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熱催化劑入口和冷催化劑出口位于該外取熱器上半部分的側壁上,該外取熱器包括:流化風環管、一次提升風噴嘴、二次提升風噴嘴、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外取熱器內襯里、外取熱器器壁、外取熱器取熱管束;其中該外取熱器的最外層為外取熱器器壁,外取熱器內襯里緊貼著外取熱器器壁內側;外取熱器取熱管束是豎立于該外取熱器內部空間里;而流化風環管位于該外取熱器的最底部,且從下往上依次排列著與外取熱器器壁固定連接的一次提升風噴嘴、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二次提升風噴嘴和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有效地提高取熱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石油化工領域的外取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
【背景技術】
[0002]重油催化裂化技術是石化煉油行業中大量普遍采用的技術。石油煉制一次加工過程產生的大量重質渣油(約占原料的60%以上)通過該技術可以轉化為國民經濟中大量需求的汽油柴油石化氣等輕質油組分。重油催化裂化技術是煉油行業重要的二次加工手段。
[0003]但重油催化裂化由于原料比較重,在裂化反應時生成的焦炭比較多,這樣在催化劑再生時產生的熱量遠遠超過裂化反應所需要的熱量,為保持兩器熱量平衡這部分多余的熱量需要通過取熱設備取出。外取熱器由于取熱量相對內取熱器來說調節靈活便于操作,故被廣泛用于重油催化裂化裝置上。
[0004]外取熱器有外循環式和氣控內循環式等多種形式,外循環式由于要增加調節滑閥及設置外循環管路,費用較高。而氣控內循環式由于結構緊湊、調節靈活被廣泛采用。圖1是傳統的氣控內循環外取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傳統的氣控內循環外取熱器的催化劑返回管催化劑的提升是采用壓縮空氣一段提升。由于外取熱器催化劑返回管的長度較長,一段提升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特別是當提升空氣壓力偏低時效果更差,這樣造成外取熱器內催化劑循環量偏低取熱效果也差。
[0005]有鑒于上述現有的外取熱器存在的弊病,需要對以往設計的外取熱器進行改動。本發明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外取熱器,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0006]針對上述氣控外循環式取熱器的不足之處。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使其在惡劣工況下耐介質流耐磨損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壽命大大延長,從而更加適用。
[0007]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熱催化劑入口和冷催化劑出口位于該外取熱器上半部分的側壁上,其中該外取熱器包括:流化風環管、一次提升風噴嘴、二次提升風噴嘴、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外取熱器內襯里、外取熱器器壁、外取熱器取熱管束;其中該外取熱器的最外層為外取熱器器壁,外取熱器內襯里緊貼著外取熱器器壁內側;外取熱器取熱管束是豎立于該外取熱器內部空間里;而流化風環管位于該外取熱器的最底部,且從下往上依次排列著與外取熱器器壁固定連接的一次提升風噴嘴、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二次提升風噴嘴和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0008]本發明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0009]前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中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別與外取熱器器壁固定連接。
[0010]前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中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別與外取熱器器壁固定連接。
[0011]前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中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的上半部分與外取熱器內襯里的空隙為熱催化劑入口,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的上端出口為冷催化劑出口。
[0012]前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中外取熱器取熱管束的下端通過支撐體與一次提升風噴嘴固定連接。
[0013]前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中外取熱器取熱管束的數量為2個或2個以上。
[0014]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催化劑返回管一段提升改為兩段提升后,每段的提升高度變為原來的一半,提升阻力大為降低,提升效果明顯提高,使外取熱器內熱催化劑循環量極大地提高,隨之取熱效果也相應大大提聞。
[0015]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傳統的氣控內循環外取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發明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8]【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19]A:熱催化劑入口B:冷催化劑出口
[0020]1、I’:流化風環管2’:提升風噴嘴
[0021]21:一次提升風噴嘴22: 二次提升風噴嘴
[0022]3’:冷催化劑返回管31: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
[0023]32: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4、4’:外取熱器內襯里
[0024]5、5’:外取熱器器壁6、6’:外取熱器取熱管束
[0025]7、7’:支撐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27]圖2是本發明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外取熱器其中包括:流化風環管1、一次提升風噴嘴21、二次提升風噴嘴22、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1、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2、外取熱器內襯里4、外取熱器器壁5、外取熱器取熱管束6。
[0028]工作原理:熱催化劑從熱催化劑入口 A流入外取熱器內,在外取熱器內與外取熱器取熱管束6進行換熱冷卻后,沉降到底部,在底部流化風環管I的流化風作用下,進入流化狀態,依次經過一次提升風噴嘴21、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1、二次提升風噴嘴22和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2,在提升風的作用下催化劑最后從冷催化劑出口 B中流出。
[0029]本發明使氣控式外取熱器催化劑返回管由一次提升改為兩次提升。催化劑返回管由一次提升改為兩次提升后,每段的提升高度變為原來的一半,由于每次提升高度減小,提升阻力大為降低,提升效果明顯提高,使外取熱器內熱催化劑循環量極大地增加,隨之取熱增加,效率也相應大大提高。經現場試驗使用,比原來的一段提升外取熱器操作更加靈活,調節范圍更大,效果非常好。
[0030]特別地,本發明不限于二次提升,也包括更多次提升的外取熱器。
[0031]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熱催化劑入口(A)和冷催化劑出口(B)位于該外取熱器上半部分的側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化風環管(I)、一次提升風噴嘴(21)、二次提升風噴嘴(22)、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1)、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2)、外取熱器內襯里(4)、外取熱器器壁(5)、外取熱器取熱管束(6); 其中該外取熱器的最外層為外取熱器器壁(5),外取熱器內襯里(4)緊貼著外取熱器器壁(5)內側;外取熱器取熱管束(6)是豎立于該外取熱器內部空間里;而流化風環管(I)位于該外取熱器的最底部,且從下往上依次排列著與外取熱器器壁(5)固定連接的一次提升風噴嘴(21)、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1)、二次提升風噴嘴(22)和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特征在于:一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1)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別與外取熱器器壁(5)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特征在于: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2)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別與外取熱器器壁(5)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特征在于: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2)的上半部分與外取熱器內襯里(4)的空隙為熱催化劑入口(A),二次提升冷催化劑返回管(32)的上端出口為冷催化劑出口(B)。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特征在于:外取熱器取熱管束(6)的下端通過支撐體(7)與一次提升風噴嘴(21)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提升結構的外取熱器,其特征在于:外取熱器取熱管束(6)的數量 為2個或2個以上。
【文檔編號】C10G11/18GK103849425SQ201410014079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3日
【發明者】王明明, 白都都 申請人:洛陽智邦石化設備有限公司