮刀12作直線移動;在右豎向安裝桿7上自上向下依次間隔設置有若干右刮刀14,每個右刮刀14的右驅動桿24活動穿過一個安裝于機架22右側的右導向支座15的導向孔中,右驅動桿24在右導向支座15的導向孔中直線移動,同步帶動右刮刀14作直線移動;在左豎向轉軸I的軸身上安裝有上鉸接板16,在右豎向轉軸2的軸身上安裝有下鉸接板17,上鉸接板16與下鉸接板17之間通過互鎖聯動機構相聯接,當伸縮油缸5的活塞桿伸縮時,互鎖聯動機構能確保兩根豎向轉軸的轉動角度一致,使兩側豎向安裝桿上的刮刀能沿各自的導向支座同步直線向內伸進或向外伸出同側的爐門氣道;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互鎖聯動機構的結構為:在下鉸接板17上開設有腰形導向孔18,在上鉸接板16的外端部安裝有偏心螺母19,偏心螺母19中開設有偏心通孔,螺栓型軸承20的滾輪設置在腰形導向孔18中、并能在腰形導向孔18中移動,螺栓型軸承20的螺桿向上穿過偏心螺母19的偏心通孔、并通過螺紋套設在其螺桿上的鎖緊螺母21與上鉸接板16相聯接;當伸縮油缸5的活塞桿伸縮時,上鉸接板16與下鉸接板17通過螺栓型軸承20相互聯動,能確保左豎向安裝桿6上的左刮刀12與右豎向安裝桿7上的右刮刀14能同時同步直線向內伸進或伸出同側的爐門氣道;在上鉸接板16與下鉸接板17處于同一直線的初始位置時,螺栓型軸承20的中軸線會偏離左豎向轉軸I與右豎向轉軸2的對稱中心線、并位于該對稱中心線與右豎向轉軸2之間,為上鉸接板16在轉動過程中提供伸長余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I)通過一個伸縮油缸就能完成對兩側所有刮刀的驅動動作,大大降低了企業生產使用成本,(2)由于兩側刮刀都是以直線向內伸進或向外伸出同側的爐門氣道,進而有效地避免了刮刀在清掃過程中觸碰爐門刀邊而使其損壞現象的發生,(3)這種氣道清掃裝置能適用于狹窄爐門氣道的清掃,并且不會留有清掃死角,清掃效果好。
【權利要求】
1.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在機架后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豎向活動支承有一根豎向轉軸,在每根豎向轉軸的軸身上分別安裝有一個驅動臂,兩個驅動臂的驅動端分別與伸縮油缸的尾部、伸縮油缸的活塞桿相鉸接;每根豎向轉軸分別通過連桿機構連接有一根位于機架前端的豎向安裝桿,在每根豎向安裝桿上自上向下依次設置有若干刮刀,每根刮刀的驅動桿分別活動穿設在一個安裝于機架上的導向支座中、并能沿導向支座作直線移動;在兩根豎向轉軸中的其中一根豎向轉軸的軸身上安裝有上鉸接板,在另一根豎向轉軸的軸身上安裝有下鉸接板,上鉸接板與下鉸接板之間通過互鎖聯動機構相聯接,當伸縮油缸的活塞桿伸縮時,通過互鎖聯動機構能確保兩側豎向安裝桿上的刮刀沿各自的導向支座同步直線向內伸進或向外伸出同側的爐門氣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鎖聯動機構的結構為:在下鉸接板上開設有腰形導向孔,在上鉸接板的外端部安裝有偏心螺母,偏心螺母中開設有偏心通孔,螺栓型軸承的滾輪設置在腰形導向孔中、并能在腰形導向孔中移動,螺栓型軸承的螺桿向上穿過偏心螺母的偏心通孔、并通過螺紋套設在其螺桿上的鎖緊螺母與上鉸接板相聯接;當伸縮油缸的活塞桿伸縮時,通過螺栓型軸承與上下鉸接板的相互配合,能確保兩側豎向安裝桿上的刮刀沿各自的導向支座同步直線向內伸進或向外伸出同側的爐門氣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焦爐爐門氣道清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桿機構的結構為:在豎向轉軸的軸身上固定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的外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外鉸接,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三腳架后端的驅動端相鉸接,三腳架通過其鉸接端鉸接在機架上,三腳架的前端與連接臂的一端相鉸接,連接臂的另一端與安裝有刮刀的豎向安裝桿相固定。
【文檔編號】C10B43/04GK204111667SQ201420450436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祝月華, 吳晟, 袁萍, 陳聰, 陳天祥 申請人:張家港長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